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日记篇1
日记是一种饶有趣味的文体。倡导新文学运动的胡适尤其注重日记体,他称自己的留学日记为“留学时代的自传”。80多万字的留学日记详细记录了胡适在美期间生活、交游的情形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与思想的变化,或者把和朋友谈论问题、通信或面谈的大概写在其中,有时也将自己的问题、思想的材料、步骤、结论记在里面。这样的记载可以写出一个青年人的内心生活历史。它是考察胡适留学时代最有价值的基础材料。
胡适于1910年至1917年留学美国,1939年4月由上海亚东***书馆出版的《藏晖室札记》收其留美期间的部分日记和读书札记,共分为17卷,编为4册出版。胡适在《自序》中说:“这些札记本来只是预备给兄弟朋友们看的;其实最初只是为自己记忆的帮助的,后来因为我的好朋友许怡荪要看,我记完一册就寄给他看,请他代我收存。”又说:“这种工作是求知识学问的一种帮助,也是思想的一种帮助。它的方式有多种:读书作提要,札记,写信,谈话,演说,作文,都有这种作用。”他是用札记的形式做思想的草稿,因此,从思想到学习以至各方面都写了札记式的日记,它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胡适的留学生活。所以胡适说:“这几十万字是绝好的自传。这十七卷写的是一个中国青年学生七年间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
称做《藏晖室札记》是因为当初许怡荪摘抄了在《新青年》发表时曾用此名,亚东公开出版时沿用旧名,表示对亡友许怡荪的纪念。抗战胜利后,1947年11月再版时改用《胡适留学日记》为书名,书前增加《重印自序》。《藏晖室札记》和以后出版的《胡适留学日记》包含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是胡适传记的原料,也是研究这位一代学人的可靠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胡适写日记之勤令人钦佩。早期的留学日记多是流水账,只有两三句,但由于其连续性,读者读之并不觉得枯燥。海外留学、读书、忧国思乡成为胡适日记的三大主题,现在读之依然能够感受到作者情之真,意之切。
在日记里可以看出,一些后来胡适持之以恒的观念早在留学期间已经形成。例如,他很早就对某种国家主义的观点有强烈的抵触。当看到绮色佳的一家报纸以所谓“但论国家,不问是非”口号相号召时,胡适在该报上表达了对于国内与国际双重标准的不同的观点:“我以为此谬见‘是耶,非耶,终为吾国耳’之所有为然,是因为有两个道德标准。人人都不反对万事皆有一个对错及正义与否的标准,至少文明国应如此。假如吾国违宪向吾征税,或非法将吾之产业充公,或未经审判将吾入狱,吾势必力争,不管其是否以‘吾国’法律之名义行此事。
然而涉及国际间事,吾即放弃那个对错和正义与否之标准,且自得地宣称‘是耶,非耶,终吾国耳’,以此观之,余以为吾人奉行道德的双重标准,其一用于国人,另一用之于他国,或‘化外之民’,余此说不亦对乎?余以为吾人不管国内国外只应奉行一个是非标准,否则无法争论此事。”(卷四,1914年5月15日)
正如胡适在《重印自序》中所说:“这书出版的时候,中国沿海沿江的大都会都已沦陷了,在沦陷的地域里我的书都成了绝对禁卖的书。珍珠港事件之后,内地的交通完全断绝了,这部日记更无法流通了。”因此,《藏晖室札记》国内流传甚少。到1947年11月,上海商务用亚东原纸型出版,更名为《胡适留学日记》,但因正值***战争期间,此书的发行渠道也不甚通畅,所以流传也不多。胡适的这部日记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几乎成为孤本。1980年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上海书店、1994年海南出版社、1999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湖南岳麓书社分别再版《胡适留学日记》,使之又在读者中流传。
(选自《中华读书报》2012年8月1日版)
胡适日记篇2
《日记的胡适》
李伶伶 王一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定价:29.8元
胡适是上世纪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最有影响、又在风云变幻的***治生活中引起诸多争议的人物之一,堆在他身上被人谈论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李伶伶和王一心所著的《日记的胡适》显然有所侧重,它更多地在胡适的思想、婚恋、际遇和***治方面下功夫,既有外在,也有内在。作者在《后记》中说:“大概没什么能比日记更能透露一个人内心的了。”但是,日记也有个致命的毛病,西人云:自传是最靠不住的材料。日记当然也有不靠谱的地方,尤其是胡适,他很清楚自己在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分量,他的日记本来就是写给世人、后人看的。
