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作者简介:杨相勇(1969- ),男,汉,河南安阳人,文学硕士,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安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摘 要:在钢琴教学中,有些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弹奏技术能力,却往往不能把一首乐曲表现得优美生动,除了其本身乐感的问题外,就是缺乏对音乐表现的几个基本元素的透彻理解和深入掌握,其中最基础的元素就是“节奏”。本文从节奏构成的要素―单音、节奏型、单位拍、节拍、多层节奏、重音等方面加以解剖,从弹奏技术层面逐一分析了这些要素本身的动感特性、在节奏构成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的弹奏要领,将对创造性地展现节奏的活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单音;节奏型;单位拍;节拍;多层节奏;重音
中***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On technical analysis of rhythm vigor in piano performance
YANG Xiang-yong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形式,其中体现时间进程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节奏”,甚至人们把“节奏”称为音乐的心脏,离开了节奏,音乐将不复存在。作为音乐表演艺术形式之一的钢琴演奏,必定要把对“节奏”的处理,作为表现音乐的前提。
许多教材中把节奏解释为“把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节奏。”很多人按此定义通常把节奏理解为若干个音时值长短的组织关系。这是对节奏的狭义理解,实际上广义的节奏不仅包含音乐进行中各个音的长短组织关系,而且蕴涵着强弱拍交替,以及多种层次的节奏形态复合在一起,共同构建的立体结构体。这些不同内涵的节奏复合体在和声、乐句、力度、速度、重音、推进力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展现出了富于个性和精神的鲜活节奏形象。
可见,“节奏”是一个灵动又富于内涵的概念,它存在于人们的精神感受中,乐谱上可见的单音、单位拍、小节线、纷繁的织体形态和重音等都是承载节奏的客观素材,但都不是节奏的全部或本质。我们通过对以上这些节奏载体的概念内涵以及弹奏技术分析,旨在揭示出节奏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有利于演奏者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节奏,展现“节奏”的生命灵动。因此,正确地理解乐曲的节奏、创造性地展现节奏,必须从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载体开始。
一、节奏的内在结构组织
从结构学来看,任何事物存在的方式都是建立在结构组织之上。节奏作为展现音乐形象的基础,其内部的单音、节奏型、单位拍、节拍、多层节奏等成为一个分工合理、完整统一的节奏结构体;其最小组成细胞是单音,发展的动机是节奏型,内在运行组织单位是单位拍,生成的骨架形态是节拍,多层节奏构成节奏的立体结构体。他们之间是由小到大、由单一到多重、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关系,现分述如下:
1、节奏的元材料――“单音”
单音在作品中以长短时值的形式出现,就如同建筑中的一块块砖石,是构成节奏的元材料。作品常见到的单音有全音符、符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等(如下***示)。
这些单音基本的时值单位,把音乐赖以存在的时间作了相对精确的划分,成为演奏者展现节奏的最直接元素。但由于钢琴的触键发声具有不易持续的机械特点,许多弹奏者只注意了把音弹出来(有的过分依赖踏板的延音作用),而忽视了单音的正确时值,出现节奏不准、不稳,甚至抢拍子、溜音或拍子拖沓等不良弹奏习惯
