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范文第1篇
在我的书架上,《吾土吾民》、《坡传》、《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选》、《八十自叙》等书,是摆在“常用格”里的。十年前读过的,今天依然可以读出新意来,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记得上学时,大陆“现代文学”课程里,除了鲁迅作品注释里“占有”被批判的“席位”之外,语堂先生和钱钟书、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诸先生一样,是不能上“正席”的。现在看来,这实在是***治的玩笑,文学的荒诞,时代的悲剧。
后来买到语堂先生女公子林太乙著《语堂传》(中国戏剧出版社),一气读完,很是“解渴”,“走近”先生,品味其道德文章,只一声慨叹:一代大师,无可替代。
林太乙说:“我在这部传记中描写父亲的思想时,常借用他自己的文字来表述。除此之外,我参考许多资料,在美国国会***书馆里找书评及其他剪报,查家庭账本,看母亲日记,四面八方打电话写信给亲戚朋友问:‘你可记得,你可知道,当时在那里是什么情形?’但大部分是靠我的记忆力,往年的见到听到感受到的,都在我的血脉中循环。”
可能正是这种浓于血的感受,使林太乙在洋洋23万言当中,较为细腻、全面地向我们展示了语堂先生彪炳史册的一生。
在中国现代作家当中,学贯中西且同时用中英文创作,硕果累累的大家屈指可数。语堂先生毫无疑问在这个行列的前边。
用流利生动的英文写成的,长达382页的《吾土吾民》,第一次让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林语堂的朋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称此书是“关于中国最完备、最重要的一本书”,至今,无论中外哪一方人士仍旧可以从中“透视”中国人。
在散文方面,《生活的艺术》把哲理、幽默、生动、穿透力揉到了一起,形成一个散文的高峰。
而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在小说史上是不能不写上一笔的。
《坡传》、《武则天传》等传记,当算是中国传记文学当中最不拘泥“纪年表”,最富文学创作色彩,耐人品读的著作。
先生又有如《女子与知识》、《浮生六记》等一批英译中、中译英的翻译作品。而他的《当代英汉词典》,至今为人们青睐,不啻为语言学方面的经典。
文学、语言学方面的天才成就让人惊叹之余,语堂先生居然还发明过中文打字机,在几十年前就红透美国的半边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大展才华。而作为幽默大师的他,还曾创办《论语》、《人世间》等名牌刊物并影响了两代人。
以我凡俗之辈,仰望林氏“宝库”,大有高山大海的广博和深厚。
林语堂曾在《八十自叙》中说:“我是矛盾,我喜欢如此。”这“一捆矛盾”应当是中西文化的汇合,是天才思想的进发。
先生曾说:“我喜欢中国以前一位作家说过的话:‘古人没有被迫说话,但他们心血来潮时,要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谈论重大事情,有时抒发自己的感想。说完话,就走。’我也是这样,我的笔写出了我胸中的话。我的话说完了,我就要告辞。”灵魂的自由,言论的自由,为先生的尽情挥洒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年以后的1976年3月26日,先生离开了生活过81年的世界。然而,在先生浩如江海的著作里面,我们无时不在感受着那生命的跃动,那魂灵的高扬,那无穷的魅力。
《林语堂传》的封面上有一些话:“亦耶亦孔/半东半西”、“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驱者”。这是极其中肯的评价。另有一句先生语录:“我憎恶了强力,仍不骑墙,也不翻筋斗,无论是身体的,精神的或是***治的。”
我想,无论喜爱或是不喜爱文学的中国人,都很有必要记住这句话。先做一个真正的人,再谈其他。几十年来,我们缺的就是这种原则。
二、读黄仁宇
黄仁宇,美籍华裔历史学家。2000年去世。学术、文化圈里的人对这个名字已经很熟了,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所以略作交代。
还是在1980年代,一次去某大学拜访一位老教授,他便向我推荐了黄先生的《万历十五年》。
现在大家都知道《万历十五年》一书是黄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颇为另类的历史著作,也有人称之为历史大散文;但在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先有英文版在美国发行)时,大陆媒体乃至学界几乎没什么反响。
也难怪,这本书在美国出版时就曾遇到梗阻。当时商业性的书局说,“你的文章提及宫廷生活,妃嫔间恩怨,虽有一定兴趣,但又因海瑞,牵涉明朝财***;因为李贽,提到中国思想,应居学术著作”。大学出版社则认为这书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又缺乏分析与解剖,实在是不伦不类也不愿承印。后来还是耶鲁大学出版社慧眼识珠出版了。
中国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一位编导曾感慨:几年前流行学者散文。读时颇感心情愉快。噢,散文原来可以这样写,除了学术味,还有厚重的历史感。后来又看到《万历十五年》,才知道把历史著作写得散文味,比把散文写得历史味更难。
二十多年前读黄仁宇,是从封闭、僵化、失真的历史堆中迈出一只右脚,探寻到一小片原真的绿地,正如读费正清教授主编的“剑桥历史系列”,终于看到一点历史的真相。而今天又读黄仁宇,更深地感受先生的“大历史观”,得到的启示似乎更多。
黄先生说:“中国的***,好像一个长隧道,需要一百零一年才可以通过,我们的生命纵长也难过九十九岁。以短衡长,只是我们个人对历史的反应,不足为大历史。将历史的基点推后三五百年才能援入历史的轮廓。”
我们早先的历史书籍通常以中国的纪年、断代、纪传等体例做下来,而黄先生的著作则是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进行分析,这也是成就“大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历史。
在黄先生的大历史里,总是在考量中国历史“何以如是”,即为什么近代西方可以数字管理整个国家而中国不能?在他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制”。
