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逻辑:深入探触人类内心世界

我们成为什么人,主要是在心理上变成的、行动上做成的,不是头脑思考成的。头脑的思维,如果没有驱动行动,并产生相应的心理结果,一个人不可能有所改变。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曾经把人类生命的历史比喻为一条河流,以及沿着这条河流的公路―其中,河流是种族和遗传,公路是社会和文化。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呢?我发现也有三条路线***。

一条是人在地理空间中的移动,比如在湖南的一个乡下出生,到了北京读大学,然后在上海工作,当然一个人也可能一辈子都待在他出生的地方,比如德国哲学家康德。

第二条,是在存在上,我们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比如小时候我们天真烂漫,长大后慢慢变成了一个正义感很强的人,或者变成了一个恶棍。当然,也有人变成了固执的人,有人一直自卑,有人懦弱保守,有人刚愎自用……在这条河流中,我们有着一个个故事,头脑、心理、人格、身体都在变化之中。

第三条,是我们在社会阶层位置上的移动。有的人从一个放牛娃,通过努力变成了一个官员,或是变成了一个企业家,他们在阶层上都实现了向上的攀爬。当然也有人一直停留在他出身的阶层里,比如父辈是工人,一个人仍然是工人。

在这三条路线***中,最能说明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是第二条。第一条只是他人生之路的社会-地理空间的痕迹,第三条则只是他的社会身份。

我们是怎么变成这种人,而不是那种人呢?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阐述我自己对心理分析的一个重大发现,用它来解释跟心理有关的无数问题。 心理也在思维

先问一个问题。如果我说,“我有权利选择过自己的生活,你侵犯我的权利,这是不对的”,这句话是否讲逻辑?

它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1)、人有选择过自己生活的权利;

(2)、这个权利是正当的;

(3)、你侵犯我的权利,这是不对的。

显然,很讲逻辑。

又比如,有人自杀,我们劝他说:“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下去吗?”这也很符合逻辑―符合头脑中推理用的形式逻辑。

我再费点功夫,把这个推理展开:

(1)、死是最可怕的,比活着可怕;

(2)、你死都不怕;

(3)、因此你不应该怕活下去。

我们在说这句话时,很自信地认为,这个逻辑他不可能拒绝。因为这个逻辑代表了一种理性,而理性构成了对一个人真正的说服。

但现实却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除非他确实不想死,只是头脑发热一下或一时想不开(因此需要我们给他一个不死的理由),否则他是听不进去的。

为什么这样?

因为除了头脑在思维,我们也用心理思维。除了头脑的逻辑,在我们身上还存在另一套相差非常大的逻辑。它就是心理逻辑。

我们对想自杀的人说“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下去吗?”,只对在自杀时,内心里其实盼望有人来阻止自己,给自己一个不死的理由的人有用,对真想死的人没用。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他正需要我们在头脑上说服他!而之所以没用,是因为他已经关闭了头脑上的逻辑,完全按心理去思维。我们说服的是他的头脑,而不是心理,当然没用。

他心理的逻辑,是什么样子的呢?

是这样的:

(1)、我在心理上活不下去了;

(2)、心理上活不下去是最痛苦的,比死还痛苦;

(3)、因此我可以用死来解除这种心理上活不下去的痛苦。

看到没有?头脑的逻辑,预设了死是最可怕的,活着遇到的任何事情,都没死可怕。这个逻辑,在头脑上是真的成立的,它很理性。

可是它在心理上不成立。对于心理来说,让它活不下去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东西,跟这种东西比,死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死可以成为解脱的一种手段。

比如在过去,一个极为看重名声的妇女,可以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去死,就是这个逻辑。

