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是解读,表达也是解读,都包含在解读里。所以我认为奇石艺术重在解读。焦先生说的没错,但他这个概念没有深层次的理论支持,是片面化的。在奇石理论方面,应该有大约统一的思想,不能今天你提出一个名词,明天他提出一个概念,容易造成“罗生门现象”。我觉得“奇石艺术重在解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奇石艺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防止这种现象出现。
《中华奇石》杂志编辑部主任吴蕊贤女士转来《奇石是一种表达的艺术》一文,读后有许多感触,愿以拙文与焦先生共勉!
―― 题记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清・袁枚
一方奇石,是呆板乏味,还是生气盎然,全凭主体灵心绣腑的解读,寻常的石头才显示出不寻常的意义,才“带着诗意的情感的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
天工创造了奇石,奇石蕴含了一个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有赖于人的解读。奇石审美活动是一个由艺术四要素构成的动态的有机的整体。
奇石艺术四要素:
作者――天工、内外地质力。
作品――奇石、天然艺术品。
艺术世界――物趣、人物形象、诗画、意象、意境、哲理、某些艺术符号等。
解读者――发现者、观赏者、表达者、点评者、密码破译者等。
奇石解读就是在以上艺术四要素中来构建奇石艺术理论体系的。
解读可分为科学解读与审美解读。科学解读是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对奇石的形成、矿物成分、理化指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证、分析和研究的科学理论。审美解读又称艺术解读,是解读者运用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理论对奇石进行的审美理论探讨。可以说,解读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对奇石的接受、消费、传播、收藏有很强的指导性。
解读是一种创造的权力
奇石一旦脱离自然界,进入审美领域,其创作也就戛然而止。这时的奇石是一个召唤性的“空筐结构”。它向观赏者提供了一个心思漫游的广阔空间,解读者对奇石的感悟、阐发、探赜,甚至组合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人格理想投入这个“空筐”。通过移情、投射、表达、灌注等主观能动性,神领意造、自由地实现审美再创造。比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创造了屈原这个伟岸的形象。米芾在瘦皱漏透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创造就是在审美对象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找回自己,是人的生命本质的自我确证。
但解读者的再创造与天工的创造相比,毕竟是第二位的创造,即这种创造是受奇石本身制约的。实的部分为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契机,规定了方向。虚的部分为解读者的想象、联想提供了余地和空间。如果抽掉了实的规定性,凌空蹈虚,再创造就会脱离解读轨道,是非审美的。
能力不够就会产生解读不及,随心所欲就会产生过度解读。历史上就有人把《红楼梦》解读成侦探小说,这在艺术理论中称为“过度诠释”。在奇石的解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要在“过犹不及”之间把握好这个度,是解读创造的一种审美巧慧,是艺术修养的全面检测。
解读的宽泛性
有许多造型石和画面石由于形象逼真,画面***像清晰可辨只能有一种解读,但有许多奇石由于造型及画面的不确定性就造成了解读结果的多样性,这种状况的产生就是解读的宽泛性。
瑞士精神病理学家罗夏的“墨渍测验”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他把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墨迹给受试者解读,受试者就会将自己记忆中的形象投射到那团墨迹上面去。10个人产生了10个不同的解读结果。
1、两个圣诞老人用手臂夹着两把扫帚; 2、一只蝴蝶;3、两个提线木偶的形象;4、家具上的一件装饰品;5、一只蝙蝠;6、一只飞蛾或一棵树;7、两个人头或两个动物的头;8、两只小熊;9、两个小丑或燃烧的火焰;10、一只兔子的头,两条毛毛虫或两只蜘蛛。
科学解读最忌讳犯“这鸭头就是那丫头”的毛病,但在奇石的审美解读中,如果产生像墨迹测验这样的情况,并不违反审美逻辑,奇石解读追求的是审美价值,它要创建一个扩展结构,形成审美符号与意义之间一与多、简与繁的生发关系。我们应该以包容之心去看待别人的心裁。
解读中的不可解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
有很多奇石,比如摩尔石、雨花石、长江画面石等,你越是试***去解读它,越是觉得言不尽意,只能得其仿佛。有许多石友问我,这方奇石好在哪里,美在什么地方,我有时会陷入茫然,只觉得朦胧、深邃、难以言说。这种情况就是解读中的不可解读。
有许多奇石,它们表现的不是逼真的形象,也不是一幅清晰可考的画面,似乎是一种情绪,一种空虚飘渺的意境。无数事实证明,人类认识活动中,模糊现象、模糊判断都是人们把握审美对象的一条重要途径。
奇石艺术中那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神韵、意境、悟境颇类似禅的拈花微笑,只能靠整体的模糊性去把握对象之美。古代文论中说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就表达了解读中的无奈。唯一的办法只能导入内心去咀嚼、去咂摸,领悟到真意就算达到了目的,何必要去细加分辨或借助语言解读出来呢?这是解读中的悖论,任何皮相之见都难以理解。奇石之美不能完全做到穷形尽相的解读,只能“心有灵犀”地去心吻、对接,可以产生一种超验的领悟和体会。
解读的目的和意义
从天然物趣、人物形象、意象意境、道禅哲理、生命智慧,奇石涵盖了一大片审美原野,是一座美的大宝库,是耐消费的天然艺术品,岁月流逝,韵味常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
奇石解读表现为知识的增长、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愉悦,成了慰藉思想灵魂的精神滋补品。在解读过程中,审美主体所有的感官都打通了,进入了“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境地,仿佛经过长途的跋涉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丧志”应该是过去时,解读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大写“我”的实现。这里没有庸俗、消极的趣味,而是精神沉入到奇石之中和奇石升华到精神之中的人石合一的高尚境界,人成为了有机的石头;石头也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肉身。
主要参考书目:
艾布拉姆斯(美).镜与灯
黄希庭.心理学十五讲
杨冬.文学理论
汪裕雄.审美意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