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百宝箱” 在杜十娘性格塑造、小说主题形成、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充分显示了改编者的思想高度和艺术匠心。
【关键词】百宝箱;性格;主题;情节结构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改编的拟话本小说,“百宝箱”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个小道具。这个道具虽小,但在杜十娘性格塑造、小说主题形成、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却非常重要,充分显示了改编者的思想高度和艺术匠心,值得深入探讨。
一、小说标题中的“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名为《负情侬传》,是同代文言笔记小说家宋懋澄的作品。文中不乏对负心薄幸的李甲的唾骂、对孙富坏人姻缘的指斥,甚至嘲笑李甲“发乎情,止乎礼”,但小说的主题却定位在赞美杜十娘的“三贞九烈”,捍卫封建道统。冯梦龙突破了宋懋澄的局限,把小说标题改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把“杜十娘”与“百宝箱”置于文章标题位置,并用“怒沉”连接起来,强化了杜十娘的反抗者形象;重新为小说确立了一个反封建礼教、反新兴资产者市侩的主题,弘扬了人格、尊严、情感等人文主义价值观;把“怒沉百宝箱”这一高潮性情节置于文章标题,形成了读者的期待效应,为小说设置了悬念,同时,“百宝箱”也就成为了小说的一条基本线索,在结构上贯穿全篇。
二、故事开端与过渡处的“百宝箱”
杜十娘从良之后,与李甲在京都与众姊妹及柳遇春道别,谢月朗托口众姊妹相赠,把一描金文具送给十娘,这就是“百宝箱”,是“百宝箱”在正文的第一次亮相。“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推辞,也不开看,但殷勤作谢而已。”这两个让人疑窦丛生的细节,正展示着杜十娘的性格,并暗藏作者的结构意***。它引起我们对“百宝箱”的兴趣,从而接触到故事开端处的杜十娘。“因见***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激于情义决定与落魄的李甲从良;身拥巨资,却坚持让李甲自借赎身银三百两;提前偷运“百宝箱”出行院;欲携巨资入豪门以换取认可……我们看到了典型环境中的杜十娘的典型性格:高洁、精明、自尊、重情义。在情节结构上,正文中的“百宝箱”第一次与标题呼应,并为下文的三次出现埋下伏笔,设置了悬念;“百宝箱”的出现特征为暗出、慢出,此是“欲扬先抑”,为后文蓄势。
杜十娘与李甲行至潞河,李甲没了银两,杜十娘“乃取鈅开箱。公子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觑箱中虚实。”“十娘仍将箱子下锁,亦不言箱中更有何物。”此是过渡情节中的“百宝箱”。我们看到杜十娘对李甲的爱、信任、对前途充满信心以及重情轻财的特点。这正是后文“怒沉百宝箱”的情感基础。另外,“百宝箱”在此处出现,承接了前文的悬念,继续为下文蓄势;把“从良”与“沉江”两块情节连接起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高潮与尾声处的“百宝箱”
孙富替李甲分析了处境,李甲最终选择了封建豪门的长子地位,放弃了杜十娘的真情,把杜十娘以一千两白银的身价卖给了好色成性的孙富。绝望愤怒中的杜十娘,以沉江前的怒骂、“怒沉百宝箱”的自杀行为,展示了自己的深层性格,形成了小说的反抗主题,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先以“百宝箱”为抵押,把孙富的一千两银子诓到李甲船上,再把百宝箱诓回来;当着李甲孙富之面,把“百宝箱”逐层打开,展示异宝,再逐一扔入江中,吸引来众多“舟中岸上之人”;痛骂孙富“以奸***之意,破人姻缘”,指斥李甲“有眼无珠,负心薄幸”,表白自己一番苦心、一腔真情;然后“抱持宝匣,向江中一跳。”杜十娘的报复与反抗言行,再次展示了性格中的精明,并显露了坚贞与刚烈的高贵品性。“百宝箱”中的异宝与杜十娘的美好性格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杜十娘与“百宝箱”这一对美好事物的毁灭,形成了小说反封建礼教反资产者市侩的主题。“百宝箱”完成了对标题、开端、过渡处的呼应,解开了谜底;“欲扬先抑”的目的也达成了,“百宝箱”给人留下了令人眩目的震撼印象。
柳遇春“坐监完满,束装回乡,停舟瓜步”,无意中捞到“百宝箱”,杜十娘托梦于他,赠“百宝箱”乃为报答当年从良相助之情。这是故事的尾声。“百宝箱”再次现身,并非画蛇添足,乃作者有意为之,为小说增添了余味。杜十娘重情义的性格得到强化。故事情节更完整更自然。柳遇春“识情重义”的作为得到肯定,考虑到孙富死李甲疯,作者弘扬了自己人文主义价值观,对杜十娘遇人不淑的悲剧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综上所述,“百宝箱”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除了开端、高潮处出现的“百宝箱”,冯梦龙袭用了宋懋澄的构思外,标题、过渡、尾声中出现“百宝箱”,都属于冯梦龙的独创。在此,我们看到了明末优秀通俗小说家的杰出才华。
参考文献:
[1]吴晓铃.话本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黄敏.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选译.巴蜀书社,1991.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论“百宝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