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录片《海豚湾》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全球的关注。作为受众,我们除了对海豚的遭遇感到同情之外,也应该深入的审视该片所反映的日本捕鲸“文化”与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之间的差异,客观的看待纪录片传达的信息。
关键词:纪录片;文化;海豚
一、前言
《海豚湾》(The Cove)是2009年由路易·西霍尤斯导演的环保题材纪录片,讲述的是海豚训练师理查德·奥巴瑞与导演及其团队,通过长时间地跟踪拍摄,记录下的小渔村太地町的当地渔民诱捕和屠杀成千上万只海豚的故事,并由此揭开了悲剧背后的***治和经济黑幕。
自然纪录片不是为了猎奇,更不是为了单纯的感官刺激,它需要人文精神的维度,体现出对世界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陈国钦,2007)。纪录片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跟踪拍摄,幽怨哀伤的海豚鸣叫,尤其是那触目惊心的、染红海湾的血水都跟片头小渔村热爱海豚的画面形成了鲜明而极富反差的对比,让每个观众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海豚的无限同情和对屠杀者的不满愤懑。
然而,当我们收起愤怒,当我们深入挖掘,悲剧的背后是否有更多让人警醒的原因,是否有更多深层的东西推动着事态的发展?美国作家露丝·本尼狄克特曾在二战时期写过一本研究日本文化与传统的著作《菊与刀》,其中写道:“我们仍然怀有一些模糊的。即为偏颇的观念,不仅在讨论日本之成为日本人的国家时如此,而且在讨论美国之成为美国人的国家、法兰西之成为法国人的国家好人苏联之成为俄国人的国家时,莫不如此。由于缺乏这一认识,每一个国家都误解别的国家。”我们不能说《海豚湾》是一种误解,因为事实摆在眼前,然而,日本人是否十恶不赦呢?
二、个人英雄主义与“各就其位”
美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盛行的国家,这与国家的历史和发展有着莫大的联系。从如今风靡全球的美国电影,从前期的《变相怪杰》到如今的《蜘蛛侠》、《钢铁侠》、《蝙蝠侠》,这些美式超级英雄的风靡无不反映了美国宣扬的“zero to hero”的主张,也就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突然变为了拯救世人的、无人能敌的大英雄。这些超级英雄的诞生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一个缩影。
《海豚湾》中的主人公——海豚训练师查德·奥巴瑞正是这样一个英雄,他早年因训练5只雌性海豚来表演而声名大噪,凭借着1962年热播的节目《海豚的故事》,他坐拥名利,过着奢靡的生活。转折点就发生在10年后,由于节目的停播,5只海豚不得不遣送到迈阿密水族馆,失去了往日的“自由”。不久,情绪低落的“凯西”自己沉入水底结束了生命。经历这次事件查德·奥巴瑞才深刻的意识到是自己导致了凯西、乃至更多被驯养的海豚的死亡。因而他决定在有生之年靠自己的力量去停止这场残忍的杀戮。
在纪录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两名日本太町市议***员反对***府将汞超标的海豚肉加入学校餐桌的影响,片中说道“他们冒着极大的危险,即使不会丧命,至少也会丢掉生计”,这就是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各就其位”,在日本有句老话叫做“冒头的钉子就要挨打”,这就是为什么片中有的日本人对海豚的残忍杀害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对海豚的悲惨境遇感到同情,但几乎没有人为此而奔走呼吁的原因。
这也正是日本人和美国人在深层次上的冲突,日本人依赖于秩序和等级制,而美国人信赖的是自由和平等。“在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整个观念中,日本人对等级制的信赖是一种基本的信赖”。38这种明确区分身份职责的等级制度渗透到了日本的家庭生活、经济生活和***治生活当中。他们的理念就是,无论比你在等级制中地位高的人是否真的拥有支配权,你都要表达百分之百的敬意。
三、日本的“捕鲸文化”
1、“捕鲸文化”历史根源
日本的“捕鲸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在古代,渔民每当捕到鲸鱼时都要庆祝,预示着这一年将会有好收成。日本沿海大都建有“鲸墓”、“鲸冢”、“鲸神社”、“鲸鸟居”、“鲸寺”等,甚至还供奉“鲸观音”。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鲸鱼只是鱼类的一种。日本自古以来的信仰习惯是——他们认为四条腿的动物是高等动物,与人类物种相近,所以在过年期间不得食其肉。
对于《海豚湾》,普通日本人的情绪很复杂。有日本人评论说“我同情那些海豚,可是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靠使用动植物生存了。与此同时,我也赞成对海豚捕杀进行调查。不过,要给出明确的看法实在是太困难了”。
其实,对于普通渔民来说,捕杀海豚只是一种求生手段,太地町渔民认为,海豚只是一种大鱼,海豚肉只是一种食物,西方人不是也大量宰杀动物用来食肉吗?却为什么偏偏要来指责日本? 更有甚者,他们把海豚当做害虫来类比,认为仅仅比害虫好一点。这也不是没有依据的。调查表明,鲸鱼每年的鱼类消费量约为4亿吨,大大超过人类每年9000万吨的捕获量。
2、“捕鲸文化”延续的原因
尽管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鲸文化”,这种文化产生的原因也只是在于维持生计,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温饱问题不再成为首要问题。
那么,“捕鲸文化”得以延续的原因在哪呢?
首先,有利益就会有腐败。渔民、***府和相关的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在捕杀鲸鱼过程中,以各种形式或隐或明地形成某种利益链条。
其次,日本***府强有力的外交努力支撑了大规模捕鲸的行为。纪录片中前IWC多米尼加代表安索顿·马丁说道:“这与经济无关,甚至与***治无关,只不过是,所谓大日本帝国的思想余孽在作祟,他们受够了西方国家,受够了他们指挥着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
再次,捕鲸看似经济行为,实则是日本长远资源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凌庆成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写道:海底资源、石油、渔业资源都是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自然也是日本争夺的对象,为此日本不惜承担国际骂名。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为了争夺资源,日本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从与中国的之争,到与韩国的竹岛之争,日本都在处心积虑的争夺资源。
四、结语
纪录片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在于它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一个人文的观察角度(欧阳宏生,2010)。作为观众,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审视媒体传输的信息。柴静在她的新书中说:“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性”。我们不可否认杀害海豚手段的残忍,但日本和美国各自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过分激烈的去评判某一方的对错是不恰当的。
如今颇受争议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充斥着浓浓的***治火药味。在获得各种荣誉的同时,也引发了风波。该片根据1979年的伊朗人质事件改编而来,讲述了美国中情局特工在伊朗******爆发、美国大使馆备战的情况下,成功将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德黑兰的故事,电影制作方宣称,内容并非虚构。
伊朗方面则认为,电影丑化了伊朗国家和人民,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称,电影中伊朗人表现得极度脆弱、不理性,而中情局特工则显得大义凛然,充斥着历史错误和扭曲。伊朗迈赫尔通讯社表示,由奥巴马夫人通过视频连线宣布获奖的形式,本身就暴露出颁奖礼的***治动机。并拟拍同类题材电影予以回击。
面对如此种种的冲突,作为观众,在接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更要全面客观的分析。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不同的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从文化自身发展的逻辑来看,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冲突, 但差异性并不是冲突的必然基础,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文明、文化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杨生平、张慧慧,2009)。(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3]露丝·本尼狄克特.菊与刀[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4]江晗.纪录片《海豚湾》中的美式文化思维[J].北京:电影文学,2010.
[5]杨生平,张慧慧.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再评析[J].北京:北京行***学院学报,2009.
[6]柴静.看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由纪录片《海豚湾》看日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