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有幸观摩了台湾奥尔夫教育专家潘俞安老师的双语教学。潘老师这节课选取了舒伯特的《摇篮曲》和格里格的《挪威舞曲》为载体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整堂课清新淡雅、朴实无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以音乐为出发点,把握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潘老师首先用竖笛为大家演奏了舒伯特的《摇篮曲》,优美的笛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又唱了一首台湾摇篮曲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通过这三首摇篮曲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共同特点――温柔、想睡觉的感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于作品的音乐特性重视不够,多是直接传授知识或感受,而缺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发现。我多次听过《走进傣族》、《云南映象》这样的课,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音乐特性,偏离了音乐课的中心。新课程标准虽然提倡学科综合,但音乐课始终还是要以音乐为出发点,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感知和提高。潘老师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音乐感觉回归到了孩子自身。这才是以音乐为出发点的真正目的。
二、删繁就简,朴实无华
因为教学中始终紧紧围绕音乐的表现和体验,潘老师的教学做到了删繁就简、直抵本质,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和造作。比如在讲解“乐句”时,潘老师用了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音乐像我们说话一样,也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音符和节奏就构成“乐句”。再比如潘老师一开始用竖笛演奏舒伯特的《摇篮曲》,并用最自然的人声演唱台湾的《摇篮曲》,来吸引和感染学生,而没有使用原声光碟,甚至整节课都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台下听课的老师感叹:“啊,原来竖笛还可以吹得这么美”,“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三、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支点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一节课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这个“杠杆”,它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潘老师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灵活多变、游刃有余。
当想让学生清楚歌曲有几个乐句时,她请同学们在每次乐句结束时拍掌;在给歌曲填写旋律音时,则用了听觉比较的方法,把舒伯特填写的旋律和学生自己填写的旋律用哼唱的方法相比较;在比较乐句的异同点时,采用视觉的比较方法,相同的乐句使用相同颜色,对比乐句使用不同的颜色……潘老师还力求告诉孩子们怎样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轻松自如、一目了然了。
四、注重音乐体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当教学活动从舒伯特的《摇篮曲》转换到格里格的《挪威舞曲》时,潘老师首先让学生边欣赏边感受,第一部分音乐主题像在做什么?(散步)当主题高八度演奏时又像做什么?(踮起脚尖走)第二部分的快速华彩乐段像做什么?(跑步)再现第一部分又像做什么?(散步)然后,潘老师就带领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在台上一会散步,一会小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接下来,她又拿来一些篮球和排球,每人一个,按照音乐节奏拍球(篮球代表音乐主题旋律,排球代表高八度重复的旋律)。
在教学中注重音乐体验,把音乐与简单形象的动作联系起来,运用拍球来体验音乐的节奏,运用散步和跑步来感受音乐的速度…一这种结合是多么出人意料,又是多么巧妙啊!或许有些人会说,我们学校哪有这么多的篮球和排球?但是,学习音乐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笔盒、一双手、一张嘴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辅助道具。只要灵活运用,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体验音乐、获得知识。
五、巧妙运用双语教学
潘老师自身的英文素养非常高,所以她也把一些英语词汇、音乐术语融入了课堂,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学习了英语,并让学生不断地积累词汇、反复运用、形成习惯。
潘老师这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平和亲切的语言交流等,都为这节课增加不少亮点。我深深感到: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像一首美妙的乐曲,低回婉转,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