《日记的胡适》正是以“胡适日记”为舟楫,欲涉过历史迷津,探访胡适灵魂。解剖历史人物之心理,手法颇为凶险,稍有不慎,即失严谨。然若拿捏得准,亦可成一家之言,将旧史书中冷冰冰之人物,通过心理分析一激而活,异趣纷呈。同时,为避开“预备着留给后人看”这个“陷阱”,作者虽然以“胡适日记”为出发原点,不脱离“日记”的底子,思考却颇为精细:不管胡适在日记里是什么看法,我们多少可从其中,窥探出隐秘于那些琐碎文字背后的个性和真实自我,了解他讳言的苦衷与不说真话的原由。另一方面,作者尽力搜罗胡适与蔡元培、马寅初、***、辜鸿铭、鲁迅、陶行知、梅兰芳、郭沫若、徐志摩、孙中山、***、***、张爱玲等等著名人物交往的记录,以发掘人物特点。上述三点,使《日记的胡适》做到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能跳出日记看胡适。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主张民主自由而反对封建礼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全面否定孔子思想。甚至在有些时候,他的行为多少透露出传统孔学思想的印迹,因此呈现出矛盾的表象。比如,他一方面推崇婚姻自由,一方面却服从包办婚姻;他一方面反对愚孝,一方面却因为“孝”字而在母亲面前放弃了个性***。《日记的胡适》记载了胡适在遭遇封建的旧皇帝时,居然有些惶惶然,有些“感动”,引得举国一片哗然。事情并未到此为止,后来当胡适听说“永远废除皇帝尊号、移出宫禁自行选择住居”等修正决议之后,几乎未作他想就致信新组阁的“摄***内阁”外长王正廷,表示抗议:
“……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在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胡适反复为自己“辩护”。时隔七年后,胡适和徐志摩、罗尔纲等一起站在景山山顶,俯视恢宏壮阔的故宫,才沉着脸说“那时我反对把溥仪驱逐出去,我错了”。
这样一个矛盾的胡适,一个文化先锋与思想“守旧”的胡适,一个坦言“二十年不问***治”却在***坛混得风生水起、旋即被绊了脚跟的胡适,一个爱护青年却又文人相轻的胡适,作者认为一切的起因在于胡适“实验主义改良主义”立场。胡适在《我的信仰》一文中坦率地承认自己是一个和平的无抵抗论者。于是在一个狂飙、混乱、各占山头的时代,胡适种种“非常”、复杂的言行,便终于有了一个合适合理的出口。
推荐: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王朔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
王朔自述写作“毁了我的家庭和生活”,它已经成为了摆脱不开的生活方式,该书即是此种创作野心和生活方式的产物。它用未来(三十年以后的2034年)的视点来描述这个世纪最初几年的生活,将王朔对三十年后的世界的想象与此时此地生活的回顾与反思叠加在一起。这部小说从一个人的生死之谜开始叙述,展开了一个探寻的主题,追求生命的意义、情感的价值,具有复杂生活的质感和触碰人心的温度。
《为国王们烹饪》
(英)伊恩•凯利著
北京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从弃儿一跃成国际名厨,安托南•卡莱姆比任何人都了解拿破仑、乔治四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摄***时代美食家及权贵们的饮食爱好,出自他手的豪华飨宴以及那些至今令法国人迷恋的各式菜肴、甜品及菜谱奠定了法餐的古典基础。文字之外,更是这个自由职业厨师的倔强性格与创造意志的张扬:他研习建筑、传统烹饪和异域饮食,在变幻莫测的***治风向中支配着富人们把爱挥霍在美食上。这位生意人、糖果点心师、外卖店老板最终走上了一条与现代厨师职业之路更为接近的道路。
《完美之物――iPod如何玩转商业、文化和酷品》
(美)史蒂文•利维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9月
这是第一本详细讲述ipod研发始末的商业读物。作者是《新闻周刊》的高级编辑和科技专栏主笔,也是苹果公司的一位长驻观察员。利维在写作此书时别具匠心,这本书的编排格式也非常像ipod。全书共9章,除第1章总述外,其余8章分别讨论了ipod的8个方面,每一章都可以***成篇,没有严格的先行和后续顺序。读者可以“随机”地决定自己的阅读顺序。而随机正是ipod的显著品质。
《伊甸园之门》
(美)莫里斯•迪克斯坦著
译林出版社
2007年10月
说这本书是一代青年的心灵圣经并不为过。虽然它描写的是1960年代的美国文化生活,但这并不能阻止众多中国青年对它顶礼膜拜。1960年代已经成了一个无法的神话。尽管关于那个年代的真实史料披露得越来越多,但还是有很多人一厢情愿地把它想象成一个黄金天堂。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我们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经历的青春是如何的乏味和空虚。1960年代一去不返了,但它作为神话将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怀念。