其实不少智者也早有剖析,比如说中国懂得线装书是竖排版,外国典籍大都是横排版,所以人们阅读时就出现一种状况,中国人看书时头是一点一点,外国人看书头是一摇一摇;中国人看书是膜拜、遵从;外国人看书则以怀疑、辩驳为要。
读黄仁宇,就是要从中汲取批判的精神和特立独行的风骨,这是一般中国人不太具备的东西。
在中国,但凡一个东西被看好,立马就有仿冒者出来,假劣世界可见。黄先生“大史观”一出,效仿者必众,其实这远不是从字句上学得来的。黄先生自己就说:“首先要解释明白的是大历史观不是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熬才体现出来的。”
读黄仁宇作品系列,与读××通史或××史不同,它是历史中的文学(指可读性),又是深具哲学意味的历史思考,宽泛地讲,它也许应当叫做“历史散文”。
黄先生在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后又毕业于中央陆***官校;还曾毕业于美国陆***参谋大学。他在郑洞国将***麾下当过参谋,也曾与后来是“三家村”之一的廖沫沙“一同起居办报”。
1964年获美密西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又做过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和哈佛大学研究员。《剑桥中国史》的研究班子里也有黄先生的身影。
试想,一个人有如此复杂丰富的经历,又经常在***治、经济、历史、学术等领域与一拨拨 “高人”相处,加之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出一点思想成果,可能吗?
又读黄仁宇,觉得历史大可亲近;而现实的浮躁实在该要冷却一点了。
三、读林清玄
连续读了陈寅恪、吴宓、辜鸿铭、胡河清等人的著作或传记以后,感到十分的累,于是翻出早些年买的《林清玄散文》。
这感觉好像电视台采访“东方之子”,访了好几位学者老人,然后访一两个年轻俊彦,以作调适。
“林清玄”似清茶,淡淡之中有可品味的东西。
林清玄是1953年生人。30岁以前,他跟大多数人一样,想做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想写出“名篇”,想升官,想发财。后来,其父去世,他于是顿悟:时间就是生命。“也许你可以一个早晨赚1000万,但1000万却买不到一个早晨。”于是他从此贯彻“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这一刻”。
曾见不少少男少女膜拜港台影星歌星,那自然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嗜好,一如喜吃地摊夜宵,快活嘴巴是肯定的,营养卫生就难说了。倒不如“走进”林清玄,一如风味别致而又不乏营养的餐馆,更划得来。
林清玄说他自己的写作有“三部曲”:开始,毕业后到报社做记者,写文章求的是要人感动,要人叫好;中间,把文章当表达的工具,真实地写出自认为值得一写的东西,没有风格;后来,撰写佛学题材,写作目的是希望读者能有所感受。
一位学生告诉我,“有一天情绪很坏,顺手翻到了同学床上的《温一壶月光下酒》,就看下去,结果把书看完了,那一个星期心情都清清淡淡,爽爽的。”
我想林清玄散文是有这样的“法力”的。尤其对年轻人士。他的《菩提系列》十余本书更是启人心智,开悟愚顽。
林清玄说:“一次“在松树下午睡,我被松后寺庙的钟声唤起。我坐起来,仿佛那些声音都是从我的左手流进,右手流出,在体内川流不息,我觉得自己是大地的一部分,松树也是,连庙里的钟声都是。”
读林清玄,是把鄙俗的生活抛到了九霄云外,然后着一身松弛的棉布衫,心盈盈乘着海水,融解着平凡的生活。
林清玄是虔诚的佛门弟子和不疲倦的佛学宣讲者。他在创作成熟期,平均每月出一本书。当然不能说他的书本本皆精品,但至少精品在他的作品里是主流。
关于林清玄的传说甚多。什么“有人见到他以后下跪祈福”;什么“少女痴迷于他”;什么用他的书当“法药”,不一而足。他自己却说:“其实我很平凡,就像我至今还是有点不满意,为什么我太太总不拿我当作家看,老是叫我洗碗一样。”
我素来以为,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有三种境界:一境为真实、取坦然;二境为独执己见,不合流俗;三境为忘我、超然。三境居其一就可爱,居其二可敬,三者皆备则可奉为永远的师友。
不敢断言林清玄三境皆备,但至少一境二境可达,所以读其文是不会有上当之感的。现如今,书海无涯,假劣伪书喧嚣热闹,益发显出林清玄的好处来。
那就来吧,在清幽的林中去找寻一份“玄意”。
四、读龙应台
见到不少关于“中国人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的“见闻录”或是“纪实”之类的作品,挑一些读过,不太喜欢那种炫耀中夹杂顾影自怜夸大其辞以及个人臆测式的文字。读了龙应台的《人在欧洲》,味道迥然不同。我不排除对龙应台先入为主的好感,但书中的所言所评,的确言之有物,评之有理,思之有深意。当然不是走马观花卖弄一点皮毛的“二道贩子”把戏。
这有个先决条件。l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的龙应台,23岁即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后,又在纽约的两所大学先后任教多年。l986年,她旅居瑞士苏黎士。两年后又迁居德国法兰克福。
以一个作家的实地生活经验和深厚的学识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做“底子”,来述说“人在欧洲”,那种文蕴文味是显而易见的。
更何况龙应台非“蛇应台”。“龙旋风”l985年在台湾报界、文坛以《野火集》威震宝岛,1988年这股旋风又席卷大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系列文章令两岸中国人为之一震。
与柏杨的嬉笑怒骂、李敖白眼冷视不同,龙应台把男性的犀利与女性的细腻结合到了一起,在冷峻的批评之中可以触摸到滚烫的心。
某年深秋,龙应台曾来湖南。弘征先生撰文写到这一回事。弘征先生未见龙应台之前,想象这个刮起冲天“野火”的女性“是一副睥睨天下的‘女强人’派头?还是冷若冰霜,俨然一尊大学者的模样?”一见面,却见她“一套浅色西装套裙,散淡、随意、和谐”,无一花哨饰物,“说话如细雨飘飘”,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在凤凰的街巷看到几个孩子吹泡泡糖,急忙去寻一个小摊买了一版,炫耀她在台湾5岁就吹过,嘲笑弘征刚才回答那是吹肥皂泡泡。在去湘西的途中,车在半路抛锚,正好来了一辆在乡村既载人也载货的小型农用车,她坚持坐这辆车启程,并且跟农人们有说有笑。正如她自己在《龙应台这个人》中所招认的:“难道写《野火集》的人就不会有优柔寡断的一面?多愁善感的一面?柔情似水的一面?”
