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治未病”乃中医一大特色。根据《内经》《难经》及仲圣等诸贤论述,揭示“治未病”之摄生、见微知著、治“病未及脏”、见肝之病先实脾等内涵,认为中医“治未病”工程要从学习中国传统摄生术开始,要有真师传授,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要重视临床实践,并从自身开始,在艰苦实践锻炼中逐渐登堂入室以臻“透垣”、达“上医”水平。所谓“上医治未病”并非是不治病只预防;乃是知“三因”、能“养慎”、“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并善治危急疑难之病不使“及脏”耳。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上池水;上医
中***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06-05
“治未病”乃中医一大特色也,然不仅是西医,就是现在诸多有“名中医”之称的专家学者们,对此问题也多缺乏应有的认识,有真知灼见者可谓凤毛麟角,非常罕见。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根据个人数十年的学习和实践体会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 什么是中医“治未病”
现在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论述颇多,比较著名的:一是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中关于“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见解,认为中医“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的,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这就叫做以己之短击人之长。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你怎么可能和现代的速度相比?”并举心梗为例,“心梗发生了,你会往哪个医院送呢?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我看100个人会有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也许就是张仲景再世,他也会建议你送医科大附院,而不送中医学院附院。”[1]一个中医专家居然发此高论,使我感到非常惊讶和失望。再就是《健康报》发表的温长路教授之说,认为中医“治未病”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2]。彼虽提出养精调神、合理饮食、强身健体、科学用药等措施,看似很全面,可是类同西医,并未谈出多少中医特色。
首先,应该把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搞清楚。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见于《内经素问》首卷,该卷包括上古天真论篇、四气调神大论篇、生气通天论篇和金匮真言篇等四篇,论精气神也。按《内经移精变气论》,有“上古之治病”、“中古之治病”以及“暮世之治病”之不同。“治未病”属上古之治。《内经》批评今世之治病曰:“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注云:“已成而后治之,是犹渴而穿井,不亦晚矣!”要求今世之人学习上古治法,提高医疗水平:“今世之人,能修养其精气,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3]。
著名案例一为扁鹊过齐对齐桓公之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再就是仲景诊治王仲宣:“君年至四十,当有疾,须眉脱落,脱落后半年必死,宜预服无石汤,庶几可免……”[4]。“见微而知著”,此上医“治未病”之一义也。
《内经素问刺热篇》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释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今始见于色者,尚在气也,故曰治未病。未病者,病未及于藏也”。可见疾在腠理、疾在血脉、疾在肠胃间,“病未及于藏”,均属“治未病”范畴。“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所以“不治(已病)”[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注云:“邪在五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藏则死矣”。病在骨髓,病及于藏,或“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神仙无方,因此“不治”。那么扁鹊治虢太子起死回生,是否也属“治未病”?因为“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蓄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未病及脏,“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因此按“病未及于藏”的标准仍属“治未病”。“治未病及脏者”,此“治未病”之二义也。又《难经》谓“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和《金匮》“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示阴阳五行之道,此乃中医“治未病”之第三义也。“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惟庸工误人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儒门事亲》)”。观今之治,“肝药”“胃药”等广告满天飞,什么“治未病”?发人深思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西医视触叩听,中医望闻问切,二者都是需要对形而下认真下功夫。南怀瑾曰:“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医理学的本身,都是从受精后的形而下开始,对于生命的来源,形而上的本体,都未加了解”[5]。因此认为中医“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这种说法不符合中医临床实际。
2 中医“治未病”是怎样一个工程
