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
[内容]
《中学语文教学》今年第2期,发表了内蒙古民族师院中文系王同志的文章《比况短语浅析》(以下简称《比况》),该文从“结构特点”、“句中功能”、“表义功能”三方面,对比况短语进行了阐述,这对人们理解和使用比况短语颇有启发作用。但是,无庸讳言,该文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就此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仅供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一、比况短语划分有误我认为,《比况》一文关于比况短语的划分未免有失准确。请看下面几例(序号为《比况》原文所用的)
③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其中的比况短语是什么?《比况》认为是“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认为,简言之,应当是“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似的”。从意义方面考虑,“我”仅仅是看到了“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身上”并没有受到什么“抚摩”,至于说“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只是“我”在看到“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之后的一种感受而已。这是一。第二,从形式方面考虑,在“使我立刻感到”与“身上受了……似的”之间,可以加上“好像”一词,而且,“好像”只有加在“感到”后才最为恰当,挪到其他地方均有不妥之处,而“好像”能同“似的”配合起来,成为比况短语的重要标志。至于“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只是对“父亲的抚摩”所作的解释说明而已,前有破折号为标志。所以,详言之,该例中的比况短语应是“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它在该例中,充当兼语“我”的谓语中的宾语。
①9路旁的柳树忽然变成了天使似的。
按照《比况》的分析,该例中的比况短语是“天使似的”。
在原文里,该例“似的”之后本是逗号,后面还有:“传达着上天的消息。”起初,“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后来,“他觉到一点凉风”,“看看路旁的柳枝,的确是微微动了两下”。柳树枝条由“一动也懒得动”到“动了两下”,这时,柳树还是柳树,并没有真的变成什么天使,但是,因为它的摆动,把风的信息带给人们,所以作家产生联想:柳树好像“忽然变成了天使(只有“天使”才可以“传达着上天的消息”)似的”。若说作家的这一联想是“天使似的”,则欠妥。顺便说明一点:因为“忽然”是修饰“变成”的,所以,一并划入比况短语才恰当。类似的还有例②0,从略。
④水是绿油油的,往来的船也不多,镜子一样的水面这里那里起了几道皱纹或是小小的涡旋……
《比况》认为“句中带横线部分为比况短语”。我认为,应当是“镜子一样”。而“的”字是结构助词,是联结“镜子一样”和“水面”的,从而让二者组成一个“定十中”式的编正短语,“的”字不属比况短语。
二、短语结构分析有误《比况》一文对组成比况短语的一些短语的结构的分析,也不无欠妥之处。请看下面几例:
⑥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比况》认为,在画线的比况短语中,比况助词“一样”之前的短语是“主谓短语”。我认为,“如同”是动词(相当于作动词用的“像”),“我永远想念着她”是它的宾语,所以,应当是个“动宾短语”。
⑦道静惊呆了,猛然像叫人把心摘去似的。
《比况》一文认为,“似的”之前的画线短语是个“兼语短语”,这是误将其中的“叫”当使动词看了,试问:林道静怎么可能主动要人摘去她的心呢?其实,该句中的“叫”是个介词,相当于介词“被”,用在句子中表示主语是受事。
另外,我认为,例⑦中的“像”是副词,而不是动词,也是“摘”的状语。“(猛然)像叫人把心摘去”是个“状+中+补”式的“动词短语”,绝不是“兼语短语”。
⑧台子非常高,人到市里来,第一眼望见的就是这石像,就像到巴黎去第一眼望见的是那铁塔一样。
《比况》一文认为,“一样”之前的画线短语是个“连动短语”,我看不是。其中的“到巴黎去第一眼望见的是那铁塔”,是个“紧缩复句”的形式,作前面的动词(不是副词)“像”的宾语,构成的是“动宾短语”,而不是“连动短语”。
三、句子成分分析有误比况短语常常在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至于例句中的比况短语究竟充当什么成分,《比况》一文的分析,似有欠当之处。看下面的例子:
①4路基的周围是蚂蚁一样密集的人群。
《比况》一文认为其中的比况短语“蚂蚁一样”是“充当定语”,我以为不是,它是“密集”一词的状语。
《比况》一文认为,前述例①9、②0中的比况短语都是充当“宾语”,因为该文关于其中的比况短语的划分有误,因而对其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的分析也随之而误,实际均是充当“谓语”,它们的主语分别是:“路旁的柳树”(①9)、“极亮极热的晴午”(②0)。(参见上文“一”中的有关说明。)
四、比况短语“只能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吗?《比况》一文说,比况短语“只能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即使只据该文所举的例句看,也不单是这样。例如:
③3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
《比况》一文说该例中的比况短语“是对前一分句的解释说明”。而在本例中,除了“前一分句”,剩下的便是一个比况短语,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比况短语便是“后一分句”了,既然比况短语可以成为分句,就不能说它“只能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
那么,比况短语究竟能否充当分句呢?我看下面画线的都是一个分句