(注:这同样包括休止符,其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更胜于音符)。这固然有技术上的原因,但更重要地体现在意识上对单音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如谱例1a《肖邦(***队)波兰舞曲》片断,方框内这些音应有的时值很容易被忽视,在踏板的烘托下错弹成跳音。
谱例1a
再如谱例1b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片断,方框内的音的应遵从提示,弹奏中单音的时值要比本来的时值有所减少,使音与音之间的空隙加大,使每个音获得清晰、富于弹性的非连奏效果。可事实上,许多学生弹成了连奏,造成了声音的混乱和呆滞。
谱例1b
再如谱例1c莫扎特G大调变奏曲,左手32分音符应准确地弹成连奏,音与音之间的时值要充分保持,有利于表现轻盈漂浮或升腾起来的声音效果,而不可弹成减少音时值的非连奏,使节奏过于干燥、拖沓。
谱例1c
类似于这些不正确对待单音时值的行为,都会在无意之中歪曲节奏的性质。
同时,每个单音在音乐表现中的特性又是显著不同的,有的是跳音、顿音,有的是保持音……,它们的时值、弹性、质地和光泽对节奏的性质和表情起着重要作用。弹奏时需要用不同软硬、快慢、深浅的触键来完成。如下例中的各音:
(1)作为保持音“[XC;%40%40]”,表示要弹足这个音的时值,稍加些力,手指在键盘底部呆够,使之具有郑重的语气。如柴可夫斯基《十月――秋之歌》5-8小节(谱例2),连续的保持音[XC;%40%40]和重音[XC;%40%40]的运用,把歌唱的语气进一步加重、加强,使乐句就像倾诉一样推向小高潮,第5小节的A音的强调,好像要挽留住青春的美妙时刻……。
谱例2
(2)作为半连奏“[XC]”,表示每个音要弹奏本身时值的3/4,使其“音断意连”或“藕断丝连”,有如泣如诉之感。如谱例3肖邦f小调练习曲,以半连奏的方式奏出喘息般的旋律,仿佛展现出肖邦晚年被疾病煎熬的景象。
谱例3
(3)作为跳音“[XC;%40%40]”,一般情况下,要求弹得轻巧而有弹性(通常弹奏该音时值的1/2)。如谱例4柴可夫斯基《九月――行猎》44-48小节,连续的跳音要求触键轻巧灵敏,配合上左手持续的和弦,表现出机警和矫健的猎手形象,似乎表现人们围捕猎物的情景。
谱例4
(4)作为顿音“[XC;%40%40]”,要弹得短促有力,(一般弹奏该音的1/4),使之具有斩钉截铁的肯定语气。如谱例5海顿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头,音乐铿锵有力、富于感召力。
(5)作为凝聚音“[XC;%24%24]”(也有称为倍重音),音头要弹得更加集中而尖锐,具有犀利感(见谱例3)。
谱例5
(6)作为重音“[XC;%40%40]”,跟时值关系不大,主要表达强调、肯定的意味等等(见谱例2)。
在钢琴作品中,类似于上面提到的各种记号都具有不同的表情含义。如果演奏中忽视或错弹,就不能表达出正确的节奏效果。因此演奏者应认真遵守这些单音的基本要求,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和弹足、弹准单音的时值和性质,为准确地表现节奏的活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节奏发育的胚胎细胞――“节奏型”
各种相同或不同时值的单音按照时间的顺序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节奏形态,具备一定的表情特征。其中具有鲜明特点的基本“节奏型”大致有以下几种,它们都是培育节奏的胚胎细胞。
这些节奏的胚胎细胞,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相同时值的单音结合态,如(1)(4)和(8),进行平稳连续,但动力性不强;另一类是不同音值的结合态如(2)(3)(5)(6)和(7),不同时值的单音结合在一起,进行中有对比、有变化,动力性较强。
如谱例6a(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No.1)中,时值相同的单音结合在一起,虽然由于分组带来的首音会略突出于后面的音,或者由于连线的作用带来前音强于后音,如谱例6b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中八分音符的小连线等,但还显得节奏的变化不大、动力不足,成为平和节奏型。