本版内容由卓越亚马逊网提供
胡适日记篇3
国共内战期间,胡适执掌北平大学,彼时物价飞腾,师生交困,他在此特殊时节的所作所为,值得研究胡适的人加以关注。
北平大学的师生在国共内战期间的表现,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察视角,而胡适则是此一视角的聚焦点。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史、美国史和拉美史的北大教授罗荣渠先生,于1945年至1949年间求学于西南联大和北平大学,见证了胡适执掌北大时,应对学校诸多事务的情形,并记述在自己的日记《北大岁月》(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版,下引本书只注页码)一书中,使我们有幸看到一位学生私底下对胡适校长的评论与记录。
《北大岁月》是由一部日记和书信诗词组成的书,反映了著者罗荣渠自1945年入北大以来直至去世几十年来与北大的关系,是一部史料内容非常丰富的书。尤其他在1945至1949年这几年间的日记,反映了非常时期北大学生诸多情况,是研究大学教育、学生运动、国共内战等方面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
关乎北大师生在国共内战时期之表现的日记,《北大岁月》应该是公开的第一部。这部日记里事涉胡适者不少。我将《北大岁月》与《胡适日记》和《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二书进行了逐一的查对,很少有相同之处。一来《胡适日记》在1946至1949年记得相当简略,许多日子所发生的事在《北大岁月》里有记载,但《胡适日记》缺记或者所记根本不一回事。如同为1948年7月13日的日记,罗荣渠记载的是当天下午6点钟通过胡适的努力,解除了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对北大的戒严,而《胡适日记》里记载的却是一个关于《红楼梦》的小考证,而《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记载的却是胡适所写的一篇关于《水经注》的考证文章,这说明胡适尽量避免记录学生运动在他生活中的影响。
要看一个人日记所反映出的历史,必须要有其他人的日记作旁证,才能得出更加丰富立体的判断。事实正是如此,与北大及北平乃至全国各高校频发的***运动来看,《胡适日记》的记载里是非常简略的。
1.主持与演讲
《北大岁月》里记载北大老师所作的各种演讲,有张东荪、朱自清、冯至、朱光潜、冯友兰等。许多次,日记里第一次提到胡适,便是胡适所作的“宋学的历史背景”的演讲。“初说是不欢迎旁听,我也没打算一定要去听,但心想听众一定不会拥挤,不妨顺便去看一看。哪晓得到那里一看,一个小小的礼堂早已挤满,好容易找到一个座位。”一是主办方限制人去听,二来许多***学生早已不喜欢胡适平和中正的言论,使胡适号召力大不如前,因此罗荣渠觉得来听讲的人出乎意料地多。
胡博士的挑战式的演说依然富于***性,他有时还捏紧了拳头在讲桌上重击一下,五四运动当年的风采,犹可想见。其实胡适五四时并不在北平而在上海,不与其役,也不像他看到的那样常捏拳头且重击桌子。
他讲的内容大概分为五点:1.二百五十年的印刷术历史;2.佛教禅宗的代兴;3.古文运动;4.为抵制印度货而兴起的假洋货―――道教;5.***治上王安石的有为与司马光的无为的对抗。适之先生旁征博引,自以为能够自圆其说,不过他对于这五点历史背景与理学兴起的联系并没有讲清楚,这也许是限于时间关系吧?他最后一句惊人的结论是:宋学是一种***的思想!
从罗荣渠的记录来看,他对胡适的怀疑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对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不唯权威是瞻的良好心态。
胡适不仅常为北大学生演讲,而且还主持并请人来演讲。
昨天下午4点,胡校长新由印度请来的英国***治学者卡德林教授在理学院礼堂演讲《世界文化危机与人生价值的争取》。
1947年11月19日亲自参与“联合国纪念周”的演讲组织,参加者有不少外国人,所讨论者均为世界和平。“晚会由胡校长任***,中英语并用的开会词,饶有趣味。……诚如胡校长所说,为了nextgeneration(下一代),我们应该努力于和平。”
一些画展也请胡适出席主持:
下午课毕过孑民堂,看正在举办的中印画展。中外仕女来宾不少,由胡适主持,作者为Sukola(苏可拉)、叶浅予、徐悲鸿等氏,还有几幅泰戈尔作的很有灵性的作品。
罗荣渠出身书画世家,不仅看过许多画,自己也作画,参加过李桦的木刻班,因此像这样的画展他一般不会放过。从以上诸事不难看出,胡适从多方面来建设他所执掌下的北大。
2.身为校长亲自上课
胡适当校长时,虽然公务繁忙,但还给史学系开有课。
