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在近1400年的漫长制瓷史中,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成为中国古代的名窑之一。
耀州窑虽以烧制刻、印花青瓷闻名于世,但实际上因其民窑属性,所烧制的产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瓷塑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品类。耀州窑所烧制的瓷塑虽不及碗、盘类大宗生活用器影响深远,然而却不乏自身的一些特色。
唐黑釉骑马人像(***1),出土于黄堡耀州窑遗址,高4.4厘米。马作奔跑状,背有一骑者,身体前倾。马与骑者均施黑釉,下部无釉露胎,胎呈青灰色。捏塑而成,造型简洁、生动。
宋青釉拱手立人像(***2),出土于黄堡耀州窑遗址,高13.1厘米。头梳高髻,圆脸较胖,五官清晰。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足尖微露,拱手于胸前,立于莲花形底座之上。空腔。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泛灰,釉内分布细密的气泡。底面露胎,胎呈浅灰色,质较细。前后合模制成。
宋青釉侏儒像(***3),1973年铜川市灯泡厂出土,高5.4厘米。呈跪坐状,头部较大,头发卷曲,五官突出,双手分按两膝,胸腹鼓起。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略泛灰,釉面透亮,局部有开片。底部露胎处呈火石红色。整体低矮宽胖,头似陷于身体,将侏儒形象刻划得极为传神。这种粗壮的人物形象宋金时期也用于表现力士类人物。
宋青釉抱婴妇女像(***4),1973年铜川市灯泡厂出土,高8.8厘米。妇女头发中分,梳作双螺髻,面部丰满,五官轮廓清晰。身着左衽窄袖长衣,下着裤,盘腿而坐,怀抱婴儿。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底面露胎。为前后合模而制。此外,有一种持花坐姿女瓷塑也比较常见(***5),均形神兼备。
宋青釉童子卧蒲团像(***6),黄堡耀州窑遗址出土,长6厘米。童子光头大耳,面目清秀,侧卧于圆形莲叶蒲团上,身着窄袖长衣,下穿长裤。外表施青釉,釉色青绿泛灰,釉层有***浊感。内腔空,灰胎,质较细。整体造型颇为传神,充满童趣。
宋青釉胡人头像(***7),耀州窑博物馆旧藏,残高6.5厘米,宽6.0厘米。头像卷发粗眉,圆目鼓起,宽鼻厚唇,有髭须,将胡人形象刻划得传神至极。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纯净明亮。灰白胎,质细。模印制成。
宋金青釉道教人物瓷塑(***8),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45厘米。头顶挽一蝴蝶结式发髻,面部丰满,双目炯炯有神,凝视远方。颈部系一蝴蝶结,身着树叶状衣服,腰束带,左手托葫芦状宝瓶,右手执草叶,赤足立于圆形台座之上。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整体造型高大,生动传神,为耀州窑不多见的大型瓷塑作品。
金代青釉马(***9),1984年铜川市电瓷厂出土,高6.5厘米。呈站立状,鬃毛修长整齐,背上有鞍鞯。鬃毛及鞍鞯、马镫等的纹饰为划花装饰。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呈姜黄色。底座露胎,胎色灰黄。为左右合模制成。
民国青花观音坐像(***10),2004年征集,高28.7厘米。观音头戴花冠,身着大衣,双手合十,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莲座以上施白釉,釉下加饰化妆土,用钴料绘出头部、衣纹和莲瓣等。莲座束腰以下施黑釉,釉色泛褐。胎灰白色。塑像制作精细,青花装饰巧妙,为民国时期耀州窑瓷塑的代表作。
民国蓝白双色釉土地神坐像(***11),2002年征集,高16.2厘米。土地神头戴高折帽,留有长须,身着长衣,右臂垂扶于膝盖,左臂弯曲至胸前,坐于长方台座上,双脚着地。通体先施化妆土,罩白釉,正面再蘸蓝釉。后背白釉***浊,面部及衣纹突起处釉呈浅淡蓝色,其他部位呈深蓝色。
窑址考古发掘所出土的瓷塑及其他资料显示,耀州窑历代所烧制的瓷塑,其成型方法主要有模制和捏塑两种。
模制,也就是模印,即用制作好的模具印出瓷塑造型的方法,在耀州窑历代瓷塑制作中使用较多(***12、13)。创烧时期的耀州窑,便已出现多种多样的瓷塑模具,考古发掘所见唐代的瓷塑模具主要分为人物和动物两类,动物类包括有马、狮子、虎、猴子、狗、兔等造型,出土物多仅存一半。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根据瓷塑造型的差异,又可分为前后合模和左右合模,发现较多且较完整的各种狮模便是如此。作为耀州窑发展史上鼎盛时期的宋代亦是如此,只是因为模具的更加精细和多样,才让彼时的瓷塑作品水准更高。而制作瓷塑的模具大多应为母模翻制而成。
