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人情――论沈从文《萧萧》

摘 要: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扎根于湘西这片独特而神秘的土地,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向读者展示了湘西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引导读者不断探寻传统民俗中文化特征。《萧萧》是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湘女萧萧人生命运起伏的描写,既赞美了湘西的人情与人性之美,又揭露了民俗文化中不堪的一面。本文从《萧萧》中的民俗与人情事象出发,着重阐述了湘西的婚姻风俗、独特的山歌文化,从而表达了在现念下的文化反思。

P键词:沈从文;《萧萧》;民俗与人情

1 前言

提起沈从文,大家都会想到他文学作品中独特的湘西元素,用小说与散文描绘的湘西世界,刻画了不同人物在相应民俗社会下的命运和人生轨迹,表达了对传统民俗与人情的赞美和讴歌[1]。如果说湘西是山美、水美的自然环境,那翠翠、萧萧等女性就是这种自然环境孕育出的善良与美的精灵。

《萧萧》通过对少女萧萧的人生经历的描写,详细地刻画了湘西社会的风俗与人情文化,充分展现了“湘西世界”的典型民俗特征。少女萧萧父母相继离世,在十二岁时成为了一个三岁孩子的童养媳。虽然从此命运被别人左右,但是萧萧把丈夫照顾的很周到,通过辛勤劳作获得了不错的农田收成,所以倒也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后来萧萧遇到了花狗,情窦初开的她和花狗发生了私情并怀孕了。这在当时的湘西社会是应该被沉谭的,但是后来萧萧生了个儿子才免于这种命运。后来儿子逐渐长到六岁,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下也娶了媳妇,萧萧最终成为了婆婆[2]。

2 《萧萧》中的民俗与人情事象

2.1 婚姻风俗

在《萧萧》中沈从文描绘了湘西当地的童养媳婚姻风俗。主人公萧萧十二岁时,她的丈夫才是三岁稚子。童养媳是指由在传统父母包办婚姻的情况下,把女孩从小嫁给婆家当做媳妇。一般的童养媳大多家境贫困,父母无力抚养女孩,所以为了获得婆家的聘礼而变相把女儿卖给婆家,作为童养媳在婆家生活。通常来说,童养媳的结局都十分悲惨,由于和丈夫年龄差距过大,无法得到圆满的婚姻生活。这种结果是在传统买卖婚姻形式下的必然产物。在有童养媳的家庭,童养媳和丈夫之间一般以姐弟相称呼,童养媳在丈夫成长时期多半是扮演了保姆的角色,在这种特殊关系形式的影响下,童养媳除了在婆家劳碌牺牲了青春岁月,得不到任何的感情寄托[3]。童养媳在传统湘西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民俗现象,对于萧萧的人生轨迹有着深刻的影响。萧萧在嫁为童养媳之后,白天就是带着还没断奶的丈夫去外面玩耍,晚上陪他睡觉,没有太多的人身自由,身心受到了严重的压制。所以后来在萧萧情窦初开的时候,花狗才会对她唱山歌并成功勾引到了萧萧。这也差点导致了萧萧被沉谭,对萧萧接下来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2 山歌传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西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环境地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湘西人,沉淀了独特的湘西精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湘西文化。由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影响,湘西人对神特别崇拜,在山歌中表达了对神的敬畏和崇拜,反映了湘西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憧憬的朴素心愿。唱山歌的形式直接表现了湘西人的情感特征,也反映了湘西人性格中的直率、豪爽。通常来说,山歌就是流传于山野之间的调子,是人们的辛苦耕作之余用来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山歌既可以传唱生活琐事,也普遍被青年男女之间用来传递美好爱情。在《萧萧》中的花狗就是使用唱山歌的方式勾引萧萧,最终获得成功。花狗是一个能说能唱的人,他对萧萧唱一些带有引诱意味的山歌,来表达对萧萧的情感。这种独特的唱山歌形式是湘西当地民俗与人情的特色。山歌在湘西人的生活中时刻存在,是湘西人思想和情感的集中表达,充分反映了湘有的民俗文化,是湘西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花狗唱山歌向萧萧表达爱慕之情,而这也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萧萧乐于接受的方式,于是最终花狗成功获得了萧萧的芳心。