谱例6a
谱例6b
第二类中两个长短不同的音组织在一起,尤其是钢琴发声不易持久的特点,就会产生“长的音”略响于“短的音”,这使得短的音在听觉上自然倾向于长的音,这样单音之间强弱的变化和对比得到了增强,也就形成了钢琴表现中富有动力的音值结合态――动力节奏型。
作为节奏最基本的两个胚胎细胞――平和节奏型与动力节奏型在乐曲中通过不断地结合、生成与发展,形成了各种性质的节奏动机,具备了初级的表情特征。
音乐来自于生活,以上这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基本节奏型,由于长短音、重音、分组不同等造成的内在倾向性,使得音乐节奏的动态和生活中的某种特定行为的律动产生了异质同构效应,使听者形成知觉上的“同构联觉”。如贝多芬第五交响乐表现命运之神的敲门节奏型();连续的前八后十六音符,表现马蹄声声()等等。这种联觉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相类似的动态情绪特征:
(1)“”具有均匀、而稳定不断的沉稳感、行进感。
(2)“”一强两弱,富有稳定的变化感,如生活中马蹄声声的效果。
(3)“”两强一弱,显示出一种迟疑和思索感。
(4)“”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均匀、轻快而富于流动性,常用在跑动句中。
(5)“”前长后短、前强后弱,给人以倾向性、动力感。前很长后很短,形成一种迫切的期待感。
(6)“”前短后长、前弱后强,给人以不稳定感、寻找支持感或犹豫不决、思考感。
(7)“”中间长两头短,即切分节奏,给人以摇摆不定之感,现在爵士乐中常用。
(8)“”三连音及其派生,产生十分均匀的持续感、紧张感。
以上这些基本的节奏型通过不断地结合和变化,形成了更加丰富和富有个性的节奏形态,它们是节奏发育形成的胚胎细胞,在节奏的表现中起着内在核心的作用;而且它们会在音乐作品中以不同的变化方式反复出现,形成音乐的发展动机,主导着音乐的动向。因此,弹好节奏型就意味着弹好了节奏的本质。为了更加鲜明的体现节奏的表情性,演奏者要充分的体验生活、发挥想像力,着意打造这些不同节奏型的鲜明个性,才能够把握好节奏的丰富表情特征。
3、节奏生长的基本单位――“单位拍子”
在音乐运动发展过程中,节奏的胚胎细胞(节奏型)发育成多种节奏组织单位,它以各种各样的拍子形式结合在一起,其中贯穿始终的最基本的节奏组织单位就是“单位拍”。
涅高兹曾说过“健康的节奏的要求之一是:加速和减慢的总和――亦即作品中节奏变化的总和,必须等于某一个常数,节奏的平均数也必须是一个常数并且和基本的节拍时值相等”
(注:参见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第36页。)。在这段话里,重点说明了单位拍子是计量节奏运动轨迹的最基本形式单位,它的作用相当于人的脉搏,均匀而稳定的推动着音乐的运动。
一首乐曲,无论从谱面形式上看如何复杂,象谱例7a肖邦#F大调夜曲,右手旋律虽然复杂,但其单位拍子依然清晰可见,尤其是在左手单位拍子均匀稳定的进行中,体现出整齐、规则的节奏律动特征。
谱例7 a
同样还是这首曲子(谱例7b),右手部分音符不管怎样的密集、不规则分布,似乎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单位拍了!?但是通过左手单位拍子清晰的律动,依然有序地推动着音乐节奏均匀稳定地的向后发展,形成应有的律动效果。即使是现代音乐(谱例7c)如勋伯格钢琴组曲中intermezzo片断等,同样可以用单位拍的形式来组织、计量,使其清楚、条理,便于弹奏者掌握。
谱例7b
谱例7c
可见,演奏者通过找到并清楚的表现出单位拍子,节奏的动向就能够较好地把握,就有了供弹奏者把握的平衡点。这就像一个优秀的骑手紧紧抓住了骏马的缰绳,才可能达到真正操纵节奏、塑造节奏的目的。因此,为了掌握节奏发展形成的动向特征,弹奏者要尽快形成内心的“拍感――单位拍子”。
4、节奏的骨骼式结构特征――“节拍”
在乐谱上被小节线分隔成的一个个的节拍单位,乍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块状的结构体,程式化的排列着,形成节奏的骨架式形态。它的内部结构一般由两个以上的单位拍子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结合在一起
