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过程激励 知识型员工 情感管理 机制构建
一、知识型员工过程激励的理论基础
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的过程激励研究主要基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以及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他们理论的核心理念也构成了本文对知识型员工情感管理的探索和思考的理论基础。
期望理论认为,个体以某种特定方式采取活动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该行为能为自己带来某种结果的期望程度,以及该结果对个体的吸引力。个体如果清楚地意识到“个人努力个人绩效组织奖励个人需要”这一前提,内部潜力能被激发出来。
目标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
公平理论认为,个体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即个体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或者现在的收支比例与过去的收支比例相等时,便认为是应该的、正常的,因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和工作挫折感。
二、知识型员工的行为动机和情感需求特征
第一,知识型员工喜欢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从事挑战性的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力,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满足对自身成就的需要。但挑战性工作对个体心理而言是相对孤单的探索过程,他们渴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得到组织的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注。
第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难以实施监控,他们以灵活性和创新性的脑力劳动进行创造活动,工作规则和流程不是固定的。他们希望组织能提供较为宽松的并且不受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的限制工作环境。
第三,知识型员工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他们具有较高的个人追求个性特征,他们注重的是工作努力和付出能公平地得到组织的激励和认同,以此为目的来实现自身发展和知识价值。
第四,知识型员工有自我工作引导和自我管理的期望。他们知道该怎么做能达到自我期望的工作结果,要求被赋予自,期望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出色和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五,知识型员工有被尊重和信任情感诉求。他们希望组织尊重个人的付出和工作结果,在薪酬待遇、职业晋升和参与管理等方面能提供公平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和环境;希望组织能信任他们并在业务上委以重任,以此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目标价值。
三、以过程激励为导向知识型员工情感管理的激励机制构建
知识型员工拥有某些共同的特质和动机需求,且认知行为和目标选择趋于一致。由于他们的情感需求来源于其心理活动并直接产生一定的行为和动机,因此组织在进行知识型员工管理时,应塑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工作过程管理和激励,引导或改变他们的工作行为和动机,以满足其情感诉求,以此实现个体自我价值并推动组织发展。
1.构建个人绩效评价、沟通和激励机制,引导知识型员工情感动机的选择
对于从事复杂性、结构化程度较低、工作结果量化程度较低的知识型员工来说,工作行为在其总体绩效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构建良好的个人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助于引导知识型员工情感动机选择。
(1)建立公开、明显性的个人绩效评价标准。知识型员工注重个人的努力和业绩能得到组织的认同和尊重,组织应建立公开、明显性的评价标准,使知识型员工的努力和业绩得到多维度评价。通过公开、明显性的个人多维度绩效评价标准的实施,组织能引导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预期收益、工作动机与组织所期望的个体行为和精神状态保持一致。
(2)建立良好的个人绩效评价沟通渠道。知识型员工之间在知识、技能、智力、经历和教育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的个人绩效水平亦有所差别。因此应建立良好的个人绩效评价沟通渠道,对不同绩效水平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情感沟通措施。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意识到个人绩效中存在的盲点和差距,使之有意识提高行为认知水平,进而使他们在情感沟通中能自我引导地改进个人绩效水平。
(3)正向激励的个人绩效情感关注。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在《管理学》一书中认为,视个人绩效进行奖励时,激励效果会最大。组织应在知识型员工付出努力并做出工作实绩时,及时对个人绩效结果进行正向情感激励,以达到个人效用和激励效果最大化。正向情感激励的重要方式是情感关注。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从事着创造性劳动,他们承受着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因此,组织应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情感关注:一方面要关注他们的创造性工作进程,尊重个人发展要求,信任并在业务上委以重任,对某个阶段的个人绩效及时进行有效激励,以持续提高他们对工作的兴趣和工作结果的期望度;另一方面组织应关注他们包括家庭在内的生活状态,用温情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无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工作。通过情感关注,使知识型员工在行为知觉上认为组织及其所提供的工作对其效用很大,引导他们更加努力工作,并心甘情愿地为组织发展贡献力量,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人价值双赢。
2.构建个人目标管理机制,通过对目标修正和改变,激发知识型员工的情感动机
知识型员工倾向于从事复杂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需设定一定能调整和修正的目标作为诱因,激发他们实现目标的欲望。
(1)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引导个体进行行为和绩效评价。知识型员工有自我引导式的工作行为,其行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成就性。组织应针对此种工作行为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在施以情感关怀的同时,给予他们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自,提高建立在行为矫正和自我绩效评价基础上的自我工作控制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力量完成工作目标。
(2)设定难易适中的工作目标,影响不同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知识型员工有足够的能力和高度的承诺完成工作目标,但由于存在个体性差异,因此组织应针对差异性的个体分别设定不同的工作目标。对能力强和承诺度高的知识型员工设置难度较大的工作目标,满足其从事挑战性工作的心理需求;对能力较弱和承诺度较低的知识型员工设置期望度较低的工作目标,消除其工作紧张情绪,避免情绪感染并影响群体行为。通过难易适中工作目标的设置,组织能较好地满足不同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亦能分别激发不同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以及获得结果的不同满意度。
(3)设定可修正和改变的动态工作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中提出“习得性无助”心理动机模式,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是复杂且具有挑战性工作,往往会遇到瓶颈性困难,挫折与失败在所难免。组织管理者应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精神状态及时修正和改变工作目标,达到恰当目标与个体能力相称、身心健康和精神状态协调动态目标管理的目的,避免出现习得性无助现象,使他们的情感和工作行为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顺利实现组织和个人工作目标。
3.构建公平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公平环境的塑造,强化知识型员工的情感动机。
公平感是个体对所付出的劳动与所获得的收益是否相当的直觉行为感受。组织要充分挖掘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发展,应构建公平的激励机制,通过塑造公平的组织环境,强化他们的情感动机,影响其认知心理和工作行为。
(1)公平承诺激励。公平承诺是组织与员工之间达成的口头或书面性要约。由于知识型员工有强烈的被信任和尊重的情感诉求,因此组织应回应这种诉求,公开承诺在薪酬待遇、晋升渠道和参与组织管理等***策方面将为他们提供公平与平等的个人职业发展环境。通过公平承诺激励,能使知识型员工在心理上产生被尊重和信任的感觉,进而强化他们与组织的心理契约关系。
(2)公平的工作结果薪酬激励。物质需求是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生存需要,也是作为人力资本载体能持续进行创造性劳动和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手段。组织在知识型员工获得创造性工作结果时,应对不同个体按贡献价值大小进行薪酬激励,使不同个体在估价并在与其他人进行报酬和贡献比较时,更多地获得的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公平感受。通过公平的工作结果薪酬激励,组织能使工作结果优异者继续保持昂扬斗志的心态,使稍逊者产生奋起直追的自我觉醒工作行为,进而达到建立在薪酬激励基础上的正向情感管理效果。