面对这样一个妇女,我们用“死都不怕还怕活?”去劝说她放弃自杀,只能让人呵呵。用“你这是在逃避!”挨了一点边了,这是在采用说服心理的方式,她一定有所触动,因为激起了她的心理生存。她为了维护心理生存,肯定会表明自己不是在逃避,但并不妨碍自杀。正确的方式是迎合甚至强化她的心理逻辑,但把这个逻辑拐向另一个方向,比如对她说:“你好好活着给他们看,才最能证明你的清白!死了,你就洗不清了”。 错误的方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清楚自己和别人经常用心理去思维,但很奇怪,大家好像并不认为这背后有一套心理逻辑。比如,有一个人因为自卑,心理很敏感,你明明说的话只是在描述“贫富差距”现状,他却认为你是在鄙视他。这个时候,你往往会觉得他不可理喻,而没有想到,在他的心理上,真是有一套作出这种反应的逻辑,而且在心理上是可以得到理解的。

你觉得他“不可理喻”,是因为你认为他在头脑的理解上有问题,但他并不是扛着头脑来理解。

不仅我们,哲学家们也是把情感、心理、精神之类的东西,划入了“非理性”的领域―凡是不能通过逻辑、理性把握的东西好像都是非理性的,虽然“非理性”并不一定就是坏东西。这是一种很省事的方式,但这么干其实并不能让我们知道“非理性”的规律是什么。

准确地说,要理解人类跟“心理”有关的那个世界,是心理学家们要干的事情。

自现代心理学确立了它的学科地位以来,各个流派的心理学家干了太多的事情。但有一件,他们没有干:心理的现象(无论是不是无意识的)有逻辑吗?是在某种秩序和规律下可以理解的吗?如果是,心理逻辑是什么?

这个东西,不是靠实验就能解决的,也不仅仅靠临床。它还需要借助于哲学思辨。

从现在“主流”心理学的玩法,就知道它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心理学打着“科学”的旗号,走向了三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实验”。就是好像某个心理原理,要通过“实验”(尽管很多实验已经失真)才能揭示出来,于是,无论是鸡汤大师们,还是小资白领们,在描述鸡汤正能量时都要引述一个个“心理实验”的故事。它的方***错误是仿照“科学研究”来研究人类心理,但可惜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自然、生理现象是不同的范畴。这个哲学上的“范畴错误”,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已经批评过了,他是这样说的:

“实验心理学几乎完全无助于理解人类心理。要了解人类心理,就应当抛弃精确实验,收起学术腔调,告别自己的研究课题,转而用自己的人类心理体验世界。在牢狱、精神病院、医院的恐怖中,在沉闷的乡村酒馆中,在妓院与中,在高雅沙龙中,在股票交易所中,在社会***人集会中,在教堂中,在信仰复兴运动者集会中,在狂热宗教流派中―借助于爱与恨、借助于对每一种自身内在激情的体验―人类心理的探索者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远胜于厚厚的书本。从此,他学会如何使用有关人类心灵的真正知识,来医治病人。”

荣格已经说得非常犀利,我没什么补充的了。

第二个方向是“还原论”。本来,对人类心理世界的探索,是要解释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但“主流”心理学却把它还原成了各种生理、生物现象。比如,把爱情、友情之类,都解释为多巴胺的分泌,解释为基因、神经效应。这就非常搞笑了,跟当年把心理现象解释为“本能”一样(比如,如果人贪婪,就解释人有贪婪的本能,人有爱,就解释为有爱的本能)。在方***上,直接就是出老千的行为,把对A的研究,还原成了对B的研究,其实不过是试***以取消问题的方式来解答问题。但既然都把心理现象这样去解释,还要心理学干嘛?生物学、物理-化学、生理学、基因科学之类的学科直接可以代替它了。

这是一种无能。对此,当然是有明白人的。曾经当过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的张侃曾经说到,“一些人仍然对于通过思辨-实践验证-再思辨-再验证-总结出普适理论的研究方法视为寒蝉,这使得我们对高级心理过程的认识,特别是对人的社会性和本性的认识严重滞后。众多因为人的行为而导致的社会问题陷入无从回答的窘地。”

插一句,张老师在这里所说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本文打算要揭示的心理逻辑―尽管篇幅所限我只能抛出大概的思想。

另外,虽然一些“心理学家”没有能力去回答各种“因人的行为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但他们也创造出了很多“症状”来干这件事。比如,如果一个人在开车时容易发怒,他们就说这个人有“路怒症”了。用“路怒症”这样的“症状描述”于是包打了对人的行为的解释。