《上古天真论篇》释曰:“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始生之真元也……所生之来谓之精,故首论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故次论神;气乃***中之生阳,故后论气”。《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生化于脾,为后天之气……,总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也,保元者,保守此元气之谓”[6]。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西医是毫无所知的。抱朴子曰:“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然此三事,复有浅深,不值明师,不经勤苦,亦不可仓卒而尽知也”[7]。纵观中医学史,凡是在中医学术有成就者无不与道家传授有关。扁鹊之得长桑君秘授,华佗之“晓养性之术”,王叔和之“洞识养生之道”,孙思邈之“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刘完素之“尝遇异人陈先生”,李时珍之“幼以神仙自命”等,史书明载,可是迄今有关我国特有的“神仙之道”尚未见受到应有的重视,愚以为这是非常重要并需要紧急抢救的文化遗产工程;对道家摄生一无所知却又在侈谈什么“中医治未病”,能得其精髓吗?[8]《丹溪心法》曰:“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未尝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论乎调神,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曰食饮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谆谆然以养生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也。”[9]
解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了解扁鹊的学医经过不无启迪:“少时为人舍长”,就是“主管客舍工作的人,类似于现代旅馆中的经理”。既没有医学院毕业之文凭或资格证书,更谈不上什么学位和职称。而长桑君也仅仅是一个普通民间医生而已,当时并不出名。“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怎样解读《史记》这段文字?愚以为关键词有三条:一是“怀中药”;一是“上池水”;一是“殆非人”。关于上池水,《史记》索隐云:“旧说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余以为非然也。至于怀中药,无释;“殆非人”,则释为“隐者,盖神人”。如果抛开其神秘色彩,根据长桑君学仙隐者这一点,由道家学术观点分析之,那么对扁鹊的高超医术便不难理解,这对我们学中医者也许不能不有所昭示:
如所周知:《内经》不仅是中医经典,也是道家经典之一,道家与医学有关的经典还有很多,如《黄庭经》就值得一读[10]。从道家观点来看,上池水并不在体外。《黄庭经》认为,人身有三池:舌下为华池,胆为中池,小腹胞为玉池。上池水应指口中津液,“为玉液,一名醴泉,亦名玉浆,贮水为池,百节调柔,五藏和适,皆以口为官主也”。《黄庭外景经》又谓“口为玉池太和宫,唾为清水美且鲜。唾而咽之雷电鸣,舌为灵根常滋荣”。“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可见上池水对于养生家来说颇重要。由此再来看其“怀中药”,则应该是“金丹大药”也。按养生家所说,这个药的特殊写法为“自家水”,即“自家”下面加一“水”便组成一个特殊字,即“药”(参见赵避尘《性命法诀明指》一书,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年版)此药非同一般的药,能治大病,祛病延年,又不用花钱买,“人人都有长生药”是也。《规中指南》曰:“何谓药物?……元精是也”。这不仅是为《治未病》而已,也为我们学习中医提高中医水平点燃了一盏明灯。
更为有趣的是:不仅中医重视“自家水”,包括三池和精,西方对“自己池中的水”也相当重视。英国自然疗法专家阿姆斯特隆・伦德著《生命之水》(The Water of Life)一书,因为读《圣经》:“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中里的活水(Drink water from your own cistern,flowing water from your own well)”时,意识到“这一定是尿”,于是开始喝尿(“下池水”)。从此喝“黄金之水”风行全世界。印度前首相拉萨氏65岁时读了该书便立即身体力行,喝了10天就解除了40年来不吃药就不能通便的苦恼,到1991年96岁持续31年每天晨起喝一杯尿,一直皮肤光洁,老当益壮(见香港石玄柱著《唤醒万病有效尿疗法》,成都出版社版)。我国用尿治病的历史可追溯到《伤寒论》。按明虞《医学正传》曰:“夫倒仓法,全借自饮轮回酒十数杯,以祛逐余垢,迎接调匀,新布荣卫,使脏气肓膜生意敷畅,有脱胎换骨之功也。多嫌其秽,因致中辍,而功亏一篑。若非明物理、通造化者,其肯视为美酝良味乎?”据云:此段乃丹溪与人书简所论也,国人知之者亦鲜矣。是否值得研究?
无论下池水(尿)还是上池水(唾液)都比较简单易行,也易于推广;而欲锻炼精气神达到“道家凝神聚气”的境界则等于现在要在沙滩上营造一座琼楼玉阁,谈何容易。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虽然这方面的书籍汗牛充栋,可是能读懂的人又有多少?又必须师授,所以说现在要提倡“治未病”、培养扁鹊级中医水平的人才非常困难。
现代KY3H模式“以系统工程的观念考察人的生命运动”;“以传统中医学和养生学为主,融合现代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形成以辨体(质)、鉴(状)态、识(未)病、干预(调理、评估(效果)等为主要环节构成的个性化健康保障技术和服务体系”;“以传统健康文化理念为主导,以被保险人(未病/已病)为主体,从改变其观念入手,进行顺势调理,实施互动式健康管理”。首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生命观是不同的,传统中医学和养生学如何与现代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融合”?“辨体”、“鉴态”、“识病”、“干预”、“评估”等措施是中医还是西医?其“传统健康文化理念”又是什么?传统中医认为生命与“元气”(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息息相关,其“治未病”思想亦源于此,离开这个根本,能说是“中医治未病”工程吗?……
3 什么是上医
《丹溪心法》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难经》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11]。工者,医也。可见不论上工还是中工都是治病者。曰“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的,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显然是错误的。医不治病,奚为医?