无论读《野火集》还是《人在欧洲》,“恨恨”的文字外壳里面,细一触摸,却是博爱的内核。只是这种爱埋得很深罢了。
龙应台写到,走出法兰克福机场,见一对黑人夫妇牵着个小女孩,黑孩子一手紧搂着洋娃娃,也是个黑娃娃。这次她吃了一惊。由此说开去,她有了新见解:“种族歧视绝对不是西方人的专利,中国的大汉民族要搞起歧视来,比谁都不差。不同的是,以前,我们自认为是最优秀的民族,异族非番即蛮。现在,我们接纳了白种人的世界观:先进的白人高高在上,肤色越深,层次越低。中国人自己,就在白黑两级之间。对于白人我们或者谄媚,或者排斥;对于黑人那又是另一番心态。”
在12万字的《人在欧洲》中,客观地分析,冷峻地批判,鲜活地见解俯拾皆是。与《野火集》稍不同的是,你也可以把这一本书当“消闲书”来读,看欧洲人的心态,看中国人在欧洲的“形象”与“定位”。
我时常读到一些中国人在欧洲在外国如何获奖,如何受欢迎,如何获得“雷鸣般掌声”等等文字,我也相信其中不乏事实;但是,据龙应台旅欧多年所见所闻,这样的“美景”不说没有,至少是很少。因为一些国人的“吹嘘”全然忘了西方世界的基本心态。比如龙应台所写的洛伽诺国际笔会,90篇论文,亚洲人只有两人被安排上台去念。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中国人还被安排到最后,无人耐烦听的时候去发言。这与我平素听到的“新闻”似乎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说,《人在欧洲》又给了内地读者不少真实的信息。
一本书,给人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给人许多深刻的见解;给人许多智慧的光亮;这本书值得一读。我甚至想绝对化:龙应台的作品全在可读之列。一个作家的人品、文品,决定了其人存在价值。
名家散文范文第2篇
读书是一种享受
鲍京
星期日,我闲得无聊,感觉心里很烦燥,想找个东西解闷,突然,我发现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书名叫《名家散文集》,于是,我就拿起这本书看了起来。
我认真地看着,看了一篇又一篇,看着看着,我渐渐地被这些名家写的散文吸引住了,仿佛自己也走进了当时的情景,体会到了名家们笔下写出的不同心情和感受。就拿冰心的散文来说吧!她写的《去国》这篇文章体现了主人翁英士悲伤、苦恼的心情,使我看后顿时心情低落,无论看什么都觉得不顺心。看了好几篇不同名家写的散文后,我悟出了名家们笔锋的不同。罗兰的散文清新自然,使人看后心情舒畅;冰心的散文柔婉典雅,使人看后思绪万千;老舍的散文诙谐幽默,使人看后心情开朗。我接着看下去,接着不断地接触这些不同的作品、文字中暗香浮动的境界,渐渐地,我从这些散文中摸索到了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感受到了名家们写作时各种不同的心境。当我读到一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情景交融的优美调,出众的艺术感染力的漂亮散文时,就会感觉到它们在我的身边环绕,让原本心浮气燥的我变得温文而雅,让我的心渐渐明朗了起来,让我的身心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和休息,还让我感到自己看的不是书,而是在看一种韵味,一种新鲜。
书是丰富多彩的,书是无穷无尽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陶冶了我的情操。总之,我觉得,读书就是一种享受。
名家散文范文第3篇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62-01
近年来,语文高考试卷作文的分值呈提高之趋势(如江苏省语文试卷将作文分值提高至70分),然而,学生高考作文的平均分告诉我们,学生作文的现状不容乐观。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从散文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一、嫁接语言技巧,让学生为文章增添亮点
学习散文名家的语言技巧,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有了第一轮散文阅读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对散文的语言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备第二轮复习阶段的散文阅读讲评课时,不妨把文章中涉及的语言亮点(特别是可供学生学习和借鉴之处)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散文阅读的知识要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篇名为《麻鞋之歌》的散文,开头引用了一段民谣(《天水谣》),而文章第一个问题恰巧是关于文章开头引用《天水谣》的作用。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回顾了散文《过滩谣》中引用《过滩谣》(“我”的伯父和纤夫们在过险滩时迸发出的民谣)的作用,以及散文《中国地***》中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引用民谣,既可以起到丰富内容、深化主旨的作用,又可以使文章富有文化气息和韵律美。在此基础上,笔者用投影给学生展示了几个第一轮复习中涉及的引用民谣、俗语等的散文段落,其中有与生活有关的俗语,也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的名句,让学生体会到引用民谣、俗语等往往会使文章更富有生活气息,而引用名篇名句则会使文章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在这次讲解之后,笔者发现学生积累的名家名句变多了,在写作中引用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在后来的模拟考试中,一位学生在写作题为《雪》的作文时,这样写到:“‘梅须逊雪三分白’称颂你洁白无瑕甚于梅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在雪天与故友同饮一杯酒,红泥小酒炉上盎然多少温馨!”后文又写到:“南宋有名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雪啊,之于你,我是绿水也是青山。”文章穿插引用这些与雪有关的诗句,既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又展示了其思想深度,成为当时篇数不多的优作之一。散文中的技巧有很多,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从优秀散文中积累一些修辞运用、词类活用、细节描写等较为简单的写作技巧,并且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把积累到的技巧尽量运用起来,只要能够坚持,作文水平都会有所提高。