这就是我要说的“主流”心理学的第三个方向:把人的行为的心理原因、心理过程,偷换为“症状”的描述。心理学家们在没有能力去解释心理原因、心理过程的情况下,有一个虽然很偷懒但很管用的招数,就是尽可能去创造出一些“症状”和对“症状”的描述,套到人的行为上去,作为对行为的解释。

这同样是出老千,但跟第一、第二个方向一样,都冠以了“科学”的名义,而且以“知识”的pose表现出来,还是挺能吓唬人的。

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是一个人学习“心理学”,最多是学习心理学家所创造出来的那些“知识”碎片,以对“心理学”知识碎片的了解来代替对人类心理的了解。但这些“知识”碎片离人类心理的奥秘还有十万八千里。于是,即使学了很久,大脑对于类的心理规律,还是混沌一片。

但心理是有规律,是有逻辑的。 心理逻辑怎么玩

经济学有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心理分析是否需要一个这样的假设?我认为不需要,它是自明的。正如在前面关于“自杀”的例子中所看到的,人的心理有一个绝对的逻辑原点,一个“阿基米德点”,那就是:

人在心理上一定要生存下去,或生存得更好!正如人在生理上,要生,不要死。

有时候,心理上要生存的这种力量,大于生理上要生存的力量。所以,一个人才不会怕死,他才会以自杀的方式来解脱痛苦。

这个逻辑原点决定了:没有谁生下来,就是想在心理上玩完的,无论他是正常人还是疯子。想在生理上活不下去可以理解,但想在心理上活不下去,根本无法想象。

在这个逻辑原点的基础上,借助于很多心理内容,还有心理机制,才有了形形,千奇百怪的心理现象和人的行为。但它们都完全可以解释,而且并不复杂。

而心理生存(或生存得更好)+ 心理内容+心理机制,就构成了心理现象在演绎时的逻辑,即心理逻辑。

下面我再列举三个现象:

A、有一天,大张在街上看到了10年前的一个同学,心中非常惊喜,赶快跑过去拍他肩膀。但在他回头看时,大张发现自己认错人了;

B、小李被某省人骗了一次,心里非常不爽。后来,一见到说是某省的人,就有一种提防和厌恶;

C、阿王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在大街上,目睹到了人类不平等的一幕:有人光鲜毫丽,满脸傲慢;有人衣衫褴褛,形容悲凄。长大后,他变成了一个有强烈平等主义倾向的人。

在这三个例子中,借以进行推理的,都不是头脑中的理性逻辑,而是或主要是心理逻辑。

A的思维是所谓的“形象思维”,根据“人长得很像”来思维,渗透进了形象、情感。它在头脑上当然是不符合逻辑的,人长得像不等于是。但在心理上,却是很符合逻辑的。在这里想说一下,“形象思维”基本是心理逻辑,而“抽象思维”基本是头脑的理性逻辑。

B的思维是一种“属性思维”,他具有那个属性,我具有那个属性,他给你造成了伤害,而他有那个属性,我也有那个属性,于是我也很可恶了。这在头脑上难以理解,心理上同样是符合逻辑的。

C是最典型的心理逻辑,它涉及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我们成为什么人,主要是在心理上变成的、行动上做成的,不是头脑思考成的。头脑的思维,如果没有驱动行动,并产生相应的心理结果,一个人不可能有所改变。换句话说,我们变成什么人,要么是心理逻辑演绎成的,要么是头脑驱动行动并产生心理结果变成的。

因此,搞清楚心理逻辑,相当相当的重要。一个人的行为、心理事件、心理问题,还有社会事件、人生的秘密,可以借由它的原理和分析框架揭开。

在以后的文章中,我想来干这些事情。但在这里,暂时让我们看一下它的一些特点。

我们经常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奴隶一旦成为奴隶主,会比奴隶主更狠,多年的媳妇一旦熬成婆,又会以比较厉害的手段来对付新媳妇。但有的人,即使原来被人欺负过,改变命运后,也不会去欺负弱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我们假设有两个人,一个叫欧阳,一个叫令狐,他们在职场中,都曾经受到施虐狂上司的一些伤害,而在后来,他们都升职加薪成管理层了,但欧阳从来不去对新员工施虐,令狐却喜欢这样干。两个曾经有相同处境的人,为什么分别变成了这样?

