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范文精选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1

[关键词]心理资本 课程设计 自助式体验 社会支持

[作者简介]叶妮(1978- ),女,四川成都人,平顶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平顶山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中美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033)

[中***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85-02

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跨越,为各类专科学生拓宽了上行通道,但当他们真正升入本科院校后,却因入学层次、理论基础、培养目标、修业年限等方面的特殊性,具有复杂多样的群体心理特征,成为本科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对专升本学生群体心理特征的分析

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类型多样,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思想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相对较差,加之学校管理的缺位,教师的忽视,使这一群体具有以下典型心理特征:

1.较为清晰的人生规划与落后的时间管理能力并存。优秀专升本学生一般都有较为清晰的人生规划。专科阶段就有强烈的深造需求,本科入学后对人生规划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对新知识和市场需求技能表现出渴望多学的心态。但由于专科与本科学习方式的差异,时间管理能力普遍较弱,不懂围绕核心价值,采用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式进行规划,对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因此,活动效率不高,引发消极认知。

2.成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较低的学业基础并存。优秀专升本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据估算,相比普通本科生,他们多接触30%的人际对象,交往对象的类别也多。在经历了从入学、学习、实践,再入学、学习、实习,经历数次人生抉择,形成稳定的职业气质,有相对稳定的人际圈。但在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后面,却是他们较低的学业基础,出现“平时活动频频出彩,考试拿分连连头疼,年终总评更是尴尬”的局面。

3.较高成就动机与较低水平的元认知策略并存。优秀专升本学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但由于专科阶段对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要求较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本科阶段,仍惯性使用原有不合理的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三方面皆有待于改进,使得教师摇摆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之间,又造成学生元认知策略水平提高更慢,阻碍其学业成就的进一步提高。

4.高自尊与自卑、自负等负性情绪并存。优秀专升本学生自尊心很强,但由于“新生—老生”角色转换频繁,容易在身份识别上另类化。而且“专升本”学生在校时间短,刚入校又很快要毕业,不仅在入学不久就要重新考虑考研与就业等问题,压力很大,而且在评先评优、推优入***等方面机会相对较少,会感到自己是不被学校重视的群体,有的学生容易偏激应对新生事物,外化为行为上的偏激、盲目,导致学生管理的困难。

专升本学生群体心理特征要求学校管理者关注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其重要手段是对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

二、构建专升本学生群体心理资本的理论分析及对策

“心理资本”,是继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Cole认为,心理资本溯源于人力资本理论,其“健康”板块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合理融合,所涉及的积极心理要素又促进了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影响心理资本概念生成的应归功于199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为首倡议、组织的积极心理学运动,该运动涉及三个重要方面:(1)有价值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2)个体水平上的积极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3)群体水平的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对人性积极因素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开发适合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之路指明了方向。

1.提升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维度的设计。2007年,Luthans. F.结合了Goldsmith,Veum和Darity的二维度说(心理资本由自尊和控制点两个因素构成),提出四维度说:(1)自我效能(信心)的开发:面对挑战性工作,通过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搭建,建立与正向资源的积极反馈,获得生理和心理唤醒,最终获得成功体验;(2)目标的确定,对取得成功的途径的调整和完善(开发希望):主动参与计划的设计,合理目标设置,信任展示、心理预演及时变革目标与计划;(3)积极因素的归因(开发乐观):学会宽恕过去、欣赏现在、把握未来,善待生命,享受当中的每一个过程;(4)身处逆境,规避困难,获得成功(开发韧性):学会面对危机时,充分调动个人资源,积极运用危机应对策略,改变不合理因素及不合理过程,最终改变不利现状的结果。

据此,我们提出开发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的十二维度模式,具体如下:(1)自我效能:专升本学生对其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感受。(2)希望:专升本学生对与其生命相关的事件、环境等因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感情产出。(3)乐观: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归因。(4)韧性:从逆境、冲突、失败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并善于从积极事件如专升本顺利、在著名企业实践等情景中获得正向能量的能力。(5)主观幸福感:对专升本后校园生活所做的满意度认知和评价。(6)情绪智力:在校园生活中逐步认知自己及他人情绪,并调控情绪、改善认知,指导行动。(7)宽恕:学会从愤怒、憎恨、焦虑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塑造从***行为到亲社会行为的内心渠道。(8)自尊:自我统一性矛盾解决后达到的核心价值判断。(9)信任:建立在对另一方意***和行为的正向估计基础上的不设防的心理状态。(10)责任心:敢于承担生命中一切选择的积极态度。(11)成就动机:学生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12)创造力:灵感绽放、创新能力开发,打造未来的人生规划。

2.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心理资本课程设计。开发专升本的心理资本不能回避课程设计,而轰动性的典型事件之一是2006年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哈佛大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又称“幸福课”。该课“受欢迎率”排名全哈佛第一,超过了由世界经济学大师讲授的“经济学原理”。沙哈尔博士不仅引导我们关注人类生命体,而且身体力行,向广大学生展示了如何提升心理资本的具体过程。同年,剑桥大学也为新生开设“幸福课程”,目的也是教会学生拥有正确的幸福观、健康观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与心态。

受国外经典课程影响,针对我国专升本学生群体复杂心理,作为教育者,我们认为要做好课程设置的调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专业课程,重视非专业课程。例如体育课、艺术欣赏课、马列主义***思想、心理健康讲座、社会实践等课程,能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希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的生成,应增加此类课程的灵活性、创造性,在轻松的课程体验中领会深层次内涵,开发心理资本。(2)开设新生生涯规划课程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训练,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明朗的目标和憧憬。

3.自助式的活动体验。在成长的历程中,同学们并不清楚自己会成长到什么程度,也不了解自身的潜能,而开发心理资本可以提供这样一个通道,帮助困惑中的专升本学生在短暂的本科阶段获取积极的人生体验,在该过程中收获周围肯定和激励的反馈,将优良自我逐步内化。另一方面,积极体验也有助于改变消极体验形成的不合理认知。对于那些曾在专科阶段就产生学业倦怠、对传统思想***治教育不敏感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获得成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对专业认知的加深,也可以是人生定位的进步,更可以是某次活动的成功完成,而且由于积极体验的迁移作用,自助式的心灵启迪,利用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可以促使专升本学生整体心理资本的提升。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冥想。这是沙哈尔博士在“幸福课”用到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训练手段。在课堂上,出现短时间的“time in”——静默的教学以及长时间的“冥想练习”。而此练习来源于贴合学生实践的主题设计,以及多样化思考练习,目的是通过每个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教育,通过回忆、反思唤醒对幸福的感知,同时将自己对幸福的认知与他人一起分享。

第二,“主体发展性”系列自助式的教育。这是国内比较典型的几种模式:(1)自助式心理探究,自主选择与心理相关的专题,学习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2)自助式心理训练,接受训练的同时运用所学知识与经验影响他人;(3)自助式心理辅导,寻求辅导并辅导他人;(4)自助式心理暗示,在言语或非言语手段影响下,含蓄间接地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积极影响的活动。

4.积极社会支持系统构建。Hillson和 Marie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存在着两个***纬度,其中之一就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重视并满意现有社会关系。这证实了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开发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的必要性。社会支持系统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卡特纳和罗素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社会整合或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信息支持。积极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中介变量,能促进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口。根据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当积极社会支持圈强大时,会引发更高的自尊感,进而引起积极自我评定,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最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个人心理资本的内部提升,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朋辈外界支持是巩固专升本学生内在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相比普通本科生,专升本学生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遇到的压力和应对的困难也更大,这种社会支持系统的有助于他们有意识地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掌握个体能调用的资源,最终积极应对压力事件。

每一个学生群体都具备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准则,专升本学生群体更是如此,尤其是他们兼具了本科与专科两种学制学生的主要特点,不仅在实践教学上引发了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在校园文化和学生队伍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剖析了专升本学生群体的主要心理特质基础上,深入了解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维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显性课程设计和隐性活动开发,并在校内外搭建良好、互动的积极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这一特殊群体的顺利成长,也有助于高校的学生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

[2]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3]靳宇倡,秦启文.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5).

