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有一台海派话剧《石库门情缘》在沪上开演,其中扮演时髦老太的女主角尤其受人瞩目,其高超的演技给这台海派话剧加分不少。这个鲜龙活跳的时髦老太的扮演者就是唐群。
唐群是一个痴迷艺术的人。也许爱好文艺的人早已知道她了,可真正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应该是在2011年11月“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她荣获最佳女配角奖之后。她在电影《到阜阳六百里》中饰演一位钟点工大妈,她以真情,以大起大落的感人表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金马奖评委***张艾嘉宣布对她获奖的评语是:“唐群以内敛诠释角色及表演浓度令人难忘而轻易胜出。”
在评奖的酒宴上,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有三次见到唐群,都动情地拍拍她的肩膀,重复的是同一句话:“你演得好,演得好。”之前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日本著名导演、该届评委会***岩井俊二先生在走红地毯时,主持人问他:“在亚洲演员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演员是哪几位?”他思索了一下告诉主持人:“在中国电影《到阜阳六百里》中演大妈的女演员我最喜欢。”
唐群为上海文艺界争得荣光,在台湾金马奖评选中她是上海第一位获奖的演员。
从小痴迷艺术
唐群是山东人,母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她三岁时母亲就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演员”。母亲很重视孩子的爱好,特别创造条件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天赋。唐群最早叫唐群群,6岁随家庭搬迁到南京。由于她嗓子条件好,神情并茂、生动有情趣,接受能力特别强,电台请她去录制《牧童歌》,在以后的学生演出中她连连获奖。南京市每次接待外宾的活动中少不了她的演出,当时苏联代表团来访次数很多,每次“小红花”艺术团都会送上精彩的表演。每当有这样的演出,唐群的小表弟总等她回家,然后从小表姐的口袋里找到很多好吃的糖果。母亲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高兴,把唐群群的名字改成唐群,这样好记,还为女儿做了一件有毛翻领的小红外套。唐群回忆小时候有一件事让她害怕:当时演出多,每次晚上回家总要经过城门,穿一条灯芯绒裤子,走路时会发出嚓嚓嚓,夜深人静声音特别响,似乎总有人在后面跟着走,自己走得快,后面的声响似乎也快,常常吓得她奔跑起来,一口气跑到家,心总是砰砰直跳。
15岁那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到南京招收学生,唐群遇到了她人生中重要的伯乐――张仁清老师。张老师也觉得这个梳着两根黄头发小辫子的姑娘,长得十分讨人喜欢,特别是唱歌声音很美很动听,表情又十分投入。就这样,整个南京市只有唐群一个被选中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在声乐科里她成了学习声乐的十四分之一,四年附中毕业后就她一人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攻读声乐。
如今已80多岁的张仁清教授十分喜欢唐群,每当聚会时,他介绍到唐群时总会说:“这是我的宝贝学生。”“宝贝”两个字说得特别重,特别亲切,可见她们的师生情谊。