(注:“一拍子”是一种较少见拍子,这种拍子往往在变换拍子中出现。但中国戏曲音乐急板中常碰到,本文不作重点论述。),形成了富有鲜明律动特征的结构单位――节拍。
作为构成节奏组织骨架形态的小节,其节拍律动结构形态多种多样,如2/2、3/2、2/4、3/4、4/4、5/4、3/8、5/8、6/8、7/8、9/8、12/16拍子等等。这每一种节拍形态中都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这是由于单位拍子在节拍结构中的形态和强弱差别所造成的。其中不同形态的单位拍子组合成的小节,其内部的动感特征更加典型和鲜明,例如贝多芬《命运》交响乐中的主题动机([XC;%80%80]),如果单纯是八分音符的连续,没有二分音符在节奏上的延长式停顿所形成的律动声效,就不容易使人联想到命运之神的叩门声。再如谱例8巴赫初级钢琴曲集《进行曲》中三连音加两个八分音符的组合,形谱例8成了该曲典型的节拍特征,使人难忘。这样看来,两个以上形态不同的单位拍子相结合时,无论其中音符有多少,节拍的动力和表情特征就愈加鲜明和动人,就愈加使人注意和牢记。
在节奏以小节式的结构步态连续不断向后进行时,相同的内部单位拍强弱关系就结构成为单一拍子或复合拍子;不同的内部强弱关系就结构成了混合交替拍子。这些单一拍子、复合拍子和混合交替拍子,把多种节奏型组成的单位拍按照强弱规律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律动结构,成为音乐情感表达中的骨骼式逻辑片段,构成了节奏的更高一级的载体形式。
谱例8
类似于谱例9莫扎特变奏曲,在传统的钢琴作品中,小节之间大多是相等的,以相同的节拍形式(单一拍子或复合拍子)单纯、整齐、均衡地排列着,保持着音乐结构的规整与平衡,体现出以节拍为单位的均匀律动,使抽象的节奏变得可视和客观。而在近现代作品如勋伯格钢琴组曲中intermezzo(见谱例7c)中,大致以2/4+3/4两个节拍的复合态(块状)进行律动,两种节拍的小节数时多时少,节奏张力时紧时宽。甚至有些现代作品以更大的单位进行律动甚至根本找不到律动单位(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但不管律动单位有多大或者有没有律动单位,小节中依然存在单位拍之间的强弱关系,也许会迁移为其他节拍形式进行富于变化的新律动,但是节拍特征依然存在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谱例9
因此,节拍作为一个体现拍子间强弱规律关系的节奏组织单位,以小节线为界,展示着节奏的结构特征。钢琴演奏中若要准确塑造音乐形象、把握节奏的结构轮廓,就要搞清节拍的内部结构,用心体会并演奏出节拍的律动特征,在块状或框架式形态中体现出节奏的发展脉络。因此,演奏者有意识的建立内心的节拍感,可以更好地塑造立体的节奏框架和丰满的音乐风格。
5、节奏的鲜明活体形象――多种节奏形式的立体结合态
节奏的组织形态,在横向时间序列上形成单音、节奏型、单位拍、节拍等逐级增大的结构形式,节奏的平面性征也越来越鲜明。但这些还无法体现节奏的鲜活形象,只有不同的节奏结构面在纵向上形成立体结构层次,节奏的整体特征才能够显现出来。这种纵向结合的节奏织体形式基本型有以下几种:
1、基本划分的节奏态在纵向上的结合。
(1)在主调性质作品范围内,这种双手所弹奏的不同节奏形态,虽然在纵向上时值能够对齐,但由于节奏形态上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层面的韵律层,使节奏动感更加丰富起来,体现出基本划分型节奏中的立体结合特征。如谱例10a(库劳C大调小奏鸣曲op55之1)中,左手的切分节奏态与右手的附点节奏态以小节为律动单位上下对位配合,音乐的节奏感体现在既***又相呼应的两种层次的结合态上。
谱例10a
(2)再如谱例10b肖邦(英雄)波兰舞曲143-151小节中,旋律中小字二组的c2音作为重音连续不规律出现,呈现出埋藏在旋律声部中又一个节奏层次。这一由重音不规则重复所形成的隐性节奏层与其他两种不同的节奏层次在纵向上统一在一起,相互辉映和交错,大大加强了节奏的丰富内涵和动感活力,构现出丰满的立体节奏形象。
谱例10b
2、基本划分的节奏与特殊划分的节奏编织出的节奏层次是钢琴演奏中又一极富表现力的节奏型态。