二、借鉴文章结构,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但并不是每篇优秀散文的结构,学生都能够模仿。因此,笔者给学生讲解散文结构时,尽量介绍简单的结构,结构越是简单,对学生来说就越容易模仿。如在讲解散文《寒冷的味道》时,笔者结合习题中对于结尾“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句话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对比手法的作用;同时指出在写作中,涉及对比的两方面不一定要平分笔墨,而应把握文章的重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怀念过去寒冷岁月中的生活片段为主,结尾结合现在人们在着装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变化抒发了“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的感慨,看似寥寥数语、着墨不多,但这种今昔对比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过去寒冷岁月的怀念之情。因此作者在文章最后再次提出“寒冷还会再来的”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当然,散文中可供学生借鉴的绝不止对比这一种结构,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多多发现和积累优秀散文的结构,就能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写作增加一份养料。
三、吸收散文思想,让学生深化思想认识
进入高三后,议论文可以说是大部分学生写作的首选文体,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问题的论述往往是泛泛而谈,作文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思想深度不够,写作内容单薄。对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好课堂上散文阅读讲解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中出现的思想内容进行分层概括,让学生及时标记表明作者观点而又论述精辟的句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每星期向学生推荐两篇优秀散文,要求学生课后认真阅读,写一写阅读感悟。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从名家散文中吸取精神的营养,提高自己思想的深度,相信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广,作文的立意也会越来越高。
古今中外的散文名篇能够流传至今,定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之处,作为教师,应不断总结散文中的精华并及时灌输给学生,使优秀的散文作品成为学生写作中源源不断的营养来源。
名家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散文翻译;《美国名家散文选读》;音美;意美;形美;美感再现
中***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215-02
在散文创作中,作家以多种形式进行着美的追求,如语言的音韵美、结构的形式美、作品呈现出的意境美等,以带给读者最大的审美享受。那么译者如何在准确传达散文内容的同时,兼顾对原作形式、音律以及意境等诸方面的再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似的美感体验?夏济安先生的译作《美国名家散文选读》收录了美国殖民地开拓时期至南北战争期间的多位著名作家、诗人及学者的散文作品,译文古雅流畅,堪称散文翻译中意美、音美、形美准确再现的完美诠释。
一、意美
所谓“意美”,是指包括意象、意境、意义等多方面的审美效果。它在传达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唤起读者的联想,于“朦胧中传达信息,疏放中透出美感”。意美的再现不局限于词、句等语言结构的忠实传达,而更是一种词、句层面外的艺术美的再现与创造。优秀的译者往往能从原文中捕捉到重要的艺术美感信息,通过具体的选词炼句、意象表达来营造氛围、烘托意境。夏济安先生在本书中亦发挥其主体性,凭借其对汉语和英语的高度敏感性,为读者充分呈现了原作的意美。
例1:It was a pretty game, played on the smooth surface of the pond, a man against a loon.
译文:这真是一局大好的棋局,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一人一鸟正在对弈。
本节出自梭罗《瓦尔登湖》中《禽兽为邻》一章,其中,作者于恬静的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感悟哲理。此处描写的是一个十月静谧的下午,作者泛舟于瓦尔登湖,与潜水鸟嬉戏的场景。译文将这场人与动物间充满情趣的游戏比作“棋局”――博弈者分坐由湖面构成的棋盘两端,相互出招、接招,怡然自得、充满情趣。译文虽短短十几个汉字,却既有“意”(一人一鸟),又有“境”(波平如镜的湖面、生动有趣的棋局),静谧中迸发生机,让读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瓦尔登湖畔这些动物精灵们散发着的自然活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景象。真可谓情景交融,深邃悠远,给读者独特的意美感受。
例2:The leafless trees become spires of flame in the sunset, with the blue cast for their background, and the stars of the dead calices of flowers, and every withered stem and stubble rimmed with frost, contribute something to the mute music.
