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芦台一中”)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优质校,创办于1913年,是天津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部级绿色学校。学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20世纪20年代末,校长杜书田(字心耕)接受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张伯苓“平民教育”思想,将学校办学目标确立为“为平民而教育,为教育的平民”,实行“教、学、做合一”,提出“勤、慎、朴、洁”的校训。当时的校歌“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好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身心发展,前途努力莫迁延,三载一瞬间”形象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勤、慎、朴、洁”校训从此成为芦台一中代代师生自觉奉行的行为准则。新时期,张锡民校长带领下的芦台一中领导班子以“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办学理念,将“求真、求实、求新”的教风、“勤学、善学、乐学”的学风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认真学习借鉴先进校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示范性高中建设的新路,破解制约示范性高中发展的难题,瞄准建设全国一流名校的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高品位、有特色、国际化、开放型的现代化学校。学校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径,创办“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学校特色建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支撑,以良好的现实条件为依托,从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入手,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明训:人格教育之传统
“勤、慎、朴、洁”的校训作为全校师生践行的指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最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新的时期,学校深入挖掘校训(包括校歌、校风等)的人文内涵并赋予其新的精神,融入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特色相匹配的表述。
“勤”的内涵有:一是勤学习,包括勤读书,勤动笔,勤观察。二是勤思考,勤反省。三是勤劳动,勤动手。四是勤锻炼。
“慎”的内涵有:一是慎言。不说假话,言而有据,不造谣,不传谣;不说大话,言而有信,不轻言,不妄言;不说狠话,言而有德,不讽刺,不挖苦;不说脏话,言而有礼,不讲粗话;不说空话,言而有物,不说套话。慎言非不言,相反,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敢于坚持真理,敢说实话。二是慎行。不放纵自己,用法律、道德约束自己,不沾染陋习恶习;防止冲动,遇事冷静,三思而后行,用理性战胜冲动;不盲从他人,遇事先思考,慎行先慎思,在涉及法律、道德、原则的问题上,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三是慎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法规、纪律、做人原则之事。四是慎交友。交友须慎重,见贤思齐,结交有志之友、有识之友、有德之友,以友为镜,以友为师。
“朴”的内涵有:一是朴实。做人朴实,真诚老实;淡泊宁静,不慕虚荣,不尚浮华;诚信为本,表里如一;做事实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二是朴素。崇尚节俭,鄙视奢糜,不讲吃穿,合理消费,随遇而安。
“洁”的内涵有:一是卫生。讲究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掌握卫生常识,养成卫生习惯。二是仪表。服装统一,干净整洁,朴素大方;发型整齐,不染不烫;仪表端庄,精神饱满,不戴饰物,不化妆。三是操行。为人清白,心无杂念,乐观向上,品德高尚。
传统校训被赋予新的含义,学生学习和传承校训精神,在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成长和进步。
学校还充分发掘百年校史中的文化积淀,以学校历史事实为依据,开展校史研究,开发校本教材,让师生在充分了解母校的基础上,以母校为荣,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励教师勇于进取、学生勤学上进。广泛搜集和整理历届校友的成就和奋斗历程,使之成为激励在校学生努力学习、塑造健全人格的精神动力。
解义:人格教育之阐释
芦台一中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责任书中明确提出是否具有健全人格的五条标准:第一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人格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达到“要自信不要自卑,要友善不要冷漠,要有责任感不要不负责任,要善于自我管理不要生活杂乱,要有抗挫折能力不要脆弱不堪”,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特色高中建设项目的实验,使广大干部教师进一步更新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方法,提升育人水平,培育知荣明耻、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勤学善学、乐思好思,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爱锻炼的好学生。
芦台一中的教育者认为,首先,健全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当今校园中,一些青少年只关注物质享乐,却不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这些现象其实都是人格不健全造成的。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有义务对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做出积极的努力,通过促进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其次,健全人格的塑造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习惯是比人格更具体化的行为方式,是构成人格的基本成分,习惯赋予个人独特的行为风格和模式,从而形成特定的人格。虽然人格不完全由习惯决定,但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塑造提供帮助。
文化:人格教育之策略
芦台一中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目标,以“勤、慎、朴、洁”的校训作为切入点,打造校园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
着眼未来,制定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长远规划,赋予传统的道德习惯以新时代的内涵。从品德习惯、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健体习惯、尊师敬长的习惯、遵纪守法的习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明确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且易于进行宣传教育的习惯规范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手册和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与人友善相处、乐于助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创设评估与激励机制,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插上奋进的翅膀。学校开展“卫生之星”“劳动之星”“节约之星”“礼貌之星”等系列评选活动,吸收街道、社区的力量和学生家长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来。通过评选与表彰,使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获得与自身努力相匹配的荣誉。同时,科学评价教师在学校特色建设中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管理水平、业务才干、价值取向等。教师通过参加学科组和备课组的双层教研、业务理论学习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通过教代会、***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广开言路,倾听、收集教职员工的意见、建议,通报学校重要事务,让教职员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主动参与到学校特色建设中来,成为主动进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主力***。
