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业务迅猛发展,移动公司面向无线业务传输网已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本文提出建设一张新的光缆网―――全业务接入光缆网,既与原有的传输网相互融合,又相对***,在满足全业务接入需求的前提下,使光缆网达到最优。
【关键词】无线业务传输网全业务接入光缆网协同互补
一、引言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其他事物优势来弥补自身的劣势,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通信网络也如是,任何传输组网方式都有自身优缺点,若立足现实、扬长避短、互相借鉴则能使网络更加完善。
二、移动运营商传输网现状
我们把早期移动运营商面向无线基站的“无线业务传输网”称之为“第一张网”。它是一张承载各类基站接入的精品网。经多年实践,移动运营商积累了丰富“第一张网”的建设运营经验,从网络架构、节点选址、光缆路由选择和维护规程方法都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整个网络已趋于稳定。“稳定”对于传送网而言至关重要,网络“稳定”了才有可能是“精品网络”。
三、打造“全业务接入光缆网”
2008年产业重组后,随着PON技术、LTE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的带宽需求不断增大,传统的“第一张网”的接入方式和网路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为应对全业务的运营,移动公司根据家庭宽带、集团客户、基站、WLAN等业务特点,再搭建一张光缆网,即“全业务接入光缆网”―――“第二张网”。
“第二张网”建设采用“网格化”的思路。即结合区域内家庭客户、集团客户、WLAN热点、新建基站等业务的分布情况及路网结构等因素进行分域、分片、分区,即划分网格;通过对各种业务的需求量测算,为每个网格进行光节点设置和资源分配,即网格管理。这样既满足了当下业务需求,还通过网络资源预覆盖、广覆盖,实现各类业务的“快速接入、分区接入、有序接入”。
四、两张网协同发展
是否为了“一网打尽”而将“第一张网”的无线基站业务割接至“第二张网”呢?还是两张光缆网共同承载全业务,使之协同发展、融合发展?这又回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相辅相成、优劣互补的问题。建议如下:
(1)现有的无线基站(含2G、TD、LTE基站)通过“第一张网”来承载,采用SDH/MSTP和PTN技术,通过这张“精品网”可以将80%的无线业务稳定接入。无线业务是移动的收入来源所在、发展根基之所在,稳定传输接入至关重要。而“第一张网”经过多年的优化,是无线业务最好的承载网。
(2)“第二张网”应包含家庭宽带、集团客户、基站、WLAN等所有业务的接入需求。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业务的数量、种类、接入方式和突发需求等因素,按照“从下往上”的原则测算各网格的资源需求;按照“从上往下,先主干、后配线”的思路打造一个架构稳固、后期扩容平滑的网络。网络建设完成后,可实现今后有线、无线所有业务的综合接入。
(3)“第二张网”为“第一张网”提供纤芯资源。“第一张网”以“网格化”思路,因此在每个网格内都为各种业务预留了纤芯资源。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对纤芯的需求也不断增大。LTE采用BBU+RRU的建网技术,可实现“网格”内的无线业务的“精细覆盖”,但需要大量的纤芯资源。“第一张网”对此已力不从心,而通过“第二张网”的协同补充,则可弥补该不足。
(4)“第一张网”为“第二张网”提供节点资源。“第二张网”建设需新建节点数量较大,技术指标要求严、施工难度大等因素,使得节点选址建设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可利用“第一张网”节点数量多、分布广、较密集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机房作为“第二张网”综合接入点。并进行两张网之间的纤芯调度,实现资源共享和互通。
五、结论
“第一张网”稳固了根基,为无线业务提供稳定的传送平台;“第二张网”则奠定全业务网络支撑的坚实基础。两张网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互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融合,最终打造成一个“安全可靠、调度灵活、接入迅速、容量合理”的光缆网接入平台,有力支撑全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移动本地传输光缆网规划指导意见.广东移动,2012年9月.
[2]广东移动有线接入网规划指导意见.广东移动,2012年9月.
[3]周晴,戴源,朱晨鸣,殷鹏,黄毅,袁源.面向全业务运营额网络演进.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9月
[4]王庆,胡卫,程博雅.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8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辩证看待“两张网”和“一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