夜很静,仿佛大地睡着了似的。
大家都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出发,仿佛这件事谁也不关心似的。
五、“也、是”表示“强调”吗?《比况》一文说:“在比况助词‘似的’等前面”“有时会出现‘也’”,例如:
①1雪团也似的海鸥会坐在岩石上的窝里,一心一意孵卵。
该文认为上例中的“也”“主要是表示强调、说明两事物间的相似已到了极点,略带夸张的意味”。我看,其实不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可知,当“也”同“连”配合使用时,确有“强调”之义。但例①1中的“也”字完全可以删去,它只是一个衬词,无义。这种用法,古已有之,例子从略。
①2牛郎并不觉得怎么奇怪,像是听惯了它说话似的,就转过身子去听。
该文认为此例中的“是”字“表示强调”,“主要是加重语气”。我对此似难苟同。
“是”表示“强调”,有的在句首,有的会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认为,例①2中的“是”,不但不是“表示强调”、不是“加重语气”的,而且因为前面有了“像”这一副词、短语末尾加了比况助词“似的”,语气比一般的判断语气要弱得多。
六、关于“比拟辞格”《比况》一文中有:
②6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
该文认为,在此例中,“像病了似的”,“把柳树当人来写,赋予它人的情态”,“和句子前面的成分构成了比拟辞格”。依我看,似是而非。事实是,不仅人会害病,动物、植物都会得玻写柳树有病,并非“把柳树当人来写”,并非“赋予它人的情态”,另外,也没有将柳树拟作他物来写。所以,我认为该例不是“比拟”格。这是《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一个句子,我认为,原句中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才是“比拟”(拟人)辞格。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比拟”修辞是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不用“像”、“好像”等词语。
七、关于“比况短语的句中功能”《比况》一文一共有三个小标题,其中有这样两个:
“二、比况短语的句中功能
三、比况短语的表义功能”
我认为,这两个小标题不能并列,因为二者之间有属种关系,“句中功能”是属概念,“表义功能”是种概念,后者被包含在前者之中。从文章的具体内容看,“比况短语的句中功能”这一部分,说明的是:比况短语主要充当定语、状语,也作谓语、宾语、补语,无疑是指“语法功能”。所以,《比况》一文的第二个小标题宜乎改为“比况短语的语法功能”。
八、关于“比况短语的表义功能”《比况》一文说:“比况短语的表义功能是多方面的。”以下分列六个方面,简言之,即:“作比喻”、“构成比拟”、“用于描写”、“表示相似”、“表示猜
测”和“表示补充说明”。我认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用于描写”不能同其他五方面尤其是修辞方面并列,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让我们来看一看《比况》一文所列的例句(比况短语下的横线系本引者所加)。用作“比喻”的有:
②3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②4不听话的眼泪还是像断线的珍珠似的,配对成双地往炕席上掉。
难道例②3中的比况短语,不是·描·写海浪冲击岩石溅起的飞沫升落的景象吗?难道例②4中的比况短语,不是·描·写刘桂兰对郭全海充满感情的眼泪往炕席上掉的情景吗?该文中不是也有“细节的·描·写”一语吗?
“构成比拟”的有:
②5山……又无不在参差中带着一种逸脱的神气,好像随时可以飞离地面似的。
按照《比况》一文的观点,上例中的比况短语都是“比拟”,但是,它难道不是·描·写“山”的“飘逸与活力”吗?否则该文中的“活画出”一语又该怎样理解呢?
表示“相似”的有:
②9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样,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③0我第一次看见这位粗眉大眼的队长像个孩子似的得意地笑了。
试问:例②9中的比况短语,能说它不是·描·写清国留学生解散了、盘在头上的辫子的模样吗?例③0中的比况短语,能说它不是·描·写队长潘虎笑的神态吗?
什么是“描写”?就连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介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和环境加以描绘”,“把人物和事件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叫人看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样的写法,叫做描写”。“这些描写(指: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引者注)都紧紧的抓住了人物和环境的特征,·运·用·各·种·适·当·的·修·辞·手·法,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把事情写得生动感人,对深刻表现作品的中心思想起了很好的作用”。
另外,像列为“描写”的例②7“她就好像丧魂失魄似的”,是不是表示“相似”?用作“比喻”的例②3、②4,用作“比拟”的例①6是不是表示“相似”?列为“描写”的例②8“她嘲弄似的驳斥道……”,有没有“补充说明”的成分?等等。该文把用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6项并列起来是不合逻辑的。
我认为,似乎可以这样说:比况短语的表义功能主要是用于描写情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比拟,有的表示猜测,有的表示解释,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比况短语浅析》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