(3)公平的情感干预激励措施。知识型员工存在着自我意识和情感控制、调节的差异,当自己和参照物对象的报酬和投入比例有主观感受差距较大时,会引起心理失衡,产生满腹怨气、工作不努力、消极怠工甚至离职等工作负行为。针对于此,组织管理者应理解和尊重因个体差异性所产生的差别性绩效结果,通过量化的个人绩效评价标准,公平地衡量其价值贡献大小;同时对不同的个体采取公平的言行关怀、温暖抚慰、成就分享等情感激励干预措施,使其自尊和自信心在认知感觉上得到保持或升华。通过情感干预激励措施,使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行为不偏离组织的期望和动机容忍范围。
(孙岩,工作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工程师,工商管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宋岩,工作于河北长城传媒有限公司,运行总监,高级工程师,工商管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营、组织管理和绩效。)
参考文献
[1]赵玉莲.基于知识型员工特点的激励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10)
[2]赵翔安.情感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张文昌,于维英.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张彦.基于知识型员工需求的激励策略[M].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12)
[5]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斯蒂芬﹒罗宾斯,戴维﹒德森佐.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 绩效管理 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服务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作效能持续改善日益重要。目前高校后勤人才匮乏、结构不适、效率不高较为普遍,已严重制约高校后勤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实践证明,改进管理的唯一办法是实施绩效管理[1],建立能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的学习型后勤是高校后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后勤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绩效(performance)即业绩与效率。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被管理者的预定目标以及如何实现预定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周期性持续关注,从而促进被管理者及其组织成功实现预定目标的管理方法[2]。绩效管理强调组织战略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奋斗目标一致,组织和员工同成长;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在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高校后勤绩效管理是指高校后勤为了达到服务保障的预定目标,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实施的目标与计划、辅导与沟通、考核与评价、反馈与应用、实现与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目的是持续提升后勤组织、员工工作效益,实现后勤服务保障的优质高效,其中,计划制订是基础,辅导沟通是手段,考核评价是核心,反馈应用是关键[3]。
二、高校后勤绩效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一)克服原有工作评价的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高校后勤在人员缺乏、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不断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整体效益。由于历史等原因,高校后勤现有工作模式和评价办法存在许多不足,评价大多是主观的、武断的;不同管理者的评定不能相互比较;反馈延迟,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得到认可,不足之处不能尽快改正。建立一个以绩效为导向的后勤文化,增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交流,挖掘工作潜能,促进工作进步,成为必然选择。
(二)促进质量管理不断改善
绩效可以分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近年来,质量已经成为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关注热点。高校后勤绩效管理可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TQM),给管理者提供持续改进TQM的技能和工具。设计科学的高校后勤绩效管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质量的过程――达到或超过高校师生员工的期望可以激励员工精益求精,促进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三、绩效管理过程
高校后勤绩效管理是一系列循环工作过程,具体包括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和奖励绩效[4]四个环节,它通过后勤员工的工作规范,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能效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后勤管理者对员工制定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其认可的过程。制订绩效计划必须明确说明期望员工达到的结果以及为达到结果期望员工应表现的行为和技能,即确定工作目标和发展目标[4]。
1.工作目标及其衡量标准
工作目标设计[5]是一个自下而上将员工个人目标、组织目标结合统一的过程,是员工全面参与管理、明确自己职责的过程。
在目标设计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个人目标应与组织目标一致。个人目标的设计应体现为从总体目标到部门目标再到个人目标的逐步分解过程,个人目标是中心。第二,工作目标的设计是员工与所在部门管理者共同的任务,员工应自主设计自己的目标,并与所在部门管理者要求达成一致。第三,工作目标应符合“***ART”目标原则,即Special,工作目标是准确界定的;Measurable,工作目标是可测量和评价的;Agreed,工作目标是双方认可的;Realistic,工作目标是可达到并具有挑战性的;Timed,工作目标是明确的,规定了最后期限和回顾日期[4]。第四,应确定主要目标,一般为5~7个目标,每一目标都应赋予权重,按重要程度排列。第五,每一目标都应有可衡量的标准,所定标准应尽可能量化,根据可量化的程度课选择数量、质量、时间、成本等作为衡量指标。
2.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标准
工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员工的工作实践;员工的工作实践应确保工作目标实现。在确定工作目标时,应该确定和认可相关工作要求,即胜任特征。设计目标时考虑到与目前管理系统主张发展导向相一致的发展目标。强调发展目标既可满足后勤发展需要,也可为员工赢得荣誉、利益和个性发展。
确定胜任特征就是建立工作目标要求的胜任特征模型,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绩效标准。理想的绩效标准是“硬”指标,如服务满意度、工作奖励和发表的文章等。如果没有合适的“硬”指标,可以采取让上级、同事、下属和被服务者提名的方法。
第二步,选择效标样本,即根据已确定的绩效标准,选择先进组和普通组,即达到绩效标准的组和未达到绩效标准的组。
第三步,获取效标样本有关的胜任特征数据资料。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BEI)、专家小组、问卷调查、胜任特征模型数据库专家系统和直接观察。目前,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
第四步,分析数据资料并建立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对从各种途径和方法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鉴别出能区分优秀者和普通者的胜任特征。
第五步,验证胜任特征模型。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法来验证胜任特征模型:
(1)选取第二个效标样本,再次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来收集数据,分析建立的胜任特征模型是否能够区分第二个效标样本,即考查“交叉效度”;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务分配 模型 资源最优配置
现实中鞭打快牛和平均主义这两种极端任务分配方式随处可见,并同样会扼杀人才积极性并增加员工的工作和心理负担,都是不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那么如何去平衡任务分配带来的问题呢?何种任务分配方式才能既有利于整体工作收益的最大化,又能充分调动不同员工的积极性呢?本文将建立模型来帮助组织合理分配工作。
一、问题的科学化
某组织有若干个能力不同的员工,某员工i的能力由不同数量的单位组成,同时这一时期组织要完成若干个工作目标,建立一个模型使任务得以合理分配。模型的符号说明:m――组织拥有员工的数量;Ni――员工i能力的组成单位的个数;n――组织某一时期要完成的工作目标的个数;Pj――第j个工作目标的重要程度;wij――员工i完成第j个工作目标的概率;xij――员工完成第j个工作目标所需要用的能力的个数;Q――完成工作目标的数学期望;M――完成任务的个体能力收益。
二、模型的建立与模型间的对比
1.资源最优配置模型
本模型的目标:(1)使员工完成总工作的期望值达到最大,即组织总收益的目标最大化;(2)使员工完成某项工作后的收益达到最大,即在所给定的任务下个体能力的收益最大。
此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组织拥有的员工个数大于等于1且员工能力有差别;员工的能力可量化并恒定不变;工作目标拥有相同的工作量,而重要程度却不相同;每个工作目标的重要程度是可以预见并量化的;每个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目标的概率是已知的。
所谓“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就是研究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效益,一般可以表达为约束极值问题。
组织总收益的目标最大化表示为max Q=
s.t.
