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宗师南怀瑾: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人物档案】南怀瑾(1918-2012),浙江乐清人,国学家,实业家,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自小接受中国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了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代表作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金刚经说什么》等。
【素材快递】
弃武向佛,面壁三年***破壁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小时候的他调皮捣蛋,一次,南怀瑾和邻居孩子吵架,互骂脏话,父亲一气之下,把他推进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门前小河沟里,成了落汤鸡的南怀瑾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13岁那年,他小学毕业考试考了个倒数第一,拿了个肄业证书。父亲要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他不肯,而是在家自修。四年间,除精研“四书”、“五经”外,涉猎遍及诸子百家,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听说杭州浙江国术馆不要学费,管吃管住,于是欣然前往。在同班同学中,他个头最小,年纪最轻,但每门功课,每种武艺,他学得最快最好。两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武术教官的资格。后在成都中央***校任校教育队武术教官和***治指导员,并在青城山灵岩寺认识了禅宗大师袁焕仙。1942年,袁焕仙到成都创办维摩精舍,南怀瑾辞去公职,追随其左右潜心修佛参禅。袁焕仙在维摩精舍讲学,涉及儒释道三家学问,南怀瑾把它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编成《维摩精舍丛书》。为求深入研究佛法,南怀瑾奔赴峨眉山的大坪寺闭关,穿上僧衣三年闭关阅藏,斋戒素食,青灯古佛旁日夜苦读经、律、论佛家经典,通读佛教典籍《大藏经》,终生受益。
素材解读: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关头只有几步。”此言甚是。从一个生性顽劣的孩子成长为学有所成的大家,和他不间断的学习密不可分。生逢乱世,如不能报国杀敌,就当独善其身,遇到感兴趣的佛学理论,南怀瑾毅然决然辞去公职,闭关三年,潜心修道参禅,深悟禅机,对佛理有了精深的研究,对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适用话题:顽劣、改正错误、潜心学问、机缘
呕心沥血,著书只为稻粱谋
出关后,南怀瑾辗转来到台湾,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他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为了生存,一家人不得不典当衣物。1955年,他在窘困的处境下,写出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不久,他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此处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之声喧嚣终日。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在困顿中煮字疗饥,他常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有人购买。后来,一个商人出钱买下一些书,谁知这个商人原来是个肉商,把这些书买回去后,拆开来包肉用的。南怀瑾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写下去。
真正让南怀瑾“大红大紫”的则是一本《论语别裁》。南怀瑾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追捧。讲稿随后以《论语别裁》为书名出版,引起轰动。后来,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在大陆出版《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论语别裁》发行即过百万册,堪称中国***书界的一个“神话”。
素材解读:超然物外、性情洒脱是南怀瑾的秉性,所以他能在艰辛的日子里穷而不愁、潦而不倒,依旧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捡起搁置很久的笔,在窘困的处境下,著书立说。《论语别裁》打通了庙堂和江湖的界限,让普通大众对传统儒家文化有了亲切感。从一本书也卖不出去,坚持到洛阳纸贵、一书难求,显示出他的国学造诣之深厚。
适用话题:君子固穷、坚守、闹中求静、叩问内心
书生报国,修建温金大动脉
1912年4月,孙中山乘船来到温州,看到这个地方还没有通火车,觉得很遗憾,于是将修铁路的理想写进《建国方略》中。然而,七十年过去了,温金铁路都因为山高水急,投资过巨屡次胎死腹中。1988年,来自温州老家的领导想让南怀瑾出山修温金铁路。修铁路,谈何容易!那是用钱铺起来的,投资大且不论,还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环节,其中的艰难与复杂难以想象。周围人都劝导:“拿钱去修铁路,恐怕只有傻瓜才会干这样的事!”