是的,现在许多中医之“上医”是不看病、不搞临床的。他们只会讲学,但很少会看病。按《扁鹊传》注云:“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现在有些中医诊病,不看色脉,也不辨证,诊断靠B超、胃镜、CT、MRI甚至PET等,***则是根据西医检查报告,美其名曰“最先进的仪器最科学的诊断加上最好的中药――中西结合”!开药动辄几十付或上百付,用药量大味数多,往往需用车运(卖药而已)!病人来源靠广告,不管***效果如何,诚恐“十全六”亦难以达到,只要能给单位创“效益”那就是“名中医”。如果只治一些不痛不痒不关轻重的慢性病人,见到危急病人则回避或推给西医;并且还有借口,竟以“上医治未病”为名,说什么:“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治的这个病人,我治的这个冠心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发生,你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如何比较呢?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患者个人,哪一个更有利益?我想100个人里,也会有100个人是赞成我的。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比较,也许中医的认识我们就会有信心。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1]。显然这是吹牛皮!因为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你能使这个冠心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你有这样的本事吗?“不会治病又说大话”乃是现在许多“名中医”的通病,为什么现在有些中医名声不佳、甚至谓“中医都是骗子”?正是这样一些“中医专家”把中医搞得臭名昭著乃至名誉扫地也。
《难经》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医者清心凝神,一会即觉,不宜过泥,泥则私意一起,医者与病者神气相混,反觉疑似,难于捉摸,此又以神会神之妙理也”[11]。其要领见于《素问五藏生成篇》。先决条件就是医者要“懂气脉”,而气脉又是解剖学上看不见的东西,可谓“独具慧眼”,决非靠死读书所能学到的,所谓功在书外也。因此说真正的中医“上医”应该是有其特殊技能或曰“特异功能”的。我师王无先生还会看“流年运气”,望面即能说出你的过去和未来,当时我不信,但后来一一都得到验证,其言非虚也。上医用气诊病,如同西医用超声波或电磁波诊断疾病一样,虽然看不见,但仍属形而下,仍属生理或物理现象,不是哲学问题,更不是迷信。
我们知道:西医在预防疾病和在疾病预后方面都有很多研究,也主张预防保健和防患于未然;然:这是否是中医“治未病”呢?西医之“未病”来自体检无异常发现,如“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证(CFS chronic fatique syndrome)”等;中医之“未病”则有自己的标准:台湾《中医之钥》提出六条以自检健康:一曰三餐按时知饥饱;二曰晨起入厕颇定时;三是一觉睡到大天明;四尿色正五七次;五面凉兮双足热,夜眠伸脚到被外;醒来即觉阳物动,无思无虑如孩童,女人或感隆,手脚不凉最看重。中医整体观,旨在全身调整。西医定期体检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疾病以便于早期***如血脂异常或有肿块等。心理舒畅、饮食合理、运动锻炼、科学用药以及讲究卫生等对于维护健康固然重要,但不能说这就是中医“治未病”,即使你也用了不少中成药或者还搞一些推拿按摩针灸火罐等。为什么会把“醒来即觉阳物动”作为健康标准呢?这可能也就是中医特色。“《素问》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以法治病为上医”,“上医治国”,“上医治未病”。现在,许多中医上医之道都已失传了,非常可惜!中医“治未病”非常可贵,为国家和人民负责起见,我们应该振作精神、深入发掘、不断总结和提高才是当务之急。
4 是“思考”中医还是实践中医
刘力红博士《思考中医》一书有许多提法都很新颖,如“内证实验”,我就很同意,并发表过支持文章[12]。可是究竟如何学习中医和发展中医?“思考”固然重要,可是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实践。我本来学的是西医,为什么要搞中医?毕业于西医最高学府,深知西医之诸多不足和弊端也,因为有许多疾病西医治不好或不能治,迫不得已,逼上梁山,致使我不得不钻研中医。《隋书许智藏传》谓“尝以母疾,遂览医方,因而究极,世号名医。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为孝乎?’”为了父母和亲人的健康和幸福,为了积德行善多做一些好事,即使一般非医药专业者也都应该学点医学知识,如***副***退休后还要研究《黄帝内经》,这是对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曰:“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危,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学习《内经》,至少对指导个人养生也会有所裨益。如上世纪60年代初有位老中医曾对我讲过:“我有86岁高龄,主要是记住《黄帝内经》‘饮食有节’这一条”。他吃鲜鱼只吃味,给我印象甚深。然作为医学专业工作者欲治病救人光看《黄帝内经》显然还是不够的;即使像我们这些七旬左右的人,受教育影响,满脑子“***”道理,对阴阳五行等如果没有一点基础知识,能否读懂也许还是一个问题。《韩氏医通》曰:“秦汉以前,有说无方,故《内经》诸书,郑重缕,亦多累世附会窜杂之言。汉魏而下,有方无说,非无说也,言愈多而理愈晦也”。所以我们对经典著作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个人体会,认为吴鞠通“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的学习方法值得学习。其中有些微义奥旨惟有结合临床才能领悟。1997年出席首届《黄帝内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发现有些“白首穷经”的老教授们对《内经》也不能说都很精通,因为他们有些人长期脱离临床实际;相反,我作为“门外汉”却被安排作大会发言,文章还刊载于中华医史杂志。“愚者千虑也有一得”也。理论不结合实践,便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再好也无用。“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的价值和兴废与否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如果中医只会“治未病”(没有病)不会治“已病”,对危重疑难病人束手无策,不在救治疑难危重疾病方面发挥其特殊的应有作用,甚至妄自菲薄、自甘落后,总感到事不如人,认为“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这就叫做以己之短击人之长”,这种态度怎么能发展中医?!