,( i = 1 ,2 , ⋯,m) (1)
xij≥0 ,( i = 1 ,2 , ⋯,m; j = 1 ,2 , ⋯, n)
员工完成某项工作后的收益,最大化表示为max
s.t.
,( i = 1 ,2 , ⋯,m) (2)
xij≥0 ,( i = 1 ,2 , ⋯,m; j = 1 ,2 , ⋯, n)
目标(1)属于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目标函数是非线性函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用简单的方法求解。而此模型属于NP――难问题,要考虑运用特殊情形分析法来处理这个复杂问题,并希望能有所扩展。再考虑非线性规划即无约束优化,以数值迭代为基本思想,基本步骤为选取初值A(X0,Y0),进行k次迭代并求出迭代解,由迭代解得到搜索方向和步长,如果k+1次迭代符合给定的迭代终止条件,则得出最优解;否则继续迭代。
2.最大覆盖模型
最大覆盖模型主要用于研究在设施数目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布局才能使它们覆盖尽可能多的任务点的。此模型假设不同能力的员工为大小不同的圆,而组织的不同重要程度的工作目标为面积和重要程度成比例的几个点,建模求使所有的圆能覆盖的点的面积最大的方法。因为覆盖全部任务点可能会导致过高的支出或其他成本,如果由于人力资本或资金预算等的限制,只选择p个重要的工作目标来覆盖,这个模型从人性化和成本角度考虑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3.分治策略
分治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然后求解子问题,最后通过合并子问题的解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分治策略一般用递归进行,即子问题仍然可以用分治策略来处理,最后的问题往往是非常简单。在组织合理分配任务问题中,我们可以将每个能力不同的员工拆分成都是以能力最小单元为单位的能力相同的m×Ni个员工段组成,对这m×Ni个员工段平均分配所有组织某一时期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最后通过合并每个员工段的能力而得到原问题的解,这样会使得每个任务由一个以上的员工在合作完成。当然。此时的假设是每一个任务是可以分割的,且员工之间的合作等于每个员工单独完成部分工作之和。
4.考虑运用库存中占线配货优化模型
模型的基本假设:组织的每一个工作目标重要程度和工作量都是相同的;员工能力是可拆分的,即基于分治策略基础上;组织的工作目标存在多或少的情况;组织完成一项任务的收益为k,而对于完不成的任务会有f的处罚。
情况一:组织有n个目标要完成,此时员工能力的个数m×Ni恰好等于n,即此时组织的收益Q=n×k=m×Ni×k;情况二: 组织有n个目标要完成,此时员工能力的个数m×Ni恰好小于n,即此时组织的收益Q=m×Ni×k-(n-m×Ni)×f;情况三: 组织有n个目标要完成,此时员工能力的个数m×Ni恰好大于n,此时存在机会成本,即此时组织的收益Q=m×Ni×k-(m×Ni-n)×k=n×k。
对于以上三种情况,我们考虑制定一个“一般调和策略”。设h为可能的工作目标的上限,l为可能的工作目标的下限,我们发现此时最佳的点为 。
三、模型的对比与评价
资源最优配置模型考虑到了教工和员工二者的收益最大化,即考虑到了组织完成总工作的期望值最大,即总收益的目标最大化和员工完成某项工作后的收益达到最大的双重指标,对实际的问题应用更加广泛,更加贴近现实。而最大覆盖模型只是站在员工能力的基础上对能完成的工作予以完成,由于可以放弃某些不是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只需选择p个重要的工作目标来完成,这样就从现实上达不到锻炼员工的目的。分治策略的提出对于我们解决合理分工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户。最后的库存中占线配货优化模型提出了如果完不成给定的目标则会受到处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寿纪麟.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2]臻圃.数学建模方法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周义仓,贺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4篇
比如,面对工作时总是精神萎顿、思维混沌、抑郁焦虑,极度排斥工作之余,又不得不考虑生计,在公司不敢轻易发作,回到家中就负面情绪大爆发,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被这些过重的精神负担困扰,势必会引发身体不适,头昏脑胀、肌肉疼痛,甚至连累免***力下降及消化系统失调。
工作倦怠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的态度。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就能化沮丧、挫败为乐观、自信与成功。事业上有一些起伏是正常现象,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也不完全是个人的问题,没必要太过介意。心理宽容一点,工作才能更有激情。
具体讲,在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变自己:
一、尽可能使工作变得令人愉快
1. 对工作保持合适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工作期望过高会导致失望,工作期望过低会降低工作的动力。在工作中应当以平常的心态和实际的想法塑造自己的工作期望。
积极的心态可以减少人的许多恐惧和忧虑的心理,使人看到事情好的方面,把消极的压力变成积极的动力。当遇到麻烦和困难的时候,持积极心态的人往往能灵活应变,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工作中出现失利,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而是要调节好心态,善于从失利中吸取教训,使失利变成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2. 享受应得的赞誉。对于成就感高的人而言,如长时间得不到工作上的肯定,就极易诱发个人成就感丧失,继而出现工作倦怠的症状。所处的环境如无法给予自己应得的赞誉,你不妨对自己经常性地给予嘉许。
3. 同他人发展积极关系。工作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的生存需要和成就需要,而且也可以满足社交需要。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共同创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集体,可以使自己的社交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可以承认错误,交流经验,分享成功,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4. 美化工作环境。明亮整洁的工作环境会令人愉快,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有条理也可以使心情愉快,效率提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也有助于保持心情的愉快。
二、管理好时间
1. 切合实际制定有弹性的工作目标。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对于顺利完成工作非常重要。目标不能太高,那样只会导致失败,增加挫折感,也不能太低,那样会缺乏工作的动力。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只要做出努力就有可能实现的工作目标。如果工作目标宏大,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阶段性目标,每当完成阶段性目标后,就会产生成就感,有助于增强自信,实现大目标的最终完成。
2. 确定工作的优先顺序。面对每天都有的许多繁杂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首先要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做一个合理的安排。
3. 掌握工作的节奏。避免浪费时间和拖延时间的有效办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不要奢望在一天内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也不要认为自己能够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4. 不要把工作带回家。把工作带回家会干扰个人和家人的生活,所以应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而且要严格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让自己有时间去享受工作之余的乐趣,达到调节情绪,放松神经的目的,也使自己能够保持良好旺盛的工作精力。
三、明确职责
1. 明确工作目标与范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要越权或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偏离工作目标的事务性工作上去。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作目标管理;应用方法;成效
根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逐步建立起“重点发展中职教育、积极发展高职教育、适当发展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的三级分流模式,从我国目前用工市场需求来看,中等层次人才在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占多数的,他们是从事物质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各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永恒主题。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为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适应企业需求,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如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等。