3 现念下的文化反思

民俗文化具有多元的价值取向,民俗既能体现当地人的善良与朴素,也有其扼杀人性的丑陋之处。沈从文在《萧萧》中,描绘了湘西这片未受现代文化浸染的社会,通过对于小说中不同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民俗文化在湘西社会中的作用,反映了社会的人情特征。《萧萧》这部小说中以主人公萧萧的经历展开,通过萧萧在社会中的女性角色视角,反映了湘西社会中的民俗现象。萧萧作为一个童养媳,从小命运就被他人左右。童养媳这种模式在使现代文明所不能允许的,是对个体人性和自由的扼杀。但是当时的萧萧却没有这种想法,甚至没有一点悲伤的情绪,这就是当时的民俗人情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5]。后来,随着“女学生”出现在湘西社会中,萧萧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在湘西的原滋原味的生态社会,“女学生”的出现给其中注入了现代文明的因素。萧萧的祖父等老人拒绝现代文明的影响,认为“女学生都是怪物”,而萧萧在对“女学生”的好奇中,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影响,对自由有了初步的向往。因此,萧萧最终被花狗所蛊惑,差点被沉谭。在萧萧有了儿子以后,就像当初的祖父一样,萧萧对儿子讲诉“女学生”的故事,湘西的下一代年轻人恐怕受到现代文明更深的影响,从而难以保留朴实与善良的湘西社会风俗。沈从文在《萧萧》中表达了对湘西风俗受到现代文明侵蚀的忧虑。

4 总结

《萧萧》反映了湘西社会的传统与美好,它是一个闭塞的风土社会。在沈从文的笔下深刻反映了湘西人的朴实与善良、愚昧与天真,自足与自乐。主人公萧萧没有经受过湘西以外世界的熏陶,没有文化,她善良与天真,所作所为都是发自内心[6]。她单纯与善良的行为、充满朝气的生命力让我们感受到湘西社会的人性之美,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纷争,充满着关怀与温情。但同时,沈从文也在《萧萧》中表达了对湘西社会命运的担忧。在现代文化的逐步侵蚀下,湘西社会中的民俗与人情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他担心湘西最终也会成为现代文明的缩影,从而丧失自身的民俗特色与风情。

参考文献

[1]刘秀美. 民俗与人情――论沈从文《萧萧》[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3-39.

[2]解志熙. 抒写的“诗与真”――沈从文现代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中)[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1:82-111.

[3]何玉国. “萧萧”的命运:两种文明作祟下的选择停滞[J]. 毕节学院学报,2014,12:88-91.

[4]尹静.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24-27.

[5]徐汉晖. 论沈从文小说的生态美学思想[J]. 江汉论坛,2014,07:110-113.

[6]齐亮. 浅析沈从文小说对中国乡土小说的独特贡献[J]. 科技创新导报,2015,27:208-209.

民俗与人情――论沈从文《萧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民俗与人情――论沈从文《萧萧》

学习

木兰科植物的应用栽培技术分析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木兰科植物的应用栽培技术分析,内容包括木兰科花卉种植方法,木兰花的育苗技术有哪些。木兰科植物的分类有很多,我国所占用的比重也比较大。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对于植物的不断开发,使人们越来越深的认识到木兰科植物

学习

中国校医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校医,内容包括中国校医,中国校医杂志。捕获-再捕获方法在学生肝炎发病率统计中的应用张安飞,沈启斌,夏燕,刘传富视光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状况研究孙英梅,于立南京市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敖淑清,王杏英,徐济达萍乡市小学生智

学习

ECMWF与NCEP的气象格网数据精度对比分析

阅读(29)

【摘要】对ECMWF与NCEP两种常用的再分析资料提供的地表温度、气压、可降水量这三种常用的气象格网数据,选取全球661个探空站数据作为标的,进行了精度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ECMWF精度比NCEP高。【关键词】ECMWF;NCEP;温度;气压;可降水量

学习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的指导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的指导分析,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路基击实试验全过程。我们国家的公路事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公路的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主要包括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及水泥

学习

范纯仁,被父亲范仲淹“遮挡”的名士

阅读(24)

?笏放着“官位”不做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出生于1027年。作为“官二代”,范纯仁17岁时就因为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这是个正九品的官职,虽然官不大,但在别人看来十分荣耀。范纯仁对此浑不在意,跟别人都不好意思提。他说:“赖恩泽而生

学习

热点板块首选龙头股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热点板块首选龙头股,内容包括热门板块龙头股的定义和排名,热点板块龙头股买卖技巧。在过去的一个月间,大盘所表现出来的市场风格明显是好“小”弃“大”,大盘股的相对超额收益与小盘股相对超额收益背离。观察历史的表现,在大盘

学习

黑短裙――民国女生校服

阅读(38)

如今学生穿校服已经非常普遍。殊不知,100多年前,中国女子才有了穿校服的机会。民国教育繁荣,学生服应运而生。而女生装束的变迁,代表着女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压制,也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从女子入学到男女同校眼前是一幅摄于1920年的女学生

学习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容包括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1.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李青果,LIQing-guo2.走向审美普遍性——论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潘智彪,PANZhi-biao3.艾伦·卡尔松对形式主义的批