[4]张倩.一门教授幸福的学科——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Lazarus R S.Coping theory and research:Past,present,and future[J].Psychosomatic Medicine,1993(3).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2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新升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升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也相对不强,导致其人才培养质量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

一、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新升本科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明确的目标,尤其是新生对于如何安排大学学习生活比较迷茫,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逐渐迷失自我;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下降、精力分散;有的学生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缺乏追求真知的学习动力。

2、学习定位不准,学习效果不佳。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学业的唯一标准,被各种考试和考证所固死,学习缺乏活力,第二课堂的活动从不或极少参加;有的学生为寻求锻炼,或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把精力放在做兼职上,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有的学生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任务不明确,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放在学生会或其他社团工作上,而把学习给落下了。

3、学习纪律不强,作风松散。学生中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组织纪律松散。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自晚习缺席现象严重;有的学生在正常的上课时间逃课睡觉,上网,逛街等;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看小说杂志等;有的学生抄袭作业,考试时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4、学习氛围不浓,缺乏自主学习。有的学生只有临近考试才加紧学习来应付各种考试,出现了“全程松懈、期末紧张”的现象;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安排下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有的学生仅在课堂内学习,课外时间不进***书馆、自习室;全校关于学习性的社团组织较少,学习氛围不浓。

二、影响新升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特殊原因

影响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存在着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作为新升本科院校阻碍学风建设还有着其他特殊的因素。

1、升本前对学风建设的地位和认识不够。当前,新升本科院校普遍在建新校、上规模、增设备等方面抓得比较紧,而对学风建设等内涵建设方面抓得比较松,加上新升本科院校多数是由专科或高职院校合并升格而来,学校整体学风建设基础比较薄弱,不能适应本科办学的需要。

2、学生群体的参差不齐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大阻碍。新升本科院校都还处于本、专科办学的过渡期,存在本、专、中职多层次办学同时进行,不同层次的学风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学生入学分数参差不齐,高考成绩相差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同一节课中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这些都给全校整体学风的提升带来阻碍。

3、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和对教学工作研究不够。由于升本等原因,新升本科院校在近几年存在着新进教师比较集中的现象,如许多年轻教师昨天还是学生,今天就成了大学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严重缺乏;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研究不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促进新升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思想***治工作,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治保证。学风建设要以强有力的思想***治工作为保证,提高学生对加强学风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识理想与现实、立志成才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报效祖国的统一,努力解决学生对自己期望和学习动机等影响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

2、以教风建设为龙头,促进教学相长。没有好的教风,就不会有好的学风。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使学生学风有根本性好转,教师是关键。为进一步促进教风,应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课外辅导;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如支持和鼓励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行学生评教制度,以促进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以班级建设为抓手,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每个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才能促成整体良好学风的形成。班主任抓班风应从学生干部抓起,因为无论是上级精神的传达,还是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最终都要靠班、团干部,他们最了解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着哪些问题;他们也了解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些什么问题,同学对老师有哪些意见。班主任还应提高学生干部和学生***员的学风建设意识,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做好班风、学风建设。

4、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带动学风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应邀请成功人士、优秀学生以经验交流会、新老生座谈会、班会等形式介绍经验,同时加强人生观、学习观教育,组织优秀学风班级事迹展,使同学通过教育和学习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的差距,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5、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搭建学风建设新平台。学生除在第一课堂(教室)受教育外,大部分时间是在第二课堂(课堂之外)。在学风建设中,应注重“两个课堂”齐抓共管,相互促进。以结合第一课堂教育为主线,推进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成才”为主题的辩论赛或班会,网页制作比赛,“学风建设”征文活动,“营造良好学风”文艺晚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风建设搭建新的平台,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结语

学风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甚至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新升本科院校而言,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学风建设是新升本科院校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转变的重要举措,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学风建设当作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来抓,并形成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少君.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5).

[2]程样国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5(5).

[3]王文涛等.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4]杨晓东.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5).

[5]孙传刚.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5(19).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3

关键词:专升本;食品专业;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

“食品工程原理”是研究和介绍食品工业生产中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内在规律、常用设备及过程的计算方法,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也为“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加工工艺学”和“食品工厂设计”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专升本教育是优秀的专科学生继续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体系、改善专业结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能力、提高学历层次深造的重要途径,同时可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才发展的要求[1]。为了保证本科阶段知识的系统性,食品类专业专升本普遍将“食品工程原理”核心课程开设。但是,受一些条件的影响,专升本“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分析专升本“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食品专升本“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效果就显得非常必要。

1存在的问题

1.1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

专升本学生专业背景复杂,就食品类而言,除了专科是食品专业外,还有生物制药、生物学、园艺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水产等多个相近专业,甚至或包括一些文科类专业。掌握一定食品科学和工程的基本知识,是顺利进入食品专业本科阶段学习的必然要求。但因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而各个学校和专业在食品专业基础课理论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也存在差距,因而学生的食品科学和工程理论知识掌握差别较大。这种食品理论知识的差异性给目前的专升本“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增加了难度。

1.2基础知识水平不同

“食品工程原理”需要较广的基础理论,涉及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机械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了保证专升本培养质量,国家规定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所学专业需与所报考专业应一致或相近。而在专科教育阶段,各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一些学校与专业开设了“物理”“物理化学”和“机械制***”等“食品工程原理”的先修课程,但另一些学校和专业却没有开设这些课程。即使学校开设了相同的课程,在教学安排、教材选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致使升入本科的学生在食品工程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层次不一。

1.3逻辑推理和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论较多,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涉及的设备类型多且结构复杂、操作抽象,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以便能对课程内容有整体认识,发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形成知识脉络。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该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食品生产具体问题,进行物料衡算、动力计算和经济核算。但由于专科的教学中课堂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学生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接受知识[2]。推理和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训练的缺乏,使得学生在学习“食品工程原理”时不得要领,往往只能学到一些零碎的片断,而未形成知识的锁链,很难把握住整体结构,最终表现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从内容上学生似乎都听懂了,但习题不会做或很容易出错。

2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2.1及早劝勉学生做好补缺工作

新学期开学对开设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专升本学生进行初步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专业背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及知识应用能力;二是学生对“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食品试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和“机械制***”等先导课程的掌握程度。根据调查结果,督促学生在课外做好弥补工作,同时在考虑到学生共同需求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现行食品专业本科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特点,调整教学进度,为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层次之间的衔接打好基础。