1 工作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很多职业学校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如果在管理上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肯定会被市场淘汰。因此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校得以引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1954)中认为: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且优秀的管理模式,正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它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传统的管理方法要么注重工作,忽视人的因素,要么是以人为中心,忽视人与工作的结合,很容易导致工作职责不明,工作程序不清,吃大锅饭现象。特别是在学校,教书育人的工作主要由人来实施,如果员工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工作无目标无方向,得过且过,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必然会阻碍学校的发展。而目标管理方法的精髓在于注重工作结果和成果的评定,它能够全方位启发、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依靠全员参与共同努力,通过对目标的完成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在学校实施目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 工作目标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工作目标设立的原则
江西现代学院自引进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后,工作目标已成为管理中的一个重心内容。学校在进行教育策划时就把工作目标作为策划的重点之一,把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监控教学质量和评价考核绩效的重要指标。工作目标的设立科学与否,不仅能够反映教学实际,还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设立工作目标是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2.1.1 工作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即设立的目标有明确的方向,有具体的要求,能够出结果或成果,一般由部门根据工作性质研讨后拟定初稿。
2.1.2 工作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即设定的工作目标不好高骛远,不需要投入不切合实际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够实现的,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通过共同努力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能够达到。
2.1.3 工作目标具有可测量性。管理层在设立工作目标时尽可能考虑目标的完成情况能够通过质量、数量、时间性、顾客期望值、外部评价、成本投入等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来衡量。
2.1.4 工作目标确认、执行的统筹。在设立的工作目标时,先由部门提交,再通过院长办公会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来统筹计划,对于工作目标项和细化项,在管理层和实施层之间相互认可,确保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2.1.5 工作目标与学校的质量方针相一致。即工作目标的设立不能违背学校的质量方针,要与学校的服务宗旨和理念相一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贯彻学校的质量方针,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如我校的质量方针里有一条“与顾客需求为导向”,因此,在设立工作目标时把顾客的总体满意率作为各部门必须完成的指标之一。
2.2 工作目标设立时考虑的因素
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就是让具体化展开的组织目标成为组织每个成员、每个层次、每个部门等行为的方向和激励,因此,工作目标的设立应考虑到影响行为方向和激励的诸多因素,根据我校的情况,学校在设立工作目标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结合学校年度重点工作设立相应的工作目标;(2)考核教学质量指标结合招收的生源特点进行动态设置;(3)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资源配置以及即将要投入的设施设备情况;(4)现有师资队伍整体状况;(5)各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6)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相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7)国家相关的***策法规要求等。通过分析上述诸因素,本校工作目标归纳为综合管理目标、教学评价目标、资源管理目标、外部评价目标等4大类。
2.3 工作目标设立的方法
目标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通过确立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完成分解目标来支撑总目标的完成。目标的设立应根据工作的长期性、过程性、辅、重要性等来进行科学设立,在遵循原则的同时考虑组织的内部环境。笔者在学校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多年,在进行工作目标设立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3.1 结合学校办学方针和办学宗旨确立总体工作目标。 每一所学校都有具体的发展战略规划,有明确的办学方针和办学目标。校管理层在设计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时把贯彻学校的办学方针,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能够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放在首位。比如,在创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期间,各部门按照建设任务书的进程设置了相应的定性和定量的工作目标,对目标的完成期限和质量做了具体要求。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上也设置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目标按照时间长短可确立了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规划目标,并以年度来划分。
2.3.2 根据设置的组织机构职能和岗位分工将目标细化。学校的总体目标确立后,要靠具体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目标顺利完成。因此,将总体目标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具体划分,并按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分工进行细化、量化,如涉及到学生管理的工作目标可能划分给学工处,涉有到教学目标的可以划分到教务处或教学系部,涉及到德育方面的目标可以划分给团委,有些目标需要几个部门配合才能完成的,则应指定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协助完成。职能部门在接到工作目标后又可以根据岗位分工的不同进一步细化落实下去,使设立的目标有人员去按计划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让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做到人尽其用,全员参与。在实施过程中管理层可以通过与职能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等形式对目标的实现进行监控。一般此项工作我校在每年的年初就要求完成。
2.3.3 工作目标根据学校教学规律和质量评价要点来设立。学校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教学服务质量,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在衡量产品的质量高低时较复杂,在设立工作目标的时切记盲目,要遵循教学规律,目标的实现要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通盘考虑整个教学过程和影响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点,对一些重要的教学过程要在实施过程中分阶段设定目标,对一些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键点要设立相应的工作目标。如教学过程中设立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每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情感培养目标,反映教学质量的学生成绩考核目标(成绩合格率、取证率、操行优良率等),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考核目标(违纪率、流失率、到课率等),反师资水平的学历目标、培训目标、科研目标,社会评价目标(顾客满意率、投诉率、获得的荣誉等等)。通过分析教学过程的关键点和影响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按类别分别设置目标值,并按职责分工将目标分解至相关部门及岗位。