当钢琴谱表中单位拍内的音数出现不规则的对位形式,例如2对3的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3对4或6对8的肖邦幻想即兴曲(见谱例11),就显示出每种律动织体鲜明的***性,它们以单位拍的形式上下拼嵌在一起,使节奏富于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极其丰富的节奏结合型态,产生震撼人心的声响效果。
这种类型的节奏纵向结合形态在钢琴高级作品中屡见不鲜,它***性、层次感更强,是塑造多重节奏律动形象的有力形态。
谱例11
3、复调类乐曲中多种声部节奏态的错综对位,使钢琴音乐朝着立体型建构,声效更加丰富多变。如谱例12巴赫《F大调赋格曲》三种以上的相同或相似平面节奏层次形态,由于受多重声部横向***进行的影响,立体的节奏结构形态更加鲜明,节奏的整体形象丰满、鲜活起来。
谱例12
以上三种立体节奏态在演奏中,以单位拍为准绳、以节拍为单位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结合起来,建构起了立体多重的节奏结构形态,制造出了无限丰富的动感声效特征。可是,从演奏者的角度来看,左右手的均分对应关系便于弹奏,而节奏的不均分往往给演奏者带来困难;同样,复调性多层织体的立体结合态,更是难上加难。可正是这样的不均分与复调结合态,能够使左右手演化出内涵丰富的多种结构形态,形成了丰富的节奏声响效果,使节奏立体而形象。
二、彰显节奏的生命活力
1、“节奏重音”
在乐谱上,多种节奏形式的立体结合形态使节奏具备了生命的结构体,但要使这种立体的节奏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合理的使用“重音”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在实际演奏过程中,由于受作品中单音时值的分组变化、人为的力度的强调、节奏型的转换、旋律织体形态的变化、和声音块的被动性增厚、音区音色的改变、立体音块的相互牵引等因素的影响
(注:详细请参看张巍《论节奏结构的重音》,载于《音乐艺术》,2007年第2期,第28-41页。),使得“重音”的出现有时与节拍重音重合,有时又不受节拍的限制,***出现,这给作品带来了生动的表情性。
在常态弹奏中,节拍重音和节奏重音有以下几种形式的基本结合态:
(1)当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重合时,音乐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大有万众一心之感,如一般的进行曲、赞歌、圆舞曲。
(2)当节奏重音不与节拍重音重合,例如切分音就会使节奏出现错综、摇曳之感,它可增加乐曲的动力(活力)、体现富有个性的风格特征,如肖邦的波罗涅兹舞曲(重音常出现在第二、三拍)、马祖卡(重音也常常不在第一拍,变化更加丰富)以及现代爵士乐等。
(3)有时作曲家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节奏特征,人为的使用力度重音,使音乐节奏富有个性化的突变,产生鲜明的表现力。如谱例13(贝多芬第一奏鸣曲第一乐章结尾),这种重音主要表现为在音乐的某一个节奏位置或时值上加进一个强音记号或是其他类似的力度的加强标记,如“sf”、“>”或“”等等。
谱例13
(4)作曲家有时为了特定的表现需要作了“重音迁移”,使之不同于一般法则而产生特殊的效果。如谱例14格里格的《阿尼特拉舞曲》,它的基本拍号为3/4拍,但从第5小节开始,由于相同音型的连续运用和重音记号在特定位置上的出现,使音乐的重音迁移为2/4拍,使音乐的节拍时“大”时“小”,重音的密度时“宽”时“窄”,既强调了舞曲性音乐的体裁特征,又生动地描绘出舞姿多变的形象。
谱例14
节奏重音与节拍重音“重合与分离”的结合形态,在一首乐曲中往往兼而出现,以便在对比与统一中体现出音乐的张力和内涵,在规整与变化中体现音乐风格的美感和力度。当节奏重音与节拍重音重合时,这些重音起着强化节拍结构一致性的作用,表现出循规蹈矩的自然特征;反之,这些重音成为音乐节奏运动的一种动力,就会体现出变化和动感,在这二者之间体现了一种和睦和斗争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正是音乐节奏形成、发展、不断丰富和富于生命力的原动力。尤其是在立体节奏形态下的重音的变化,使音乐的节奏变得更加得扑朔迷离,似乎有一种展示生命的精神在游走、在畅吟。因此,这种非节拍重音――节奏重音,成为了彰显节奏灵魂的本质载体,合理的而准确的演奏出各种节奏层次中的各种重音,成为一名钢琴演奏者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2、自由节奏的运用