2.2及时更新理论课教学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要重点突出食品工业生产中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内在规律、常用设备及过程的计算方法。因此,教学中以三传理论为基础,主要介绍流体输送、制冷、过滤、沉降、离心分离、固体流态化、气力输送、传热、气体吸收、蒸馏和物料干燥几种单元操作的内在规律与基本原理及相应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计算、选型;而且在各单元操作讲述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和经济核算等5个方面开展,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而作为一门技术学科,“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还应该特别关注理论的更新和技术装备的提升,随时将最新理论与技术发展的新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既重视专业深造需求,又注重社会就业需求。结合技术发展可以减少使用越来越少传统技术的讲解,代之以新兴且趋于成熟的技术。如分离部分将重点放在膜分离技术原理、设计计算、应用选型上;传热部分可以补充红外加热技术到辐射传热中;干燥部分可以添加真空冷冻干燥的原理、设备和过程。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生物技术和光电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原理将不断出现,这也需要及时补充到理论教学中。

2.3加强培养学生的推理和知识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内容繁杂、公式多、不易记忆,一些同学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成绩却不太理想。针对此状况,在课堂教学上,要牢牢抓住各章的重点内容,通过定律的讲解、公式的推导及相似内容的比较,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化”一节,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认识到***化剂与稳定剂的作用与差别,***化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两相界面张力促进***化液微粒化、提高分散粒子的电荷阻止液滴合并及形成吸附层防止液滴并合,而稳定剂是以维持***化液稳定性的物质,其产生作用是通过调整两相比例、增加黏度、粒子电荷增强等方式。把二者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学生就会清晰地认识到***化剂是形成***化液必要的物质,而稳定剂对***化液稳定起重要作用。

2.4利用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教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内容不仅包含流体流动、传质和传热中多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计算,而且涉及大量典型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受条件限制,学生几乎难以接触操作的大部分现象和设备,要讲明白这块内容需花很大力气。但是,借助形象的***片、动画、音响等可以使学生直观了解所学的内容,如流体流动状态与流速的关系、气缚现象、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流动、液体的沸腾、流化床的沟流、腾涌现象、沉降、不同设备的过滤,吸收塔内气液两相的运动,复杂设备的结构和内部状况,这样理解也变得容易,学习兴趣增强,效率提高,相应的是教师的教亦变得轻松了。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讲课速度较快,学生记录不方便,复习起来很困难,尤其是一些重要公式的推理方面更是不易理解。而板书尽管速度慢信息量小,但其推理细致、容易理解。比如,稳定热传导公式、辐射传热计算公式、过滤基本方程等的推导,通过板书,可使学生一起进行思考分析,明白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推导待求量,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对食品工程原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增长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食品工业存在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多媒体结合板书,可使***文并茂PPT和可视化的视频与富有细致推理和演算过程的板书相互补充。

3结语

专升本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形式,对食品领域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了积极作用。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专升本学生在学习“食品工程原理”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教师应该通过一定不同的方式来分析专升本对“食品工程原理”学习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能力,以更好地促进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增强“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效果,为优秀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云飞,葛克山.食品工程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110-112.

[2]于段宇,杨同舟,陈志红,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22(1):71-73.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4

关键词:技本本科教育;跨界;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易丽,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18-03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批新建本科院校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的需求,提出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技术本科教育已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并逐渐获得社会认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定位,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和完善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重点围绕如何科学定位技术本科教育,如何推进技术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如何加强技术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一、技术本科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形态

技术本科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我国则是近十年才开始关注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发展。由于技术本科教育是一种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双重特征的教育形态,它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如何定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有代表提出,当前我国技术本科教育面临体制归属不清、体系衔接不顺、分类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社会协作不力等发展困境,这些困境与技术本科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位直接相关。上海电机学院夏建国教授基于教育分类和人才分类的研究首先抛出“技术本科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他认为,作为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技术本科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形态,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层级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类型,并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沟通的“立交桥”。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石伟平教授赞同技术本科教育“跨界”的说法,他认为,“技术本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这一观点无可争议,“技术本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层次”这一观点还比较新,在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思路中,技术本科教育是其中一部分,与专科高职衔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实际上包含技术教育,应将技术本科教育作为一个层次放入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在发表观点的同时,石伟平教授也指出了当前新升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目前许多从高职升入本科的院校不再提职业教育了,一味按照老本科的方向发展,脱离了发展的“正道”。

与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进行分析和佐证,不仅有宏观层面的体系建构和微观层面的实践验证,还有中观层面的探讨。例如,辽宁科技学院温景文教授从社会认同的视角关注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他认为,要使技术本科教育得到各方面的肯定,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给其应有的位置,人才类型要得到应有的社会名份,技术本科院校要按技术理念和规律办学。上海电机学院高教所刘晓保研究员则从学科分类的视角探讨技术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技术学科是一个在逻辑上相对完整和自成体系、目标指向技术活动领域(自然技术活动领域和社会技术活动领域)、所涵盖范围大小不等、主要由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技术规则及相应的经验所集成的技术知识体系和组织方式;技术学科与工程学科具有相对***性,而二者又存在互涉、跨界和交叉关系,并通过学科互涉不断产生新的工程学科和技术学科。这一观点从学科层面佐证了技术本科教育“跨界”的观点,并与之呼应。

二、技术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局限在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阶段还存在空白,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向上发展的通道,成了“终结性教育”,严重阻碍了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次论坛在对技术本科教育的“跨界”特征达成共识之后,如何建构现代职教体系以及技术本科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成为与会代表争相探讨的另一热点。

关于是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与会代表达成一致共识。他们认为,社会技术活动的日益复杂、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原有的以专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终结的职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建构现代职教体系势在必行。关于是否将技术本科教育纳入现代职教体系,夏建国教授认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初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当包括高职高专、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几个层次;技术本科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正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高端层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新升本的高职院校是否以技术本科命名这一问题,存在较多争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所的黄秋明教授指出,目前新升本的一批院校大致存在四种不同称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技术本科院校、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专科升入本科之后不再自称职业技术本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谈到如何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与会代表从概念归属、人才分类、质量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各自观点。石伟平教授指出,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弄清楚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这是个基本问题,否则无法建构。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的概念必须包含技术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的体系,中高职需要贯通;在我国大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建立联系。与此观点相似,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张健教授认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要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二是要以各层次职业教育逐级衔接的方式展开。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徐涵教授强调了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系,她认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本科层面职业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而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将有利于技术本科教育长远发展,有利于完善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三、技术本科教育改革逐步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系统化

从1999年到现在,我国新建了200多所本科院校,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一。一部分新升本院校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的需求,相继提出培养技术型人才,走技术本科教育发展之路。这一趋势不仅扩大了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实施的规模,也推进了技术本科教育改革的开展。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新升本院校的关注由“走什么路”转变为“如何走好技术本科教育之路”。因此,除了定位问题之外,技术本科院校如何持续发展也是本次论坛的热点话题。

来自广东、辽宁、陕西、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高校校长和学者回顾了各自学校在升本时如何确立技术本科办学定位的历程,引起了广泛共鸣和热烈探讨。代表们提出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技术本科院校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必由之路。部分高校校长、专家学者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经验及改革措施,在深化技术本科教育改革方面提出诸多建议。代表们认为,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密切校企合作、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技术本科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会代表对技术本科办学特色的探讨已经突破了口号式的呼吁,对特色的定位和理解也逐渐清晰。有代表认为,技术本科的办学特色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上形成特色;二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特色;三是在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上形成特色。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顾永安教授认为,就形成特色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要经历特色确定、特色培育、特色稳定三个阶段;就提高质量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要经历提升综合实力,在特色推动和引领下提升办学水平,最终达到特色鲜明、质量著称三个阶段。

