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同学这样问:老师,写议论文时举例子为何非要对例子进行分析?
因为“举例论证”也是一种说理方式。这涉及“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的问题。很多同学在写议论类文章时只是罗列事例,把需要论证的观点当成了无需论证的结论而仅在现象层面去说明“观点就是观点”,从而无法让读者明白“为何观点是正确的”,使文章的说服力变弱。
我们经常说“摆事实,讲道理”,在这里,事实与道理应该是有机的联合的。把事实摆出来,表明其“论点”为“真”,即正确、合理,而后面的讲道理,则应该从“为何为‘真’”的层面来揭示出其事实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实质,让读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摆事实”才有存在的价值。有些同学误以为“摆事实”就是举例子,这样的误解源于对“论证”的理解有偏差。如果承认“摆事实”也是为了证明其“论点”为“真”,那么,你的“摆事实”就不能脱离“讲道理”而***存在,因为“摆出来”的事实还是在事实的现象层面上,它不具有分析、揭示的功能。有同学可能会辩解――我摆的事实是“真”的,它可以说明我的观点也是“真”的。那么,我同样也可以摆出一个反例来反驳你认为“真”的观点是“假”的。所以,必须在摆出的事实后面附有揭示此事实与观点之间相对应、相一致的道理分析,即事实所内含的证明观点为“真”的逻辑必然性。这样的分析才能告诉读者该事例隐含了论点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它与论点在规律、本质层面具有一致性,所以它才可以论证观点。
“最好的论证总是由一种被我们称为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的,我们通常把逻辑定义为‘进行正当推理的科学和过程’”,基于此,我们可以试着对议论类文章中的“举例论证”做点儿技术性探讨。
首先,必须明确区分“叙述”与“议论”的标尺。
“叙述”的存在离不开描写,自然也离不开细节,而“议论”是借助于概括而存在的。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概括关注的是事物、思想中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能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作为事物而存在的“事例”在被运用到议论类文章中的时候,写作者不是要还原这个事例的本来样态,而是要抽绎出此事例与他要证明的观点之间的逻辑上的一致性,这时最有效的手段便是“概括”。
其次,在概括某一具体事例时,要具有把该事例具体的“因”与具体的“果”概述出来的能力。
一个事例得以存在,一定是以因果方式组成的,而任何事例又都会是以一个具体的“因”而导致了一个具体的“果”的方式存在。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事例的具体的因果勾连,就把握住了该事例的现象核心。这样,我们在具体的“举例论证”中,就可以对此事例用因果概述的方式来保证所举事例能在现象层面说明观点的正确,达到与观点保持一致的目的,这样所举事例才是具有典型性的。
例如,以“对话”为话题写作,有同学这样写道:
对话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对话可以跨越年龄的代沟。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李培根引用网络热词,贯穿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词,被同学亲切地称为“根叔”。李校长与同学间风趣幽默的对话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种对话的艺术,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这个“举例论证”片段是合理的论证。文段的首句构成了他对话题的理解;为了论证“艺术的对话可以跨越年龄的代沟”这一论断的“真”,作者采用了曾在《长江日报》发表而被网络广泛传播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串联热词 7700学子喊‘根叔’”的内容。请注意,作者剥离了报道中无法对应其观点的详尽叙述,只是从中抽绎出“引用网络热词,贯穿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词”这一具体的“因”,并对应概述出“从而被同学亲切地称为‘根叔’”这一具体的“果”,再加上后面的具体剖析“李校长与同学间风趣幽默的对话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模块,从而具有论证性。
再如,以“双赢”为话题写作,有同学这样写:
同心协力,双赢的背后是和谐互动。战国时期,赵国面对秦国的进攻,廉颇蔺相如二人和谐互动,大退秦***,二人美名也名扬青史。天堂和地狱各有一口大锅,人们需用长勺取食,天堂的人们和谐互动,自己吃得很饱的同时,也喂饱了其他的人,一片笑声朗朗。犀牛鸟与犀牛和谐互动,它为犀牛清理时也得到了犀牛的保护,而犀牛也能保持自身的清洁。由此可见,只有双方和谐互动,才会出现互利双赢的局面。
这个“举例论证”片段看似合理,实际上是很“弱”的论证。为了排比而排比,重复事例中“因”部分的概述,这样看起来好像语言形式上流畅了,事例接二连三地顺接,似乎有了辩论的气势,可我们不知道廉颇蔺相如的和谐互动与天堂的人们、犀牛鸟与犀牛的和谐互动的区别或内在的相似性在哪里,那么此事例可供写作者和读者“可以直接模仿其实践行为”的示范性效应就没有了,自然论证的效果就是“弱”的了。如果我们把它改成“蔺相如以国先私后的理念包容廉颇,廉颇以‘负荆请罪’的坦诚回馈蔺相如”“天堂中的每个人把勺柄太长而无法送到自己嘴里的取汤勺子,快乐地送到别人的嘴里”“身形很小的犀牛鸟与庞大笨重的犀牛取长补短,犀牛鸟啄食犀牛皮缝间的寄生虫为其搔痒又借其身躯保护自己,犀牛保持自身清洁的同时也能依靠小鸟灵敏的反应来获知临近的危险”,就有了“因”“果”的解析,论证才会转弱为强。
最后要说明的是,举例论证即使采用了具体的因果概述的方式,也不能缺少在此基础上对事例剖析性论述的说理。事例就是事例,它再典型,也是特殊的,你要说它是符合规律性的,那你就要揭示出它背后的那个与观点所揭示的规律、本质相一致的道理所在,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地使事例与论述的观点达成一致。比如下面以“执著”为话题的作文中的片段:
遇到困难时,有的人知难而退,最终以失败结尾;而有些人坚定信念,执著向前,取得成功。史铁生不幸瘫痪又患尿毒症,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他执著地坚持写作,将其乐观的精神力量写入作品,终有《我与地坛》等优秀作品问世而打动了无数读者。2000年龚琳娜获得了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却一直也没有在北京找到合适的舞台。但她执著于民歌演唱技巧的突破,在网上发表演唱视频,寂寞多年的龚琳娜最终在2010年9月创造了一曲窜红网络的《忐忑》,引发广泛关注。他们遇到坎坷不放弃,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并执著坚定地走下去,创造了人生的精彩。
这个“举例论证”片段是有效的论证。作者把“执著”缩小为“遇到困难时”“有些人坚定信念,执著向前,取得成功”这样的论断,把它看成是“真”的,是普遍规律,然后用史铁生和龚琳娜的事例加以证明。在证明时,他采用把实例中的“因”具体概述为“不幸瘫痪又患尿毒症,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他执著地坚持写作”“并没有在北京找到合适的舞台,但她执著于民歌演唱技巧的突破”来对应实例中的“具体的果”――“终有《我与地坛》等优秀作品问世而打动了无数读者”“寂寞多年的龚琳娜最终创造了一曲窜红网络的《忐忑》,引发广泛关注”,从而让所举实例与所论述的观点之间的一致性得以呈现,后面的“他们遇到坎坷不放弃,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并执著坚定地走下去,创造了人生的精彩”紧扣实例的道理剖析,既揭示出了史铁生和龚琳娜这样的特殊性的例证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而使举例具有了典型性、论证性,又因为它的存在而使举例论证紧紧扣住了论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举例论证”是一种说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