在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的五年中,她们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园里排练很多节目,有《年青一代》《刘三姐》《江姐》片段,还有《求婚》等等,当年的金复载(著名作曲家)还当过她们的导演。只要有艺术实践活动,唐群从不放弃,在校期间她还给电影配插曲,跟舞蹈学校的同学一起演跳舞节目……后来遇上“”,学业中断了,可演出一直没有停止过,音乐学院的“工厂演出小分队”是经过钟望阳院长亲自挑选的,几乎集中了音乐学院各系的尖子生,有拉二胡的闵慧芬,有小提琴手俞丽拿,有民乐尖子朱晓谷,有女高音唐群……演出实践活动极大地给了她们扎扎实实的锻炼。
后来所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到***垦农场去锻炼,唐群他们到了江苏一个***垦农场。部队里突然来了一大批音乐学院的人才,首长太高兴了,马上组成文艺宣传队,一半是音乐学院的大学生,一半是部队的文艺骨干。这大半年里,大学生们都穿上了***装,宣传队去部队巡回演出。痴迷艺术的她又编又导又演,累得她最后发不出声来,一个星期都不拉大便,终于病倒了。这下把宣传队的成员们急坏了,队员们守在她的床边,切盼她赶快好起来。痴迷艺术的人似乎有一股子不屈的劲头,累了趴下,稍好些就又劲头十足,唐群又活跃在繁忙的演出活动之中了。
在宣传队期间,上海歌剧院正在筹备排演歌剧《白毛女》,剧院打报告想调在农场劳动的唐群来参加排练演出。这份报告一直传到那里,的批示是:“大学生一个也不能动”。这件事一直拖到大学生毕业分配后,唐群分配到上海歌剧院,才如愿演上了《白毛女》。
我想干更多的事情
唐群毕业分配也很有意思,先到“上海乐团”,去报到那天,乐团正在挑选《延边人民歌唱》的女声领唱(因为西哈努克特别爱听女声合唱,这首歌排好后是为他演唱的)。唐群心想我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到团,在很多老演员面前不好意思参加试唱。可老演员们都让唐群试唱,唐群一试唱,大家一致说“就你了”。这个见面礼让乐团对唐群刮目相看,同时为团里来了一个好苗子而高兴。
当年上海正和北京比美:上海决定排演交响乐《智取威虎山》,要把京剧用交响乐的形式搬上舞台。唐群和许幼黎被选中表演小常宝和杨子荣,他们两人去京剧院学习,一对一地学。齐淑芳教唐群,童祥苓教许幼黎。他们学得很认真、很刻苦,尽管发声方法不一样,还是坚持认真地学习,很快交响乐《智取威虎山》就搬上舞台。于会泳很称赞唐群饰演的小常宝、许幼黎饰演的杨子荣,上海观众也乐意接受这种演出形式,后来都迷上了京剧交响乐。当年演出盛况空前,在上海演出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
我忘不了当年有个周末,我好友蔡惠光(作曲)带着许幼黎来我家玩,当时我住在南市区老西门西仓桥街华兴里石库门房子里,许幼黎为我们清唱了一段“打虎上山”,那高亢的声音把我的房子都震动了,我的岳父母、小舅子一家人为能在家里居然欣赏到这样的高雅艺术而十分高兴。许幼黎还为我们唱了“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情景我至今也难以忘怀!
后来唐群正式调上海歌剧院,由于她十分努力,对艺术执着地追求,虚心好学,吃苦耐劳,热情又有灵气,很快成了歌剧院的新生力量、后起之秀,接替老演员成为骨干,独挑一面,担当歌剧的主要演员,先后在十部歌剧中担任女主角:《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货郎与小姐》《芳草心》《雁儿在林梢》……她的努力为自己赢得荣誉,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对于一个年青演员有这样的成绩应该有所满足,同事们都很羡慕她,有同事说:“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咱们上海歌剧院是唐群的年代。”可唐群并不这样想,她是个不知满足的人,她觉得自己还有使不完的劲,还可以干更多的事情。歌剧院的舞台为她提供了艺术创作的天地,但半年排一部歌剧,演出仅有几场就结束了,她深感浪费自己的青春。这期间她四处找活干,参加社会辅导工作,在不影响剧院排练演出的间隙参加一些影视剧的拍摄。1981年,她参加珠影厂电影《小海》的拍摄,饰演小海妈;后来又主演了电影《红蜘蛛》,不间断地参加了一些影视剧的拍摄,可总不能放开手脚。1994年突然看到一个文件,可以提前退休,她见文件的当天就向院领导打报告,要求提前退休。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她,歌剧院干得好好的,领导又十分重视,外国艺术团来中国访问,市里指名让她主持表演和陪同,她是上海市青联委员、市妇联委员、区***协委员、少数民族市委委员……社会职务一大堆。有人认为唐群“吃错了药”、“神经搭错了”。
