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愈发凸显,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城市的“交通病”尤为普遍。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然而其交通状况却令人堪忧。本研究将从多个方面分析郑州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郑州市的交通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郑州;交通;问题;对策
一、研究背景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中原经济区的核心,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结合近十年来郑州市的人口统计数据可知郑州的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长2.06%。截止到2015年郑州市常驻人口为956.9万人,市区人口为489.3万人,城镇化率为69.7,即将迈入特大城市的行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交通系统的完善是基础设施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郑州的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不协调,引起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郑州市的交通现状及问题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截至2014年12月31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89689辆,郑州市2014年全年增加机动车达到423724辆,除节假日外,平均每天增加机动车1688辆,汽车保有量已经与一线城市持平。但是在近期的《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郑州位列中国堵城排行榜第六名,表明了郑州的交通拥堵问题的严重性,如何缓解城市的拥堵问题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近些年来***府为改善城市交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开启五环时代;加快地铁的建设速度;完善快速通道系统;拓宽城市道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等,但是效果不甚理想,交通拥堵问题依然严峻,仍然会有大区域的拥堵状况出现,严重制约了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郑州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前期规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功能分区不合理。例如铁路交通枢纽郑州站位于二七广场附近;大量的商场和写字楼、机关单位等位于市区的金水路附近:相当数量的高校也位于老城区,以上几种原因造成了大量人流在市区聚集,特别是上下班期间,交通极度拥堵。
再者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作为一个城市人口近千万的城市,当前郑州只有一条地铁线路,与南京的六条线路武汉的三条线路存在一定的差距。公交车的供给量不足,吸引力不足以致居民更愿意选择个体交通。另外公交车站多设在人行道上侵占了非机动车道,导致非机动车涌入机动车道从而加剧了拥堵。
第三是交通管理存在缺陷。郑州市交通管理混乱的突出表现是很多路口缺乏红绿灯的知识而是依靠一些协管员的指挥,更有甚者一些路口既无红绿灯也无人员指挥,另外自行车、电动车违章、随意停车以及中国式过马路十分普遍,由此造成交通极为混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解决郑州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征收汽车使用税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分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是造成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私人成本的均衡交通量超过了按照社会成本决定的交通量。征收交通拥挤税可以缓解交通拥堵,但是由于交通拥挤税的测算比较困难,可以采取征收汽车使用税的方法。汽车使用税主要包括汽油税和停车税,通过提高私人汽车的使用成本来减少人们对私人汽车的使用量以减轻拥堵。
(2)统筹协调、“多规合一”
***府各部门应该相互协调配合,在规划建设时做到多规合一,而不是各自为***。因为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线工程规划等同属于一个系统,只有各部门相互协调,才能实现系统整体最优。
(3)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实行人车分流
在进行道路改建时,应充分发挥公共参与的作用,比如在建设高架桥或者地铁的过程。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人车分流是道路系统规划最重要的原则,机动车不能占用非机动车道,坚守行人优先的原则。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公共交通环境
汽车工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郑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激增,当前的财力和物力还无法达到“小汽车为主体”的模式,所以郑州当前应该发展“公交车为主体,小汽车为辅助”模式。***府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补贴力度,鼓励城市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完善相应停车设施
停车难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交通拥堵的问题,应该坚持“控制停车需求总量、科学规划建”的理念,构建“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停车格局,逐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6)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交通拥堵问题以及交通事故问题产生,一部分原因是市民缺乏良好的交通习惯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以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另外就是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一些违章行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对违章者进行处罚,潜移默化地提高市民的素质。
五、结束语
本文以城市经济学、控制性规划以及管理学为基础,对郑州市的交通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归纳、对比、总结得出解决郑州市的交通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郑州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郑州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郑州市的交通问题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