译文:霞光照处,秃树皆熠熠如尖塔着火,东方一片蔚蓝,成为极妙的背景;花朵谢落,然花萼点点犹如繁星;败枝残干,风霜之迹斑斑――这一切都构成了我面前无声的音乐。
散文可以情动人,亦可以景“感”人,即作者通过大段的景色描绘给予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受。因此译者在动笔翻译前更需努力感受和想象。如本段(爱默生《论美》)描写落日美景,夏济安将秃树想象成燃烧的尖塔,在晚霞的映射下熠熠生辉;再有将花骨朵比作繁星,“花朵谢落”疑是繁星铺满地;败枝残干,更似身披层层白霜。但这一切在译者看来并不显萧条伤感,相反,它们仿佛都成了跳动的音符,谱写着一首恬谧的冬日黄昏之歌。这里,译者化具象为抽象,化物象为心象,成功再现原文“秃树”、“花朵”、“败枝残干”等意象,呈现出一幅色彩鲜明、静中有动的黄昏之景。大音希声,这一首无声的乐章,缠绕在读者的心弦之上,袅袅不绝。
二、音美
英国作家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H. Spender)曾说过:“有时,在写作中我感到遣词造句犹如谱写音乐。这种音乐性对我的吸引,远远超过词语本身。”事实上,文学作品不仅可读,而且可“听”。散文翻译中,译者通过叠音词、拟声词、四字格及尾韵等手法,为原文附上有声的外壳,努力塑造听觉形象,实现音韵美,从而刺激读者的想象力,使原文的意境及神韵更好地为译文读者所领会。
(一)叠音词、拟声词
叠音词通过音节的叠加,伸张了节奏,给人以音响萦回往复的音乐美感。而拟声词通过自然界声音的摹拟,创造出生动而逼真的声觉形象,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拟声词多采用单音节字的重叠,拟声之音质,拟声之节奏,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请看例3:
All day long, and for a week together, the rain was drip-drip-dripping and splash-splash -splashing from the eaves.
译文:雨是整天的下,下了足足有一个星期:滴滴答答,沙沙啦啦,不断地从屋檐往下落……
译文生动形象地摹拟了雨滴坠落的声音,“滴滴答答”、“沙沙啦啦”两个叠音拟声词一字排开,再现了雨滴撞击地面清脆的音质与明朗的节奏,活泼欢快,清脆悦耳,给读者以听觉享受。
(三)四字格
四字格作为汉语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音韵节奏之美。在散文翻译中,选用合适的四字格,扬汉语之优势,不仅可再现原文的音乐性,还能创造出原文中本没有的音韵美。如例4:
Her broad deep rivers, rolling in solemn silence to the ocean; her trackless forests, where vegetation puts forth all its magnificence; her skies, kindling with the magic of summer clouds and glorious sunshine...
译文:美国的大河,身阔水深,庄严的静静的流向海洋;美国的森林,古木参天,绵延千里,至今没有樵径可循;美国的天空,阳光普照,夏云过处,光彩奇丽……
译者在本句译文中使用了一连7个四字格,其中包括译者为配合译文而自拟的“身阔水深”、“樵径可循”、“夏云过处”等3个四字格。这些四字格结构整齐、言简意赅、节奏鲜明,读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增强了译文的表现力,给读者以语音上的和谐美感。
(四)尾韵
汉语和英语里都有尾韵这一修辞手法,常见于诗句和习语中。请看例5:
...but, there being no instrument invented to discover, at first sight, this unpleasing disposition in a person.
译文:但世界上还没有人发明什么仪器,可以让他一看便知谁有这种坏脾气。
原文并无使用规则的押韵,而在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夏先生创造译文韵律美的良苦用心。“器”、“气”押/i/音,韵味十足,和谐悦耳。
三、形美
《美国名家散文选读》一书的选材自由多样,形式上也不拘一格。总的来说,散文对于音韵格律的讲究程度并不及诗歌,也不像小说那样着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虚构,但这并不是说散文就不注重形式。可以说,散文译文之美不仅表现在意蕴、音韵的再现,还表现在形式上的恰当保存,包括音韵节奏、修辞手段、遣词造句等。
(一)大量使用短句
英语句子多呈现树形结构,以一个主句为树干,以多个从句为枝叶,句子较长;而汉语则“以中短句居多,结构简化,无拖沓盘错之感”。因此在散文汉译中,译者倾向于将原文长句拆分为多个小短句,讲究长短开阖,以贴近汉语文化、贴近读者。请看例6:
…the genial warmth of the sun around the door is some what kind and human.
译文:……屋门周围,阳光普照,和煦温暖,好像特别富有人情味似的。
这一句话并不算长,但中间无标点,直译的话很难译通顺。于是,译者选择分三个小短句展开叙述,结构清晰明了,句意晓顺流畅。并且三个短句均为四字格,使得译文富有节奏之美。
(二)巧妙安排语序
语序的巧妙安排也能体现译者在创造形式美中的独具匠心。在语序的处理上,“英语以信息的主次轻重安排,汉语则按自然顺序排列”。如何克服语序上的差异,把原文意义主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夏先生的译文绝对是极好的范例。
例7:Not less excellent, except for our less susceptibility in the afternoon, was the charm, last evening, of a January sunset.