唐群不顾同事们的劝说,也不理睬各种各样的议论,坚持提前退休。她想赢得更大的创作天地,可以放开手脚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地飞翔。
痴迷艺术是要作出牺牲的
退休后的唐群,生活节奏改变了,她如同快速弹钢琴一样,十个指头不停地弹奏着。姜海(唐群的丈夫)和她一同外出,永远赶不上她,唐群走路飞快,脑子里永远都有事,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
她在大学里教课:上海戏剧学院、东海学院表演系、上海复旦大学视觉学院等多所艺校……
当时,我在东海学院主持表演系,我请他们夫妇俩来担任声乐教学。每学期他们的学生都会有一台精彩的小节目汇报演出,这也是学生成绩的考核。他们认真严肃的治学态度让我钦佩。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朱***那一班时,唐群为学生不认真学习而流过泪,感动了同学们。在复旦视觉学院,为学生的刻苦学习达到她的教学要求也激动地流过泪。
她在工厂、企业搞群众辅导工作,为企业文化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她和姜海辅导的群众演出活动,在全市、全国连连获奖。她对企业的老总、职工一视同仁,凡参加歌咏比赛的人员一律严格要求,每次排练都首先从发声训练起,要等节奏、音准、状态都到位,才开始正式练唱,往往累得她扶着墙走出排练厅……
***协、民委、市青联、妇联的节日联欢活动、企事业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凡是她负责的节目,都尽其可能以达到完美的演出效果,演员出场、下场、服装、话筒、伴奏、灯光,她样样管样样有要求,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这就是唐群的风格。
更多的,是在另外一个领域里,她一部戏接着一部戏参加拍摄。剧组与剧组之间时间上常常发生撞车,她经常要把自己掰成两爿、三爿,才能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
唐群为艺术作出过太多的牺牲。当年在演交响乐《智取威虎山》时,由于演出太忙、太累,她的第一个孩子小产了。在歌剧院为了演《江姐》,领导曾亲自登门劝她打掉第二个孩子。
退休后快节奏的生活又让她甘愿为艺术付出更多的牺牲:孩子无法照料,只好请保姆。丈夫生病住院无法尽心照料,只好抽空跑医院。为了安排好家庭生活,起早摸黑,幸亏丈夫理解她、支持她。节日的家庭团聚常常被取消,为了拍戏,她常常在火车上、汽车里度过,奔波于几个摄制组之间,啃面包、喝瓶装水、吃盒饭,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失眠也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困扰。接到一部好戏,让她兴奋,做案头工作、修改台词成为她的必修课。她必须努力把人物的台词改成说“人话”,说出角色内心的情感,说出感人的台词。在奔波的火车上、汽车里,看她闭目养神,实际上她脑子在不停地转动,为角色设计着服装、动作、表情,琢磨着什么样的台词更准确,同伴们说:“你们看哪,唐群又入戏了。”
由于她的努力,唐群常常获得导演的赞许、默认、放心;获得演对手戏的演员们的亲近、默契和友谊。特别是在拍摄现场,她那种认真、执着的劲头,受到摄制组工作人员的尊敬。
唐群在创作上有一股子不认输、勇于挑战、敢于尝试的劲头。早在歌剧院时,她在歌剧《芳草心》中扮演双胞胎姐妹俩,在法国轻喜剧《美丽的海伦》中除了扮演女主角海伦外,还反串小王子。在电影《红蜘蛛》中除了演女主角,还兼演一个男角色。在台湾电视剧《雁儿在林梢》中又扮演姐妹俩……她拒绝平庸,痴迷创作,以苦为乐,愿为艺术作出自己的牺牲。
