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龙坝遗址位于甘肃永昌县东南部祁连山的北麓现存遗址遗迹主要有引水工程、神龛和清代石刻维修题记。通过对引水工程各个结构的功能的认识和区分,表明金龙坝的主要功能是分水提灌,同时结合史料的记载确定其为清代而非明代所建 金龙坝是清代河西地区十分重要的水利工程,代表了当时该地区开渠筑坝昕采用的最为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至今仍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代西北地区业史、水利史的新资料。
关键词:甘肃永昌县;金龙坝遗址;水利工程;清代
金龙坝遗址位于甘肃永昌县东寨镇头坝村,海拔2152米。北距永昌县城16公里,距兰新铁路29公里。遗址位于县境内南部祁连山北麓的峡口,即永昌东大河流出祁连山的出山口处。2008年9月,永昌县文物普查小组对其进行了普查登记,将其登记为清代摩崖石刻,名称为“头峡口石刻”。2010年12月,金昌市文广新局将其重新修订为明代水利设施遗址,将“头峡口石刻”更名为“金龙坝遗址”。2011年12月,金龙坝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弄清金龙坝遗址的保存现状、功能和内涵价值,2014年6月,我们再次对其进行了详细调查。
金龙坝遗址所处位置恰在东大河出山口处,此处山形地势转折回绕,旧志中亦称之为“涧转口”或“转涧口”。河水沿山麓向东北方向流出后,自上至下共分九坝三沟。金龙坝即为头坝,其下河北又有八坝,河南为三沟。当地至今仍以“坝”为乡镇或村社为名,如六坝乡七坝村等,基本以所在坝为村镇的区分界限。
一、遗址现状
金龙坝遗址现存遗址、遗迹主要有三部分:引水工程、神龛和清代的石刻维修题记。
(一)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由引水槽、坝体、隧洞、明渠四部分组成,这四部分是金龙坝用以分水提灌的主体工程。
1.引水槽
引水槽长83米,是沿着河流北岸的石壁上人工凿刻出的一条石槽,一直延伸至坝体上开凿的隧洞口并与之相接。引水槽底部或外侧有凿出的柱坑共计5个,直径0.2至0.3米不等,主要分布在河流北岸石壁上有裂缝和向河道内倾的斜坡上。引水槽与隧洞口相接的槽而底部为圆形柱坑,直径0.3米,深0.4米。
引水槽是沿着河北岸的石壁上开凿的,因崖面不够平整,有的地方断裂,互不连属。经过人工凿刻修理,将槽面相对较高的地方凿平;崖壁有裂缝的地方,经过人工打桩修筑将缺口和裂缝填实,向内的斜坡经过填补使其与槽面持平,槽面最终与坝体上开凿的隧洞口相接,从而便于将提灌的河水引入隧洞。
2.坝体
坝体面向西南,位于河流转弯的外侧。利用一段山崖作为坝体,山崖高21米,厚15米,坝体长5.7米。
金龙坝的坝体是河道转弯处天然形成的一段从河北岸伸入河床的山崖,坝体处于河流转弯处外侧,水流为该段河流最湍急处。
3.隧洞
隧洞东北西南走向,开凿于坝体的左下部,贯通整个坝体,长13.2米,高1.7米,宽1.65米,距河床的高度差2.2米。隧洞为人工凿刻而成,内壁及顶部有部分开裂,出口处与明渠相接处有部分坍塌。
4.明渠
现存明渠长420米,宽3.2米,深1.5米。明渠与隧洞相接,是在河流左岸的黄土台地上直接开挖,以黄土堆筑渠沿而成。明渠沿河流左岸蜿蜒顺势而下,直至下游与农田各渠道的分水口。
(二)神龛神龛雕凿于坝体的中下部,距河床4.6米,呈帐形,弧顶。龛高1.3米,宽1.15米。龛内正中坐者神情庄严,头戴冠冕,下颔长须,有圆形头光,宽袖长袍,双手持笏板合于胸前。两侧各有一名侍从。左边侍从头戴乌纱帽,着长袍,面斜朝向坐者,手捧一件长形器物,立于身侧。右侧侍从头戴乌纱帽,着长袍,面向龛外,双手捧笏板,立于身侧。
龛外侧共有8个柱孔,龛下两侧各有一个宽24厘米,进深30厘米的正方形柱孔。龛外两侧各有一个斜向上的长方形柱孔,对应的龛上部两侧各有一个柱孔。弧顶外上部两侧各有一个小的斜向上的柱孔。
(三)石刻题记
金龙坝坝体顶端台地的西侧有三方题记,分刻于三块卯形花岗岩石上。三方题记位置关系呈不规则三角形,按题记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北侧为一号题记,西侧为二号题记,南侧为三号题记。
一号题记刻,1米见方,计26字:
总甲俞化蛟/潘士雄/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重修金龙坝/口毓美建修
二号题记面南坐北,计26字:
康熙三十一年/三月吉日/重修洞口记/总甲口口瑞/神王照口重修
三号题记,共22字:
乾隆四年八/月中起十月至/重修金龙坝/王杜二人工修
二、调奁收获
永昌是河西地区重要的产粮基地,境内有三个主要灌区,即东河、西河和清河灌区。东河即东大河,傍靠河水,土地肥沃,从明清时期至今一直是永昌主要的产粮区。因河流在流出山麓的峡口处转折回绕,加之河床狭窄,形成了一个“S”形弯道,故峡口亦称作“涧转口”或“转涧口”,东大河则称为“涧水”。
清嘉庆二十一年《永昌县志・卷三・水利志》载:
转涧口之水入东南境,析九坝三沟。日头坝,一名金龙坝,地高水下,穴石通之,源迩流畅,厥称膏沃。自是而下,地势渐夷,各坝排列如雁翅然。日二坝,地广粮多,故其水甲于几坝,分支截灌,亦视他坝为多。日三坝,坝口较仰而去田尤近,故其流易达此。下为四坝五坝六坝七坝八坝,则道渐远,水渐缩,而赋亦渐轻矣。九坝乃其末流,尾分九畦,东抵武威沙河界,北通下堡,地非狭而水常不及也。河南三沟,龙口在三四坝之间,循山而往,至河之南均分以灌,亦名河南坝。
修建金龙坝的主要功能在于提灌引水,用以灌溉金龙坝以下的农田。因灌田所处地势较高,而傍邻的河水地势较低,即“地高水下”。若将地势低的河水提至相对较高的地方用以灌溉,并且能便利的供水,最好的选择即从河流的上游高于农田海拔高度的地方,或者与农田平行处凿渠引水。