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与会代表基本达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共识。具体到各个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方式: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主要面向企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面向行业和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优良、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三是坚持面向地方行业企业,面向基层,培养一线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四是为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从事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技术型人才,等等。虽然来自不同学校的代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但都关注到了技术型人才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技术本科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面向实践、强调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等特征。

关于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会代表提出了不少创新的途径。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的谢仁业教授指出,技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回答“谁来上学”、“谁来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第一,技术教育的对象、生源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人才培养逐渐从大批量、固定专业、单一规格转向小批量、跨专业、多规格;第二,技术教育招生思路发生变化,从选拔学生转向研究产业、企业、社会转型对学生的需求,从“招学生”转向“找学生”;第三,技术教育的关注点发生变化,从关注学校、学科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职业发展。此外,谢教授还对“谁来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未来技术教育教师人才类型可分为国际技术前沿追赶人才、当前技术攻关人才、下一代技术储备人才、技术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四支队伍,由这四类组成教师共同体;在技术教育教学中,可使用模块课程,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加强师生交流。江苏科技大学姚寿广教授认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与工业界紧密合作,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指导原则上讲应把握“准确定位,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从执行思路上讲应把握“目标设计,项目提炼,聚焦实践”;从操作层面上讲应把握“项目启动,培训先行,师资为先”。

在谈到如何提高技术本科教育质量时,与会代表更多地是从评价的角度考虑如何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他们认为,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得本科院校存在“异质性”,技术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本质区别,现有的本科评估体系难以体现“异质性”特征,也不利于技术本科院校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保持特色发展。徐涵教授指出,建立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诉求,也是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和职业准入制度有效实施的诉求;技术本科教育质量取决于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效度以及评价的科学性;在学校内部,要建立教育质量管理、控制、评价系统;在学校外部,要有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建立适合技术本科的评估指标及质量标准。

四、保持技术教育本色、克服“同质化”是新升本院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大众化的教育要求高校办学多样化。新升本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办学条件都与老牌本科院校存在差距,必须在高等教育多样化背景下与老本科错位发展,以特色求生存。然而,一些院校升本后逐渐丢掉了职业特色和行业特色,盲目模仿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逐渐以精英化教育的办学思路指导学校发展,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顾永安教授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地方***府主办,属于地方性院校,因而必须以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首要任务;新建本科院校要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又必须有选择地与特定行业紧密结合;但是,一些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去行业化”、“奔综合化”的趋势,逐渐弱化了自身的办学特色。他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理性处理“地方性”与“行业性”的关系,由追求综合性转向注重行业特色,“回归”行业或“复行业化”。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多样化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是层次、类型、办学方法的多样化,还包括质量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方法、教师等方面的多样化;因此,我们不能用精英化的标准来看大众化教育的问题。对于新升本院校应走什么路的疑问,潘先生指出,职业技术院校升本后仍然应该保持职业教育特色,不能变成普通本科,更不能瞄准学术型本科;一些痛感丢掉行业特征的行业特色型院校应重拾“行业性”,避免同质化。潘先生表示十分赞同夏建国教授提出的“技术本科是沟通普通本科和职业技术本科桥梁”的观点,他建议大家进一步思考新升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教师等一连串问题。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5

医学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医务人员的重任。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水平至关重要。现将我校成人本科班医学遗传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

1.1 生源广泛、年龄相差悬殊:我校成人本科班学生主要来自本市及周边县市各级医疗单位和机构,有医生、护士、技师和一些卫生行***人员。还有部分学生为无任何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年龄20~40岁不等,社会阅历差异很大。

1.2 学历及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部分成人学生进校前毕业于医学院校或专科学校大专班,多数则于夜大、民办等途径获医学专科文凭。由于以前各自学习条件及工作环境不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1.3 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烈: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人们普遍感到“充电”的必要性。有些学生已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知识的缺乏和就学机会的难得,他们迫切需要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实用、针对性强的专业知识,当然也不乏少数单纯为了获取文凭的学生。

1.4 上课学习具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成人学生多为在职人员,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2 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原则

2.1 合理选用教材,教学内容具针对性及实用性:专升本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里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而专升本教育的学制又限制了教学时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老师在教学中常常重复大专层次所学内容, 另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都反映学时太少, 以致普遍所使用的本科教材学不完。这种矛盾是专升本教学中所特有的, 这既与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式不相称, 也影响了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本身的教育质量。我校专升本所使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傅松滨主编的《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本科教材) , 现已在使用第五版。但由于课时少, 不可能象普通本科生一样学完整本教材, 且这些教材主要针对本科生, 所以不管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觉得不理想。因此要求教师应对教学内容精挑细选,采用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如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应围绕三方面进行讲解,一是遗传定律,二是遗传的本质及分子基础,三是五类遗传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传递规律、诊断方法及***与预防措施,这是医学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部分。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很有兴趣,他们反映临床常见先天愚型、溶血性贫血、苯丙酮尿症等患者,但对其发病机理等相关知识并不完全清楚,通过医学遗传学的学习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并且指导了临床***,解决了预防咨询的难题。

2.2 教学方法注重多样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是教师上好每节课的关键。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印象,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融于具体实例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思维诱导,使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概念浅显易记。如以大家熟知的ABO血型系统为例,讲授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然后让每位学生以自己家庭成员的血型为例,分析自己或其子女可能的血型及相应的基因型,之后相互间进行检查及讨论,最后教师答疑和总结,运用提问、启发式教学将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围绕问题以解答的方式授课,这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印象和理解,也可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接受情况。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CAI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抛弃了黑板和粉笔,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CAI课件形象生动,可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文并茂地加以展示。如讲授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时,我们用相关的制作精良的幻灯片进行多媒体教学,并配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使这一复杂的微观过程一目了然、生动清晰。但当讲授遗传病系谱分析时,则需反复地在黑板上多画系谱,因为这部分对于成人学生是一难点,必须放慢教学节奏,使学生与教师同步思维,而不能单纯地将系谱直接画在幻灯片上。课堂小结必不可少,成人学生一般年龄偏大,常受工作和家庭影响,课后复习时间少。因此,每节课后应以最精练的语言将重点内容加以总结,使他们尽量在课堂上理解、消化、掌握,减轻其课后负担。考试命题注重理解性,考试是对教与学双方的检验,鉴于成人学生理解力较强,记忆力差而无充分复习时间的特点,考试命题应在突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考核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临床常见遗传病的诊断与咨询及发病风险的估算等。以上几种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在一节课中可以综合运用。

2.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二次充电和获取文凭,更重要的是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短暂的教学过程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其今后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可依其所学专业向学生推荐与其临床工作有关的参考书籍,以促进其课后继续学习。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书馆、网络等查询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培养其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

3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传统的做法基本是照搬普高的做法,主要看学生的课程考试和作业成绩,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实际,而且以“背功”为主要手段,违背了成人的特点。因此,相当多学生的学习基本陷入这样的怪圈:学完―考完―忘完。因此有必要对成人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有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应与实践、经验更贴近,而且应是动态的。同时在强调考核、评价标准化的同时,适当考虑个性化(如学校的差异、教师的差异和学生的差异等)。