译文:昨天黄昏,我又观赏了一次日落美景,时值冬令正月,但景物不减春秋,只是下午人的灵智不那么清明罢了。
此句读来较迂回复杂,如果按照原文的逻辑顺序来译,实在不成句。夏先生对译文语序进行了适当调整。首先,将“the last evening”置于句首,交代背景。然后又将“a January sunset”拆分成两个富有动态的短句交代事件“观赏一次日落美景”、“时值冬令正月”前置,主次分明,条理清楚、潇洒自然。
(三)修辞手法
1.排比。散文翻译中,为达到一定渲染效果,译者会连着使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词组,即排比。
例8:…he must wander through parks and gardens; along hedges and green lanes; he must loiter about country churches…
译文:……园林之胜,他应该去漫游一番;矮篱绿径,他应该去走走;乡村教堂,他应该曾经流连……
译者此处保留了原作的排比,还原了原文整齐的句式、分明的节奏,增强了译文的语势,再现了原文的形式美。
2.对偶。对偶作为汉语言中独有的语言现象,在再现原作形式美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9:Alas! Art is long, and life is short!
译文:呜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要想保留原文的对偶句式,则要求译文上下两句也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当、节奏相应,这并不是件容易事。好在该句意义明确简单,转换成对偶句对于一般译者来说并不难。可若直接译成“人生有限,学问无穷”,似乎又少了些许文雅。熟读国学经典的夏先生从《庄子・养生主》中找到了恰当的对应句,用词典雅、对仗工整、结构匀称,凸显了原文的形式美。
夏济安先生凭借其深厚的语言知识、广泛的文化知识,熟练地揉合了上述各种手段,为译文读者奉上了一席华美的听觉、视觉与感觉盛宴,仿佛原作的美就浮现在眼前,回荡在耳畔,荡漾在心田。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美国名家散文选读(英汉对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2).
〔4〕安娜.从翻译美学看《名家散文选读》中译本的审美再现[D].河南大学,2012.
〔5〕王小婧.关联理论视角下夏济安《名家散文选读》翻译策略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名家散文范文第5篇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朱自清散文珍藏》,在这里,我把它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中有一篇散文非常经典,这就是描写父爱的《背影》一文。《背影》讲了作者和作者的父亲即将分别时,“只见他艰难地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斜,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对父亲去买橘子的描写非常细致,将一个年岁已高、行动不便但又爱子心切的慈父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还有几篇散文也非常好,如:《匆匆》、《看花》、《冬天》等文章。
《朱自清散文珍藏》是一本好书,是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之一。
一杯清茶,一缕阳光,一卷美文,一生珍藏。让我们于闹市中拾取一份宁静,于纷繁中理出一片安详,请其书卷,品味书香,亦品尝人生滋味。
名家散文范文第6篇
课件主页分9个专项,分别是:情境导入,导学提纲,散文阅读,互动测试,散文名家,电视散文(自创],网上答疑,我的教案,作业展示、赏析、互评网。
“情境导入”采用的是CCTV首届电视散文大赛获奖作品:《妹妹――永远的遗憾》。以此作为导入,意在突出亲情奉献,启迪学生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与观察角度,学习主人公真诚豁达的心胸与处世态度,提升精神境界。
“导学提纲”以幻灯片的形式设置了课程教学相关要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重点难点突破方法。只要点击相关按钮即可。此项内容的设置,体现的是启发指导性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便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
“散文阅读”是本课件的重点。既为教师课堂教学准备了充分的多媒体资料,又为学生课外自学提供了辅导性材料与自学教材。可随时操作选用,可用性强。本项又细分为引子、概说、分类、特点、阅读五项。每一项均***文并茂、声情并茂。在这五项内容中,重点是“阅读”。学生点击“阅读”按钮,就会出现“散文鉴赏方法”。方法又分抓准线索、找到文眼、分析景物和反复诵读四项,每一项均设置了深入指导,并附有事例及相关***表。
“互动测试”设置了30个中外散文常识题,并附有答案,可用于课上测试、反馈、竞赛等,以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与鉴赏水平。此项目充分体现了网络的交互性特点。
“散文名家”设置了近现代多位散文名家的背景资料及精美作品。此项内容的设置,意在最大限度地拓展延伸中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它突破了教材的限制,使中学语文教学在时间上、空间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它也突破了课堂的限制,使课堂教学主体得到了尊重,使学生能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更陕更好地生发出创作思维与创作灵感。
“电视散文”这一项是“学校电视散文”的自创作品,是“电视散文鉴赏课”科研成果,有9912班摄制组创作的《归来的千纸鹤》《希望,让我上路》,还有9913班摄制组创作的《***训琐忆》。页面上彩花飞扬,灯光绚丽,突出同学间真挚的友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意识,以及学生自强自立的主题。此项内容意在激励学生进入语文实践性学习,进一步培养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网上答疑”创设了师生互动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和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它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按照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它扬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方式,而是以个人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它允许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自己作出思考与判断。
“我的教案”属于教学必备文件之一。
“作业展示、赏析、互评网”是学生作品展示、鉴赏、互评的平台,能充分张扬学生的创作个性。学生在展示作品、张扬个性的同时,可以向老师或同学提问或求助,对某一同学的作品进行鉴赏、评价。
制作本网页意在引导学生以网上“超文本“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阅读、***讨论、***创作、***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此外,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融为一体,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摄像、影视、社会、自然、历史、地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交互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名家散文范文第7篇
创作年表
1997年,《山花》杂志“三叶草”栏目发表短篇小说《站在屋顶上吹风》等。
1998年,在《收获》、《江南》、《天涯》等刊发表短篇小说《扫烟囟的男孩》、《地震之年》等一系列充满探索风格的短篇小说,引起期刊界关注。《站在屋顶上吹风》入选《中国现代小说季刊》(日文)第II卷第8号通卷44号。
1999年,出版随笔集《我们居住的年代》(作家出版社),短篇小说《明朝故事》入选《小说选刊》第9期。中篇小说《坐拖拉机去远方》,获1997――1999年度浙江省作协优秀作品奖。
2000年,创作长篇小说《饥饿的饲育》(未刊稿)。获该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
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2001年,《十月》发表中篇小说《一个长跑冠***的一生》、短篇小说《三生花草》等。
2002年,《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红色少年》等。开始转入历史散文写作。
2003年,出版合集《六十年代气质》、《孤独的慰藉》等。
2004年,在《江南》杂志开设“历史碎影”专栏。《新月的余烬》入选《名家推荐最具阅读价值的人物传记・2004》。《向西,向西》入选2004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名家推荐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2004》。创作谈《叙事:世界不那么完美的一面镜子》刊《当代小说》2004年第11期。
2005年,继续“历史碎影”专栏写作。《痛》入选《2005中国散文年选》,《转塘一夜》入选《2005中国精短散文一百篇》。
2006年,出版《历史碎影: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中华书局)。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站在屋顶上吹风》。散文《室内乐:冬季》入选2006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2006中国散文年选》,获“十月散文奖”。创作谈《诚实,更诚实些》刊《浙江作家》2006年第1期。
