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1833―1897年),全名为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德国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虽然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但勃拉姆斯依然保持着古典主义的创作特色。他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非常广泛,在交响曲、管弦乐、室内乐、协奏曲、钢琴曲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成就。19世纪下半叶,是一个浪漫主义生机盎然、日益成熟的时代,勃拉姆斯的音乐虽产生于门德尔松、舒曼等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后,但他的个性风格与艺术趣味独树一帜,和当时欧洲推崇的“综合艺术”“标题音乐”等新潮流相反,勃拉姆斯将自己的创作根植于古典音乐的传统之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勃拉姆斯创作的钢琴变奏曲主要有:独奏钢琴变奏曲《舒曼主题变奏曲》Op.9(1854年)、《原创主题变奏曲》 Op.21.l(1859年)、《匈牙利歌曲变奏曲》Op.21.2 (1859年)、《亨德尔主题变奏曲》Op.24 (1861年)和《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I、II》Op.35(1862―1863年)。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一直与古典主义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他摒弃浪漫主义音乐过分追求自我感受的即兴性,努力建构古典的大型音乐建筑,重铸古典主义音乐的磅礴恢宏之气。
一、勃拉姆斯钢琴变奏曲的古典特色
1.具有古典的“纯音乐”理想
勃拉姆斯虽然身处浪漫主义潮流时期,他却毅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追求传统、严肃的古典主义风格的“纯音乐”。勃拉姆斯之所以选择亨德尔主题作为其大型变奏曲的主题,主要因为亨德尔的主题中具有巴洛克风格,能更好地表达传统、严肃、朴素、古典的思想。《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虽取自炫技主题,然而勃拉姆斯在他的创作中,把朴实而严肃的风格融入其中,这是勃拉姆斯追求古典风格纯音乐的必然结果。
2.具有多样性统一的变奏技巧
勃拉姆斯多样却又统一的变奏技巧得到了许多音乐家的高度认可,譬如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奥诺德・勋伯格就是其中一位。他在《风格与思想》一书中,有篇文章叫《革新者勃拉姆斯》,文中高度颂扬了勃拉姆斯的变奏技巧。他认为勃拉姆斯的变奏技巧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设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复。湖南师范大学教师邹艳香在《勃拉姆斯〈舒曼主义钢琴变奏曲〉的音乐分析》中认为,勃拉姆斯“总是使用不同的形式来重复主题中的乐节、动机和其他结构成分,如果可能的话,就采用展开性变奏”。譬如,在《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中,勃拉姆斯紧紧抓住主题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特征进行各种变奏,不但有节奏变奏、旋律变奏、曲式变奏、织体变奏、和声变奏和调式、调性变奏,并且经常把两种,甚至更多变奏因素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变奏。勃拉姆斯就是把主题中的素材充分利用并加以发展,使每一段落在具有独特风格的同时还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3.具有古典主义的均衡结构
古典主义一向追求“均衡”和“统一”原则,勃拉姆斯在变奏曲的创作中就一直继承发展着这个原则。他曾说:“变奏曲应当更简洁一些,更严格一些。”譬如《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0P.35的主题共12小节,前面4小节和后面8小节分别加以反复,得以形成24小节,勃拉姆斯在整个变奏曲中大致上保持着这一结构形式。
4.具有深入严谨的对位手法
对位法一直对勃拉姆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卡农和赋格。《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就是他运用历史悠久的对位法原理进行的一次实验。例如《舒曼主题变奏曲》变奏十四的二度卡农、变奏十的倒影、变奏八的八度卡农,《亨德尔主题变奏曲》变奏二十的内声部旋律化等,都体现了“Brahms”(勃拉姆斯)式的严谨变奏。舒曼在恩德尼希精神病院时写给勃拉姆斯一封未发出的信中曾评价勃拉姆斯的对位法,说从整个变奏曲可以明显看出,勃拉姆斯对对位法是做了深入研究的。
二、勃拉姆斯钢琴变奏曲的浪漫主义特点
虽然勃拉姆斯追求的是古典主义的理想,但他的钢琴变奏曲不可避免地受到浪漫主义时代的影响,他出色地处理了浪漫主义的抒情性与古典主义形式之间的矛盾,并在这一变奏曲式的写作上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所说,“他所掌握的形式对他来说并不是枷锁,而是创作新的音乐形象的动力。”勃拉姆斯的钢琴变奏曲最初是以装饰变奏为主,主题鲜明,之后逐渐走向性格变奏,其中《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是勃拉姆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其地位之重要,正如周薇在《西方钢琴艺术史》中所言:在钢琴艺术史上堪与巴赫《哥尔德堡变奏曲》及贝多芬《狄亚贝利变奏曲》匹敌。在此之前,勃拉姆斯创作的钢琴作品大多是在小范围的沙龙里演出,而《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以及《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与赋格》却纯粹是为音乐厅的音乐会而创作,所以演奏效果大气辉煌。然而, 这两首所不同的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纯粹是一首炫技性作品,而《亨德尔主题变奏曲》却是性格变奏,每一段都十分精彩。变奏曲式对于作曲家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即在有限的材料上进行无限变化,这对作曲家的想象力和艺术技巧都是重大的考验。
总而言之,英国作家保罗・霍尔姆斯也曾说,“勃拉姆斯是唯一把古典的宝藏完整无缺地继承下来的人,与他同辈的人,无一像他那样更接近贝多芬的理想,无一像他那样用真正的交响思维重建古典音乐的全部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勃拉姆斯创制了最后的、真正伟大的古典艺术。他犹如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执著地奔向自我选定的目标,把古典的传统上升到一个新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吴继红.勃拉姆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马休斯.勃拉姆斯钢琴音乐[M].于少蔚,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3]保罗・霍尔姆斯.勃拉姆斯[M].王婉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5]谢功成.曲式学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勃拉姆斯钢琴变奏曲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