4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强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在教学过程中深感,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作为教师应精通业务,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应不断地钻研教学,认真备课,阅读和学习国内外相关杂志,捕捉时展的信息,不断地汲取新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真正做到“教书而又育人”。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6

关键词:新建本科;学分制;管理模式;考试制度

一、实施学分制是新建本科院校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必要选择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为中心。实行学分制是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体制创新性改革的必要选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改革的基本趋势①。

(二)实施学分制,其灵活动态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弹性的学制,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来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同时,学分制模式也有利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大学应用型、开拓型、复合型等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实施学分制,核心的选课制,有利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学分制的核心②是选课制,选课制最终是选择任课教师。建立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实施学分制,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才环境和运作机制的形成,而且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形成,更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办学能力,优化育人过程,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四)实施学分制,自主的选课制,有利于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从而提高本科办学能力。学分制的灵活多样的本质特征③集中在五个方面:①自主的选修;②强调个性发展;③严格的目标管理;④灵活的学制;⑤培养计划的开放性。由于具备这五个特征,实施学分制将导致学习成绩的衡量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学习方式、考试方式、考试制度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无论从广度到深度,从形式到内容,学分制都会较学年制发生很大的改变。

二、考试制度改革是专升本学校顺利实施学分制模式的重要举措

(一)考试制度改革是保证学分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考试制度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既属于创新教育的途径、方法,又属于创新教育体制保障的重要举措,它是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过程的方向并起着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它会通过影响学校教育和考试选拔的各类人才的质量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不同的考试制度会因其考试内容的确定和标准的掌握,影响到学校为社会培养的人才质量。尤其当直接通过考试而选拔社会所需要人才时,考试内容的选择和标准的掌握对这些人才质量的影响就更直接,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考试制度既可以促进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也可能对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而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对实现学分制的最终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分制管理模式要求考试制度改革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分制赋予了学生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等各种权利。这种具有个性化的学习选择,将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使教育实现民主化、终身化的需要,也将大大推进考试制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尽可能实现:***头脑,使学生能想;***双手,使学生能干;***眼睛,使学生能看;***嘴,使学生能说;***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学习;***时间,使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学分制模式下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学分制下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改革考试制度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人才质量标准的时代性与社会性。

学分制具有“以人为本”的主体认定功能,在教育理念方面,反映的是教育民主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具备激励学生、指导工作、弘扬民主和调整关系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在教学保障方面,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教育目的上,能培养符合21世纪需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根据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学分制下的课程考试制度,①使每门课程的教学、考核,不局限于学生只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教学、考核,使学生“透过书本”,达到具有***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为中心的考试观念,建立新型的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考试的反馈和激励功能,彻底改变那种“会考试而不会做事”的“高分低能、有分无能”现象。③树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全人教育”理念,确立考试管理的质量观念和目标监控观念,将考试作为教学及课程质量、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测评工具。

(二)学分制下考试管理的特点。

考试管理是高校一项最基本的教学管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校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分制下的考试有①课程多、人数多、层次复杂的特点。由于选课制,课程小型化,选课打破了专业班级的界限,因此,考试周期普遍缩短,考试课程门类增多,考试批次也大幅度增加,并且考试层次复杂,加大了考试管理难度,对考试管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②课程考核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由于弹性、灵活性是学分制的基本特点,学分制下学生考试如果不及格,可以重修或重考。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另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基本一致的学分还可以互认。有灵活的变通性。③考核方式新颖、多样化。实行学分制,可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程进度,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

(三)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课程考试管理的改革方案

1.建立适合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校情的各项考试管理制度。制度是对教育思想、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和设计。考试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科学性、合理性,影响学生能否及时纠正学习方向上的偏差,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考试制度不当,则助长应试教学的不良风气,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

新建本科院校每个学校都有他的独特性,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在吸取学年制专科考试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科管理的学分制考核模式,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应对挑战,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改革各项考试制度,去掉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不利于学生***人格培养的落后的考试方法,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查轻导向、重结果轻过程的陈旧考试观念,树立融拓展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新意识。将学生从学年制下被动接受考试的模式下***出来,让学生在考试时间和考试方式、考试成绩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对考试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加考试,提升学生对考试的认知,要让学生理解到考试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资源。因为学生的考试结果是教师再次教学的参考资料,从而可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

2.设置符合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特点的考试管理机构

本世纪初许多地方专科学校抓住机遇,实现了专升本的“历史性跨越”,可这一机遇也避免不了这类院校存在的多重困难:资金、人才、制度以及发展。如我校这类由“师专”升为“文理”的本科,向本科升格、向非师范拓展,由师范单一型向文理工经管多科型同时发展。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刚刚从专科学校脱胎出来,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而学分制改革后,又出现课程多、人数多、学生杂、弹性大的情况,因此学校考试管理工作更为繁重,考试就会出现批次多、标准多等不同状况。为了保证学分制下各项考试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学分制考试管理工作效能,促进考试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仅靠教务处来完成这些工作,难免在考试管理上会出现不足。因此,在学分制下,必须建立健全相对***的考试管理机构,使考试管理工作机制渐趋完善,使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结合学分制的特点和新升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关的考试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考试管理机构应附设专家组。专家组应由各系各学科的资深教师、专家组成,以便对考试的学科和专业、教育和教学要求、考试形式和内容、学生适应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认定,进行与考试有关的研究。作好题库建设、试卷审定及考试质量分析等,对考试进行专门化、科学化的管理,为“人文”化教育起到保障作用。

3.建立适合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考试形式。

由于扩招,学生规模扩大了。要实施学分制考试管理,首先跟上的除师资建设外就是场馆建设。新升本学校都面临有新校区的建设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需投入大量资金,根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仅仅是教学仪器就要求5 000元/生。由于资金严重短缺,一些建设项目没法开工。设施不齐,校舍、教室、仪器设备等硬件相对较差。加之一院两校区办学,实施选课制,开课和考试所需要教师、教室、其他设施等都给管理部门带来很多以往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受到挑战,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地点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上课、考试,这无形加大了考试管理的难度。因此,只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借助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资源,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机制,达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增强教师对学分制的参与度,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合理考核方法,分析和评价考核结果,检验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建立适合新升本学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考试形式。尽可能实现:

①考试内容综合化。就是要求考试试卷内容科学化。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实行教考分离,试题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全面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②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网络考试以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有的课程还应多种考试形式相互结合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方面,给予教师自主权,使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考试形式。加强对开卷考试、论文考试、口试、实践性教学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的应用。

③成绩评定科学化。评分是考试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成绩评定一定要应用科学的手段,两个校区必须统一标准进行评分,才能有效地反映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④量化形式多样化,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的不同,用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如开卷、闭卷、口试、动手操作、撰写论文、答辩、课程设计等,或采用几种形式的组合,以使考试更有效、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④。重视考试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意见反馈,任课教师要对考试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⑤建立重修、重考、免考制。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试,并将其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引导学生向此目标努力,并通过考试结果的比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这也是学分制考试管理的实质内涵。为了使学生既能完全掌握知识,又能自主地选择学业,可以建立重修重考制度,使考试更趋科学。同时合理应用免考制度,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使考试发挥教师教学个性、学生学习个性,努力形成教学特点。

⑥加强考风建设。学分制考试一大难点和重点就是对考风的建设。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直接或间接地对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们在学习上失去了动力,想投机取巧、甚至想利用作弊手段通过考试,获得学分。种种作弊行为,破坏了良好学风、校风建设,严重违反了考场纪律,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相对削弱过程管理、强调目标管理的情况下,考试作弊现象造成的危害更大,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考试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考前、考中和考后的工作,建立良好的考风和考纪。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考试态度,公平竞争,考出自己的真实成绩和水平,考出风格。

4.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考试管理,积极开发考试管理软件。

学分制条件下的考试门类多、考试周期长、考试规模大,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是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考务管理工作。只有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考试管理,达到考试管理手段现代化、科学化,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的考试管理。因此,积极开发考试管理软件,如考试安排系统软件、重修安排系统软件等,使考试管理进一步规范化,这也是适应时展的迫切要求。

注释:

①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学分制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四川省教育厅高[Z].