名家散文范文第8篇
小学语文选用的课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文(也叫文章体)文本,这类文本偏重于语文工具;另一类是文学文本(名家名篇),这些名家名篇作品,在语文课本中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或说明文体,都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这些课文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高于实用性。教师面对的文体不同,其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教学手段也会各不相同。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文章体文本主题比较明显,教学重点偏重于文章的写法上,其规律性更为明显。文学文本偏重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它对人的精神世界影响较大,它的情感性、人文性更丰富,文学作品更能打动人的灵魂,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它唤醒人们多重审美感受,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灵震撼和情感熏陶。由于文学文本主题表现的独特性,给人们留下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其情感体验更具有延展性,需要读者去深刻感悟。因此,小学语文名家名篇文本特点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解读文学文本的过程就是寻找作者灵魂家园的生命之路的过程。这就需要变平面的教学为立体的教学,穿越时空界限,探寻小学语文名家名篇思想内涵与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网络工具查找***片、音频、视频资料,在头脑中还原作者的文化形态。如何借助多媒体准确把握文本表现出来的主题与审美风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 披情入境,借助多媒体扩大学生的认知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类散文属于抒情文,如巴金的《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老舍的《趵突泉》等。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阅历不够广泛,在理解名家名篇中距离自己的生活较远的内容时,往往处于模糊状态。假如学生从来没有去过海边,从没有见过泉水,那么凭借多么深情的朗诵也是难以加深对这些事物的认识的。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借助投影和录像,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交叉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对海上日出的壮观之情、对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对趵突泉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自会油然而生。
又如《观潮》一课,课文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潮来时的景象:潮来时像条白线,很快地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形成了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变成了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其声音惊天动地,其景象壮观恢宏。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景象,甚至连万马奔腾也没有见过,头脑中很难展开联想与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像,让学生感受潮来时的壮丽之美。通过多媒体的巧妙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理趣结合,多媒体增加对比阅读空间
在文学类文本当中有一类说理文,也称议论文,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在说理之余还有感情、感性,也讲究声调、比喻、文采,笔端常带情感,理直气壮。这类文本适合使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而借助多媒体出示对比篇章,可以大大节约教学时间,解决了板书的局限性。如冯骥才先生的《献你一束花》,这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散文,其中心思想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总结叙事性散文叙事明理的特点时,可以在课件中出示同类文章如《挑山工》《珍珠鸟》等叙事明理散文,通过拓展阅读,横向对比,让学生深刻领会叙事散文的特点。
又如,在讲授现代诗歌《下雪的早晨》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几首关于雪的古诗,如《雪梅》《江雪》等,主题相近,但形式不同,由古代诗歌引出现代诗歌的特点,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表意散文,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表意散文展示的是观察与活泼的想象,是健全的心灵发乎天然的好奇。表意,既不刻意抒情,也不着力说理,而是把握情理之间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都是这一类表意散文。如老舍的《养花》《猫》《林海》《草原》,许地山的《落花生》,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的特点,创设视听情境。
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详细生动地写出了爬山虎生长的过程。教师为了让学生详细观察,可以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找到的学生在***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用实物投影把学生的画展示出来,大家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4 写景散文,借助多媒体培养美好情致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散文居多,如《鼎湖山听泉》《海滨仲夏夜》《林海》等。这类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参所给予的只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只能作为教师备课的起点,而不是备课的终点。这不仅需要教师能够体会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美好情感,还要具备传达美好情感的能力。
如《鼎湖山听泉》的讲授,题眼就是“听”,如果学生直接读课文,可能无法进入作者那种清静的意境当中去。教师在导入部分可以先播放一段安静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寂静的感受中,让学生谈一谈在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画面,顺势带入万籁俱寂当中。在朗读听泉的种种变化之前,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的不同旋律,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各种乐器不同的音色之后,再回到课文当中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泉水变化的句子,从而欣赏泉水的生命力。
在很多古诗当中,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在我国古代诗歌当中,借景抒情是最擅用的表达方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又如“闲敲棋子”“落灯花”等经典名句,全是简单的景物描写,简单的场景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可以配上合适的画面、音乐,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受深化到内心,从而形成对文本的准确把握,真正欣赏到我国古代诗词诗画结合的魅力。
不同的学科,对多媒体技术要求不一,素材的选取同样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不能让素材牵着自己走,不能喧宾夺主,应该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取舍。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各有利弊,二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优势互补,争取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名家散文范文第9篇
