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生穿校服已经非常普遍。殊不知,100多年前,中国女子才有了穿校服的机会。民国教育繁荣,学生服应运而生。而女生装束的变迁,代表着女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压制,也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变化。
从女子入学到男女同校
眼前是一幅摄于1920年的女学生统一着装的老照片。因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开放大学女禁,李今英、陈梅保等女生才有机会进入高师校园,才有机会穿着上n下裙的校服,在校园的草地上,或站或坐,留下这张值得回味的照片。
100年前,当时传统观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没有读书的权利。辛亥***之后,西式学校出现,才使得女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而男女同校则是在1919年前后。
民国时期的南京是教育重镇,南京高师、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河海工程大学,以及后来的国立中央大学等均落户于此,中等教育就更为普及。
校园曾经“奇装异服”
民国初年,在剪辫易服风气的推波助澜之下,追新求异一度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学校也难免受到影响。当时女学生的成分复杂,有留学归国者,也有不甘家中寂寞的少奶奶进学堂读书消遣时间。于是,一些时髦女性的某些服装很快为一些女学生所仿效。“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继则女学生亦纷纷效仿。”
为了整顿校风,南京当局曾专门对女学生服饰加以规范和约束。《江宁县整顿女校令》称:“江宁县知事以女校为增进女子学识,改良家庭习惯,养成他日之良妻贤母为目的。……今后在校生一律用布服,不得侈用绸缎,发髻求整洁不得为各种矜奇炫异之式样。”
当局的整饬行动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支持。有些地方的教育界人士还设立各种团体,以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侵蚀。
1911年9月3日,***公布的《学校制服规程令》规定,“女学生即以常服为制服”,“女学生自中等学校以上着裙,裙用黑色”。
1913年,***重申黑裙为学生装之后,各省纷纷执行。上穿素色衣袄,下着不带绣纹的黑长裙,放弃簪、钏、耳环、戒指等首饰,以淡素取胜,成为当时女装的一股清流。
此后,女子校服的形式因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替,校服中有上衣下裙的,有西式衬衫、西装的,也有一袭旗袍的,但总体风格仍然以淡雅为风尚。
学生裙成为流行服饰
随着人数的渐渐增多,女学生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新兴势力,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主张男女平等平权,标榜自由,不拘旧俗,时人称她们为“自由女”。她们自然也就成了时尚的急先锋。于是,清纯的学生裙成为当时的时尚。
张恨水先生在其言情小说《啼笑姻缘》里就有关于唱大鼓的凤喜学着穿学生装的记录――“看她身上,今天换了一件蓝竹布褂,束着黑布短裙,下面露出两条白袜子的圆腿来,头上也改绾了双圆髻,光脖子上,露出一排稀稀的长毫毛。”学生装束,显然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流行服饰。
(选自《南京日报》2011年12月6日,有删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黑短裙――民国女生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