②刘国.浅析学分制的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报.2004.6.

③董孝壁.提高教育质量[R].2006,6.2.

④季爱华.加强考试管理的主要措施[J].淮阴师专学报,1995:(2).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7

[关键词] 市场营销 双语教学 PBL教学

一、引言

国际社会呈现日益深化和广泛的经济一体化趋势,为了顺应这一大趋势的需要,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和价值,***早在2001年和2003年号召各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指出“力争在三年内使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课程的5%~10%”,“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在***从2004年8月开始试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双语教学”被列为主要观测点之一。2007年,***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双语教学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市场营销是企业管理等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外语同时又具有市场营销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而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各高校悄然兴起。从市场营销的课程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双重角度出发,开展双语教学既有利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吸收先进的营销理念。

笔者作为一名在新升本科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教师,对市场营销在资源匮乏的新生本科院校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突破,提高双语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提出了PBL教学模式介入的教学改进思路。

二、什么是“双语教学”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双语教学”进行了解释,其定义是:“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国际通行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通常可以根据在授课过程中英语和汉语的比例关系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完全沉浸式,即全部用英语或绝大部分用英语进行教学;第二种是解释式,即讲解大部分用英语,概念和重点难点都会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教学;第三种是翻译式,讲解大部分用汉语,概念和重点难点都会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对英语的要求程度以此降低。

我国的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通常指的是汉语作为第一语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组合,旨在通过英语教授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英语的应用水平。可见,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不是“教、学英语”,而是“用英语教、学”。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关系呈现出专业知识是学习的对象,英语是学习的媒介这一特点。因此,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的水平和专业知识结构直接决定了这门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从很多新升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哪种模式的双语教学要想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都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三、新升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困境

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基础多为高职院校或专科院校,在升为本科院校的初期,基础比较薄弱,各方面资源比较匮乏,缺乏实现双语教学的现实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资源匮乏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双语师资,承担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学科教师中外语水平相对较高(通常已过国家英语四、六级)的教师,由这一类教师担任双语教学的重担,是大多数院校采取的模式。第一类教师虽然专业基础扎实,外语已达一定水平,但多是在听、读、写方面的能力稍高,真正在口语表达能力及双语文化方面突出的教师则少之又少,而要达到好的双语教学效果,恰恰离不开这两个必要方面。第二类是外籍教师,这一类教师在外语能力和双语文化方面掌握得相当娴熟,但由于通常对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教学进行起来也不十分顺畅。第三类则是专门聘请外语专业的教师担任学科的双语教学工作。教师的外语能力强,对两种语言承载的文化了解都较为深刻,但对专业学科领域却极为生疏,易使学科双语教学演变为普通的英语教学。双语师资匮乏已成为制约新升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一大瓶颈。

(二)学生资源匮乏

初升本科院校的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听力和口语能力普遍较弱,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的词汇量较小,难以适应双语教学。同时由于多数院校仍将双语课程作为选修课来开设。选修双语课程的学生中,有的学生是喜欢学外语,且外语成绩较好,想通过双语课程进一步提高其英语水平;有的学生是专业知识相当扎实,外语能力一般,但对该门课程充满兴趣;还有的学生外语水平极差,只是为了凑够学分而选。如此良莠不齐的外语水平,给双语课程的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专业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初升本科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资源相对中文教学资源就显得比较不足,主要体现在教材和网络资源上。

进行双语教学,适合的双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高校普遍严重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从国内学生的基础上来说,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英语的教与学很重视,但从城市来与农村来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这也给双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困难;其次,外版原著教材无论从内容组织还是从语言上都与国内的教材体系大相径庭,因此只是部分开设一两门双语课程很难形成一个体系,也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网络资源也十分有限。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生接触营销知识的渠道,改进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发展。然而,目前许多院校对此认识不足,忽视了网络资源的建设。

四、PBL教学的介入――资源困境下的教学模式突破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rn-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这种方式已是西方国家成熟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跟传统的中国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PBL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般都是小班上课,侧重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跟同学、老师进行沟通与合作,如何10~14个人一组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去***书馆等地方找资料,如何培养重要的技能,如团队合作技能,数据整合技能,沟通技能等等。在***的、主动的、自我约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获得提高。

PBL教学模式的引入,会在一定层面上弱化初升本科院校的资源困境。由于PBL模式着手于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PBL强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由于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为解决每个问题,在同一个小组内,英文水平好的同学还可以带动英文较差的同学,在小组内形成一种互利互助的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协调与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

PBL教学模式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出问题

在学习进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或者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到营销环境(marketing environment)这一章时,针对宏观环境(macro environment)中的人口因素(demographic forces),可以设计问题如下:Discuss how your school is likely impacted by the following trends:an aging population,a growing population,a changing definition of the family,geographic shifts in population,and increasing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For the trends that have a negative impact,what strategy would you recommend for reduc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人口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家庭意义的改变,人口地理迁徙,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增长,以上趋势势必对学校造成负面的影响,为了减少这些负面的影响,你的策略是什么?)要求学生在既定的情况下按照解决问题的途径组成几个小组,在短时间内找出对策。另外,在课程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可以对本课程设计一个能够涵盖本学科知识的问题――即制定创业营销计划书,这份策划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英文进行思考、讨论、创意和拟订。这个策划方案将本课程的所有章节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对本课程整个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提出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以及了解和掌握该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通过小组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管理、英文水平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和范围,提供学习动力。

(二)建立假设

教师根据提出的问题情境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设想。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不断产生新的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例如针对上述较复杂的问题制定创业营销计划书,根据每个班人数不同,可将小组分为每组约6-7位学生。在制定营销计划书的起步阶段―项目创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采用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激发学生的潜能,从不同角度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的构想。由于学生在大一、大二已经上过市场营销学这门基础课,对营销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求每组学生对初步的构想进行调研分析后,从项目整体规划、环境分析、STP、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初步方案。教师则继续引导每组学生深入认识问题的各个方面,并尽量完善自己的假设。每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来达成最终的共识。

