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历来是佛学中争论的焦点。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关“性寂”与“性觉”的著名争论中便明确的出现对“如来藏”诠释问题的争论。争论双方最终各持己见终无定论。因此考察二者的含义和异同,对于认识佛教,正确理解佛教经典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如来藏;阿赖耶识;影响
一.如来藏的含义
何谓如来藏?《佛学词典》对如来藏的定义是:“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楞伽经》上云:“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磐、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磐,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延寿禅师在《宗镜录》卷二中说:“若心有起。有境可分求。於法有所不足。以功德。即一心自性。不有法而可更求。是故足於恒沙非一非不可思佛之法。有。故真如名如藏。亦名如法身。” 在延寿看来真如即是如来藏,如来法身即是如来藏。但如果我们继续对《宗镜录》读下去,如来藏的定义还远不止这些。有鉴于此,我们也许会在讨论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后对如来藏有个更为清楚的体悟和认识。
二.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历来是佛学中争论的焦点。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关“性寂”与“性觉”的著名争论中便明确的出现对“如来藏”诠释问题的争论。争论双方最终各持己见最终没有结果。
在张曼涛主编的《禅宗史实考辨》(禅学专集之四)中有印顺法师的一篇《宋译楞伽与达摩禅》一文中提到:“楞伽经曾被唯识学者评为:楞伽体用未明。”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楞伽经中总是说“如来藏识藏心”。印顺法师解释到:“其实,楞伽法门是另有见地的,只是与唯识学不同罢了,主要的,楞伽经所说的阿赖耶识有这真妄和合的意义,这在宋楞伽经里说得非常明白。”另外,在《如来藏之研究》中印顺法师说:“如来藏,一般人是依信而知的;自性清净心――心性本净,唯心,唯识,都从瑜伽者的修心(定)而来,所以真常唯心论,有重信仰而更重定的倾向。”周贵华教授指出:“如来藏学实是无为依唯识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后者是瑜伽行派学说的一个支流,与主流有为依唯识学互补。”这是他参考了各家观点,并进行史料方面的认真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他还进一步梳理了根本唯识学在汉地所传的演变过程:在他看来当代人们所接受的唯识思想是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学,这是一种被“纯化”了的唯识思想。“……但实际上,瑜伽行派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时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初期佛教思想的整合集成,亦蕴涵了如来藏学的基本思想结构。” 浙江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吴可为认为在中国佛教内部“如来藏思想已经在整体上被误读”在他看来“阿赖耶识、真如空性与如来藏心”分别是大乘佛教中唯识学派、中观学派与如来藏思想这三者各自最核心和最基础的概念。在他看来“如来藏思想根本不存在所谓实体化倾向,它与唯识学的主要区别乃是解释学的原则和角度之不同。正是基于这一区别,识性如来藏与唯识虽然同样以第八识为依止,却开演成两种有重大区别的理论体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区别的根源只是解释学和方***上的,则这两种看似正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之间倒正隐含着一种建设性的互补关系。”
综上论述可看出既有共识又有区别。三家都对如来藏思想给予了肯定,并都认为它是发展的学说。并且三家的共同认为在识境论方面如来藏和法相唯识思想较为一致。但是就如来藏思想的地位问题,三家各执一词。在印顺法师看来“如来藏是真如、空性的异名”并坚持如来藏义并不违背佛法的空义。不仅如此,印顺法师还强调如来藏是大乘佛教的别说。他在《如来藏之研究》里说:“缘起与空,唯识熏变,在阿含经与部派佛教中,发现其渊源;而如来藏说,却是佛教大乘不共法,是别教。”而周贵华教授在肯定了印顺法师“补上了从《阿含经》到唯识学之间缺失的部派佛教的一环。”的同时提出“印顺法师并没有看到如来藏学与瑜伽行派学说的紧密关系――如来藏学实是无为依唯识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后者是瑜伽行派学说的一个支流,与主流有为依唯识学互补。”他进一步也指出如“无为依唯识学与有为依唯识学从本体论、缘起论、识境论角度看,有同有异。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在心与心性的关系上,亦即本体论上。二者在缘起论方面的差别在于无为依唯识学以心性真如为缘起根本因,以阿赖耶识为缘起的直接因,而有为依唯识学以阿赖耶识为亲因,心性真如为缘起的疏助缘。但无为依唯识学与有为依唯识学的识境论完全一致。……可以看出如来藏学的识境思想即是无为依唯识学识境思想与有为依唯识学识境思想的整合。” 而这一点在无可为看来将如来藏思想“彻底消释到中观或唯识的体系之中去。或者将如来藏思想从佛教中彻底清除出去,无论是何种方式,作为大乘佛教中一种极为重要和独特教法的如来藏思想都已消失不见或被完全隐匿了,如来藏思想都已经不再是作为其自身被通达,如来藏已经不再是如来藏,” 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他认为从境、行、果三个方面对如来藏思想之根本教义的解读中可以看到,“如来藏类经典所传达的这些思想,作为一个相互密切关联的整体而言,既不同于中观学派,也区别于唯识学的体系。,如来藏思想乃是大乘佛教中一种极为独特的教法和教义。”这与印顺法师的观点是有相似之处的。但是二者的关注焦点和考察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印顺法师关注的是“如来藏”名称之由来,想以此梳理清楚如来藏思想的发展来源。在他看来,“如来”与“藏”应做分别考察,“如来与藏是印度世俗固有的文字。……如来是众生的别名所以也我即是如来。而藏为胎藏之意”以此而得出结论,如来藏之含义有神我的含义。因此“如来藏说与印度外道的神我说类似。《宝性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如来藏为佛种姓义。”印顺法师进一步考察了此说法的出处,提出在《增一阿含经》中有本性清净心,客尘所染。之说法。继而“心性本净,客尘所染”成为了如来藏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无可为副研究员则从以佛教的存在论为出发点,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从这种误导性的提问中抽身出来。”基于此种思路,可以看出,如来藏思想是大乘佛教依止的根本。而且“如来藏”并不违背中观空义,将如来藏实体化是荒谬的,是对如来藏彻底的误读。这与印顺法师对如来藏的认识是不同的。由此他得出结论:“在大乘佛教中,佛性意义上的如来藏是关联到整个现象世界之存在的概念。成佛因而决非只是将蕴含于生命个体中的某种潜能或潜在本质现实化,它同时亦意味着对整个现象世界之存在的如实洞悉。这也正与大乘佛教对佛的解释一致:佛乃是如理如量现证一切现象之实相的彻底觉悟者。”这种超越前人的见地,更让人能够深入理解“如来藏”之本旨。是深刻而通达的。
综合以上的观点,对于如来藏思想的起源与意义已经有了较为清楚清晰的思路。曾经的那场“性寂”与“性觉”的争论已经离我们远去。当代对于如来藏思想的研究渐渐增多,足以证明如来藏思想对于理解佛教经典有着重要的意义。(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参考文献:
[1] 大正新大藏 台湾CBETA 子佛典 V1.36 普及版
[2] 周贵华,《唯识与了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张曼涛主编的《禅宗史实考辨》大乘文化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四月版
[4]. 无可为《大[4] 乘唯识学与如来藏思想辨微》,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年7 月第14 卷第4 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