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陵故事作为一个自汉代起就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它有着很大的特殊性。自古以来,降将都是遭人唾骂的反面人物,但是李陵形象自从诞生之日起,甚至是史书里,都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宋代以后的戏曲里还添加了“撞碑”与“封侯”等情节,为李陵追加了一个完美一些的结局。本文着眼于五代之前李陵故事的嬗变,力求为整个嬗变过程补上一段清晰的链条。通过对《史记》、《汉书》、《李陵变文》和《苏武李陵执别词》的详细对比,发现民间的李陵故事直接继承于《汉书》中的“李陵传”及“苏武传”,而《李陵变文》也是民间李陵故事的最早版本。
【关键词】《史记》;《汉书》;李陵;变文
唐代以前(包括唐代)有关李陵的记载主要见于《史记》、《汉书》和敦煌变文。《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列传》后面记载李陵仅三百四十余字,只叙述了事件的大概,较为简略;《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后附李陵传和苏武传有关记载共三千七百余字,十分详尽。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李陵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中相关部分的逐一对比,大致梳理出了李陵故事自汉至五代的嬗变情况,并尝试探析影响其流变的社会及人文因素。
一、“李陵故事”嬗变情况
通过把《史记》、《汉书》、《李陵变文》和《苏武李陵执别词》中相关部分的对比,四个文本的主要差异如下: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李陵变文》故事直接来源于《汉书》,不但情节大同小异,甚至有些文字都完全相同,这说明《汉书・李陵传》与《李陵变文》是李陵故事嬗变链条上两个紧紧相连的环节,《李陵变文》直接继承了《汉书・李陵传》。
二、故事化的艺术手法
李陵故事在民间的传播过程中,会经过艺人们故事化的改造,以增加听众。如在剑斩***中女子一节,《李陵变文》增加了“有三条黑气,向上冲天”,“其鼓不打,自鸣吼唤”等情节,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在单于纵火一节,《汉书》只用一句“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中纵火以自救”,而变文中则增加了单于、李陵及手下的语言描写,以及后面一大段韵文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势的危急,更衬托了主人公的智慧;在李陵投降一节,《史记》只用“陵食乏而救兵不到”一句概括,《汉书》中则详细叙述了管敢叛逃一节,这一节是李陵故事的转折点,在变文中把“校尉――管敢――李陵”这一间接矛盾转为“校尉――李陵”的直接矛盾,使故事情节更为紧凑;在汉武帝诛杀李陵家人一节,《史记》中把原因归结为武帝听说“单于以其女妻陵而贵之”,而《汉书》、变文中都归因为武帝听信了公孙敖的谗言,李陵的遭遇更加曲折可叹。
三、模式化的平面书写
在故事化的改造过程中,一方面李陵故事得到了丰满,但是另一方面,变文中的一些描写开始陷入模式化,李陵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流于扁平。《汉书》最后苏李送别之际李陵对苏武说“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一别长绝”,而在《李陵K武执别词》最后李陵则请求苏武能够为他“到武帝殿前”为其披诉,“倘逢人信,时附一音;若遇来鸿,芳菲一行”,期待与苏武日后保持联系,这仿佛是更符合李陵的身份与性格,实则不然。李陵为汉家天子所负,他的悲惨遭遇,他的不得不降与有家难归实际上很大部分都是由汉武帝造成:初时诈降,意欲“先降后出,斩虏朝天”,而后家人却遭屠戮,一位追求忠孝的将士反被“忠孝”开了一个玩笑,这个悲剧导致了李陵的“决绝”,而变文末尾的修改则大大违背了常理,使一个饱满的悲剧英雄形象沦为了一个忠义的符号,这也是变文的一个小小的瑕疵。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潘重规编著《敦煌变文集新书》,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版
[4]俞陶来《初探》,《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5]钟书林《敦煌李陵变文的考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何寄澎《李陵书写的深层意涵》,《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陵故事自汉至五代时期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