学习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内容包括新闻的生命力是什么,真实是新闻的本源和生命。关键词责任心;报道效果;真实性“流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越来越像流言。”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条短信,这个流言讽刺了

学习

满汉全席传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满汉全席传奇,内容包括满汉全席全集讲解,真假满汉全席全文。赐宴改菜合满汉1684年,正月初一正午,京城紫禁城保和殿。这座原本取“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之意的肃穆的宫殿此时却变得热闹非凡,众多太监捧着簇新的捧盒穿梭于贴有康熙

学习

河南畜牧业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河南畜牧业,内容包括河南畜牧业最新政策,河南畜牧业。河南省是畜牧业大省,许多畜禽产品的产量排在全国的前列。但河南省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仍以落后的家庭散养为主,千家万户搞养殖是河南省畜牧业生产的基本局面。在各大城市相继

学习

尚扬:追求艺术的天然偶成

阅读(34)

2011年春拍,北京保利油画与当代艺术专场,一幅长3.85米、高1.4米的作品《黄河船夫》受到在场藏家的追捧。此画很容易使人想起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幅作品不仅描写的对象相似,尺幅也差不多,画面中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运用,为两件相隔

学习

浅谈雨淋喷水系统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雨淋喷水系统,内容包括雨淋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雨淋系统的适用场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一些建筑不仅面积、空间越来越大,而且建筑功能也非常复杂,雨淋喷水系统在实际的工程中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对

学习

汉代画像石的线性魅力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汉代画像石的线性魅力,内容包括南阳汉画馆汉代画像石拓片,汉代画像石人车马值钱吗。汉代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墓阙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装饰石刻壁画。汉代画像石是一种集雕刻和绘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线

学习

沈从文为警备队长“书丹”

阅读(20)

湖南省芷江县文物馆内收藏着一块长2.07米,宽1.05米,厚0.1米,青石质地的石碑,这是沈从文一生第一次为他人书丹立碑,并且是他唯一留世的青年时期书法真迹。这块光彩熠熠的石碑无疑成为后人研究沈从文的书法、早期思想、个性特征以及后来走上文

学习

从《鉴赏家》看汪曾祺笔下的人情美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从《鉴赏家》看汪曾祺笔下的人情美,内容包括汪曾祺散文人间知味全文,汪曾祺笔下的人间烟火气。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收录的《鉴赏家》,是汪曾祺1982年创作的一篇小说,发表于当年的《北京文学》。小说虽然以“鉴赏家”为题,主

学习

沈从文和胡也频的交往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沈从文和胡也频的交往,内容包括沈从文与老朋友的琐事,沈从文的情史。民国时期,刚刚登上文坛的沈从文曾经和胡也频有过一段真挚的友谊。当时,因为投稿,沈从文在北京结识了《京报·民众文艺》的编辑胡也频,两个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

学习

人情――贪官受贿“遮羞布”

阅读(382)

53岁的浙江省温州市房产管理局龙湾分局原局长戴建华最终走上法院的被告席。旁听席上,他的家人哭瘫在座椅上。有人说,戴建华讲“哥们义气”,可正是这所谓的“义气”,让戴建华沦为阶下囚。当前,一些落马贪官大部分的不义之财都来自熟人腰包。然

学习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浅析近代西欧文明的优势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浅析近代西欧文明的优势,内容包括古亚非文明与古西欧文明比较作文,中国文明与西欧文明的对比。在1600―1760年的160年间,西欧地区凭借海洋文明的优势发展了自身,通过文艺复兴等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支柱,

学习

论沈从文《边城》中对“湘西”的重构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论沈从文《边城》中对“湘西”的重构,内容包括沈从文边城写出了湘西男人的血性,从沈从文小说看湘西地域文化。湘西的水土养育了沈从文,因而沈从文对湘西有着独特的情感与眷恋,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以湘西为创作题材,为我们创

学习

沈从文之子沈龙朱:我们只是父亲生物性的延续

阅读(1677)

1934年11月20日,沈从文苦追张兆和获得爱情后,结出了第一个胜利果实――儿子。这一年,沈从文三十二岁,距离他二十一岁离开湘西已经过去十一年的时间。沈从文给这个新降生的儿子取名“龙朱”,这是他的一篇小说的标题,也是这篇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

学习

马鸣风萧萧 微风燕子斜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马鸣风萧萧 微风燕子斜,内容包括飞鸟归巢夕阳斜全文,萧萧风声杨柳斜全文。宋词有两大流派,一是婉约词,一是豪放词。北宋前期基本上都承袭了晚唐五代词风。词至柳永而一变,在内容上常写羁旅行役、男女恋情,题材较狭窄;在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