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专业主义与人道主义似是而非的悖论
报刊与新闻理念经历过自由新闻主义与社会责任论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奠定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即“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充当了看门狗(watchdog)的任务,在实施这些功能时,新闻专业主义应当注重其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客观与中立一直被认为是新闻专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专业的新闻理念与技巧。”[1]于是新闻专业主义论者认为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则为不干预原则,正是“不干预”原则成为很多记者为自己见到危险不管不顾辩护的护身符,例如在骑车人摔跤事件中,记者这么解释:“因为公众对正常发生的事情一般不太感兴趣,如果只拍一个坑,很难让大家觉得这个地方很危险,要引起公众的阅读和重视程度,就需要一些冲击力强的照片。冲击力的照片怎么得来?首先不能摆拍,但等待新闻事件发生又损坏了公众心目中记者的职业形象,平衡点很难掌握。”一些媒体甚至认为这位记者做得很好很客观,记者本来就是以旁观者身份存在才是专业的,如果其介入那么他就不是履行一个专业记者的职能,而变成义工了。这样看来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指记者完全地***于危险之外吗?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客观说来,新闻专业主义强调的重点在于“公共服务”,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其内涵不同于***治权利对传媒的要求,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行为对传媒的要求,其目标在于服务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利益团体。由此可见,新闻专业主义的本质是对于***治干预与资本参与的疏离与***。仅断章取义拿新闻专业主义为记者的冷血行为做辩护,而抛却新闻伦理道德其他指标的维度,实际是一种片面与庸俗的理解。
二、新闻伦理道德维度指标探讨
新闻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问题,并不能只是简单的责骂或者夸奖了事,尤其是在涉及到生命、战争与***治题材时。《纽约邮报》的“地铁事件”由于其死亡题材的特殊性,更赋予对新闻伦理道德评价的特殊性与重要意义。本文从摄影记者的动机考察、施救的可能性程度考察与“早餐测试”原则考察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新闻伦理道德维度的三大指标。
(一)摄影记者动机考察
摄影记者在取景前,无论是否出于直觉,总会有潜藏的动机掩饰在行为之下。归纳起来,潜在的动机主要包括:1.***治宣传动机。这源于我国传媒的喉舌论基础,传媒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的高度一致性。2.公关动机。记者将自己视为所属媒体的一部分,认为本新闻将提高媒体的知名度,提高该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成功案例如范安达时期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大大提高了《纽约时报》在公众心中的地位,逐渐奠定其在高级报纸中的公信力与权威性。3.职业主义动机。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摄影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该新闻的关注度甚至关系到记者与报纸是否能引起重视与话题,进而一举成名。在潜在的名利驱动下,摄影记者便有可能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只片面追求新闻价值。在骑车人摔跤案例中,记者尽管强调他的动机是想提醒大家这里有个坑,容易摔跤,但他的表现无疑是冷血的,陈力丹教授认为:“遇到人的生命或者人的身体受到一定伤害的情况下,又没有别人救助的情况下,记者第一位任务不是报道,第一位任务是救人”,他将此类的新闻称之为“冷血新闻”。《纽约邮报》向来以小报、通俗报纸作为自己的定位,在之前的报道中擅长使用煽情、惊悚、刺激、夸张的照片吸引大众眼球,如果阿巴西在取景过程中潜藏的动机是延续了其报社的一贯风格,仅认为找到了刺激的新闻,那么其职业道德是值得批判和审视的。
(二)施救的可能性程度考察