要从思想上重视副刊工作。副刊是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名为副刊而视其为报纸的副产品,认为可有可无。报社领导必须把办好副刊看作增强报纸可读性和提升报纸品位的大事,放到重要的位置,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支持副刊部的工作。近年来,菏泽日报社始终非常重视副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报社领导帮助副刊的同志想办法、出点子、搞策划、解决实际问题,并亲自动手为副刊撰写了许多好稿件,为办好副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版面,制订正确的编辑思想和工作思路。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其编辑思想和价值取向必须与整个报纸的格调保持一致,时刻高扬主旋律。而作为大众性的文学版面,又必须做到雅俗共赏、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文学品位,能够以清新的文风、多样的文学体裁和表现形式在***报的各个版面中独树一帜,因而其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菏泽是古曹国所在地,《诗经》十五国风中就有“曹风”,所以《菏泽日报》文学副刊就以“曹风”命名,显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久远的文化传统。菏泽为全国著名的牡丹之乡,而牡丹又号称“国色天香”,我们也因此将“曹风”文学副刊上的杂文随笔栏目就定名为《天香楼随笔》。“曹风”的内容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名家专访、书评、随感、言论及书画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多年来得到了读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配备有较高文学素养的编辑队伍,保证副刊版面的文学品位和吸引力。文学副刊在地市报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版面,无论其取材范围、体裁形式、稿件来源还是作者群体,都有别于新闻版面。要真正办好副刊,配备好编辑队伍至关重要。副刊编辑不仅要有期刊编辑的文学功底,还要有新闻记者的***治敏锐性和发现新闻线索、挖掘新闻题材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舍得用精兵拿强将,把真正热爱副刊工作、有深厚文学素养并能广泛联系和团结作者队伍的同志充实到了副刊岗位上,并保持了副刊编辑队伍的相对稳定。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同志在办好副刊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注意培养副刊作者队伍,保持与作者群体的密切联系,保证副刊稿件来源。如何保证高质量稿件是办好副刊的关键。为此副刊部的同志要善于发现作者和培养作者,注意与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保护他们的创作积极性。要经常给他们回信、通话或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沟通,这样有利于培养和稳定高素质的作者队伍,为办好副刊打下良好的基础。
名家散文范文第10篇
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文字简约意蕴丰富。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最大特点是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者情绪及其波动,《荷叶母亲》冰心用质朴的文字把敏感多思的情绪表现得摇曳生姿,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理解把握其思路有一定的难度,但好在前有《金色花》的教学铺垫,学生已对散文诗略有了解,对母爱的主题在生活中也有丰富的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定位为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理解散文诗的思维过程和情感表达特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感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在拓展延伸的仿写语文活动中丰富生命体验,以写促读,激发学生生活中去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的情感,在读写一体的语文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言:“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散文诗的教学更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努力让学生收获美的文学艺术、情感体验,并向学生生活领域拓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二.“活动化教学”阐述及其在《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何为活动化教学?这是一个新提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提出与实践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等先进教育思想的创造性借鉴。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无漂渺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提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外活动”学科化、目标化、序列化的表达首先出现在九年义务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语文教学活动化新观念,并将它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同时还对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也力求对义务课程阶段的读写活动做出各学段的明确要求和达标评价标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程理念,近些年我们大力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在教材体系中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学习”单元读写、口语交际等活动的开展,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有侧重地安排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尤其是在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笔者也曾就自己的体会进行了相关的策略研究。
语文专家在阐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内涵时,这样表述“活动化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实实在在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在活动内容上,是紧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喜爱的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是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能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在活动范围上,是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以及活动质量的高低。”秉承这一理念,我设计《荷叶母亲》教案,紧扣散文诗内容设定了“多种方式朗读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学生喜爱的朗读竞赛、句式仿写、欣赏名家朗读等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在课堂上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加以说明: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荷叶母亲》教学,根据教学进程,导入阶段我设计了“歌曲背景导入活动”(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猜谜活动(让我们猜猜她是谁?)”,谜面是“七百万字作品,八十多年创作,九十九载岁月,冰雪聪明,蕙质兰心”,通过听歌曲和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检查了课前预习,在知人论世中为散文诗的阅读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感知荷之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推选朗读比赛选手”的理由串起学生自由朗读和听读名家朗读两个活动。自由朗读环节,请学生找出生字注音并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节奏、声调、速度、重音),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读后通过问题“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文意,又通过听读名家朗读,在音乐背景中名家温婉的语调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再体验,听读后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自身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跃跃欲试,为下一环节的再读做好了铺垫。
3、再读课文,品味荷之爱。
本文主题及情感感知的目标达到了,但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路却是重点,这也是散文诗教学的难点,作者何以由荷花、荷叶产生颂扬的母爱的情感体验?在散文诗教学中如何感悟物象的特质,感悟物象和本体感情之间的连接点,是散文诗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