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众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哪里有群体,哪里有意见领袖,哪里就有人趋之若鹜,随波逐流。什么是从众,什么样的人容易从众,哪些因素可以催化从众,以及怎样避免盲目的从众行为,这里我将通过电影《十二怒汉》来一一分析。
关键词 从众 影响因素 心理
一、什么是从众
最早对从众心理进行科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他的“游动效应”实验,对群体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群体特有的并为其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规范,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会因为社会群体的压力而产生从众行为。
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里面给“从众”下的定义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他认为“从众”一词本身确实不含消极的价值判断,但是不同的文化却有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并不赞赏屈从同伴的压力,而在日本与其他人保持一致则是忍耐、自我控制、成熟的象征。
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里面,在社会互动这一章节有介绍集合行为。指的是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在介绍集合行为的成因时,举出了以下几种理论: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模仿理论,感染理论,紧急规范理论,匿名理论以及控制转让理论。除控制转让理论外,其他几种理论把集合行为视作非理,把其参与者视作违反常规、情绪冲动的非理性行动者。集合行为中就存在大量的从众者,有的是受群体情绪的感染,有的是自己不动脑筋,简单模仿他人,也有的是投机者,也有的是墙头草两边倒。
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也生动的论述了群体的心理、意见与信念。群体成员有意识的人格已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群体成员已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不自觉的走向了从众。
通过对以上理论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众行为既有理性为之,也有非理性为之。从众行为的结果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而我在这里分析的从众行为,绝对是贬义的。陪审员的职责就是提出合理怀疑,确保审判的公正性。每个陪审员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应该排除自己的偏见,尽力做到公正而客观。
二、什么样的人容易从众
我们看到,在电影一开始,陪审员的投票结果是11:1一边倒的趋势,也就是说有十一个人认为被告有罪,只有一个人觉得被告无辜。而陪审团又必须全票通过才能有效。看完电影,我们可以判断除了自大、粗暴的白手起家者,受过良好教育、细致而又有条理的股票经纪人,还有一个持有偏见、种族歧视的加油站老板外,其他八个陪审扮演了典型的从众者的角色。从他们的性格、职业和气质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信,立场不坚定者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从众的可能性也最大。电影中的2号陪审员是一位懦弱的、有些谢顶的银行职员,被另外一个陪审员挖苦为:“你根本就是戴眼镜的墙头草。”一开始他投的是有罪,也不太发表自己的观点。中途又改为无罪,问他为什么投无罪,他也说不出什么原因,就是觉得是这样。他的特点就是犹豫,随大流,很容易被说服。但是后来有一个合理怀疑是他提出的。这也是在经过激烈的辩论以后他从一个从众者变成一个参与者。
2、缺乏责任感
最典型的莫过于果酱推销员,一个经常唠叨棒球的球迷,光想着赶快离开去看晚上的球赛,对被告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开始投被告有罪,只是因为觉得大多数陪审员都持有这种观点,这样事情就很简单,大家一致投有罪票而通过。后来发现局势出现了转变,其他陪审员逐渐倾向于投被告无罪,所以为了能够尽快结束这场争论,他就改为投无罪票。所以,他是完全漠视审判结果的,投被告有罪还是无罪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是要能够尽快达成一致,尽快完成任务。
3、惰性:不爱动脑子
“我只是一个上班族,要动脑筋的人是我的老板”,剧中的油漆工陪审员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也是底层人民的最真实写照。由于文化水平不够,所以一切规则由被称作精英的人来制定。因为缺乏判断能力,所以对精英们制定的规则他们只有附和的份。长久如此,他们就没有自己开动脑筋的习惯,对一切判断和决定都依赖于他人,需要他人来替自己安排、决定一切。
4、参与者态度
