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没有与“麻辣江湖”同名的菜馆?一提起麻辣,耳边就有了倒吸一口冷气的飒然之声,随即头脑里泛起铺天盖地的热闹,迎来送往,人声鼎沸。爱辣之人,就是那镜头中的路人甲和路人乙,江湖不过是杯中的一杯酒。
夏天来了,辣椒在热辣的太阳中,由青转红,在枝头上由原来的摇曳舒展,转为沉甸甸的弯腰。在仍然稠密的叶子中间,辣椒饱满的外衣上透着丰饶的汁液。七八月份,她拿出了一年最浓烈的惊人之美。
这个时节的辣椒啊,有风韵,使性子,活活地要将好吃者拿下。爱辣者说,敢在这个时候吃辣的人,才是辣椒真正的知己。
就像北京望京有家黄姓流水席,主人黄珂在黄昏时分即会接到电话,一些患了晚饭忧郁症的人不请自来。主菜有两种,麻辣螃蟹和牛肉,十年都如此。厨房里显眼地摆放着几大坛子的辣椒,炒菜即丢一把进去。
黄珂家的流水席很有名,并因此聚集了京城大量的文艺青年和各路人士。相识的人和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杯觥交错,把酒言欢,不问来路不问去路。这样的场景,在一个现代社会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在古代可以称之为很江湖。可是和江湖比起来,它没有了恩怨和血腥,倒是对现在冷冰冰的城市生态的一个良好的补充,于是在文化人圈子中也传为佳话。
另一个和辣椒这种江湖气质契合的吃处,则是风行了全国的某个火锅品牌。据说到这个地方去吃饭,每天都要排队,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桌人。让人惊诧的是,在此排队,被认为是一种享受,在等候的时间内,店家不但准备了瓜子,茶水,还可上网、捏脚、擦皮鞋、修指甲,等等。
这哪里是排队,活生生的一副市井生活***嘛!火红的辣椒在锅里翻腾冒气,青菜叶子娇气地横卧在篮子里挤眉弄眼。刚想抹一把汗水,一条白白的毛巾已经递到手里;想要任何服务,只需抬头张望三秒,即有服务生以脚蹬旱冰鞋的速度飞奔而来:“客官有何吩咐?”
辣椒代表着好客,热情。在川菜,湘菜,甚至整个大西南,做菜时候皆是无辣不欢。有的人家连自家的阳台上,也种了几盆辣椒。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姥姥,婆婆,七大姑姨似乎都做得一手辣椒的绝活,亲戚间彼此交换自制的辣椒,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人情。
既然是这样重要的一门家庭手艺,那辣椒到底可以怎么做?试举一二。
泡辣椒。这项工作需要大小高矮不等的泡菜坛子来一起完成,泡菜坛子最好是瓦缸材质。据说在重庆,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很多家庭还有祖上传下来几十上百年的泡水。一坛泡椒竟也能生H1这么绵长的亲情故事,品尝时被辣得眼中噙泪也属正常。
辣酱。泡菜坛子很讲究,一旦碰撞或者掉人生水即会生花坏味,于是有人发明了辣酱。选上最新鲜的辣椒剁碎,装进坛子中放花椒,盐,以及其他佐料搅匀后,再倒进花生油。此做法可生吃,可炒菜,是懒人的最爱。
晾晒辣椒。这在有北方风味的院子里和长江边码头的箩筐里可以看到。一串串辣椒被穿起来挂在墙上或者屋檐下,像房子的吉祥物。红色象征着生活得热火,也暗示着主人的勤劳。
辣椒的吃法很多,考验着做菜的人对客人的了解和分寸的把握。放少了,热情不够;放多了,客人受不了。在揣测客人口味和承受能力的过程中,主人最终会选择什么呢?这个时候的辣椒有点像酒了,多放一点才觉得心意到了。遇到这样情深意重之人,客人们只有任其好意随眼泪一起驰骋了。
有一个现象无法解释,就是爱辣的地方,其女子也水灵美丽。这得益于辣椒里丰富的维生素,电得益于辣椒所处的水土的神秘。凡是辣椒的产地,多是山河奔流或山川壮丽之地,这些地方的人好辣,是因为一年四季崇山峻岭,云遮雾掩,吃得辣可调节体内湿气。
也许这只是一个自我放纵的理由呢。因为辣椒的口感就像一个浩荡的江湖,做的人在享受其考究的过程,吃的人在享受其火爆的效果。他们各有所得,让平凡的人生和食物显得简单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