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西方的美学理论种类繁多,流派纷呈,展现出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况,在这场理论盛宴中,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一直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苏珊・朗格师从厄恩斯特・卡西尔,系统地发挥了导师的符号论,但朗格并不是从宏大的人类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艺术,而是将艺术落实到各种具体的活动中进行阐释,认为艺术是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这一论点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情感;形式;艺术;符号论
中***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苏珊・卡纳斯・朗格是美国著名的符号论美学家,在其著作《情感与形式》一书中,她从艺术符号、符号的创造、符号的力量这三个部分来详细阐述符号论的美学思想,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的核心观点是: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①。全书首先把艺术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而分章研究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类型,最后着重探讨了艺术符号的表现力以及文本与观者之间的张力关系等问题,从而顺利地建构起符号论美学的理论框架。
一、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符号
艺术是一门结合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生命形式,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统一性,应该把艺术提升至哲学高度进行思考,经过不断地概括、总结,通过普遍原则得以构造一个哲学概念。
朗格从美学的种种异端这一角度入手,阐述了一部分著名的美学家和哲学家关于艺术表现、情感传达等问题的理论,重点指出“客观的情感”所存在的缺陷。紧接着朗格探讨了有关“表现”的几种含义,在书中以音乐为例,选用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做比较,认为艺术符号与其原始意象之间拥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符号易于被人们接受与感知。此外,通过艺术,可以了解并表现人类的情感结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表达,艺术符号之所以是艺术的,因为它不同于任何已经被人们公认或习以为常的符号或者语义学概念。所以,用克莱夫・贝尔的理论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艺术与哲学、宗教具有同样的地位却不属于典型的人类思维创造,对艺术的反应应该是一种超越一般乐趣的***情感。即: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二、艺术创造中的意象与原型
朗格认为,对于以艺术谋生的艺术家来说,美的欣赏是一种持续而直接的经验,必须要培养审美态度。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一个脱离现实的虚幻物象,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并不只是小说中的人物,绘画中的***像,戏剧里的事件,电影里的镜头,或是人类内心诸种感觉因素的简单结合(这些内容都只是艺术家在作品中运用的虚构物,称之为“二度创造物”,并非真正的创造物)。对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理解,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花草、树木、人物等存在物是不能被再次创造的,如果把这些形象转化为***像、文字或情节,它就不再是原本的花草、树木、人物了,而是以真实的材料创造出来的意象,意象脱离了实际的因果、秩序的束缚,仅作为人类的感知而存在。对于意象与原型的关系进行思考是艺术理论的基本论题。
朗格对艺术进行了分类,以幻象为分类的标准,她划分了虚幻的时间和虚幻的空间。在此分类标准下,绘画、雕塑、建筑等视觉艺术被划入“虚幻的空间”,音乐则划入“虚幻的时间”,舞蹈则是处在音乐之上的可见的形体力量。因此,在朗格看来,所有的艺术都是虚幻的,我们并不需要借助艺术探求某种有形之物,而是通过对艺术的观感,引导我们去体味与之关联的象征,进行一种关于感觉性质的思考。
三、艺术符号的价值与作用
朗格从艺术的表现力和观众接受这两个方面阐述符号的力量。从表现力方面来说,朗格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艺术品对每个人所产生的意义,以及衡量优秀艺术品的尺度,还有美与艺术的关系等问题。朗格认为艺术品的情感价值不在于其基本含义,而在于智力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因此,艺术品的各个因素只有在典型情境中才能被形象地反映出来。如何使一件艺术品的意义不仅能被其创造者所了解,而且能被每一位接受者所了解,这就需要直觉的理性活动来认识艺术符号的意义。在艺术的真实与虚假的关系问题上,朗格认为艺术的关键就是对情感的恰当处理,衡量优秀艺术的标准在于艺术是否能够把握人的思维和表达虚构的真实情感。违反真诚性,严重扭曲的艺术是低劣的艺术,不能对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作用。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艺术,受众必须具备敏锐的感应能力,这样才能体悟到艺术独特的表现力。
此外,朗格对电影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还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她认为电影是一种新的“诗的形式”,是银幕上“梦境化的现实”,这体现出朗格对新生的艺术形式的关注。
四、对前人理论的扬弃
纵观《情感与形式》一书,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在对这个观点的论述中,朗格摈弃了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的划分,提出“艺术品也就是情感的形式”,这样的观点能够说明朗格的符号论区别于传统的符号学,这与朗格受到卡西尔的影响有关。卡西尔最著名的理论是符号论哲学,他认为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都在运用符号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经验,朗格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给符号的创造活动和理解活动打下更清晰的印记。
朗格的符号论美学对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也有继承和突破,她在一定形式上吸收了表现主义的理论精华。克罗齐表现主义的核心是直觉,是指心灵赋予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以形式,不依赖于理智、知觉、感受和综合等手段。科林伍德的表现论从巫术和娱乐的方面考察艺术。朗格的符号论美学认为,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艺术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理论指导作用。朗格在借鉴前人的理论时,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修正,做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五、结语
苏珊・朗格一生都在探求如何认识艺术符号的意义,她对不同的符号加以确定从而给符号创造活动和理解符号意义创造条件。艺术是一种能表现人类情感的本质并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形式,“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那么,艺术如何表现人类的情感呢?苏珊・朗格认为,艺术要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应采用全世界通用的形式,这需要艺术家借助感性形式来创造艺术品,把混沌不整的客观现实变成可见的形式。
任何理论与现时的时代都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任何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也必须结合现实情况,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具有极大学术魅力和价值,她在当代美学理论上作出了卓越贡献,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从苏珊・朗格的论述中我们能获得对艺术的新认识,从不同角度观照艺术与接受者、艺术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许我们对艺术问题能看的更深,理论研究也能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注解
①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这句话是《情感与形式》一书贯穿始终的论点。
作者简介:靳锐(1989-),女,汉族,甘肃庆阳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现当代文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