河水流入引水槽之后,再顺流进入隧洞。河水被坝体阻拦后水位抬高,遇丰水期,河水可不经引水槽而直接引入隧洞。河床距引水隧洞口的高度差在2-2.3米之间,若遇到山洪下泄,洪水可轻易淹没引水槽,直接灌入隧洞。山洪夹杂泥沙石块,极易冲毁引水槽和堵塞隧洞,故需勤加维修。
神龛中所供奉的主神为禹王。神龛外侧的柱孔,当为龛外原有的外部木结构建筑所遗留的痕迹。下部两个大的柱孔,应是支撑木结构受力的垫木。龛外两侧斜向上的柱孔和顶部的柱孔,系作支撑木框和遮棚之用。
三方题记记载了维修金龙坝的工匠和时间。其时间分别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月、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三月、乾隆四年(1739年)八月至十月。从三方康乾时期的题记以及县志的记载,可见其维修之勤。同时,在石刻题记中出现了总甲的姓名。总甲是明清时期重要的社会职役之一,广泛设置于当时的社会组织中,如治安体系、***事建制、徭役体系及商税机构中等均设有此职役。石刻题记中的总甲俞化蛟等人即是在修治金龙坝过程中的组织领导者。
最早有关金龙坝的文献记载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 (简称《五凉全志》),而一号题记中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的记载,并凡是重修的时间,可证至迟在清初金龙坝已经肇建了。尽管有观点认为金龙坝始建于明代,但因缺乏明代的文献记载,或者有相关的文物资料佐证,其年代的判断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依据方志文献资料,结合遗址的题记以及神龛造像的风格,我们认为金龙坝修建的时代应当在清代。
三、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
水利是河西走廊各地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河两止廊的耕田多分布在山麓北坡的冲积平原或者山问盆地。至明清时期,随着人口增加和田地开垦,川水量增长很快,河西各地灌溉技术也随之不断的革新。河西各地开渠筑坝,以充分开发利用河流,规模很大。有的地方还修了一些穿山越岭的大型引水工程,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凿洞通水、飞槽渡水、偃水上流、衬砌渠道等,这些水利工程措施的修建在很人程度上保证了取水用水的便利,从而大大增加了农田灌溉的面积和粮食产量。明隆庆元年(1567年),在张掖县开挖了梨园堡新开渠坝,该渠“自哮哕河小草场首起,至沟尾止一十五里,小草场起至南山水关二里,本关连山石崖一里。钻明沟四十丈,石洞四十五丈,河口北筑拦水坝二道,南开利沟一道,下安石柜四个,上搭凳槽六连。小草场沟首安闭水闸一座,退水闸一座,低洼一十五处,搭凳槽一十五连。”仅隧洞开凿就达四十五丈,可见其规模之大。又肃州知州童华于雍正十年(1732年)督修酒泉城南的九家窑,其“地高于河十余丈,必凿山开洞,取水于十五里之外,升之二十丈之高”,“凿通大山五座,穿洞千余丈,洞高七尺,阔五尺,开渠千五百丈。其悬崖断岸,水不能过者,架桥四座。”另肃州坝庄口东渠,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秋动工开渠,官民弁营费约万金,至十三年告成。因崖陡水深,修渠时“人马蚁缘而下,大不盈寸。凿者钻穴施技,灯火相望”。其间断崖众多,致渠道不能连属,架飞槽以渡水,连同暗洞明渠,技术之高超“疑于鬼工矣”,修成之后可灌田数百顷,可见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各州县为保证农田灌溉而兴修水利工程耗费之巨。
金龙坝水利工程的修建,十分巧妙的利用了东大河出山口处伸入河床的一座山崖。河流在转弯处为两岸山势所迫,呈“S”形。在靠近北岸河床狭窄水流湍急处,为一段山崖拦阻,形成天然的拦河坝。抬高水位,又不致阻断河流,可直接以崖体做坝,并开凿隧洞暗渠,无须再另行修筑拦河坝,从而省去大量的人工和物力,堪称巧妙利用天然条件修建农业水利工程的典范。
在研究河西走廊的农业水利工程时,还要特别注意该地区河流及其环境的特点。河西走廊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各地的农业和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祁连山发源的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特别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冰川融水。从汉代开辟河西四郡直至明清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河西各地农业生产时首要注意的问题。因南高北低,河西走廊各地的河流流向多是自南向北。河流皆为内流河,径流量不大,但海拔高度落差大,水势急,尤其在山区更为明显。季节性很强,冬季因气温低而融水量较小,待到春夏冰雪消融之时,山涧融水汇集,水量大增,间有雨水,导致夏秋季节暴雨洪涝灾害频发,水利工程不仅要引水灌溉,还有防洪的作用。河流的这些特点,也使得河西走廊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甘肃永昌金龙坝水利工程遗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