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成语“虎背熊腰”,很多人脑中会浮现出一个身体魁梧、健壮的人物形象。但是,由于年龄增长,背部脂肪逐渐堆积而成的“虎背”,就不一定是健壮了。
小小背脊作用大
俗话说:“背薄一寸,命长十年。”可见保养后背的重要性。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脊柱中有脊髓,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总督全身阳气。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阳气最多,且与肾经相表里,肾主水,于是膀胱经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
膀胱经还与其他腑脏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肺腧、厥阴腧、心腧、膈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肠腧、小肠腧、膀胱腧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
所谓“腧”,就是转输、输注之穴,对保养和***脏腑有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
老人捏脊好处多
老年人可以通过捏脊止痛,消除疲劳,促进背部气血循环,减少背部脂肪堆积,提高自身免***功能。
捏脊手法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明显,分为上捏脊和下捏脊。
上捏脊 是从长强穴(尾骨尖端与连线的中点处)向上捏至大椎穴(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其上几个主要穴位都是升阳的穴位。根据经络按摩“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顺督脉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阳,属于补法,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太适合。
下捏脊 顺序跟上捏脊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的功效,属于泻法,适用于有发烧或便秘等实热证的老人。
捏脊的方法
捏脊时,让老人俯卧或半俯卧,使背部平坦松弛。捏者将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或者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将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
捏脊不是人人都适合
如果感觉捏脊比较疼痛,可以在捏脊前轻揉脊背部,慢慢适应。捏脊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捏脊后要注意多喝水。
需要注意:若脊柱部位的皮肤有外或感染,不适合捏脊;饭后不宜立即进行捏脊,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有高热、高血压、心脏病或出血倾向者应慎用捏脊疗法。
(摘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