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0多年,文学界确实涌现了不少人才,他们是些实干的人,脚踏实地又有远大抱负,为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事业而持续努力着。这些人没有某些时尚作家那样的名气,也不怎么参加那些“其兴也速,其亡也速”的“作品研讨会”,他们是真诚信奉我国先贤倡导的“文章乃千秋大业,不朽盛事”的人。换句话说,他们不是为个人、为钱袋,而是为国家民族文化事业的兴旺老实做事、添砖加瓦的人。这样的人不能不令我钦佩。而在这两个10年里,他们的实绩也是够大的,应该讲是崛起。我认识的陕西汉中作家王蓬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知道王蓬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正处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他那时是陕西汉中地区一个务农的知识青年。他是种田的农民,还不是插队知青。他向《人民文学》杂志投了篇小说稿,他的稿件不知怎地被送至一位老编辑那里,因是无名作者,那编辑大约没有看稿,只说了一句“这是陕西来稿吧”,便随意搁置一边,大概是要作退稿处理。当时恰好有位负责联系西北作者、看西北稿件、不欺无名的编辑听见了老编辑那句话,她悄没声儿地从放置一边的稿件中捡出了王蓬的来稿。她仔细读了这篇《牛绳大爷》,令她吃惊的是,这不起眼的几张纸竟写了一篇很像样子、有乡土气息却又似新潮的黑色幽默小说。作者辛辣嘲讽极“左”为虐时期,工作队干部如何搞“大批判”,胡乱折腾“牛绳爷”那样老实干活、为众人服务的能工巧匠,而农民们用反讽的“批判”发言滴水不漏地抵制了那位干部。不长的篇幅没有多余的文字,显得浑然天成,见出作者的写作能力。她将小说稿推荐给复审的我,我读后觉得这位编辑从这“不起眼”的几页土纸中发掘出的这篇来稿的作者,也可能是个有希望的文学新人,真是不容易。于是王蓬的首次投稿在《人民文学》1979年第11期发表。 隔了一年多后,王蓬的小说《油菜花开的夜晚》再度在1981年第3期《人民文学》面世。这篇小说的风格同前一篇不大一样,他细腻地写了一位农村姑娘初次去她未来对象的村子,在油菜开花的月夜偷窥他们防霜的劳作,她的见闻让她既羞涩又惊喜,作品描绘了那种微妙的恋爱心理。这篇似乎比前一篇更加引人注目。那时,一个作者的名字上了《人民文学》,肯定会受到当地宣传文化部门的关注,何况王蓬在不长时间上了两次。在务农18年后的1982年,王蓬因其创作成绩被破格调入汉中地区群艺馆。其后数年,他一边工作、学习(曾被选拔去北京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作家班进修4年),一边写作。这阵子,他主要写小说,短篇、中篇、长篇接踵而出,如山泉奔涌。其中《山祭》和《水葬》两部长篇是颇富人文精神、地方特色的可读之作。其写作之速正应了“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这句话。这证明他18年艰辛务农、与农村父老乡亲休戚与共的岁月没有白过,这给了他深入了解、观察、体验中国最底层民众生存状态、情感、命运以绝好机会,何况他又是那样好学上进。小说家必须充分了解社会人群、风俗、民情,方有施展自己写作才能的“仓储”和广阔自由的创造空间。日积月累、锐意精进造就了王蓬这个小说家。
如果说前10年王蓬收获了小说散文,而后10多年,王蓬在主编汉中地区文学杂志《衮雪》(刊名来自珍贵的汉代摩崖石刻“衮雪”二字。1980年创刊)时,他更加注重对汉中地区史事、文物、人物等的了解及史事纪实文学的写作,为此付出10年采访奔波思考的辛劳,终于完成60万字,并附150幅***片的《山河岁月》上下册大著,1999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为写这部著作他潜心深入采访,研究秦及巴蜀古道。汉唐以来非常著名的褒斜道、陈仓道、金牛道、子午道等他都全程走遍,了解古道的多种功能,沿途珍贵文物及居民生存状态、风土人情,直至民间文艺等。他以古道兴衰究历代成败,鉴古览今结出了硕果。上卷为蜀道文化散文,下卷则是与蜀道、金石、拓印、书法相关的4部人物传记及蜀道的方方面面、沧桑变迁。这部书可以说是作者用第一手材料写成的关于中国古蜀道、古栈道的集大成之作。其内涵价值远在一般游记散文之上,是能够流传后世的一部鲜活的蜀道历史文化典籍。其中写人物数篇,多是蕴含历史积淀的难得的厚重之作。
1995年我曾去汉中看望王蓬,这是我们首次见面。他那时正任《衮雪》杂志主编。我对王蓬和他精干的编辑班子印象极好,有数的几个人职责分明,团结协作,工作井然有序,气氛和谐。这样一支队伍编出了充满地域特色,富含文化气息,文章短小多样有看头,培养造就文化人才,刊风正,在当地历久不衰的杂志。
王蓬精神特佳,他一边编刊物,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他的蜀道大著。他让我看他小小办公室的小小书库,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名著几乎齐全。他说他乡下住宅的藏书更多。王蓬显然是爱读书、勤读书的人。2005年我收到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4卷本《王蓬文集》,囊括了他最主要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