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汉语界对外来语的研究,指出外来语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从单一的词汇形态转向词汇为主、句法结构为辅的复式形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异化归化之争可谓方兴未艾,但将其与外来语结构加以联系的却鲜见,针对此,本文结合接受美学理论,尝试对英语外来语的概念从新的角度进行界定。
关键词: 外来语 结构变迁 概念 界定
1.引言
萨丕尔说过:“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对自己满足的。……要想指出一种完全孤立的语言,那是很难的(语言论:173)。”外来语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对于外来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汉语界大多侧重外来词的界定,如《语言学百科辞典》(1993:507)是这样说的:借词,又称外来词,指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入”或引进的词。Richards et al.(2000:50)认为:外来语(borrowing),又称借词,是指取自一种语言而用于另一种语言的词或片语。如果借词是一个单词,就称为外来词(loan word)。Bussmann(2000:285-286)则将外来语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认为被引入语词汇化(lexicalized)了的词语属于狭义外来语,而广义外来语则包括这部分词语和所有的外来词语(foreign word)。
纵观国内外对外来语的研究,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论著都是从词汇层面展开的,涉及表达法的则不多(许余龙,2000;谢之君,1998等)。至于探讨句子结构异化的论著,一直以来可谓层出不穷,但将其与外来语加以联系的却是少而又少。笔者拟从概念界定入手,结合接受美学理论,探讨一下外来语结构中是否应有句子的一席之地并尝试从新的角度对外来语概念进行界定。
2.外来语的界定
2.1外来语的形成原因
汉语由于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从异族吸收了许多外来成分,有的外来成分由于在人们交际中的使用频率较低,范围过于狭窄而逐步从汉语中消失,如来自梵语的“娑陀力”(音韵学术语,“平声”之意,源于梵语的sadharika)等词语已彻底退出了汉语舞台。有的外来语则被完全汉化,从原来的音译变为汉语本族语,如佛教用语的音译外来语“泥犁”让位于意译的“地狱”(胡晓清,1998:5―6)。那些沿用至今的外来语则因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使用而成为汉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外来语形成的外因中,有些是***治、***事的因素。人们不是自愿与异族接触,自主地吸收外来语,而是在战争态势中,在异族统治下被迫与异族人交往,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来自异族的一些语言成分。而另外一些时候,汉族和异族的交往是主动积极的。由于社会的、心理的原因,人们发自内心地要吸收来自异族的新事物、新概念,汉语便丝毫不牵强地从异族接纳了许多外来语(Ibid.)。提出认识结构理论的瑞士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认为,认识结构是一种假定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人在认知新事物时把它同化于已有的认识结构中,或是改变、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博登,1998)。外来语的进入及被接纳正是这种认知的结果。
2.2外来语的结构
2.2.1词汇层面
语言有两个功能: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充当人们思维的工具。因此,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总是要受到社会的制约的。在汉语中,外来词汇可谓包罗万象:有生活方面的,如“咖啡”、“奔驰”、“T-恤”等;有专业术语,如“维他命”、“克隆”等;有宗教方面的,如“禅”、“古兰经”、“耶稣”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如“迪士高”等。
2.2.2短语层面
短语,或称表达方式(expression),这一术语的界定本身就含有模棱两可的意味。它可以是一个词组,如“趁热打铁”;也可以是一种表达法,如“武装到牙齿”。虽然词汇依然是短语的基本构成单位,但从整体结构上讲,短语比词汇更为复杂。有些外来语则能以一种简缩形式和汉语词结合成短语,而且这类短语使用频率很高,如“打的”、“扮酷”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再加上因特网等各种先进通讯媒介的辅助,文化上的相通性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论符合汉语习惯与否,越来越多的如上文提到的表达法涌入中国,并被人们尤其是普通百姓所接受并使用。这使得我们有必要考虑一下汉语的传统句法结构是否也会或已经受到外来语新的冲击。
2.2.3句法层面
传统语法学一般包括形态学和句法学两部分(许余龙,2000:145)。Halliday(1961)认为,任何语法描述都离不开四个基本理论范畴,即单位(unit)、结构(structure)、类别(class)和系统(system)。结构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语言要素之间的横向组合构架。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说来,语言体系的稳定性突出体现在句法结构方面,微观变体多表现在词汇变化上。但句法结构并非一成不变。汉语中被字句的增多即是一例。从汉英翻译角度来看,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其句法特点差别很大。从整体上讲,英语主要是三分的,即SVO结构,是语法的;而汉语主要是二分的,其二分结构是语义的。但是,某些外来词汇的特定句法功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族语句法结构产生影响。
近年来学者们对句法层面的外来语的研究,主要是对译文读者的文化接受力及可异化程度估计不足,以及受阻于因教育层次不同而导致的译文读者的合作程度的不同。相信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阻碍会逐渐减弱。根据现代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文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中之一是: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而非遗传获得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人类具有一种很强的文化适应能力。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能接受并掌握本民族的对自己来说是陌生的文化,那么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自然对外民族的“陌生文化”也能习得。这里,笔者借助接受美学的理论分析一下外来语结构加速变化的现象。
3.接受美学角度的分析
从接受美学大师罗伯特・姚斯、霍拉勃等人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接受美学理论批评家所关注的中心与重点――“读者”。文学翻译中的文本是否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译文读者。我国人口众多,人们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文学翻译作品到底要怎样迎合读者群的口味,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提高全民素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翻译作品的激增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只有读者需求,作品才有市场。但翻译作品的激增甚至泛滥,在满足读者们各种需求的同时,也对汉语的句子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汉语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一些洋化的句子。另一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港台地区以其经济优势对国内的流行潮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对翻译策略的要求也不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知识的更新也日益加快,人们趋向于主动接纳和追求新的信息。这样,外来语所携带的新异信息变得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了。从认识论角度讲,经过反复强化的信息是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而一旦人们将其接受,就没有“不符和规范”之说了。
文学翻译并不只是为文化水平高的人服务的,它的服务对象是大众。而大众良莠不齐的文化水平决定了文学翻译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为读者所接受”成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
4.外来语界定假设
虽然这些欧化句子已逐渐为汉语所接受并成为汉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们始终不能被列为纯正的汉语结构。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欧化表达形式更给汉语语言界造成了困惑,此类的表达形式到底应该“魂归何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同词汇及短语外来语(或称外来词)在汉语中的沉淀程序相似,句子层面的外来语也先后经历了“洋味十足――部分为汉语所接受或部分被淘汰――同化于汉语的认识结构”几个阶段。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对外来语的更为广泛的界定提出假设:“外来语”可以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或借用的词汇、短语或句子结构,它可以部分为目的语所同化,也可以基本保留原来的形式。
5.结语
语言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人类的社会需要是语言使用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标准。通过对外来语的结构变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是译者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文学翻译者,更应在进行文化传播的神圣使命的同时,注意外来语中句法结构的移入问题,以期在保证译文贴切、流畅、优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外语作品原汁原味地奉献给广大读者,从而达到最佳文化交流效果。
参考文献:
[1]博登著.杨富斌译.皮亚杰[M].中文一版.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2]胡晓清.外来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戚雨村等.语言学百科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4]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48-51.
[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9.
[6]谢之君.香港接受外来语的几点启示[J].语文建设,1998,(7),43-45.
[7]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45.
[8]吕俊,侯向群.谈翻译观念的嬗变与对话意识的建立――兼谈新时期的翻译观[A].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C].杨自俭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84.
[9]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外来语结构的变迁谈其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