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尤其是在大机关借调,是一个“当孙子”的历史。当然,会当孙子也是本事,否则也就难以当成大爷,正如美国的一句名言:“背不起十字架,就戴不起皇冠”。
我是个“老借调”,分别在一个国家机关四个单位借调,有些部门是一次,有些部门是两次;有些是专项工作,有些是日常工作。应该说,我对借调生活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不过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还是我在第一次借调后,向校长复命,校长问及我的感受时的回答:低姿态、勤工作、观大势。
低姿态
借调,尤其是在大机关借调,是一个“当孙子”的历史。当然,会当孙子也是本事,否则也就难以当成大爷,正如美国的一句名言:“背不起十字架,就戴不起皇冠”。我从当知识青年开始,就在领导身边当孙子。作为公社书记的勤务员,早上给首长打洗脸水,晚上给首长打洗脚水,已深谙做孙子之道。到了北京,我不过是重操旧业罢了。每天早上,打开水、抹桌子、拖地板;每天晚上,清理桌面、关饮水机、关门关窗是我的必修课。因为,时任我校驻京办主任的朋友说某司想从我校借调一个人,但希望年龄小一些,我那年43岁,司长嫌我年龄偏大,我是请首长“疏通”后才到岗的,哪能不珍惜?!没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后来这位领导对我说,正是你这样做,才在部里站住了脚跟。
在北京当孙子的第二个本事,是要能够忍。应该说,大多数同志对我们这些借调的同志是不错的。但正如我常说的,有人的地方一定有矛盾,矛盾的原因在于接触,接触本身就是缘分,只是此缘必有善恶之分,善缘是朋友,恶缘是小人。一日,我请几位正式工吃饭,半酣,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吏说:老陈,你怎么象抗战时期的维持会长,白天对付日本鬼子,上半夜对付,下半夜对付***。我笑言,你知道我是何方人士,保定府的,这是我的功夫!回到宿舍里,越想越不是滋味,翻开《曾国藩全集》,读到一段话释然:“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我在四个司局工作的经历恰好是我老领导身份不断变化的几年,先是做校长,后来是做副部长,再就是成为正部长。人们不可能看不到这种变化,也不会不知道我的历史身份。但我始终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要拉大旗做虎皮,不要惹麻烦。我是“两不参合”:不参合人事纠纷,不参合经济分配。这恰恰是老领导最初对我的告诫,直到2005年11月,学校领导调我回校机关,我才结束了借调生涯。
勤工作
借调工作者的定位非常重要,一句话就是“打工者”,只不过是从城里来的“打工者”。勤工作还要巧工作。我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司长对我说,你从基层来的,又不熟悉这里的文稿风格,因此最好先不要写东西,先从看文件开始。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认为我们学校好歹也是全国名校,这也是“基层”,后来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看我们学校是个“天”,***看我们学校就是一个“点”。而且,你在学校不把学校看成天,你难以生存;你在部里不把学校看成点,同样难以生存。
勤工作还要来的快,但也不能太着急。平日里要有准备,关键时才用的上。我们那个部委有个好传统,只要不是文件,都会在各处室里传阅。有些正式工习以为常了,往往视而不见,而我是每篇必读。“要把文件当小说来读”,这是我的信念和习惯。天下文章一大抄,只是要抄的早,抄的巧。此外,要学会“压活”,不要把不成熟的东西交上去。你不交首长总认为你在工作,你交了首长会不断给你新的工作,而批评你旧的工作,这叫吃力不讨好。
观大势
做过行***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屁股决定脑袋。借调工作人员就像个风筝,飞得再远,绳子还是牵在放风筝人的手中。这个放风筝的人就是原单位。我无论在北京如何当孙子,心里总是想着学校,想着多为学校做点什么事情。我常说,低档次的人善于做事情,高档次的人善于做标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高档次的人,但我却是一个善于将学校的事情做成全国标准的人,这源于我在北京参与筹备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一段经历。但凡中央开会,总是要有一些会议交流材料。我以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导师朱九思先生担任华中工学院院长时,就曾经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交流过学校的经验。在参与审查和汇编这次会议材料时,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些省委书记和省长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有些领导人还自己打电话问及本省是否入围,自己是否在大会发言等事宜。一本会议文件和材料汇编后面隐藏着多少故事,原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人为的结果!
机会来了。1999年3月的一天,我在部里工作时,我校科技处的一位同志奉领导之命来找我。原来,1999年中央决定要在教育和科技战线开两个会议:上半年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下半年开全国技术创新会议;上半年的会议由***筹备,下半年的会议由科技部筹备。科技部向全国20余所学校征集材料,我校科技处也写了个初稿,校领导要他们来找我。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大事。在筹备上一个会议时,我对做这种事情总结了八个字:“业绩、经验、材料、关系”。有些细节是不能说的,这是我的职业纪律,但结果可以告诉人们:本次大会只有八个单位大会发言,高等学校只有两个:一个是华中理工大学,一个是东北大学。
人生发展就是有得有失的不断变化的过程,经历本身就是财富,而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借调生涯正是我人生中一段最宝贵的财富。感谢借调,感谢借调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陈海春:“老借调”的生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