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证过程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层进式结构,又称推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有以下两种:
一、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结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深化议论。“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它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做必要的解释、说明等。“为什么”与“怎么样”一般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二、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请看2011年高考湖南卷的一篇满分作文的主体部分:
【应用范例】1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清朝正是因为几百年来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差距。故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阐述“为什么”。)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2011年3月份的日本九级特大地震中,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几千遇灾民众在等待领取物资时没有一个人插队,最后整个场地没有任何垃圾。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论述“是什么”。)
不以自我为中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行为怪异的年轻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找回自己的童真和快乐。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你必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阐明“怎么样”。)
【技法揭秘】
文章主体部分运用层进式论证了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作用、核心特质和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的重要前提,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且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因果关系,增强了论证的逻辑性。
请看另一篇优秀文章的主体部分:
【应用范例】2
有志者为何事不成?
然而大千世界,扑朔迷离,又并非每个有志者都能成功。有一位青年朋友,立志要做中国的托尔斯泰,四五年来,他卧薪尝胆,平均每七天就有一篇作品出世。遗憾的是,除了一篇曾在厂里小报上露过面以外,其他都成了老鼠的佳肴。我不主张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同是有志者,为何有的事竟成,有的事不成?这个问题值得朋友们三思。(反面引出论点:有志者为何事不成。)
夫志者,志向、志愿也,属精神范畴。精神能不能变成物质,首先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当然注定要失败。社会需要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人才,大伙偏钻一个牛角尖里,成功的机会怕就不多。许多青年想做文学家、科学家,很少听说有人愿做清洁工、火化工。其实,社会需要前者,也需要后者。与其众多的人在文学小道上挤来挤去,倒不如另辟蹊径,从平凡的本职工作做起。有位作家在一次创作会上说:“不是我泼冷水,在座的三百多位青年中,有五位能成为作家,已经是非常乐观的数字了。”这是大实话,至少我以为然。(论证层次一:志向能否实现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
一个人的志向能否实现,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观条件也很重要。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有个正确的估价,然后扬长避短,切不可以短为长。精于做买卖的不必硬来写小说,擅长种花的不必偏去拍电影(业余爱好又另当别论)。试想,假如陈镜开立志做体操冠***,聂卫平决心当举重健将,能行吗?(进一层论证:志向能否实现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观条件也很重要。)
那么,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仍有“事竟成”与“事不成”之别?据我初步分析,一要看你的志向是否坚定,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志不移。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难免一事无成。二要看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头悬梁、锥刺股,精神可嘉,但勇于实践、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才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论证更进一层:志向能否实现须看志向是否坚定,需看实际付出了多少,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愿青年朋友中出现更多的有志者。祝更多的有志者“事竟成”!(回应篇首,重申论点,表明心愿作结。)
【技法揭秘】
本文采用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首先摆出一个现实问题:一个青年朋友,立志要做中国的托尔斯泰,最后没有成功。而后进入对“有志者为何事不成”的原因分析和论证。作者先确立“大前提”—— “有志者”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几条“基本原则”,用以证明那些青年朋友有志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所致,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论点,阐明了有志者为何事不成的道理。
【特色总评】
两篇文章均采用层层深入式,将论证推向深入。不同的是前者采用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形式,后者采用的是分论点的形式。
【温馨提示】
采用层进式论证需要注意,要选择不同高度、不同方面的分论点来证明观点。其分析问题,一般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层层深入的思维轨迹进行。它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已不再是并列、平等的关系,而是推进的关系,向前发展的关系;犹如剥笋,一层比一层深入,最后挖掘出本质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