摘要针对当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语言学习方法――语伴模式,从环境因素和情感因素分析其对语言学习的有效性。以北京高校区为分析样本,得出当前语伴的供需状况和现存语伴模式的缺陷,并提出语伴模式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语伴模式 有效性 环境因素 情感因素 供需现状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124-02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到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学习,汉语言学习的浪潮逐渐升温。同时,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奥运会与世博会等一系列事件也表明中国正逐渐转型为一个外向型国家,更为开放,更注重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外语对大学生来说是交流与沟通的工具,也是升学、求职的必备条件,更是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语伴模式的有效性
(一)语伴模式中的环境因素
外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外语习得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动机、态度、学习能力等,客观因素包括环境、教材、教师等。在众多因素中,环境因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是外语习得的外部条件,又是外语学习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外语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语伴,即一起学习语言的伙伴,是指一名中国学生和一名外国留学生用某种一方熟悉的语言进行交流,或交换使用各自语言,以帮助对方提高这种语言能力的学习方式。对中国大学生来说,取得这门大学必修课的优秀成绩和等级证书是他们的主要动机和动力来源。中国大学生是典型的怀抱工具型动机的在本族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者。他们对外语在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作用缺乏清晰的认识,因而学习动力低下,语言习得的输入输出数量较小,质量较差。语伴模式的建立为中国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它较于其他语言学习方法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在于成功的将语言学习者从本族语环境转移到了目的语环境。它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动力,提高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量,提高了外语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外国留学生虽然处于目的语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汉语的学习直接关系到他们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伴随着这种汉语习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们面临着人类语种进化历史最长的汉语给他们带来的高难度挑战,汉语不能在短期内快速掌握,因而日常生活用语的习得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语伴模式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过渡方式,为从本组语言环境到目的语言环境的转化提供了一个缓冲期。语伴模式的双向对接特点,有效满足了中国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双方需求。
(二)语伴模式中的情感因素
不可忽视的是语伴模式有的情感因素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美国当代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指出学习者的心理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有很大影响。Krashen(1985:3)认为,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输人并不是全部吸收,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语言的态度、自信心、焦虑、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筛选。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大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实用型目的(utilitarian purpose),如为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工作机会等。而具有综合型学习动机的人对所学的语言和它反映的文化都感兴趣。语伴模式通过架接语伴学习者双方的桥梁,以一种频繁接触外族人的方法构建一种目的语境的环境,诱发语言学习者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愿望,并激发他们与之交往的意愿。此类情景下,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从工具型的学习动机转换成了综合性的学习动机。显然,这种动机要更强烈,也更能够持久。而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发行为、指明方向的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至关重要。心理情感因素的障碍愈小,语言的输入越顺利,学习效果也就越好。语伴模式将有效抑制大学生在书本学习等静态语境下产生的焦虑与挫折感,降低外语学习中的心理情感因素障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
二、语伴模式现状分析
(一)语伴供需现状
以实地走访、分层抽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为数据获取及分析方法,选取北京高校区为调查区块的研究得出,语伴模式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推广意义。87%的中国学生和91%留学生希望通过找语伴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外语学习水平。这从正面反映出了现阶段大学生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适稳定的语言环境来提高自己的外语口语水平,提高外语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75.5%的中国大学生更倾向于发展长期的语伴关系,他们认为长期固定的语伴关系更为稳定,更利于克服语伴间的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建立长期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更利于口语水平的提升。只有8%的中国学生会选择一星期左右的短期语伴。而与中国学生不同的是,68%的留学生倾向选择一月内的中短期语伴,他们认为在半年或一年的短学制留学背景下,短期语伴更利于他们快速适应中文语境,在中文学习上有所突破。
同时,64.8%的中国大学生倾向选择一个固定的语伴,他们认为一对一的学习更利于相互间的了解与情感的维系,有助于克服文化差异,更利于语言学习。只有小部分倾向于多语伴的交流。与中国学生不同的是,63.7%的外国留学生倾向于建立3个以上的语伴关系,他们认为小组制的语伴小组学习更为有效,并且中国学生的都比较繁忙,建立多个语伴关系更利于在中文学习上的时间安排。64.8%的中外学生都愿意提供各自的语言帮助。从数据上看,北京高校区的语伴供求状况是较为均衡的,语伴的匹配度要求是可以满足的。
(二)现存语伴模式形成途径的缺陷
对现存的语伴形成途径的的调查发现,虽然找寻语伴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由于种种文化差异以及客观局限性,在实际上寻找语伴的有效途径还是比较局限的。以现存应用最为广泛的5种语伴形成途径为例进行分析。通过熟人介绍的语伴形成模式,即通过朋友、同学相互介绍中外学生组成语伴,其优势在于安全性较高且较为便捷,但它的劣势也较为明显,即信息量有限,花费时间较长,语言水平匹配性较差。这些缺点使得这种模式的受众群体较为狭窄,不具有推广性。随意搭讪,提出请求的语伴形成模式为多数外国留学生采用,他们倾向于在咖啡馆、餐厅等地点随意搭讪,提出语伴请求,因为这种方式能使他们方便快捷的找到语言水平匹配性好的语伴。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具有人员范围限制的缺点和人员断层信息遗失的风险。而网络论坛途径虽然信息获取范围大,但安全性较差,使用率低,且大部份网络论坛上都显示出中国大学生“一头热”的现象。总而言之,语伴模式虽然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缺乏一种成熟的形成途径。
(三)语伴模式的应用展望
外语学习是一种以交流为目的的学习,而中国的的语言教育使大学生语言学习过程越来越与目的相脱离。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将学习的语言有效的运用到交流中。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中国的外语教育体制都十分强调语法的学习。结果语法学得很精,但确说不上几句流利的英语。但是,基于语言学习的目的,提高语言的听说水平成为提高语言能力的重中之重。大部分中国外语学习者会感到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突破听说都特别不容易,仅仅停留在方法的讨论上过于肤浅了。其实中国外语学习者听说能力提高慢在于环境,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外语交流环境是提高外语学习的最有效的办法。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中,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都是来中国学习汉语,而且学习时间不是很长,2―6个月的居多。加上外国留学生对于练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有着迫切的需要,他们都有着寻找中文语伴练习中文的诉求,这决定了他们迫切的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和他们交流的语伴,能够帮助他们在短时期内提高自身中文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目的与手段合一的语伴模式,其应用前景无疑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武宏波.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需求分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 (S2).
[2]束定芳,华维芬. 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1949-2009)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周安毅.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实证研究.学理论・下, 2009(7).
[4]赵晓红.环境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的定量分析.山西科技,2007.
[5]陈伟红. 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保山师专学报,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