2.3.4 为确保工作目标按质按量完成建立必要的监控机构。工作目标设立后,最终要确保工作目标按质按量完成,确保工作目标的有效性。因此,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监控机构,监控机构的职能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监控部门工作的规范性,使部门的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工作流程详细化;二是监控影响工作目标完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因素,并对不良进行评审分析,制定科学的纠正预防措施;三是监控重点数据信息,定期采集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甚至梯度对比分析,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形成分析报告,供决策层参考,作为下一工作目标制定的依据;四是强化调控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目标不可能由单一部门完成,工作之间的接口衔接处理不当往往是造成工作推诿的重要因素,因此,监控部门还要加强部门职能的调控,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3 工作目标管理的成效
自从本校实施工作目标的管理后,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办学宗旨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全员参与意识增强了,各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工作目标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2)通过设立工作目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工作方向进一步明确,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3)通过设立工作目标为管理层定期评价绩效提供很好的参考,也为下一学年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4)社会相关方对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提高社会声誉。(5)通过设立动态工作目标提升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弥补了学校的薄弱环节。(6)工作目标的设立确保了学生的到课率、违纪率和流失率等得到很好的控制,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4 结论与建议
从目标管理运行情况来看,学校的教育方针和相关***策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组织内部责权利得到有机的统一。校园内,员工为实现目标共同努力,而目标的实现又促使学校追求更高的目标,这样螺旋式的循环过程使得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下表可以看出我校实施目标管理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提升。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6篇
管理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除了管理下属、管理团队外,对上级的管理也助于工作目标的达成。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上司是下属经理人的责任和成为卓有成效的经理人的关键。”
管理上级不像管理下级那样容易,有硬性的规章制度与威严权力来约束,它更讲究方法、技巧,更加依赖情商。
首先,要了解上级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目标。
上级领导身上肩负公司对他的目标考核,如果下属不清楚他的工作目标,有可能向下施行的策略就与之背道而驰,这就有可能浪费了资源却收获不到效果,更严重者可能会打破上级对你的信任。所以,下属经理人在做工作计划的时候,所有的出发点都要站在为上级分忧的角度,通过自己团队的努力去帮助上级完成工作任务。比如说,我在戈尔公司是负责中国区的市场,我的顶头上司是负责亚太区的市场营销,我必须清楚公司对亚太市场的目标是什么,中国区必须达到怎样的市场效果才算达标。清晰了目标之后,做好任务分解,再循序执行,基本上就不会与上级的工作目标相差太远。
其次,要定期沟通,建立信任。
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是每个下属经理人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做的事情。特别是异地领导,这就相当重要,有句俗话“将在外***令有所不受”,如果长时间不沟通,领导心里一定不踏实,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了有效控制,他可能会替换掉这个下属,换上让他信任的人。聪明的下属经理人会与上级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上级知道自己每一个项目的进展情况。这样的好处是,得到上级的支持,免于应付复杂的人事,可以专心工作,在工作执行中遇到困难,也更容易争取到资源。当然,向上级争取资源也要讲求技巧,比如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准备好充分的数据,沟通时,先谈整体情况,再谈具体细节。基于目标你做到哪一步了,需要上级哪方面的支持。上级会根据你的汇报,评估后再合理配置资源。总之,有效的沟通会让一切都变得简单。
再次,管理领导的期望值。
有的下属经理人向上级汇报工作常常是报喜不报忧,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美其名曰不让上级担心,为领导分忧。这虽然是对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但却不利于长期发展。这会产生一种情况,上级不清楚下属团队的实际战斗力,对任务不断加码,当任务没有圆满达成的时候,反倒会认为下属经理人工作不力。
优秀的下属经理人会管理上级的期望值,会让他知道,根据现在团队的实际情况,能做到怎样的程度是尽全力了。举一个例子,年初上级给我制定工作目标:要在中国区开展十个营销项目。但是我的人手不够,我坦诚跟领导沟通,让他知道我团队的情况,通过分析与协商之后,我的工作目标定为:集中资源重点做五至六个项目。这样,在年末考核的时候,就只考核我那五六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而非十个。而我有精力做的另外几个项目,则成为增量,做好了,就是加分项。
最后,与上级建立友谊。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业;工;效;理
中***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09-9166(2010)011(C)-0100-01
引言:工作绩效是个体或群体实现预定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行为以及实现的有效工作成果,也就是其行为表现、工作成绩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企业绩效管理就是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分析,改善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程序和方法。
一、绩效管理
(一)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企业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绩效计划必须清楚地说明期望员工达到的结果以及为达到该结果所期望员工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技能,即确定工作目标。工作目标的设计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目标确定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目标设计也是一个员工全面参与管理、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的过程,是绩效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员工只有知道了企业或部门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他们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期望的结果。
(二)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工作目标及其衡量标准,考查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过程。拥有企业特殊人力资本的员工有可能拥有的技能是企业所独特具有的,在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早期,则应对其进行较多的考核,因为企业对一位新员工的了解毕竟太少,需要较多的考核。时间越长,员工与公司的配合越好,员工流向另一企业的可能性越少。
(三)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指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由此看来绩效管理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而且这种交互沟通必须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绩效评价后,上下级之间也应该对评价结果进行沟通,以便找出每个人工作的优点、差距,并确定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然后设定新目标。
(四)绩效反馈。绩效评价完之后,要及时奖励或惩处。绩效评价能否持续不断的有效进行,及时奖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需要是产生动机以及行为过程的起点,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不同层次的员工有不同层次的需要,比如金钱、地位、成就感、某种愿望等,只有通过努力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会不断去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绩效反馈,发现员工需要改进的地方,促使员工不断学习,更关注员工未来绩效的改善,最终目的在于为企业绩效的提高。
