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墙”这个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有院墙、宫墙、城墙等等。新华字典上是这么解释的: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起分隔、维护、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但是,别看这些都是墙,咱们老百姓家的院墙、皇上家的院墙以及皇家寺院的院墙,从讲究到用途差别还是很大的,这期咱们就聊聊关于老北京墙的故事。
四合院墙
为何“碎碎”平安
老北京有句俗话叫:“高台阶儿、红门楼儿、石门墩儿、碎砖头儿”。前三个“台阶儿、门楼儿、门墩儿”咱们都熟悉,这些都是四合院的典型标志,而且大家在明面上就看得见。但是这“碎砖头儿”说的是四合院的墙吗?咱们走进老城区的胡同里,也没看见谁家的墙是用碎砖头盖的呀。难道是旧时的百姓太穷,只能用碎砖给自己盖房子?又或者很早以前就有豆腐渣工程?其实都不是。咱们常见的四合院墙,外面是用整砖砌起来的,其实里边都填满了碎砖头。“碎砖头儿”其实是咱们老北京砌四合院最基本的原则。
具体原因是这样的:一堵墙的两面外墙砌稳了,中间是空穴,不论留的空穴大小,这里都要用碎砖填上,填上后拿灰浆将它们再连接上。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两面外墙和里面的碎砖形成一个整体。形象点说,就像咱们平常吃的拔丝白薯,糖浆凉了之后,不规则的白薯非常牢固地粘在一起。因为碎砖头形状不规则,所以灌浆之后,多个断面相互粘合,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砌墙的方法,***的就是结实牢固,抗震能力比现在很多高楼大厦可强多了,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碎碎平安”。
话说回来,过去砌碎砖头墙堪称是老北京瓦匠的一项绝技,如今还能掌握这门绝技的老瓦匠已经不多了。可是碎砖头再碎,它也没有脱离开“墙”的原始功能,接下来的这面墙,却起到了一个“本职工作”之外的作用。
寺庙殿墙 为何满身伤痕
之前看到有关文物修缮的新闻报道,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修旧如旧”,就是说,在修缮文物或是古建筑的时候,要保持古迹的原貌和沧桑感。在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有一处文物修缮“修旧如旧”的典范——灵岳寺。一直以来,寺庙的历史沿革都是晦涩难记的,但灵岳寺却是个例外。
在寺庙的一处殿墙上,有一个被木框框起来的四方小窗口,里面都是碎砖头,其实这些碎砖头也是灵岳寺大雄宝殿殿墙的一部分。早在2006年以前,灵岳寺没有修缮的时候,整面墙都是用碎砖头砌成的,现在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小窗口,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它的成长经历一目了然。俨然,这就是一份灵岳寺的千年档案。
就这么几块碎砖头怎么能看出来灵岳寺的成长历程呢?看密码!这密码就是小窗口里这些碎砖头上留下的痕迹。碎砖头上痕迹比较细的,是绳子勒出来的,这是唐代的绳纹砖;比较粗的是钩子钩出来的,这是辽代的钩纹砖。它始建于唐代、重修于辽代,这样灵岳寺的始建年代和重修年代都相当地好记了,只要站在它的面前,立刻就能想起来。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唐代和辽代的砖头上都有勒痕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碎砖上一道道有深有浅的沟,是为了增加砖的摩擦力,从而增大砖之间的咬合力。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窗口,不仅再现了灵岳寺的成长经历,还让人们了解到了唐代、辽代的砌砖工艺。由此说来,这面看似破旧的碎砖头墙可谓是意义重大、功能全面的一面墙了。
万里长城 为何“永不倒”
1982年,由著名歌手叶振棠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不知激起了多少人的爱国情怀,大家在自豪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万里长城敢夸下“永不倒”的海口呢?