(三)收集资料、解决问题

按计划对每组学生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验证前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假设材料,经分析、对比、概括得出结论。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初步构想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包括实地考查、到***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并利用网络等媒体进行深入论证。并引导学生从投资额、STP、营销策略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并分析各自的方案是否可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各门课的知识进行融合,例如:《分销渠道》、《促销》、《新产品创意》等。逐渐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四)交流和总结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每位学生的专业英文水平,特别在专业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上述的制定营销计划书中,首先让学生把每次的解决方案用英文写下来。第二,分别在不同阶段安排大概4―6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陈述。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陈述到每个小组成员全程参与,每个小组陈述完毕后,其他小组用英文进行点评和提问。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组的结论相互开展交流、辩论,使得学生就各自方案的优点、缺点等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结出可行性的结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深入剖析,与教学目标呼应。最后,为了巩固这个阶段的成效,最终的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学生到讲台上用英文陈述各自所负责的部分。

五、小结

在PBL植入初升本科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学生是否适应并积极主动全程参与的问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思考问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在PBL应用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同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压力。例如:在项目策划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所负责的那一部分进行英文陈述以及报告的英文拟订。最后的成绩将根据学生平时表现(30%)+小组报告(35%)+小组陈述(35%)进行评定。其中小组陈述虽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最后小组陈述的成绩将根据个人在小组陈述中的表现来评定。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通过PBL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次是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对于学时较短的课程不利于PBL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使PBL更好的实施,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建议可以把PBL扩展到课后进行。在欧美国家,由于课程时间设置比较宽松,一门课持续2个小时到2个半小时。这样,老师通常用30~40分钟来讲课并由此提出问题,其余1个小时给学生到***书馆和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剩下的时间由学生把整合好的信息进行陈述,老师点评。然而,目前国内在课程时间安排和基础设施上离欧美国家甚远。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经过小组讨论后进行信息整合。这样一方面就避免了在课上由于学生(下转第156页)思考面比较窄,造成课上讨论不够积极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在课后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

由于PBL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留有较大的资助发挥和组织的空间,初升本科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现阶段的教育现实及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组织市场营销双语PBL的教学,通过结合不同的学习方式来使PBL模式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周华.新升本科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相应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10(21)

[2]王滕宁,周伟忠,曹灵芝.《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3] 鄂筱曼.PBL在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9(30)

[4] 陈淑霞.当前高校双语教学应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 李江海.***学院开展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探讨,2009(6)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8

论文摘要:构建符合国情的、稳定的、多层次、多类别和开放的高职教育类型体系,是基于现实存在的合理内核和发展要求:需要从***策上保障高职教育类型结构的自主性;明确高职教育合理的层次结构;构建“双线制”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发展体系;加强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衔接和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为社会服务的,这个体系由功能各异而又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并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提出建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体系转型的制度安排,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来设计一个理想框架的制度体系,而是基于现实存在的合理内核和发展需要,来整合由于人为的局限与割裂的有机部分,也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符合国情的、稳定的、多层次、多类别和开放的类型体系。

一、完善高职教育类型结构自主性的***策保障

(一)强调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是不同类型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

教育类型划分的第一标志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即,对职业教育来说,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是显性存在的。同样,不管是普通中等教育,抑或是普通高等教育,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却是非显性存在的。这表明,培养目标指向一致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同一类型的教育,都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由这一目标决定的教育规律,既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

教育类型划分的第二标志,在于课程内涵的不同。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这两类教育是以课程为依据分类的。

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的衰落。在现代化教育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职业技术学院。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职业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才能够生存。

(二)保障高职类型结构自主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已经从法律上得到认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深刻。***长周济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迎合了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这些观点,是对若干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概况总结。

目前在理论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界定,尽管还存在争论,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类型,而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某一层次,已基本达成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在法律上和理论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转化为现实***策,从而提供实际支持和保障条件。现实的情况表明,由于观念的偏差和理论的误导,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在***策支持和待遇上的不公,这种不公不仅表现在不同教育类型的***策上,如教育经费分配不公和教育评估标准单一,也同时表现在对待接受不同教育类型学生的态度上,如招生***策、生源拨款和学生收费***策等[2]。另外,职业教育并未被看作一个整体,高职教育同其他层次职业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辖,完整的职教系统被人为割裂。高职教育的依附性和缺乏自主性是社会对其持鄙薄态度的重要制度和***策根源。高等职业教育以至整个职教系统要真正实现与普通教育的并行、并立和并重,必须首先在***策上获得应有的位置和强力扶持。

二、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合理的层次结构

(一)专科层次始终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体

从我国的国情和人才需求来看,高职高专不仅肩负着培养大量应用性或紧缺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而且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专科层次为主的“短学制、低重心”的长期发展方针,这是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决不能动摇。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要立足于办出自己的特色。在人才培养上,要探索***自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走出“本科压缩型”的误区,又要与中职教育相区分。在学制上,要逐步把高职教育学制由三年过渡为二年。学制改革不单纯是一个年限问题,还是一个导向和机制问题。因为高职三年制和本科四年制在学制上很接近,容易给学校和学生带来许多误导,客观上助长了学校和学生“升本”之风。通过缩短学制,有利于高职院校明确办学方向和定位,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办出特色。

(二)适度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一类教育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同一教育层次可以包含不同的教育类型。1999年,***同志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举办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也是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探索。”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人士也提出本科教育应划分为不同类型,需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自主形成系列,并通过对高等学校的分类使部分确属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回归本来的定位和职能。因此,笔者提出要适度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不是要讨论高职高专应不应该升格为“高职本科”的问题,而是探讨在本科层次中如何发展职业教育类型的问题。尽管受到***策上的严格限定,但是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已经开始了试办,一些省市选择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在众多的试办模式中,笔者认为两种模式较为可取:其一,试办四年制的技术本科,培养技术精英,并使之能与国际上同类人才匹敌;其二,以招收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为主的两年制“专升本”,以满足少部分优秀专科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需要。应当指出的是,试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而不是盲目地迎合人才的高消费。

(三)探索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的实现途径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招生方式、招生对象和培养过程等各方面具有明确的分类和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如MBA、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建筑学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等,侧重于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应用性特征,有理由归入职业教育的系列和范畴。

三、构建“双线制”高职教育人才教育体系

(一)“两分法”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分类调整

在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过程中,现有的“h”型人才***策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倾向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而对应用型人才不够重视。要改变我国教育体制和人才***策的“h”型跛行现状,需要从人才分类理论上进行改进和完善。采用社会人才“二分法”,从工作职能的属性,将社会人才分为应用型与研究型,赋予这两个领域的人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就避免了对人才属性的人为分割,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这种人才分类方法不仅能为人才***策制定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更是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发展“双线制”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滞后,高级实用性人才匮缺的现状,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改善现行过于侧重于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单一办学思路,构建“双线制”的高等教育模式,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发展。其中,“职业教育体系”应允许设置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的培养层次,并可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在专科以上层次交叉,即职业教育大专可以升入普通高校读本科(学分也可以部分带入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普通高校大专亦可升入高等职业学校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见***1)。

四、加强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衔接和沟通

(一)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替代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学校数量多,学生规模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承担着培养各类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加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使职业教育从单一的就业准备教育,即终结性教育,调整为培养职业技能与继续学习并重的开放式教育,并成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形式。从外部看,要加强中、高职的学制接轨,改革高职教育的招生考试模式和招生办法,扩大中职对口升入高职的学生比例;从内部看,要加强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衔接,优势互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在管理上,要改变条块分割、***出多门、彼此孤立的状况,统筹规划、积极探索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管理和一体化办学的新路。

(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两大组成部分,共同承担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培养任务。在社会对人才需求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灵活开放的教育制度和互通机制,架设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普通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相互之间的横向沟通,实现两个体系各层次之间的纵向衔接。具体表现在:其一,要打破教育类型和学校类型的单一对应关系,不同的教育类型可以在同一所学校并存,或者说同一所学校可以实施一种或几种教育类型。据此,要充分依托和鼓励一些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其二,要改变两类教育之间彼此割裂的状况,通过学分互认机制和考试选拔制度,在两类教育的不同层次之间形成交互通道,特别是满足一部分高职教育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其三,借鉴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弹性学习制度,适应普通高校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把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有机结合起来。如在澳大利亚即使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必须取得TAFE(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证书,才能在某些行业就业。我国有关部门也提出,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并为高职院校扩大服务范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总的说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决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事,它的发展不仅有赖于高职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而且有待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田发,周琛影.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J].安排成人教育,2007,(6).