环境文化
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内涵,使之成为育人的课堂。
赋予校园植物以精神象征,“活化”每一株植物。校园中,学生经常看到的植株有:梧桐、杨柳、松柏、白玉兰、海棠、蔷薇、丁香等。为了让每一株植物展露其特有的“精神追求”,让师生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丰盈精神世界,学校为每一株植物佩戴了“身份证”,介绍其自然属性和特有品格,赋予植物美好的精神象征,使之成为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促使学生成为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受得了挫折的身心健康、阳光向上的人。
将校园小路“人格化”,激励走在路上的每一个学生。学校用健全人格的几项标准来命名校园小路:自信路、友善路、责任路、坚强路……路边设立路标,标明相应健全人格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典型故事,文字简洁、清新、明快。每一个走在路上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人格标准,提升自身人格追求。
在教学区走廊营造勤学、乐学氛围,让一级级楼梯传递文明。楼梯台阶侧面贴有“礼让警句”,学生拾阶而上时,文明的种子便播撒在心田。走廊两侧墙壁分别以“勤、慎、朴、洁”为主题,设计不同形式的宣传***,内容有古今中外名人的勤学故事、优秀校友照片及勤学经历、世界各大名校的勤学励志名言等。
教室的门会“说话”,激励学生自强、乐观,教室成为学生锤炼人格的“健身房”。教室门把手的旁边,以简短、温馨、幽默的提示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室内除张贴和悬挂校训及学风标语外,还利用文字、***片、植物等让学生感受美好人格的魅力,使学生自觉追求更高的人格境界。
宿舍楼内传达整洁、朴素等讯息,提醒住宿学生纯净、简单地生活。宿舍楼区整体色调清爽干净,走廊内悬挂富有教育意义的***画,宿舍门口和室内墙壁上的提示语提醒同居一室的学生友善、和谐相处。
科研文化
组织科研攻关,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发动全校教师,开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科学研究,使培养活动在理论上有突破,在实践上有创新。围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这一主题,大多数教师每人完成一个县、校级科研课题,学校承担2~3项市级科研课题、1~2项部级科研课题,在日常教育教育活动中进行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编写和充实适合本校学生的、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与教育科研单位加强联系,及时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
课程文化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如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听讲习惯、***思考习惯、认真练习习惯、总结归纳习惯等。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引领、精讲点拨、答疑解惑和检查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生活动质量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评价的落脚点,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思维开发、能力培养和学科渗透。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内驱力。研究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探索中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的人文实践活动系列,摸索在学科教学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理解,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他人的幸福和祖国的建设、发展联系起来。
社团活动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培育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和自尊、自信、自爱的良好习惯与健全人格,积极组建能够反映青少年认知水平、富有时代特色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结合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劳动技能,体验创造的快乐,培养劳动习惯;在实践中体会父母及广大劳动人民工作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师长的品格和习惯。
活动文化
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五月的“红歌大合唱”、七月的“纪念***的生日红色故事会”、教师节期间举办的“以声声真诚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爱,以堂堂专注的学习表达对老师的爱,以次次认真的作业表达对老师的爱,以天天文明守纪表达对老师的爱”活动、母亲节期间开展的“一千个妈妈,有一千种爱,每一种爱,都是母爱的情怀”主题活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以豪迈的情怀祝福祖国,以放声歌唱祝福祖国,以健康运动祝福祖国,以努力学习祝福祖国,以文明守纪祝福祖国”系列活动等,都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仪式教育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师生形象、构筑校园文化的有力载体。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百日誓师等是芦台一中常规化、固定化的仪式教育活动。活动中,教师用心设计、规范管理、精心组织,围绕主题确定每次的宣传标题,努力把握标题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使德育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美感、吸引力和教育性,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美的享受和精神震撼,从而有力地弘扬学校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
网络文化
学校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和引导,抢占网络教育的制高点。在正确的网络文化引导下,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学校建设的虚拟社区(校园网等),在充满学术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虚拟社区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陶冶情操。利用行为管理软件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加强网络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思想动态,并利用网络的各种信息手段,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行,在虚拟世界中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传承校训精神,培育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