“如果你要投无罪一票必须是因为你相信被告的确是无罪的,而不是因为你觉得厌倦”,这说明了参与态度的重要性。十二个陪审员,有的一开始就想草草了事,说“从来没看见有人把时间花在这件小事上”,有的抱着娱乐的心态,说有幸碰到一起谋杀案,像打架、诽谤这样的案子就太无趣了,也有的是来履行职责的,不过这个职责仅仅是投个票,然后走人。只有亨利方达饰演的戴维斯从始自终都清楚的认识到陪审团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他用自己坚毅的态度,果敢的姿态向其他人传达着道义。如果把戴维斯换做另外一个玩世不恭的陪审员,想必这次投票只能又是一次形式主义上的闹剧。而戴维斯让它变得如此深刻,动容。他用他的态度向观众们诠释了陪审制度的严肃与神圣。
三、哪些因素对从众心理有催化作用
1、偏见
10号陪审员是一个加油站老板,内心充满愤怒、苦难,还带有种族歧视。他把社会分为“我们”与“他们”,认为贫民窟是犯罪的温床,认为被告杀人是天生的劣根性。“无论去到那里,偏见总是遮蔽了真相”,偏见会遮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见任何真相,会蒙蔽你的双耳,让你听不见任何真话。当大家的推理逐渐推进的时候,十号陪审员一直固执己见,对推理的事实充耳不闻,一口咬定是被告杀死了父亲,认为杀人是被告的天生的劣根性。怀有这种想法的人,一旦碰到有人附和自己,或者碰到他人鼓吹和自己相同的观点,他会毫不犹豫、不假思索的强化这种观点,毫不犹豫的去支持他人。
2、惯例、经验、常识
按照惯例,一起凶杀案,具有充分的证据、证词和证物,案件应该就可以一锤定音了。所以一开始陪审员们都习惯性的认同法官的判定,毫不犹豫的投有罪票,没人提出合理怀疑,除了戴维斯。人们往往过于相信惯例、经验和常识,能够用经验和常识判断的事情绝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求证。
3、群体压力
12个陪审员构成了一个小的群体。这个群体的规范在第一轮投票11:1中形成:(1)就是被告有罪。(2)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再去讨论。(3)大家尽快达成一致,完成任务。这个隐形的规范在几个领头者的言语、动作与暗示中不断渲染和强化。所以,年龄最长的那个陪审员,从后面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是最具智慧,最具观察力的人,说话语言温和,但是敏锐,公正。虽然他有那么多的疑问,但是一开始他并不是站在被告那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迫于群体压力,个人显得力不从心,只好屈从群体规范。
四、如何避免盲目的从众
1、推理
真理往往越辩越明。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五次精彩的推理,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激烈争论。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人都充分开动脑经,而不是让那么一两个人在替自己思考,替自己做决定。在推理的过程中,局势也从一开始的一边倒11:1奇迹般的转向1:11,直至完成一个完美的绝地反击。可见推理在避免盲目从众中所起的作用。
2、合理怀疑
有时我们听到一件事情,形式很漂亮,比如讲话者深动传神;极富感染力,比如架构华丽,旁征博引,辞藻华丽;比如数据充分,举例丰富有趣,***文并茂。我们一看到这架势就给吓住了,这可不简单啊。然后就很荒诞的,不经过大脑的认同接受了所讲的事情。其实自己并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也没用脑子去想想。大家都一边倒的时候,你有没有怀疑过呢?你有没有去质疑是这么回事吗?
3、关注细节
“你应该参加吹毛求疵大会”,戴维斯这样被推销果酱的陪审员讽刺。一个从众者云集的群体里,是不注重细节的。他们要的只是一个以偏概全的概念,一个普遍性的口号,一句看似永恒不变的名言警句。这样就不会漏洞百出,这样成员也找不出什么错误来。细节越多,可以找到的切入点就越多,能引起的思考也就越细致。细节可以避免那些混淆视听、蒙混过关的言论。而真理必定是一层层抽丝剥茧,千锤百炼而来。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通过电影《十二怒汉》,简单地分析了一下容易从众的人的特点,哪些因素对从众心理具有催化作用以及如何避免盲目的从众。可以知道群体中的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而群体的特点决定了从众心理的产生。电影中的亨利方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通过孤***奋战最后逆转了整个局势。但是,这也说明避免从众行为将会面临着重重的困难,最难的恐怕是群体规范这座大山,需要顶着被看作是异类的巨大压力,需要冒着被群体内成员指责甚至是咒骂的痛苦。当然,真理并不一定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群体也有纠正少数冥顽不灵的异数的正面作用。正如电影《十二怒汉》最后的结果所示,与从众相反的是一意孤行,自大的三号陪审员,他一直固执的、顽固的、腐化不朽的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在越辩越明的事实面前,只好低下了那高傲的头。
参考文献:
[1]J.L.弗里德曼,D.O.西尔斯,J.M.卡尔史密斯合著.社会心理学[M].高地,高佳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志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电影《十二怒汉》看从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