二、绩效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评估体系。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分类分层的绩效管理系统,开发个性化的评估体系。不同类别的员工对应着不同的职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对他们所采用的绩效管理制度也相互有所不同。即使是同类人员,由于层级不同,考核的方法与要求也应有所差异。高层管理者的要求是“做正确的事”,考核内容主要是对战略目标实施的关键业绩和管理状态,不仅强调“会做事”,更要关注“战略清晰”;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是“把事做正确”,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业务人员主要是“正确的做事”,考核内容不仅强调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工作职责情况,还要考核工作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主动性、责任心等关键行为。同时,要实行考评分离制度,“考”的对象是“业绩”,考核结果作为薪酬的依据;“评”的对象是“能力”、“态度”、“表现”,其结果作为晋升的依据。
(二)建设适合运用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能为员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且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从而产生了一个合适的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环境。因此,要成功实施绩效管理,必须建设一种与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相融合的企业文化:①奖惩分明,创造一种公平考核的环境,制造一种主动沟通的氛围;②鼓励员工积极学习的文化,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员工不断提高素质;③使工作丰富化的文化;④提倡多变,鼓励承担责任的文化。
(三)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绩效管理是企业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阻碍都有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绩效管理的功能超出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各部门管理人员的配合等均为成败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企业高层经理挂帅的绩效管理推行工作小组,确保绩效管理制度有效实施。
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教育、培训和沟通的过程,为了纠正考评过程中的种种误区,要对所有管理者和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宣传。要将绩效管理列为各主管的职能之一,使之真正发挥绩效管理者的角色;其次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员工和主管的关系由上下级关系转为伙伴关系,给员工更大的自主和民主,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互助,共同进步,这也是绩效管理致力要做到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
结束语:随着规模的增大、管理理念的提升和竞争压力的加大,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探索,大多数企业还是在绩效管理方面遇到困难。原因在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环境、核心能力、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人员的素质、管理理念和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而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情况切合得好坏直接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所以不同的企业应在绩效管理方法、程序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员工绩效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潞安***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工资处
作者简介:张新刚:工程师、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参考文献:
[1]理查德S.姆斯.业绩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8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ining of talent and personnel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bility fie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county-level tobacco enterprises and the efficiency excitation law in the ability field, establishes the concept model of the ability field of county-level tobacco enterprises and the spiral model of effectiveness improvement, studies the basic performance situation of the marketing staff in a county-level tobacco enterprise,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ing staff.
关键词:能力场;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
Key words: ability field;tobacco enterprise;staff;efficiency improvement
中***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56-03
0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人、岗、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然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设计中,员工被明确规定了任务和责任,这种因岗设人的人力资源匹配模式,单纯的考虑了企业功能的实现,忽视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在县级烟草企业中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失严重,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通过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研究,可以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再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和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效能。
本文基于烟草企业能力场模型的构建,立足于区县级烟草公司员工效能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区县级烟草员工效能提升模型,提出以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员工效能提升的思路、途径和对策等,鼓励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不断改进岗位工作绩效。
1 县域烟草企业能力场模型概述
1.1 企业能力场概述及特征
企业员工能力场的构建需要引入场论的概念。场论的本质是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研究对象。它强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联系。企业能力场具有如下两大场态特征:
①能力场相对有界并具有有限的作用范围。
一方面,企业是一个有边界的组织,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各元素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企业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内部的能力场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平衡-失稳的转换)。
②能力场各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
企业能力场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员工、学习能力、绩效、资源等,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把这些要素彼此联系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这种相互作用和联系最终体现工作绩效的整体提升,也是能力场的本质作用[1]。
1.2 县域烟草企业能力场的基本要素与概念模型
根据组织理论和对员工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县域烟草企业能力场由员工、组织、业务、企业资源、愿景、文化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上述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能力场模型,如***1所示。