夜阑更深,南怀瑾辗转反侧,起身下床,在灯下翻开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浙江矿产资源相对贫乏,而浙西南的温州地区却蕴藏丰富。如果修建一条由温州直达金华、进而把温州与浙赣铁路大动脉紧紧联接起来的铁路,将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南怀瑾不顾年事已高,不惜透支体力与精力,答应出面牵头修建金温铁路,并拿出毕生积蓄1286万美元进行投资。1992年12月,金温铁路正式开工,六年后全线开通运行。
素材解读:南怀瑾虽旅居异乡,却心怀故土,六年修建百年路。一个书生,为了造福桑梓、振兴家乡经济,不避艰险,慨然应允,挺身作了金温铁路的催生者,这实在是个奇迹。在南怀瑾看来,修金温铁路,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适用话题:心怀天下、回报故乡、感恩、利在千秋
传道授业,兴办太湖大学堂
催生金温铁路者之后,南怀瑾说:“区区一条人间铁路算什么。将来,我想修一条人道之路。”2004年,南怀瑾回到大陆,定居苏州,创建太湖大学堂。此举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于是在中国,书院这种古老的教育形态,重又兴起。山东,有作家张炜创办的“万松浦书院”;陕西,有实的“白鹿书院”;天津,有“北洋书院”;江苏,有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太湖大学堂建立后,南怀瑾纵论古今的渊博学识和拉家常式的平易风格,吸引了正统高校的知名教授和***、商两界的名流,有些人甚至专程从美国、东南亚赶来。一个叫李慈雄的大二学生,对国学的浓厚兴趣,想找南怀瑾想拜师学习,但无力交学费,南怀瑾要他打工代替,工作内容包括:打扫厕所、擦地及倒茶等杂事。打工半年后,南怀瑾开始教他文章,后来李慈雄成了上海斯米克集团董事长。
在成人教学之外,学堂还有一个小学部。作为南怀瑾的“试验田”,这里不同于普通的民办教育,不涉及数理化,更强调古文、武术、中医等传统教育,学堂要求学生必须认识繁体字。也不同于其他公立小学,这里没有讲台,没有课桌,几张圆桌和几十把椅子,是小学生们上课的地方。学生们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开始练习武术半小时。在课程设置中,学生有大量时间在户外,讲到山水、四季,都让学生去接触、体验。有时要求学生采五种草药回来,晒干,做成草药。
素材解读:传统文化只有既往开来,才能古为今用、启迪后学。南怀瑾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做中国传统文化的播种人,携带文明火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用自身的阅历和方式,让古籍中的孔孟之道重焕生机,吸引了下至儿童上到教授来次聆听教诲。这位致力于儒、释、道文化研究的大师,最终在太湖大学堂驾鹤西去。昔人已逝,伟大的文化复兴之梦,却在南怀瑾等人的努力下增添新的助力。
适用话题:国学复兴、守旧与创新、教书育人、有教无类
【佳作链接】
我看南怀瑾
文/卞毓方
南怀瑾先生仙逝了。他是一位腹笥宏富、见解卓异的学人,概而言之,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是凤毛麟角。
作为学者,南怀瑾一要谋生,二要谋道。他因《论语别裁》而成名,此书粉丝甚多,拍板砖的也大有人在。那时的人们人心惶惶,渴望有一种文化出来,尤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既填补心灵的空虚,又得着精神的安慰。《论语别裁》就正好充当了这种心灵的安慰剂。为什么又会引爆那么多人的反对?这里有学术交锋,如李敖、张中行的批评;这里也有文化导向南怀瑾认为孔学“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此论一出,自然要招惹物议。
南怀瑾不仅是学者,更是行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抱定一个宗旨: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在为重建中国文化奔走、呼号。他常说:“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南怀瑾一生出版各种撰述三十余种,并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流通。
南怀瑾令笔者敬佩的,是他一贯的慎独自律。举其大者,
他为修建“金温铁路”,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个公司,许多人都想挤进去,包括他在老家的子孙、亲友。南怀瑾铁面无私,一概拒绝。举其小者,南怀瑾对学术界的争论没有兴趣,但对文章中的硬伤,则是闻错即改,绝不马虎。曾有人在报刊撰文,指出他在一本书中,将成语“履践踊贵”解释错了,南怀瑾得知后,火速通知出版社,停止发行,立即对有关段落进行修改。并派人找到指出他错误的作者,当面表示感谢。南怀瑾不以著述为私有,他崇奉取之天地还诸天地。他曾为出版立下了五个“不”:不做促销广告、不请名人写序、不登自己的照片、不追究盗版、不把自己的著作权留给后代。
清人赵翼有言:“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南怀瑾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必然。(选自《天津日报》,有删节)
佳作快评: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作者从南怀瑾仙逝说开去,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述南怀瑾为学者、为行者的一生。作者引经据典,就事论事。既有小事描摹、细节刻画;又有大略评价、整体论述。在娓娓道来中,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国学宗师南怀瑾:一无所长,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