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两牛相争,放牛的受伤。
伊利与蒙牛的奥运之战打得热火朝天,从现在来看,双方应该都有收获,也有遗憾,如果我们透过这些纷繁热闹看看真切的话,伊利与蒙牛的策略和行动,其实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来说,奥运之争,内幕也好,正途也罢,其实双方都是赢家。
蒙牛与伊利的这场奥运之争,最大的“得”不是它们之间的利益得失,而是在于更大程度上拉开了与二线品牌的差距,两大品牌形成了真正的“第一集团”。两家公司,借助这一场拳来脚往,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彼此的品牌关注度和传播力,也直接提升了终端市场上的销量,都将二线品牌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种结局,就像二战后的美国和苏联一样,成为了世界的两极,又像碳酸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成为行业中的“双雄”。这或许是“二牛”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彼此又多收了三五斗。
当然,对于伊利来说,最大的心痛在于它以巨资赢得了赞助这场战役,披上了奥运赞助商的光环,却没有借此良机拉大与蒙牛的差距。从2007年的销售数字来看,蒙牛已经超过了伊利,执上中国***业的牛耳。对伊利来说,奥运之战,尽管在品牌上加了分,却在市场上失了势,实属无奈,令人扼腕叹息。
为什么会这样?
窃以为,从伊利的奥运整合传播策略来看,奥运是光环,却更是枷锁。从正式成为赞助商之日起,伊利就开始了冗长的、单调的奥运营销之路。众多的体育明星代言,举着牛奶,喊着口号,从央视到纸媒再到网络,伊利发出的声音就是这样:我们是奥运赞助商。仅此而已。仿佛一夜之间,伊利除了奥运就不会做传播推广了,3年多的时间,就深陷在奥运营销的旋涡里,不得醒。
以前从来不重视传播的伊利,在奥运梦的刺激和潘刚的强势下,完成了传播上的华丽转身,但却陷入了另一个陷阱:由于资源过分集中在广告传播上,却忽略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结果在产品战略上只能处处跟随蒙牛,失了先机。伊利可能忘记了,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中,奥运其实只是其中一座桥而已,并不是全部。
蒙牛在先期意料之外的失手之后,倒是迅速从失落中走了出来,灵活机动地积极行动起来,甚至有意无意之间将自己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成为“奥擦委”企业名单中的“首席代表”。关于赞助企业身份的误认率之高,似乎从侧面证明了它的中国式智慧。
但是,很难说蒙牛就是这场竞争的最终赢家。我把在失去赞助商身份之后,蒙牛的大张旗鼓和曲线救国之举,更愿意理解成为它的无奈之举,因为事实上,它已不得不花更大的传播和推广费用去进行所谓的“隐性营销”,这对它的财务表现是有着极大影响的。在蒙牛2007年财报后,已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它在液态奶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其毛利率却低于另两家,其毛利率进一步微跌至22.5%,这是三业品牌中最低的,我相信,这其中除了原料成本上升之外,营销费用的较大增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场竞争没有赢家。
今天的市场已经发生重大变局,我们已经不能期望用增加投入这样的消耗战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成长。是不是奥运赞助商,这可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没有强大的产品支持,不能没有与自身品牌内涵良好的结合,不能没有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和体验。如果只靠声音大,那么你会发现真正卖座的,只能是那些广告中的明星,或者是广告背后的媒体,反正不是企业。如果这样,巨大的广告成本靠谁来消化?
所以,所有的胜败放在行业来看就显得渺小,所有的得失放在长远来看就显得微妙。也许,今天,还不是下结论的最好时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伊利和蒙牛,到底谁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