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秦安的文化背景入手,对秦安小曲进行了论述,主要分析了秦安小曲的特征、发展、历史渊源及现状调查。
关键词:秦安小曲 历史渊源 现状调查
一、秦安文化的背景
秦安,是人类始祖“两皇”(伏羲、女娲)故里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经闻名中外的“大地湾遗址”发掘证实。这里有着4800-7800年的文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以北,属陇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泰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大地湾遗址、元代建筑群兴国寺和秦安文庙,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
泰安县有风格古朴、造型奇特、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筑群兴国寺和明代建筑文庙大成殿、清代建筑泰山庙、可泉寺、清真寺,以及上关明清店铺一条街。县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旅游资源丰富,林果产业初具规模,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西北地区小商品集散地。
二、秦安小曲的特征概要
秦安小曲,民间俗称老调,始于明而盛行于清,有花调和老调之分。花调的曲调风格保留了“眉户”调的基本面貌,故又称“土眉户”,流传范围较广;老调节奏抑扬顿挫,旋律迂回曲折,音域宽广纯厚,韵脚幽雅细腻,形成了秦安小曲的独特风格,多为蜡花舞的伴奏曲,被誉为“含苞待放的戏曲新花”。所以,当地和周边的老百姓为了区分其与外来的“眉户”等“小曲”(俗称“花调”),称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为“秦安老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秦安小曲已发展流传到6个乡镇280多个村落,常用的演唱曲调已知多达40余种。1957年。秦安蜡花舞参加全国民间艺人第二届调演时,演唱的曲调就是借用的秦安小曲曲调。六七十年代由于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秦安小曲的社会作用一度低迷,濒临失传的边缘。改革开放以来,秦安小曲虽然有所复苏,并被新的文艺工作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但传承人的青黄不接和严重断代,使其再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秦安小曲主要分花腔与老腔两大类。花腔的词曲格式,演唱与演奏形式,以及调式与陕西眉户十分相近,老腔明显地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小曲以当地民间方言演唱,只唱无白;器乐主要以水子敲击节奏,以三弦随腔伴奏,既可演唱情节简单的散曲小段。又能演唱内容比较复杂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秦安人爱小曲,几乎到了陶醉和痴迷的程度。文艺专家们也认为秦安小曲“音调高而不炸,节奏紧而不急,变化多而不乱,起迭繁而不硬”,旋律迂回,一波三叹,色彩明朗,极尽灵巧。但小曲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只囿于一处而没有走出秦安呢?笔者觉得除了有曲调、题材等承袭旧用,缺乏创新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时代的原因。“曲”这种戏剧形式鼎盛于元朝,至明代,杂剧和传奇基本垄断了戏曲舞台,小曲的问世本身就迟到了几百年,但小曲的艺术之花之所以开到了今天而没有凋谢,是因为它没有失去秦安这块热情的土壤。
三、秦安小曲的发展
秦安县属天水市,天水小曲和历史上的汉大曲、唐宋大曲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唐代大曲《濮阳女》就是天水地方的民间歌舞节目。小曲俗称地摊秧歌,在天水地区各县广泛流行,数量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秦安小曲是其中最有代表性一种,原系曲牌类民间曲艺,相传早期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末已达兴盛时期,主要流行于天水的秦安、清水一带。
秦安小曲的诞生与著名的秦安文人胡缵宗有关。据《甘肃新通志》记载,胡缵宗幼年时,继母待他非常严厉,深夜读书时连灯油也不给,他的姐姐就用口衔油灯陪他读书。明弘治二年(1489年),胡缵宗在他19岁时首创“四六越调”《玉腕托帕》,成为秦安小曲的开山鼻祖。胡缵宗为官后“抚绥安辑,民以大苏”,“开石堰,溉民田”,“廉洁辨治”,“至能称职”,罢官后“开阁著书”,题诗赋字。他一生的成就与他背后那位伟大的姐姐分不开。秦安小曲之所以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秦安人的钟爱,恰恰是因为它背后有这样一位品格高丽的文人和他同样深明大义的姐姐。
至清嘉庆年间,秦安人翰林张思诚(见《秦安县志》)创作了《小登科》、《昭君和番》、《重台赠钗》等曲本,并使曲调和内容都有所增加;道光、咸丰年间,在民间广为传唱。至民国时期,最为兴盛,并将以“坐唱”为主要演出形式的唱曲活动搬上了舞台,还衍生出一些“小曲戏”节目,涌现了李文赞、张耀亭、颜天赐等享誉秦州的著名演员。每逢年节或农闲时节,人们在街头巷尾、庭院炕头或田间地头,以演唱小曲消遣取乐。
明清和民国时期,清代张思诚创作的《小登科》,李文赞创作的《闺怨》、《想情郎》等,都是红极一时的剧目。秦安小曲还有一种不同于上述“老调”的流派,叫“花调”。是清末由陕西传人秦安的,俗称“土眉户”。它融进了秦安方言和当地民歌的曲调,适宜抒情,不强调剧情,所以更像是秦安的民歌,流行在村头道口,普通老百姓用它抒唱悲欢、传情达意。小曲鼎盛之时的秦安大地俨然是胡汉杂居、市井鳞列、莽汉弹弦、娇女卖唱的自由的艺术土壤,不论是商旅羁客,还是市井小贩,但凡腰中有些许细软的。都在茶馆里一边咂几口茯茶,一边听几出小曲,一派陶然忘机的气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秦安小曲不可避免地被打入“冷宫”。八十年代以来,年轻爱好者的群体日益缩小。据调查,演唱活动的范围已由五十年代初期的遍布秦安县6个乡镇280多个村落,缩小到目前不到2个乡镇的10个村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现代化步履的不断加快,秦安小曲的演唱逐渐衰落。老艺人减少,青年爱好者难觅,特别是长期自然存留民间,没有专业演出团体作为依托的发展状况,更使这种古老的曲艺唱曲形式濒临消亡的危险,抢救和保护秦安小曲已经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后,小曲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抢救、保护和挖掘。许多秦安艺人尝试着创新小曲,1979年成功移植《梁山伯与祝英台》,使秦安小曲搬上了兰州、天水的戏曲舞台,此后陆续移植的《楼台会》、《双蜀记》等,进一步提升了秦安小曲的艺术品位。2003年11月,由曹锐等人编导的现代小曲剧《莺莺拷红》、《村官浪漫曲》、《生日》、《情系学子》等在兰州、天水、秦安巡回演出,在全省的小戏小品调演中一路夺魁折桂,唱出了秦安小曲与时俱进、讴歌主旋律的时代强音。