[2]杨金土.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7).

[3]周济.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银领”[J].职业教育研究,2004,(5).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范文精选

学习

网络作家六六:对婚外恋不感兴趣

阅读(18)

六六是一位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她的电视剧(蜗居)开拍了,小说(王贵与安娜)出版发行了,同名电视剧也已被确定为200g年在中央电视台上演的一部大戏。六六这位讲述婚姻故事的能人,自己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她在网上发贴子,竟然写出好几部家庭故

学习

浅谈惩戒教育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惩戒教育,内容包括惩戒教育心得体会,教育惩戒新规原文。[摘要]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足一帆风顺的,总会有错误,有挫折,有坎坷。当然自身的努力很重要,可以决定一个人成败,这是内因。然而外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人受到环境

学习

《阿凡达》:数字特效与人性审视的完美结合

阅读(12)

[摘要]有史以来成本最昂贵的电影,以2D、3D和IMAX同时上映的《阿凡达》,取得了票房和影评双丰收。本文试从技术与艺术两个层面去分析成因,探讨在高科技3D技术基础上,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艺术精神,解读导演传达的价值导向以及受众审美需求的

学习

杨幂绯闻男友对对碰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杨幂绯闻男友对对碰,内容包括与杨幂再传绯闻后首晒照,杨幂离婚之后跟谁有绯闻。对被称为新生代“四小花旦”的杨幂来说,爱情和事业何者为大?杨幂称,现在切都要给事业让步,但偶尔自己也会期待爱情。“我不会排斥和圈内人交往。

学习

叙事伦理学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叙事伦理学论文,内容包括工程伦理学总结论文,生命伦理学相关论文。一、“我”——“消极避世”地追求自由结果却自陷樊笼?《自由》通过叙事主人公“我”不由自主的生活,彰显了“我”向往自由的个人伦理感觉;同时,自由作为“我”

学习

以子路为例看孔子的教育特点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以子路为例看孔子的教育特点,内容包括孔子教育子路弯腰的故事,孔子子路的特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认为孔子的学说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这当

学习

盘点世界五大顶级奢侈珠宝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盘点世界五大顶级奢侈珠宝,内容包括世界三大顶级奢侈珠宝品牌,世界顶级豪华奢侈钻石珠宝。Cartier卡地亚:“皇帝的珠宝商”卡地亚(Cartier),创立于1847年法国巴黎,曾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誉为皇帝之珠宝商,珠宝商之皇帝,是世界顶

学习

思想启迪智慧的多维视角

阅读(17)

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三大要素,而思想方法则是物理教学的精髓和灵魂,谁把握住了这一精髓和灵魂,谁就能举重若轻地组织教学;否则,就只能被迫陷入物理知识的大海之中,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和练不完的习题。而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丰

学习

《黄帝内经》与养生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黄帝内经》与养生,内容包括跟着黄帝内经学养生,黄帝内经养生app。长寿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正如《黄帝内经》上所说,只有“形神俱养,内外兼修”,才可以“度百岁而去”。古人提倡适量运动,《黄帝内经》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

学习

读《俗世奇人》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读《俗世奇人》,内容包括俗世奇人读后感,俗世奇人冯骥才。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很薄的一本小书,十几个故事,都是市井之间颇有些传奇色彩的人和事。说是传奇,并没有惊天动地的磅礴大气,有的只是平凡人身上那么点儿闪亮的火花。这

学习

新闻伦理道德维度研究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伦理道德维度研究,内容包括和谐家庭建设的伦理维度,信息时代的五个伦理维度。一、新闻专业主义与人道主义似是而非的悖论报刊与新闻理念经历过自由新闻主义与社会责任论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奠定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

学习

解读弹簧测力计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弹簧测力计,内容包括初二物理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校零方法。“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最初认识力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通过肌肉紧张而感觉到的.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同学们可以通过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度,或物体形变的

学习

应收账款与企业融资

阅读(36)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并申请贷款,并向买方发出转让通知,并要求其付款至融资银行。本文对这两种经济行为进行了分

学习

中美贸易争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美贸易争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内容包括中美贸易持久战下如何投资,中美争端持久战。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时常出现的紧张贸易关系,在冬季假期期间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在中国停止对其“著名品牌”产品进行补贴后,中美争端画

学习

浅谈科技期刊约稿途径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科技期刊约稿途径,内容包括如何找科技期刊投稿,科技期刊对作者的帮助。【摘要】为了获得优质稿源,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升期刊在学术领域中的影响力,本文结合《物理》多年来的办刊经验,从期刊编委会、学术会议、国家重

学习

实体经济发展途径分析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实体经济发展途径分析,内容包括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分析,实体经济发展举例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对出口加工型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在银行收紧信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在过去的2010年里上涨了40%至5

学习

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问题及其出现原因和解决途径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问题及其出现原因和解决途径,内容包括世界上男女比例最失衡的国家,江西男女比例失衡对照表2021。[摘要]正常情况下,男女比例应为100:106,然而目前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高速100:121,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四是多方面

学习

决策瓶颈突破途径选择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决策瓶颈突破途径选择,内容包括决策方案筛选的原则,决策方案优选的标准。决策是管理者重要职能。制约决策科学与否的因素,既与组织发展不同阶段关注焦点和瓶颈问题能否合理适时解决有关,也与决策者决策程序和方法科学与否有关

学习

Wnt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神经干细胞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Wnt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神经干细胞,内容包括wnt信号传导途径,wnt信号通路研究热点。查阅了近年来关于Wnt信号转导途径相关文献,对其转导途径及相关分子做简要全面综述,Wnt信号转导途径是神经干细胞内源性调控的一个重要途径,转导

学习

探索非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途径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探索非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途径,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运营方案,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融资。摘要:本文通过对非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特性及目前融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创新、改革

学习

侗族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途径与意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侗族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途径与意义,内容包括侗族多耶舞歌曲,侗族多耶舞怎么跳。【摘要】在侗族传统文化中,“多耶”是侗族文化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侗民最喜欢的自娱性集体式歌舞。对于侗族多耶舞的保护和发展,既是侗族文化

学习

个人投资黄金的三大途径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投资黄金的三大途径,内容包括投资黄金有什么途径,黄金投资的盈利三大技巧。以前个人投资者只能通过上海等大城市的几家试点银行进行黄金投资,而现在投资者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参与到黄金市场中。当然,不同的黄金投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