捏塑,即为用手直接捏制和雕塑,在耀州窑瓷塑制作中有一定使用,特别是一些造型复杂、器形较大的瓷塑作品。捏塑,对于陶匠的水平要求更高,当然也更能反映陶工的艺术才能。一般捏塑而成的瓷塑,其艺术水平要较高。如民国时期的青花观音坐像、青花褐彩寿星骑鹿塑像(***14)即为捏塑而成,生动传神。此外,捏塑工艺也和模印制作配合使用,如唐代和宋代一些瓷塑的配饰。
耀州窑瓷塑作品虽然在历代均有烧制,但在漫长的制瓷史中,其发展状况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总体来看,大体上有两个高峰,即唐代和宋代。其他时代无论是烧制种类、数量,还是瓷塑造型,均难以和唐、宋相比。此外,民国时期的陈炉窑场在青花瓷塑方面也有一定作为。
唐代作为耀州窑瓷塑烧制繁荣的时期之一,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这一时期瓷塑的釉色品种极为丰富,考古发掘出土资料显示,唐代黄堡窑场所烧制的各种瓷塑主要有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等,还有少量的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瓷等釉色品种。其次,唐代黄堡窑场所烧制的唐三彩和一些低温釉中,也有一批人物俑和动物造型(***15),造型多样,艺术水准极高,也可以归于整个耀州窑瓷塑的范畴。《太平广记》卷三六八“精怪一”《杂器用偶像附》中所载的“绿瓷为饰”的“瓷”,有可能即绿釉女俑。还有从造型方面看,唐代耀州窑的瓷塑极为丰富,其中以动物瓷塑最多,有骆驼、马、狮、猴、狗、鸡、鸭、虎、羊等。这一时期所烧瓷塑的釉色及造型的多样性与黄堡窑场初创时期多方探索、多样烧制的总体特点是一致的。
宋代为耀州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所烧制橄榄青釉瓷名冠当朝,远销外域。这时期的瓷塑作品同样以青釉为主,另有少量的黑釉及素烧瓷塑。宋时耀州窑所烧制瓷塑最主要的特点是造型的多样性,特别是人物类瓷塑的种类丰富无比,这应当与当时的节庆风俗有关,例如《东京梦华录》《醉翁谈录》《武林纪事》等历史文献中所载的“磨喝乐”,便是七夕时节供养的持荷叶小男女童形象,需求非常之大。此时的人物类瓷塑主要有官吏、拱手人物、捧物人物、僧人、力士、婴孩、妇女、人物卧塑、各种人首塑、骑马人物、牵马人物等,每一个类别当中又有多种式样,例如抱物人物所抱的物品有宠物狗、桃子、菠萝、盒子、鼓等,人首瓷塑又有幞头、巾帽、童子、外域人物等,大多数量较多,形态多样。动物类瓷塑主要有马、狮子、龟等,相对而言其种类和数量均不及人物类的丰富。此外,由于宋代制瓷技艺的高超,瓷塑大多釉质极佳,令人赞叹。
其他时期,耀州窑虽然没有停止瓷塑作品的烧制,但其整体状况和唐、宋两个时期相比,远远难以企及。当然也并非乏善可陈,一些器物即使并非单纯的瓷塑,然而也惊艳十足。例如明代的白釉褐彩骑马人烛台(***16),造型简单朴实,但人物和马的动作均表现得准确到位,十分生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青花瓷(当地俗称“兰花瓷”)在陈炉窑场的出现,带给古老的耀州窑非凡而有特点的色彩,除过童子(***17)造型的瓷塑,这一时期的一些婴孩状瓷哨(***18)与动物水注,均妙趣横生,惟妙惟肖,观音、寿星等瓷塑亦相当精绝。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显露了耀州窑陶匠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制瓷水平的高超。
综上,耀州窑历代所烧制的瓷塑,以唐、宋时期最为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耀州窑的整体发展状况。这些瓷塑主要用途大致有玩具、吉祥物及明器等,因而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与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物质载体,对于认知和研究耀州窑及相关历史、民俗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编 耕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惟妙惟肖的耀州窖历代瓷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