2 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螺旋模型
2.1 能力场中员工效能激发规律
①需要导向规律。
能力场的关键要素是企业愿景,既描绘了企业整体的发展需要,也整合了员工个体的不同需要。由此,工作需要激发了工作动机。
②员工期望规律。
工作需要产生了工作动机,但并非工作动机越强烈,员工所能接受的工作目标就越高,这主要是由于工作动机向工作目标转化还要受到员工期望的评判影响。只有当员工认为工作的期望回报得到满足时工作目标才会比较高。
③目标指向规律。
员工所有的工作努力都必须围绕工作目标来展开,遵从目标指向规律。目标指向意味着员工对组织目标高度认可和接受,愿意为目标实现贡献持续努力。
④行为修正规律。
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工作经验,而工作经验又对员工未来工作具有行为修正作用,改变了员工预期的工作方向、思路和方式。
⑤自我强化规律。
员工效能提升带来了预期业绩,达成了工作目标,为员工带来了期望的回报满足其需求,需求满足又激发了新的需求,更进一步增强了员工提升效能的意愿,使员工效能提升呈现出自我强化的规律。
2.2 员工效能提升螺旋模型
员工效能是指员工能够胜任本职岗位上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和力量,并且利用这种才能和力量改善工作的绩效,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须的主观条件。
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方面,首先要利用场论理论,明确员工工作岗位要求,确立发展目标,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效能素质评估,找出差距,然后制定员工工作效能培养计划[2]。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螺旋模型如***2所示。
3 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研究
3.1 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指标体系
卷烟营销是县域烟草企业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所以调动营销类员工的积极性,积极开拓市场,加大营销力度,是烟草企业着重关注的事情[3]。为了实现这一任务,从能力场的视角对营销类员工效能评价至关重要[4]。经过调研和问卷分析,营销类员工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构成。
工作态度由制度意识(严格履行各项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杜绝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全局意识(关心组织整体发展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从组织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考虑本部门工作;积极倡导部门间的协同工作)、主动性(工作中能够自我管理;积极参与上层管理工作,提出建议;积极指导下级日常工作,提出建议;有效配合其它部门工作,做好支持)、责任感(工作严肃认真,无应付、不敷衍;勇于承担责任,遇事不退缩;面对过失,积极总结,杜绝再犯)、执行力(主动接受上级下达工作目标,不推卸;认真做好工作的部署安排,有序推进;做好工作过程的监督管理,达成目标;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坚决整改解决)、挑战性(主动查找工作薄弱点,积极改进;面对困难不推诿,迎难而上;自主设立更高工作目标,努力达成)。
工作能力由专业知识(消费者行为、店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的相关知识;掌握卷烟专卖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卷烟产品知识及销售技巧;掌握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流程)、沟通能力(工作中能够做好与上级交流,获得支持;工作中能够做好与下属交流,获得认可;工作中能够做好与其他部门交流,获得帮助)、学习能力(善于把握卷烟消费市场的变化规律、趋势;善于把握卷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内在规律;善于提炼客户经理销售经验、技巧,总结提升;及时更新卷烟产品、品牌相关知识)、计划能力(面向工作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将工作计划分解到个人,明确工作分工;计划紧抓预期工作的重点、难点,有序应对;针对工作执行计划,制定工作控制计划)、监督管理(做好各项工作的跟踪,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做好工作重点、难点的检查;及时纠正工作偏差,避免工作损失)、团队领导(能够有效规避团队矛盾,解决团队冲突;能够理解员工需求,有效激励员工;面对困难,能够激发团队协作意识;能够有效团结下属,创造互帮互助氛围)、创新能力(带领团队提出新的工作设想;带领团队对工作实施改进,提升工作质量;带领团队在工作中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培养指导(对于员工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员工分析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员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保证工作质量)。
工作业绩由卷烟销量指标(完成月销量任务)、品牌培育(完成品牌培育任务)、重点品牌销量及销量比重(完成重点品牌销量任务;保证重点品牌总量销售比重)、网上订货(达成网上订货率目标)、“135”工作法推广(熟练掌握135工作法的操作)、致富工程(自律小组个数、成员人数稳步增长)、低焦油品牌卷烟销量(完成焦油含量8mg/支及以下卷烟销量目标)、基础工作(按照客户经理市场基础工作考核、制定科室销售计划;品牌培育计划、培训计划,工作按计划进度完成)、日常管理(完成辖区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加强对营销队伍管理督导,建立督导记录;对营销人员市场分析进行认真审核;部门员工无违规违纪)、培训实施(客户培训按计划进度完成)、电子结算(达成电子结算成功率)、需求预测与客户分类(需求预测准确;系统客户信息维护及时,客户分类科学)、新闻报道(每月德烟新闻中稿5篇)、临时性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3.2 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
通过对某区县营销员工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打分,获得某区县烟草公司营销人员的各效能素质项平均得分,将各效能素质项平均得分结果标记于雷达***上。这样能够很直观的看出营销人员哪些要素得分高,哪些素质得分低,需要提升的要素项目一目了然,使效能管理工作简便易行。
营销人员效能提升得分情况如***3、***4、***5。
通过对***3到***5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工作态度上某区县烟草营销人员平均值距离标杆水平在执行力和挑战性上的差距相对较大,均为9分,是后续工作提升的重点,其它项差距均在5分之内;在工作能力上,某区县烟草营销人员的平均得分距离标杆水平的差距较小,其中计划能力、监督管理和团队协作的差距相对较大,分别为9分、7分和7分,其它能力项的差距均在5分之内;工作态度和能力不同导致了工作业绩差距,其中重点品牌销量、网上订货、“135”工作法推广和基础工作的差距得分分别为9、9、9和6,指明了某区县烟草营销类员工绩效提升工作的短板。
4 县域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①制定《XX烟草公司岗位员工效能测评指导手册》,加强岗位员工技能培训。手册主要包括公司岗位员工效能模型和岗位能力素质词典。
②采用民主测评和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对营销员工岗位效能进行测评。根据每项效能测评中员工本人、员工上级或下级、员工互评的分数按4:3:3的比例进行统计计算,形成民主测评结果;结合基层岗位专业素质测评结果。汇总后,得到总的测评得分。
③对营销员工效能进行测评分析。通过员工效能测评结果统计以及运用雷达***等方式全面分析各员工测评结果与对应岗位效能标准之间的效能差距,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
④制定公司培训计划。一是采取引进来的培训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如委托培训机构外聘讲师或由内部培训师担任讲师,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二是采用“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即将参训人员派送至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⑤培训结果与效果评估。建立以学分完成情况和阶段性岗位效能测评报告为载体的双维度培训评估体系,公司将每位员工的培训评估结果记录到员工个人年度培训档案。培训评估结果作为员工岗位管理薪酬管理体系方面的重要依据,强化员工培训对工作的激励作用。
5 结论
随着烟草行业市场化取向的逐步推进,烟草企业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剧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人才的作用和人才潜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探索如何提升营销员工效能的方法和途径是摆在烟草行业决策者面前的大事。本文利用场理论,从系统化、关联性等方面设计了区县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方面对某区县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并指出了效能提升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英.基于知识能力场的企业管理思维[J].企业活力,2008,(2):76-77.
[2]张勇,龙立荣.绩效薪酬对雇员创造力的影响:人-工作匹配和创造力自我效能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3):363-376.
