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碧:我曾经以为自己是麦唛,很聪明,很可爱,可是后来发现其实自己是麦兜,不仅在生活方面表现蠢,很多方面都很蠢。比如,今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一定会想,今天我说了这么多话,一定说得很蠢。我每天都在反省、后悔自己做了这么多蠢事,我彻头彻尾就是一个麦兜。
我“生”麦兜时刚毕业
在相继推出《麦兜故事》、《菠萝油王子》后,第三集《麦兜武当》正在秘密炮制。谁能想到,腰缠万贯的麦家碧在创作麦兜时还只是个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认识谢立文之后,她才改写了自己的履历。
《麦兜故事》是他们1988年开始创作的《麦唛》漫画系列中的一部分。
麦家碧现在是麦太。麦太说:“我那时还只是个很天真的学生,上学时我就喜欢画小猪,一个暑假里,我的好朋友看到我的画后拉我去见了谢立文。我当时战战兢兢,现场画了一下,没想到就被选中了。
“那个暑假,我帮谢立文所在的出版社画了一些画,就又回去上学。经过那次合作,他对我印象不错。后来毕业后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又去找谢立文,他就成了我的经理人。
“1992年,麦兜的弟弟麦唛的漫画在《小明周》等刊物上刊登后受到读者喜爱,之后我又画了麦兜。后来,为了给麦兜找一些朋友,我又画了春田花花幼稚园,里面有校长,还有一些小朋友。再往后,谢立文把麦兜写成一个剧本,我来画动画,就有了电影《麦兜故事》。”
麦兜是香港草根阶层的生活
《麦兜的故事》是香港九龙大角咀猪模样小朋友麦兜的成长故事,故事中的麦兜单纯乐观,资质平平,却有很多梦想。但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一个接一个都是失败,但他还是凭着正直善良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麦兜的走红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对此麦太表示:“可能是这只迷糊又憨憨的猪仔和很多香港人很相似吧。香港人并不像人们想的都是有钱人,很多人住在非常拥挤的鸽笼般楼房里,生活压力很大。这些人在香港有一种称呼叫草根族,而麦兜就是这种草根族,他没有辉煌的家族史,也没有神奇的经历,只是个比较平民的角色。然而,他很乐观,而且一直有理想,哪怕希望破灭过多少次也不气馁。”
麦家碧成名前,曾替幼儿园和小学教科书画过插***。
她读理工大学主修插***,由于教科书插***出价太低,又有诸多限制,例如阿妈一定要穿围裙煮饭,每个人的头发一定是黑色的(麦家碧最痛恨画黑色头发),眼睛要有眼白(而她习惯只画一点代表眼睛)等,麦家碧因坚持己见被人“炒掉”了。
按麦家碧说法,她那时“正职做Freelance,副业才是读书”。一天10点半在置地广场“交货”时碰到自己的老师,原来老师也在交画,大家狭路相逢。在那个时间,两人都应该在同一座教室出现,而不是在置地广场。
麦家碧的未成名作,有一本她自己也敝帚自珍的画,是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替儿童书作家Margaret Wild绘画插***,书名叫《Belinda’s Blanket》(1992),封面还注明插***画家是Alice Mak,即麦家碧。当时她天真地以为,会像外国的插画家那样,可以收版税。算一算,画40本就可以退休。结果,那本书卖了几千本便没了下文。
麦家碧有一个规矩:画画的时候,旁人不许观看。她说自己拿起画笔便像“鬼上身”一样,像她画一只噘嘴的麦兜,会情不自禁地也噘起嘴来。如果硬要为这种态度落脚注的话,也许应该称之为“投入”。所以,麦家碧说小孩子的要求和态度,其实比成年人更高更严谨,“我有时把画好的娃娃给同事们看,他们会说OK啦、很好啦,但小孩子对于哪些地方画错、画得不好,都介意得很。”这是因为小朋友天真浪漫、不肯妥协。
麦家碧自言很幸运,没有遇到过大挫折,和麦兜相伴,顺顺利利地走过了十多个年头。
“我不看重金钱,只要还有人喜欢我的画,还有机会画,便已开心。”麦家碧自言是个善忘的人,遇到不开心的事很快便会忘记,因为她认为:“如果自己不快乐,便不可以画出快乐的画。我会尽量令自己保持快乐。”这是她的快乐良方,也许因为这样,我们才可邂逅快乐的麦唛和麦兜。
摘自《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