2001年9月11日,天水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鉴定,与会专家和领导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报告,审阅了研究成果报告,并进行了认真讨论评议,经归纳总结与会专家意见形成鉴定意见。“意见”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特别指出,该项目成果在深入研究秦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全方位审视了秦安古今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第一 次系统地、准确地提出了秦安人文资源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价值,指出了秦安人文资源是天水地域文明的重要表现,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极具创新意义。该项目成果可作为县委、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毗邻县区旅游经济的开发富有启迪价值。最后结论为:该项目成果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之际,***公布了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147项。其中,天水市秦安小曲、清水道教音乐分别作为曲艺和传统音乐项目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天水市继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入选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再次获得的殊荣。
四、秦安小曲的历史渊源与现状调查
(一)分布区域
秦安小曲最初形成于秦安县兴国镇,后来发展到郭嘉、叶堡等乡镇,在兴国、郭嘉、叶堡等乡镇广泛传唱。后又流传到王窑、安伏、西川等乡镇和周边部分县区的乡村。
(二)曲牌形式
秦安小曲采用秦安当地的方音演唱,表演形式或为一人自弹中三弦自唱;或为二人分持三弦与摔子(铜质碰铃)对唱:或多人分持三弦、摔子、四片瓦等轮唱。唱腔属曲牌连缀体式,分为“大调”和“小调”,常用的曲牌有[越调]、[越尾]、[穿字越调]、[四六越调]、[十里亭]、[满江红]等40多个。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
(三)伴奏形式
秦安小曲的传统伴奏乐器分为弹拨、打击两类:
1、弹拨类:就是中三弦,采用“双拨”或“单拨”手法弹奏。
2、打击类:有摔子(碰铃,铜质),四片瓦(竹质)。
(四)代表性传承人
高志堂(1947―)男,小学文化程度。秦安县西川镇李堡村农民。1965年开始学艺,师传,2006年获民间实用人才曲艺弹唱师中级职称。
安治平(1963―)男,初中文化程度。秦安县兴国镇依仁村农民,1973年开始随父学艺,2006年获民间实用人才曲艺弹唱师副高级职称。
(五)传统曲目
已知有《玉腕托帕》、《小登科》、《昭君和番》、《重台赠钗》、《伯牙抚琴》、《王祥卧冰》、《状元祭塔》、《百宝箱》等。传统曲目除了相传由该曲种的首创者秦安人胡缵宗采用“四六越调”所作的《玉腕托帕》外,还有清代嘉庆年间秦安人张思诚所作之《小登科》、《昭君和蕃》、《重台赠钗》等。
(六)研究价值
秦安县历史悠久,这里孕育了举世瞩目的大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民间艺术遗产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且特色鲜明,秦安小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流传和发展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传统,使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秦安小曲在县内流传甚广,尤其是历史上在兴国、西川、郭嘉、叶堡等6个乡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或流行于田间地头,或弹唱于街头巷尾、农家庭院,是当地群众劳动之余消遣娱乐和亲友聚会交流情感的独特方式手段,老少皆唱,蔚然成风。秦安小曲是秦安民众表达爱憎和抒感的重要载体与手段。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演唱内容,蕴含着秦安人的审美情趣、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表现了当地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殊追求,具有作为人类学、民俗学和美学等研究素材的独特价值。
(七)濒危状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秦安小曲也不可避免地被打入“冷宫”,致使处于失传边缘。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普及千家万户的电视、广播及电脑网络等占据并主导着当地人的娱乐生活,使秦安小曲的演唱受到挤压和冷落。流行地域也日益缩小,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6个乡镇280余村庄缩小到目前2个乡镇,不到10个村子。
特别是老艺人的急剧减少,以及农村中青年农民大多进城务工的生活生产状况,使秦安小曲的爱好和演唱者越来越少。传统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也不利于今天的推广普及。
(八)保护措施
1 2003年,秦安县人民***府将散见于民间流传的40余种秦安小曲,聘请有关专家学者配合秦安小曲传人发掘、整理,并筹资10万元出版了《秦安小曲集成》。
2 县***府一方面引导鼓励中青年人学唱秦安小曲,进行健康传承,另一方面对年逾古稀的少数有传承能力的传承人生活给予补助,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并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职称评定。
3 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已组织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中青年秦安小曲爱好者为群体的秦安小曲演唱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出和研讨活动。
4 为演出队伍购置了相应的服装、乐器等设备,提供了演唱的必备条件。
5 秦安县文化馆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秦安小曲艺术研究室,进一步推动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秦安小曲历史渊源与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