她是个厚积薄发的人
唐群在生活中是个出名的马大哈,她闹的笑话可以写成一个小册子。
“”期间内参片的票子可是一票难求,她好不容易搞到两张票子,因演出忙自己无法去看,便把这两张内参片电影票很郑重地送到她的老师家。老师很高兴,夫妻俩兴致勃勃地打的前往新光剧场。到了那里收票的工作人员认真地看过电影票说:“老先生,你们的票是昨天的。”老师对夫人抱歉地一笑,说:“我一直没法精彩地介绍我的唐群,这下可有说头了。”
还有一次***协民族委员开会,是回族的委员们开会议事。唐群因为前一天晚上演出太晚了,早上起来就往开会地点赶,在会场周边买了两个包子当早点,边吃边进会场,正好李道君边上有一个空位子,赶快入座,和李道君打了个招呼。李道君用臂膀碰了她一下:“吃什么哪?”“肉包子。”“你啊……你……”唐群这时才突然意识到:妈呀,这可是犯大忌了!唐群立即悄悄地溜出会场,把手里的肉包子扔进了垃圾箱,赶快去厕所漱了口才回到会场。
姜海告诉我,他早已习惯她的马大哈,再提醒也没有用,每当她要出门,姜海总在门边等着,知道一会儿她就会回来,因为不是忘带手机,就是眼镜,或是钥匙,对她的“哈”早做好了准备。
最近我们受“老小孩”网站的邀请,乘豪华游轮“哥诗达”去韩国旅游,我亲眼目睹了唐群的“马大哈”表演。那天,我们去济州岛,导游安排我们逛免税店购物。唐群为儿子、儿媳、小孙子买了一大包礼品,出来后我和他们夫妻俩到邻街的化妆品店里转了一转,接着我们登上等在路边的大巴士。一上车刚坐下,唐群突然大叫起来:“我买的东西呢?姜海你拿了没有?”“没有啊,不是你提着吗?”唐群动作飞快地下了车往化妆店那头跑,姜海也跟了上去。一会儿唐群提着包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马大哈”发生在唐群身上一点也不稀奇,大凡“马大哈”的人肯定是专注在某一件事上,才会把其他事情忘掉。唐群告诉我,她的很多老师都是“马大哈”,她的恩师张仁清教授也是这样。
我问唐群这些年拍了多少影视剧,她说没有认真统计过。姜海是个细心的人,很多戏都是他们夫妻俩一同参加拍摄的,姜海说:总在百部之多了。
我问唐群:“我总看到你手里拿着小本本记着什么,看着什么,我能看看你的小本本吗?”
唐群从手提包里拿出2个小本本,打开一看还真挺有意思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很多摘抄下来的格言警句――“自我意识也许是演员最大的敌人”,“一切创意在跨界处”,“因为冲突为角色带来生命”,“选材要独、个性要明、形象要亮、语言要绝”,“活着事物无法固定,只有钉在标本上的蝴蝶才不可能飞”,“人物性格在最大压力下做出抉择会摘下塑造人物的面具,把握人物真正的性格”……
多少年来唐群一直有这样一个好习惯,记录下她认为对自己做人从艺有帮助的格言警句,而且常常会翻看重温这些哲理。她说有时创作上碰到难题了,她会从小本本中找到一些使自己开窍、眼睛一亮的启示,有了解决难题的办法。
她还有些小本本,记录下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感情纠葛的精彩片段,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为塑造人物找到真实的依据。所以在电影《到阜阳六百里》中她饰演钟点工大妈,在情绪大起大落、最后在黑夜里坐在大街边人行道上啃着冷馒头这场戏里,充分展示特定人物的特定表演,达到感人至深的境界。
在她最近拍摄的多部作品中,她都有精彩的表演,如《誓言今生》《宝贝》《格子间的女人》等。在前不久播出的连续剧《大当家》中,她饰演银行家母亲,在剧中先后晕过去八九次,这种感情幅度很大的戏份,她都认真地作了处理。生活的积累赋予她塑造人物的本领,生活的积累使她“不喜欢吃别人嚼过的馍”,她追求创新、出彩、追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艺术创作中,一定要做到自己心里过得去、问心无愧,这就是痴迷艺术的唐群今生努力奋斗的目标。
我期待着我的好朋友唐群有更多感人的新作品,我深信她一定不会辜负观众对她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