梳理一下他们简单的心理逻辑就明白了(原本可以展开去讲一些心理原理的,但怕太琐碎了,因此省略)。

在一开始,欧阳和令狐的心理逻辑都是一样的:

(1)、我被上司施虐过;

(2)、我体验过这种痛苦和耻辱;

(3)、我无力反抗,因为我要考虑饭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体验到的痛苦和耻辱,属于自然情感,认为不对,也是基本的价值观,而无力反抗,这是现实。

但在接下来的心理逻辑的演绎中,差别就出来了,他们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欧阳的心理逻辑是这样继续演绎的:

(4)、但不管怎样,无论施虐多么让我感觉痛苦,我也认为对弱者施虐是不合理的,一个人不能这样做;

(5)、我需要努力奋斗,去改变自己的现状。

所以,当欧阳变成了管理层后,他没有去施虐新员工。他一直在坚持真实的自我,所作所为都是在向过去的真实自我致敬。

但令狐的心理逻辑则是这样的:

(4)、对施虐的屈服、忍受让我痛苦,为了解除这种痛苦,我只能认为,这是现实,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强者总是要吃掉弱者的;

(5)、我需要努力奋斗,去改变自己的现状。

看到没有?在(4)中,欧阳和令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用人格来担当痛苦,绝不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另一个,则没有用人格来担当自己的痛苦,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用心理分析的话说,一个还在坚持真自我,体验自然情感,另一个则放弃真自我,用假自我来玩了心理保护。对待自我和世界的态度,使他们哪怕有一些相同的经历,也会变成不同的人。

心理逻辑:深入探触人类内心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心理逻辑:深入探触人类内心世界

学习

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地域特征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地域特征,内容包括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的特征,风景园林地域性特征。[摘要]现在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风景效果,做好园林规划工作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风景园林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地域特征是首要

学习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内容包括接受美学和翻译美学的区别,翻译美学导论参考文献。【摘要】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接受美学的

学习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会计处理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会计处理,内容包括中级会计年金计算技巧,企业年金的会计分录怎么做。《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我国企业设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准则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范围,限于银

学习

郑晓龙 开荒导演三十年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郑晓龙 开荒导演三十年,内容包括幸福到万家导演是郑晓龙吗,郑晓龙导演的电影和电视剧。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名剧本编辑,到如今晃眼三十年,郑晓龙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当年他是一个具备开拓气魄的决策人,坐拥赵宝刚、尤小刚、

学习

越南美食清爽上桌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越南美食清爽上桌,内容包括越南美食全集,越南美食第一集中文版。位于亚洲中南半岛的越南,从公元111年汉武帝南征,定名为交趾之后,就开始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一直到1885年,越南沦为法属殖民地,使得越南文化深受中法两国影响,

学习

论斯美塔那“波尔卡”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阅读(34)

内容提要:波尔卡舞曲是波希米亚民间的舞蹈乐曲,也是斯美塔那最喜爱的创作体裁。斯美塔那是首先将波尔卡这样一种民间舞曲形式运用于艺术领域的作曲家,并且他还在引用波尔卡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这种民间素材。“波尔卡”这一舞曲形式已经成为

学习

吉林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研究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吉林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研究,内容包括塔里木油田地层电性特征,火山岩油气储层识别与预测。[摘要]近年来,为了有效开发气藏,我国进行了多次勘探。火山岩气藏在地质上具有储层岩性、岩相类型多样的特点,同时它的储层非均质性

学习

兰州白塔砖雕塔饰艺术初探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兰州白塔砖雕塔饰艺术初探,内容包括兰州镂空砖雕,甘肃徽派建筑砖雕。本文着重从兰州白塔砖雕的位置分布、题材内容、砖雕技法几个方面,对塔的砖雕塔饰进行研究与分析,阐述其艺术特点和独特之处,有助于理解兰州白塔所承载的汉藏