[3]项海飞.人才选优模型在营销类员工考核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0):106-109.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9篇
根据县委、县***府“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统一部署,决定2011年4月份在镇机关开展以“学先进、找差距、争一流”为内容的大讨论活动。为了确保大讨论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围绕县、镇“两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树立忧患意识谋发展,提高工作效能抓落实”的活动主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整改、强落实的工作要求,学先进明方向,深剖析找差距,抓整改争一流,切实推进工作。
二、参加对象
镇机关***员干部。为了便于讨论,以机关支部为单位,划分为四个讨论小组。
三、主要内容
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和本岗位的工作实际,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情况分析会、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展开检查,在工作上找差距,在作风上找原因,做到“三对照三查找三增强”。
(一)对照先进典型查找距离,增强忧患意识。要敢于亮出“家底”比先进,树立忧患意识谋发展。要与先进镇乡(街道)比,看自己所处的位置,分析存在的差距,明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理清努力方向;要在镇机关各办公室之间开展比较,相互学习优点长处。同时,机关干部个体要积极开展相互比较,对照先进找准差距,做到学有参照,赶有目标。
(二)对照工作要求查找差距,增强责任意识。要勤于立足岗位比工作,树立责任意识抓落实。对照上级***、***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对照镇***代会、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尤其是对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要事项的推进情况要切实自查分析。镇领导要对照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其他机关干部要对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三)对照群众期望查找差距,增强服务意识。要善于问计于民比惠民,树立服务意识促和谐。镇领导班子对照群众期望,查亲民形象好不好,利民措施多不多,便民工作实不实,看群众满意度高不高。其他***员干部个体要对照群众要求,从工作方法、服务态度、工作效能等方面开展对照检查。
四、整改要求
1、大讨论要在4月底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组根据工作时间和本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2、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各领导、各办以及全体机关干部要在4月底之前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上报******办。
3、整改措施定于5月10前在镇机关墙上进行公示。镇班子和镇***书记、镇长的整改措施也于5月10日前上报县“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作目标与期望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管理
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多数员工会有抵触心理,甚至出现不配合、消极应对的现象,经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这是企业为了约束员工而给他们带的“金箍咒”。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限制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那么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如何应对这一尴尬局面呢?
一、导入“自我管理”的工作理念
现代企业中的员工大都希望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于自己的工作能有更多的发言权;同时,也渴望自己辛勤努力的工作结果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评价和反馈,渴望有科学的赛马机制能够让自己脱颖而出。他们之所以对绩效管理产生反感甚至敌对的情绪,完全是由于没有明白企业引入绩效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绩效管理理念的正确、成功导入成为企业顺利推行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
绩效管理的目的如下:将公司战略逐级分解,以期望目标来规划每个员工的“行为跑道”,使员工在保持矢量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达成各自的工作目标,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通过对员工工作业绩、素质能力的考核评估,发现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与现任岗位要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差距,指出改进的方向,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在职辅导,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使员工未来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西门子公司有个口号叫做“自己培养自己”,就是讲通过管理者的引导和帮助,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制定目标,让员工积极参与到考核中
在员工接受正确的绩效考核管理理念之后,如何让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绩效管理中来呢?员工实质性的介入绩效管理须从员工绩效目标的制定开始。首先,直线主管要以平等的方式与员工进行交流,要让员工明白各员工目标的完成在部门目标或公司目标中的重要性,以及完成两者目标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为了达成目标,公司和部门期望员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有什么衡量的标准和纠正措施?最后目标的完成结果与激励的关系是怎样的;其次,主管也要让员工说出完成自身目标将要采用的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他所有的顾虑等。譬如HR部门的招聘专员为了完成某一岗位的招聘目标是采取外部招聘还是内部竞聘措施呢?或是利用现场招聘好还是网络招聘好呢?HR经理在与招聘专员制定这一目标时,要与下属进行充分沟通,帮助招聘专员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采取的正确方法和措施,避免因采取不当的招聘方式而浪费资源或影响招聘目标的达成。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消除员工对考核的抵触情绪,促进员工对绩效体系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使员工在工作中有了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正确的工作思路,使员工愿意接受工作目标的约束和引导,从而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为高效完成自身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员工的工作目标真正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同时,主管与员工一起自上而下选择自己的目标,能增强员工个人的勇气,激发个人的责任意识,引导员工主动地自我设定挑战性的目标,这对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通过绩效辅导,帮助员工达成绩效
直接主管并不是完成与下属的目标制定后就可坐等收获了,如果忽视了对员工的过程监控与辅导,一般只会得到更大的教训。绩效管理理念中明确指出:辅导员工达成目标是上级主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目标设定以后,主管应督促员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同时还应对每位员工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可能发生问题的节点进行检查,主动与员工沟通交流,并帮助下属制定改进措施,指导下属改进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主管还要对下属员工日常工作的绩优及绩差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并做出详细记录,保证员工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实施绩效监控过程中,如果发现由于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或目标实现的客观条件发生改变而导致员工的工作目标已经无法达成,主管应积极与下属沟通目标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对目标进行修正,使目标的设置仍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
四、开展绩效面谈,打造上下级共同成长的平台
绩效面谈是指直线主管与下属之间就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所作的交流与沟通,目的在于对考核结果形成一致意见,保证各项考核的公正公平,并在分析成绩和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员工有待改进的方面,共同制定员工个人发展计划和绩效改进计划,并付诸实施。
在面谈前,主管要与下属确定恰当的面谈时间,应尽量安排在被考评者方便的时候,其次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场所,能够让被考评者感觉轻松,为双方顺利地实现交流和沟通应营造一个融洽的面谈气氛;面谈中首选要明确说明这次面谈的目的;根据已确定的绩效标准和目标,说明考核的结果和理由;要鼓励下属说话,认真倾听,集中在绩效,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有具体客观的结果或事实来支持,用于员工绩效结果相关的数据与信息,真实公正地评价员工的绩效,帮助员工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未达标项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员工制定可执行的改进计划。作为主管应该更关注于未来而非过去,避免算旧账;上级要帮助员工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自身的发展前景,共同制定新的工作目标;最终用鼓励的口吻结束谈话。
五、结束语
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在绩效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工作内容和所扮演的角色,并让他们积极参与绩效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结果的自我评估及绩效面谈,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绩效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实施不可缺少的一环。一套好的考核流程,可以让管理者很好的实施绩效管理,同时也可以激励员工在对自己的绩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寿***.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企业活力,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