自古以来,万里长城的坚固程度几乎没有人怀疑,能让这座世界上最长的墙砌起来并且屹立不倒的粘合剂,它的名字一说出来就具有广告效应——“万年灰”。“万年灰,坚固万年”多好的一句广告词,这可不是现编的,古人在给这种粘合剂命名的时候,取的就是“万年不变质”的意思。这么好的东西,现在还有吗?说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说说这种粘合剂是如何研发的。
话说燕国修长城的时候,用的是水和泥,因为工期紧、任务重,冬天都不休息。天冷的时候,和泥得用热水,于是工匠们就支起了一口大锅,下面垫起了三块石头,开始添柴烧水,不知道是预算有限还是工人犯懒,天长日久,一直是一口锅在坚守岗位。直到有一天,锅烧漏了,热水正好浇在下边的石头上,凉石头遇到了热水,立马就炸开了,石头沫子崩了一地,跟热水搅和在一起。刚好这时有人伸手一摸,结果发现,这热水和石头沫子可比水和泥粘性大多了。打那儿以后,新一代的城砖粘合剂正式诞生了,试点工程就是燕国长城,真正的大规模运用则是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于是秦始皇给它注册了一个响亮的商标——“万年灰”。
其实这个有着响亮名字的“万年灰”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仅现在有,而且多的是,它就是建筑工地上最常见到的“石灰”,可是现在却没有开发商敢喊出“万年灰”的口号了。
明城墙
为何“营养套餐”不能少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靠老祖宗偶然研发出来的“万年灰”,从而屹立不倒的话,那么明朝北京城的城墙可就富含高科技了,因为它用的粘合剂比长城用的“有营养、更结实”。
位于东便门的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这段明城墙遗址,是在2006年对它进行修缮的。现代人对于明城墙的修缮和明朝人们砌城墙,虽然用途不大一样,但目的都是为了它坚固耐用,想做到这一点却绝非易事。
按照文物修缮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得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做法。明城墙坚固耐用其实是有一个秘密武器,这个秘密武器就是“白灰糙砌”的砌筑方法:不能用水和泥,也不能用沙子,而是用白灰加灌浆。白灰属于柔性,垒一层砖铺一层灰再灌一层浆,这样的粘合力非常强。说到灌浆,这可是古时候人们盖房砌墙的传统工艺:通常是先码好一层砖,然后把白灰和糯米水调成的糊倒在上面,要保证每一个砖缝儿里面和砖的表面都要粘满,像这样一层砖一层糊砌起来的墙就是灌浆法,等到它完全风干以后,每块砖都粘的特别结实。
话说到这儿,老祖宗用糯米水和白灰这个秘密武器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原来,当年故宫施工的时候,在地下1.5米处挖出了白灰浆,里面的米粒儿还能吃,当时它就是使用的糯米的米汤和白灰,从此这种砌墙的秘密武器才为现在人所发现。
对于明城墙无论是修缮还是保护,咱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这些老物件延年益寿。但是不难发现,现代人的保护修缮只是一方面,再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原产的城墙的确坚固耐用,不仅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启发。
豫亲王府院墙
为何成了涨工资的代价
甭管是四合院墙、万里长城的城墙还是明城墙的城墙,古往今来,砌墙都是门学问,这不仅仅指的是砌墙的手艺和技艺,而且还有很多象征意义。
清朝那会儿流行这么一句话“礼亲王府的房,豫亲王府的墙”,说的就是礼亲王府的房多,而豫亲王府则是以他们家的墙著称于世。东城区帅府园东口的协和医院就是当年豫亲王府的大概位置。他们家的墙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高,比当时北京城里任何一座同级别王府的墙都要高出将近1米。他们家的院墙砌的这么高,其实这是豫亲王涨工资的代价。
相传,第四代豫亲王和乾隆皇好下棋,有一天乾隆亲自跑来豫亲王府想要一决高低。豫亲王提出来:“我输一盘,您就抠掉我们家大门上的一个门钉;我赢一盘,您就得给我加一份俸禄。”乾隆一听:“成,就依你。”几个时辰过后,俩人五比五打成了平手。这意味着豫亲王用他们家大门上的五个门钉换回来了五倍的工资。
事后乾隆一琢磨:我亏大发了。但是金口玉言,乾隆只得履行了诺言。但堂堂皇帝不能吃哑巴亏,于是乾隆想了一招,报复豫亲王。他“特批”豫亲王府院墙增高三尺,名为“王府升级,加强安保”。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只有监狱才砌这么高的墙呢!乾隆真正的寓意是要把小豫亲王像囚犯一样永远囚禁在王府里边。
如今的墙还是大家见到的墙,可这墙不仅承载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同样也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墙,其实也是历史留下的残存的印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历史的印记 谈古说今之老北京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