节奏的准确仅仅是音乐表现的前提,要想使音乐真正富于灵性,还要善于(小心地)不遵守这些节奏要求,夸大其中典型节奏的典型特征,使节奏在节拍的框架中自如的伸展、变化。这种特征往往在一个作品中多次重复或变化重复从而使听者从不同侧面多次理解它,也就是说,节奏的伸展体现音乐的特征,夸大了的特征才能真正表现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艺术作品所渲染的事物比事物本身更像其本身,音乐他把事物的本质夸大了,使人们更容易认识。
那么应如何夸大特征呢?夸大音乐的特征,必先从夸大节奏的特征开始。音乐表现中的rubato体现在节奏的细微变化和演奏者个性差别上,这不易觉察的细微伸展和紧缩,并没有改变节奏的本身,但却使节奏出现了灵动的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1)节奏的伸展(rit.---)、紧缩(acc.)(2)节奏型的夸张:使音符长的更长、短的更短(如使附点更象附点,但绝不能弹成复附点),重的更重、轻的更轻(注意把握分存)(3)连线的使用,是强弱关系发生变化,如切分、跨小节等等。
但这种变化只有建立在前后的联系和对作品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涅高兹称之为“盗窃”,时间是固定的,只不过有借有还而已。但要切记,夸大但决不是跨越,不要离风格走得太远。对乐曲理解更深、更透的基础上的夸张才是合理有效的,千万不可无病、东施效颦,尤其是演奏古典作品时建议千万不要轻易改变节奏的时值,宁可规矩一点、老实一点、自然一点,弄不好会歪曲作品的风格特征。
在音乐艺术表现中,缓急法的运用能够使节奏灵动起来,其中的疏与密,动与静,长与短,顿与挫,快与慢,扬与抑,散与整,断与连等对比手法,能够演变出千变万化的音响世界,给音乐表现带来了无穷的空间。“节奏”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元素,融入其中,通过音D拍子D小节线D重音D节奏的层次等在富于个性的缓急变化中体现节奏灵动性。
但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节奏都不可能以纯粹的狭义存在,它必然要包含着广义中的另一些因素。这体现为节奏与旋律的关系、与力度、速度、和声、层次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来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任务。节奏既表现出其***的表现功能,又能够融入到其它因素中。在钢琴演奏的实践中,既要尊重节奏的规定性,紧紧抓住时代的审美特征,更要突出节奏的灵动来充分的体现演奏者的个性特点,只有二者有机的融合在创造性的艺术表现中,才能真正体现节奏的内涵,使节奏富于生命力,更有效地塑造出生动、鲜活的音乐形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节奏”客观上通过单音、节奏型、单位拍子、节拍、多重节奏形态的发展演变以及重音、缓急法的个性运用,从细节到整体、从单纯到立体,一步步的彰显其总体精神面貌。这些谱面可见的节奏素材,在节奏的总体特征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共同构建出节奏的鲜活形象。因此,演奏者通过弹准单音、突出节奏型、理清单位拍子、抓住节拍律动结构特征、刻画出节奏的立体形态和弹活节奏重音等六个方面的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在实际演奏中整体性的把握以上各载体的技术要求,才能真正表现出节奏的本质内涵、充分地体现节奏的作用,方可为下一步更好地展现音乐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钢琴上展现“节奏”活力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