前天晚上,胡校长讲我们的历史研究法的第一课,题目是《史学与证据》。大礼堂里出乎意外地挤得水泄不通,听说连吴之椿的太太也来听讲了;其他如石俊、邓广铭、郑天挺也都到场站班,可见们胡博士的号召力真大;想当年他红得发紫的时候,其盛况更不用说了。这次讲演还不坏,如此平凡枯燥无味的题目在他口里却讲得津津有味,可见胡博士确实有一些才华。
在国事日非,内战频仍的情形下,学生的求学与老师的教书热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但:
下午4至6时,上胡校长历史研究法一课,这不是本期的第一堂课。因为胡博士名气太大,第七教室被挤得满满的。胡校长进来,第一句话就说:“十一年了!有十一年没有教过书了……”接着他就谈他研究了五年的《水经注》,讲得很详细。
接着罗荣渠记录了一些胡适已经在相关文章里所表达的关于《水经注》的观点,勾起罗荣渠一直对历史科学的怀疑来,想写一篇《历史科学的价值批判》,可惜终其一生,似乎并没有完成。不特如此,罗荣渠对胡适的《水经注》研究并不佩服:
听胡博士讲历史研究方法一课,他以《水经注》为例,大谈特谈。胡氏花了五年时光研究这部书,尽管他把这个研究说得如何了不得,神气十足,但在我看来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自吹讲学法螺号而已。
3.对罗荣渠的耐心帮助
由于罗荣渠的父亲罗文谟是彼时比较有名的画家,跟张大千、徐悲鸿、谢无量等人皆有往来,所以有可能与胡适相识。“下午4时,持父函往谒胡适校长,不晤。”两天过后,“今天晚饭后去东厂胡同,先去叫胡校长的门,他又不在家。”显系有何事所托,可惜作者日记里并没有明说。
既如此,作者就在下课时趁机与胡适进行了一次直接的交谈:
下了课后,我到休息室去见他。他问我是哪一系几年级,我答说是史四。他连忙就提到我做的什么论文,我把我的长十九个字的论文题目一口气背了出来(作者毕业论文系向达指导,题目为《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之初度冲突》--冉注),他听了仿佛很合口味,说他十几年前对这个问题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只是他没有时间去搞它。我问他有什么材料,特别问到关于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对耶教的态度似模糊不清。他说片断的材料总是有的,叫我去同郑先生、容肇祖先生、王重民先生谈谈;特别是王先生,因为他在国外抄得有好多史料。
尽管罗荣渠对胡适在课堂上以他研究《水经注》为例的讲课,颇致不满,但从他们下课的问答谈话中,还是可以看出胡适的耐心,以及对罗荣渠提供各种史料来源的帮助。
4.对***持保留意见
为了庆祝五四,罗荣渠所在历史系办了三天晚会,1947年5月3日就有四个人演讲:胡适、许德珩、周炳琳、樊弘。
8时开会,首先当然请我们的胡校长演讲。他似乎只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进行追思,因为他说他不够资格谈五四运动。他说,五四的精神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Transvaluationallvalues)。在演讲中他还附带对同学们提出一点要求,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把标语贴到所有的墙上,譬如新修的墙就应当保护它的清洁美观,自然,他的借口是有碍观瞻。明天就有外宾来校参观,到处贴“膏药”有伤雅观。我不大了解胡先生话里的意思,是耶?非耶?
胡适身为北大校长,得维持一校之正常运转,教学不能废,学生求学不能止,因此他对罢课多持保留意见。再者,胡适把呼口号、刷标语当作人类尚未摆脱崇巫心理的一个特征,当然他不可能赞同到处乱贴标语,有碍观瞻。
学生由于自己的身份角色与年龄阅历,自然不可能真正理解胡适的苦心,何况彼时国共内战的确让许多学生困难重重。胡适讲话后,左派的许德珩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许)说了不少冷嘲热讽的话。我想,坐在旁边的胡校长听了恐怕会觉得不太舒服。许先生拉长了嗓子大吼,我起初还担心他的嗓子无法坚持到把话讲完呢。
许德珩的许多看法与胡适肯定有所不同,但胡适即便不舒服,也知道许德珩扯起嗓子吼是他的权利。而同为自由主义者的周炳琳的发言,则可能与胡适更为接近。
这位五四时期的健将一开口就说不讲太感情用事的话,而是从最理智的方面来谈。他从蔡孑民说到胡适之,言语倒是不含冲动性,但他讲的却是同学们大爱听的话。
其实胡适与周炳琳所作的不只是一般性的演讲,对时局也有许多相同的看法,即令激于***警包围北大时的演讲,也颇多合辙之处。
胡适校长演讲,他对此次运动的工作及措施夸奖了一番,并更正前日(指1947年6月1日所发表的讲话―――冉注)报上发表的他的谈话内容,还说今日陈继承总司令已通过电话,对于此次戒严向他表示道歉。待周炳琳演讲时,“他指出以逮捕***的名义捕人不合法”。
一个长期以来充斥着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思维的国度,加以缺乏宽容心,人们比较喜欢听决绝的话,何况刚好处在多事之秋的青年学生们。
(选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