评价摄影借着的新闻伦理道德维度,还需要研究事发之时施救的可能性。拍照还是救人,一直是新闻伦理争论的两难性的问题。在《饥饿的小女孩》中,记者称当时小女孩正在哭泣,母亲正在领救济粮没时间理她,一直秃鹰飞下来,记者随即调整角度拍下这张照片,之后几分钟秃鹰飞走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接下来记者凯文•卡特因为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奖,人们开始唾弃凯文•卡特为了名利不顾小女孩的命运。新闻伦理研究者割裂了凯文•卡特因为这张照片给苏丹人赢得广泛的同情与救助,只是夸大其获得的名誉,并且认为凯文•卡特是因此而自杀。显然道德谴责与记者自杀之间的简单联系是在没有任何背景材料证实的情况下推断出来的,这种割裂丰富其他语境得出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地铁事件”的记者阿巴西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声称,他当时离被拍摄对象的距离较远(从照片上可以看出,阿巴西与被拍摄对象确实有一定距离),无法在20秒内赶去救人,他通过频繁的对列车司机开闪光灯,希望能引起司机的注意,并且列车的速度确实降了下来。再次,现场除了阿巴西,站台还有很多人,而这些人对坠落站台的乘客表示出惊人的冷漠,没有人去帮助他。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贝尔曼认为,不应当在阿巴西没有能力施救的情况下去指责他,摄影记者挖掘了苦难,并不代表摄影记者是造成苦难的原因。
(三)“早餐测试”原则考察
“早餐测试”是《纽约时报》对“黄色新闻潮”泛滥时期提出挑战的响亮口号。“黄色新闻”的概念停留在19世纪美国的历史,源自于两位著名报业大亨普利策与赫斯特的竞争,以“黄孩子”的诞生为标志,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吸引广大观众眼球,两大报纸《世界报》与《纽约新闻报》大量刊登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照片,将煽情主义传统发挥到极致。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报道内容过于肤浅。在新闻界充斥着暴力、煽情、惊悚、刺激的黄色新闻时期,《纽约时报》依旧坚持其正派报纸,高级报纸的本色,奥克斯要求出版一份严肃,庄重,富有教养的报纸提供给纽约精英阶层,1897年他提出了《纽约时报》的格言:“所有值得印刷的新闻”。这个格言被公认为对“黄色新闻界”的挑战。同时提出了“早餐测试”的口号“:报纸不该弄脏人们早餐的餐巾。”“早餐测试”原则能反映一则新闻是否应当印刷在报纸上。一份干净的报纸,一条值得阅读的新闻,传达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是不引起人恶心和反胃的。它没有必要危言耸听,没有必要故作玄虚。然而在当今报业,尤其是小报新闻,依然延续“黄色新闻潮”时期的某些特色,靠大量的刺激、煽情报道来吸引眼球。作为美国发行量第五的小报《纽约邮报》,有着自己的小报特点:泼辣直率、血腥暴力。尤其善用全版大标题直截了当、耸人听闻,注重视觉刺激,在业界名誉毁誉参半。正如在“地铁事件”中对这幅照片的解释“Pushedonthesubwaytrack,thismanisabouttodie(这个男人被推下地铁站台,马上就要死了)”,并且在照片正方用了接近四分之一的篇幅用大写字母写了“DOOM(命中注定的厄运)”这个单词,从《纽约邮报》的报道与措辞来看,其完全是一副看客与耸人听闻的姿态,并没有任何同情与提醒的意味在里面。国内的媒体也看法不一,如《羊城晚报》的相关文章指出,对“落轨男子求生照惹争议先拍照还是先救人?”这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的话题,即媒体娱乐化,机械地把错综复杂的“人的事件”简化成非A即B。因为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科学化”社会,作为摄影记者,其应该要坚守职业道德。作为一份报纸,给大众传递的应该是正能量,如果说记者阿巴西在拍摄照片的时候还存在记者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而《纽约邮报》在把关与处理***片的过程中则是做得差强人意的。
三、结语
本文从摄影记者的动机考察,施救的可能性程度考察与“早餐测试”原则考察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新闻伦理道德维度的三大指标,其中动机的自我审视作为记者与报业新闻伦理道德评价最重要的指标。记者在拍摄的过程中与之后可以自省,比如“地铁事件”中,阿巴西应当自省当初拍摄这一幕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是追求刺激惊悚而置人的生命于不顾还是真的在利用闪光灯向列车司机求救。《纽约邮报》更应该反省以头条全版刊登这则并不是非常有必要的新闻的原因是否出于其小报的煽情、耸人听闻吸引眼球的原则,进而扩大销售量的动机。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受众的低俗趣味的探讨。无可否认煽情小报拥有广泛的市场,与新闻界的泛娱乐化与“娱乐至死”有关。广大受众自身有猎奇的心理,喜欢关注惊悚与“媚俗”的报道。如何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形成识别并同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也是摆在新闻界面前一个严肃的课题。
本文作者:周丽、刘盈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闻伦理道德维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