学习

大漠深处的胡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大漠深处的胡杨,内容包括大漠深处的胡杨全文原文,大漠深处的胡杨全文朗诵。在水流最终停滞的地方,我看见大漠深处的胡杨,在飓风和群狼奔突的戈壁,以永久性的悲壮。殓葬了忍让的懦弱,殓葬了奴性的屈从,殓葬了弯驼的软腰,殓葬了蛇行

学习

国际金融危机:是否还有第二波?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危机:是否还有第二波?,内容包括宋鸿兵预测金融危机第二波,最近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随着雷曼公司的破产演变成了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贝尔斯登和雷曼陷入破产,受美国存款保险公司保险

学习

物流成本计算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成本计算,内容包括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控制案例。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品制造成本的降低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关注降低物流成本以增加盈利,物流成为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要降低物流成本,就需要对

学习

迷幻之美:济慈诗歌中的罂粟意象

阅读(19)

在19世纪中期有一位伟大的诗人约翰・济慈,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植物魅力幻想,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者。约翰・济慈本身的身份非常特殊,因为他既是一位职业的药剂师,同时也是一位肺病患者,所谓久病成医,在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别致

学习

李老爹香辣蟹 香辣蟹与“达芬奇的鸡蛋 ”

阅读(28)

在采访李老爹香辣蟹的品牌创始人李德义的时候,他说起自己幼年练画的故事时,无意中提起了“达芬奇的鸡蛋”。达芬奇一天、两天、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坚持画鸡蛋,终于成为著名的画家。李德义在2001年创立的李老爹香辣蟹,16年一步步深耕,成为一

学习

冰糖葫芦作文500字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冰糖葫芦作文500字,内容包括冰糖葫芦作文,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500字。冰糖葫芦,耳熟能详,路人皆知。冬天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有卖的,很好吃。冰糖葫芦,顾名思义,就是葫芦上有冰糖呗!其实不是的,它的原料是山楂。为什么是山楂呢?因为山楂

学习

“工作狂”其实是一种变态心理

阅读(98)

44岁的杜先生是金茂大厦内某外资公司的首席商务代表,一个别人眼中的“金领男人”。然而杜先生自己却觉得根本无法驾驭目前的生活:“我现在一工作起来就完全没办法停下来,即使回到家里,满脑子想的还是公司的那些事,这种状态让我很无奈。我知道自

学习

“一元云购”网站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阅读(22)

【摘要】自从“一元云购”上线以来,累计参与的人数超过了50亿,不少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入到其中,创办各自的“一元”类线上网站,消费者在“一元云购”类网站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与淘宝“双十一”抢购不同,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消费者在“一元”抢

学习

十大心理学新发现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十大心理学新发现,内容包括消费心理学十大原理,心理学十大情商测试。“心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主宰着你的心情、影响你的效率,还能指点你的为人处世。日前,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评选出了“2010年度十大心理学发现”,让

学习

逻辑表达与逻辑评析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逻辑表达与逻辑评析,内容包括逻辑思考与逻辑表达,逻辑学笔记命题逻辑。[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莱布尼兹的逻辑思想,了他的逻辑学对他的形而上学的意义,指出了泛逻辑主义解释的局限,探讨了他的概念、定义理论和命题理论的基本

学习

每天懂点心理学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每天懂点心理学,内容包括懂心理学的人很可怕,每天懂点心理学免费。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发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拖延症:“我先看集美剧”、“刷刷微博就睡”、“稍微等一会就开始”,论文布置了一个月非得到最后

学习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内容包括最新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心理学论文格式范文。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课程32学时,实验课程8学时,课程内容多、信息

学习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解读影片《小公主》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解读影片《小公主》,内容包括小公主电影剧情详细解析,小公主电影最新观后感。[摘要]本文主要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逐步解析小公主莎拉(Sara)的心理动势和精神状态。弗洛伊德在

学习

心理辅导中教育指导的实施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辅导中教育指导的实施,内容包括家庭心理教育指导师,心理评估在学校心理辅导的作用。一、学校心理辅导中积极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基础1.家庭教育指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辅导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预防性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