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视中端庄大气,解说娓娓道来相比,真实生活中的童可欣快人快语。谈笑之间,她给我们解说了一场关于自己体育人生的精彩“比赛”。
可以说,童可欣的成长折射出—名中国女性体育新闻从业人员颇具传奇的历程。凡事预则立,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正如最近流行的逆运算思维方式一样,设定目标,然后反过来去思考我该做什么,—步步去奋斗,直到最终实现梦想。
■大学学的是工科,却对体育解说情有独钟
童可欣的童年、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在石家庄度过的,河北电视台更是她事业的起点。大学时期,童可欣学的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专业——工业管理工程。童可欣对父母一直从事的土木建筑非常感兴趣,当时为了考清华大学建筑系,她还曾学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当时她的理想是能够进入清华殴堂。但造化弄人,高考之后,她最终被当时的河北机电学院(现河北科技大学)录取。
在大学里,她属于“精力充沛”的学生,加入了排球队、舞蹈队,还是学生会文艺部的部长。“当时的业余时间很多,就在我上大二的时候,听说河北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童可欣说:“那会儿蔡猛老师(当时河北电视台体育组组长)一方面希望丰富和壮大河北电视台体育转播的队伍,另一方面也因为他要调到中央电视台去工作,在河北全省范围内寻找‘接棒人’。第一轮社会招聘,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二轮招聘后,他对我的表现特别满意,没想到这后来成了我的事业,蔡猛是我事业上的伯乐。”
就这样,童可欣开始了在河北电视台的实习。当时,蔡猛每周给她上一次课,除了讲授各种体育转播技巧和知识外,还让她站在马路上,看见什么说什么,培养她即兴表达和描述的能力。半年多后,童可欣开始学习制作编辑《体育音乐欣赏》节目,直到后来担任河北台《体育新闻》的主播和制片人。
回忆起走上体育评论员之路,童可欣这样说:“我觉得这又是一次命运的安排,在大学里打排球的经历给自己注入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气质。实习期间,最多的时候一星期要录七集节目,学校的老师也非常支持我,一周里面有—天我无法去上课,需要到台里去录节目。”交谈中,能够深刻体会到童可欣对于当年母校老师的支持充满了感谢。毕业后,很多同学都分到了机械电子行业,干起了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而童可欣则留在了河北电视台工作。
■进步神速,进入ESPN卫视体育台做主持人
从1993年开始在河北电视台实习,她从主播做到《体育新闻》的制片人,一直与体育没有分开过。1995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了体育频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1998、1999年,童可欣曾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羽毛球天王挑战赛中担任主持人。这期间,童可欣找到了当时体育频道负责几谈到了自己想加盟央视的想法,遗憾的是,愿望并没有立刻实现。
后来,童可欣认识了ESPN卫视体育台亚洲区经理陈尚来,几次采访任务下来,双方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机缘在2001年再度不期而遇,2月份的一次会议上,陈尚来告诉童可欣ESPN卫视体育台可能有一些位置空缺,童可欣认为这确实是个机会,在国内参加了面试,很快就被录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三个月,她去ESPN卫视体育台的手续就全部办完了。当时,她一个人把工作处理完,收拾好东西,匆匆忙忙告别了石家庄。这种果断,不仅让国内体育圈的人士觉得突然,也让河北电视台的观众不解。直到现在,回忆起那次决定,她说自己最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目标。2001年5月份,童可欣到了新加坡,开始了在国际体育专业频道将近七年的工作经历。
在ESPN卫视体育台期间,童可欣开始从翻译新闻稿做起,翻译、节目录音和体育评论,就像魔鬼训练营中难啃的科目,不断在锤炼着她。ESPN以往有一档仅有英文版播出的网球节目——《ACE》,公司最终决定让童可欣出任中文版本的主持人。
接手《ACE》后,整个节目从翻译、配音、录像到节目串联都是由童可欣一个人完成。童可欣半开玩笑说:“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老板要把人用到极致,一个人需要干多个人的工作。”《ACE》一共做了三年。这档节目后来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并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随着《ACE》的播出,童可欣在网球解说领域也变得越来越专业。现在回过头来看,童可欣认为许乃仁很多话还是有道理的。“有一些是文化上的碰撞,很多解说词台湾人听多了习惯了,不能接受我的表达方式。大陆的习惯和台湾也不太一样,我觉得许乃仁在网球解说的节奏感把握还是非常好的。很多方面值得学习,他算是行业中的前辈。ESPN的好处在于你的工作环境,你总能遇到一位比你更懂、入行更久的同事,大家可以互相学习。”
任何一份工作都很难始终一帆风顺,总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在ESPN也不例外。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陌生的环境,童可欣并没有打退堂鼓。当时很多英联邦国家都有连锁语言服务机构——英国文化协会,童可欣选择去那里进—步提升语言能力。后来,她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周末的时间,花了一年零四个月拿下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硕士学位,专业是国际管理。
■北京奥运会前终于圆梦,成为央视体育主播
2007年底,童可欣已经在新加坡结婚、买房,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时,她感觉到一种不满足,“而这种长期情绪上的不满足也会转化一种压抑甚至造成身体上的病变。后来我明白是自己的身体在提醒我,是不是该回国一圆奥运梦想了?别忘了,当初来新加坡的目的就是为了北京奥运会、去中央电视台啊。”
奥运会前,央视体育频道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选拔活动。2007年12月,像当年前往新加坡一样,童可欣又一次果断地决定——带着节目光盘立即回国参评。
经过选拔,最终童可欣以优异表现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有机会加入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的队伍。此时,童可欣又面对一次人生抉择。如果回到北京,自己在新加坡将近七年所积累的东西可能又要被自己扔掉。但她还是很快地做出决定——回北京。
“2008年3月份我离开ESPN卫视体育台,4月17日就正式在中央电视台上班了。”这时,她不得不考虑新加坡的家,幸运的是她的家人表现出了很大的支持和理解。那年,当母亲得知女儿要回国的消息后,六十岁的妈妈说:“我的女儿终于又回来了。”
回国后的文化认同感让童可欣感觉又回到了她所熟悉的环境。“我喜欢热闹,朋友很多,北京这样的人文环境更适合我。”此后,网球、羽毛球比赛的解说也成了她在央视舞台的主项。童可欣有多年的网球专业知识积累和解说经验,在解说中,她富有感情,注重服务观众,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尽量把一些画面背后的信息传递出来。童可欣在央视解说的第一场网球比赛是2008年4月的迈阿密网球大师赛,她与张爱民等嘉宾一起为球迷们解读精彩的网球比赛。随后的北京奥运会网球解说也是由她来完成。
谈到央视与ESPN的区别,童可欣认为ESPN像一个无可替代的训练营,每天都有挑战和进步。但是ESPN的亚洲区总部在新加坡,受众却在香港、大陆和台湾,主播与受众的距离很遥远,能得到观众的回馈不多,成就感要少很多。央视则像一个大舞台,分工很细化,平常可能不会很忙,一来就是工作量很大的艰巨任务,需要更强的自学能力和自律的精神,平常不断给自己加压,让自己去进步。这样才能保证一旦接受转播任务才能在工作中有比较高质量的表现。回到国内,可以和观众近距离接触,让她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她说:“有些人甚至知道我的***,他们对我太好了,有球迷给我寄来活螃蟹表示问候,还有球迷在微博代替我向别人回答关于我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央视体育主播童可欣学工科的美女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