岳美中老中医认为“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是非常正确的,他因为患肺结核工作被辞,“卧床之际,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买得《医学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等书,边读书,边试服药养病。一年余的乡间生活,肺结核病竟逐渐痊可。他切身体验到中医确能治病,于是决心钻研医学,治病救人”(陈可冀:《岳美中医学文集》)。在这方面,岳老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李可老中医于逆境之中钻研中医,“能用中医药***急危重症、疑难病证”(邓铁涛语)。“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辨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自序》。言语真切,令人感动,表现出一颗何等金子般仁爱之心!“仁心妙术”,没有这样一种“痛病人所痛想病人所想”的仁爱精神和苦学劲头就很难学好中医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我学中医,又是因为有些危重病人如中风、心梗、带状疱疹眼病、角膜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半月板破裂、骨折、高位截瘫等用西医药治不好或不能治才学习中医并取得一些成绩[13]。在西医众目睽睽的眼底下用中医药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有时居然能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为病人解除痛苦、转悲为喜,让西医权威也刮目相待从心里感到折服,昂首挺胸为中医扬眉吐气、充满成就感,岂不乐哉!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医要从实际出发,“由点到面”,从一方一法开始逐渐登堂入室,这也可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学医门径。
中医不同于西医:西医***按常规,可以照书本看病用药;中医则不然,中医要凭经验,只要勇于实践和善于动脑筋总是会有点“绝活”。从这一点来讲,任何一位中医都可能是发明家和创造者。《王氏医存》曰:“尝见山农村,杂草野木,秘法家传,愈人奇病。不得谓四圣百家外,无活人之方药也。”然要按“大医习业”如孙思邈所言,欲成为“上医”,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却甚多。“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甚为不易。此外,学上医还必须有明师,有些东西没有老师传授口诀光读书是学不会的。如黄帝还求道于崆峒山广成子也:“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亲口“品尝梨子”,重视实践经验:要善于应用附子治病,你就必须认真体验附子的性味,不怕中毒。“昔神农遍尝百药以辨五苦六辛之味,逮伊尹而汤液之剂备,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虽大圣人有意于拯民之瘼,必待贤明搏通之臣。或为之先,或为之后,然后圣人之所为得行于永久也。医家之务,经是二圣二贤而能事毕矣”(《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学习中医最好从自身学起。针药感觉必亲身体验然后用于人。孔夫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能治自身又能治自己家人之病,然后推己及人,德艺双馨,必有所成就。纵观医学史,许多有成就的医家均源于此,不似今日之某些大医生,对病人的痛苦毫无同情心,不该检查而予检查,不该开药而予开药,不该手术而予手术,不该打针而予打针,不讲医德,惟知鬻药(术)获利耳,岂能对医理有所深究!
一位美国朋友曾这样对我说:“外国专家讲学是旨在把复杂问题讲明白,让你一听了然;中国专家则不然,是把简单问题讲得很复杂,让你听起来云天雾地感到高深莫测”。这使我颇有所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多,究竟什么是“治未病”和如何“治未病”呢?看了不少专家的有关论述,可是看得愈多愈不明白:什么是中医“治未病”?哪里是中医?莫名其妙。如果以己之而欲使人昭昭,岂非甚难?《伤寒杂病论》曰:“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于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知此三因,注意“养慎”,“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对治未病就了然于胸了。《内经》云:“得其要者,一言而终,不得其要,流散无穷”。如此而已。
参考文献:
[1] 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27.
[2] 温长路.中医怎样治未病[N].健康报,2007.
[3] 张隐集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14.
[4] 司马迁.史记(第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2785~2794.
[5] 南怀瑾.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105.
[6]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7]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6~142.
[8] 苟香涛.历代名医传选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9]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续编(五).丹溪心法[M].长沙:岳麓书社,1992:599~560.
[10] 方春阳.中国气功大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08~427.
[11] 叶霖.难经正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31.
[12] 李维秀.何谓“内证实验”――关于周东浩医师《与刘力红博士商榷》之商榷[J].亚太传统医药,2006,(3):20~23.
[13] 林寿文.中华医学专家论文集・李维秀专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