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瓜果飘香。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600余亩葡萄成熟了,一串串硕果累累,一颗颗赛似明珠。经过30年改革春风秋雨的吹打,被小岗人称为“荣誉村民”的汪强也由一个当年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位著名的摄影记者。
“为啥不去北京去小岗?”
去年8月,汪强到合肥接受《安徽日报》、省电视台等12家媒体的采访。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北京采访奥运会?”汪强回答说:“三张奥运会门票和采访证在北京预留好了,但是这次不能去。因为宣传‘大包干’是今年大事。”所以8月8日去了小岗采访小岗人与奥运同行……正因为汪强心系“小岗”,把有关“大包干”的事都当作头等大事来做,所以他才30年如一日地跟踪小岗不放弃,执著追求而不悔。
3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凤阳农村的山山水水和小岗村的家家户户,优秀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从“大包干”发源地的肥沃地壤里破土而出。《“大包干”从这里诞生》《风雨小岗路》《当年改革带头人,如今当上总经理》等。全国唯他独有的凤阳“大包干”系列***片,曾分别在北京、合肥办过个人摄影展;在中央电视台做过《实话实说》;有近百幅作品曾获过省级以上好新闻***片奖。其中还有48幅新闻***片被中国***博物馆收藏,并入选多种大型画册和展览。
值得汪强自豪的是进京办个人影展。1990年1月,由艺术大师刘海粟和吴印咸亲笔题名的《汪强说凤阳》个人影展在北京举办。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副***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对影展给予高度评价。在京的40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宣传。当时轰动了京城,在全国也引起强烈反响。展览期间,他既当讲解员,又当接待员,忙得水都顾不上喝。
抓住机会细说小岗
伴随着电脑里发出的动听花鼓曲,汪强指着30年前小岗人住的又矮又小的破草房、讨饭归来的“花鼓女”等一组黑白***片,如数家珍地讲起了这些***片的背后故事……
汪强一点鼠标,电脑屏幕闪出一幅画面:三个农民站在地头的合影。从衣着上看,他们土得掉渣;从拍摄技巧看,只要会按快门的人都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汪强却说:“可别小看这三位农民,他们三人就是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搞包产到户‘小岗黑会’,就是他们组织召开的;会上所按的18颗手印,就是他们带头按的。‘大包干’从他们手中诞生”。此组照片摄于1979年秋,此后被收入国家博物馆,被社会广泛传播。接着,汪强如数家珍般介绍系列照片:第一年《调整承包地》《家养千斤猪》;两年后的《粮食丰收喜盈门》;三年后的《卖粮难》;四年后的《告别旧房子》;五年后的《农民意见大,白纸条子多》;六年后的《兴学重教》;八年后的《跑江湖》;十年后的《新路在何方》;十二年后《闯市场》;十四年后《渴求新的知识》……一直拍到《三世同堂看奥运》。
汪强大约用了两个小时讲解了这系列***片,唱了一台讴歌“大包干”的独角戏。唱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30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的主旋律。
照片背后的苦辣酸甜
“大包干”使汪强与小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爱小岗人胜过自己的亲人。30年来,他有10多个春节是在小岗和凤阳农村度过的。特别是1980年至1990年,这10年春节,年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他把春节的假期当作与小岗人拉家常、套近乎、拍照片的最佳良机。因为过大年才有家家户户大团圆,男女老少穿新衣,文娱活动大开展,花鼓爆竹闹新春……汪强说:“镜头随便扫到哪里,都是‘大包干’后的新气象!”这就是他为啥热衷到凤阳过年的根本原因。
1984年,皖东地区连续几年粮食大丰收,出现“卖粮难”,粮站没钱收购就向农民打“白条”。汪强在小岗拍了有关照片,率先发至全国各大报刊,呼吁有关部门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1998年,为了让“小岗鸭”打入南京市场,汪强曾两次冒着40℃的高温同车前往南京,找朋友托关系,向南京市民宣传来自“大包干”故乡的“小岗鸭”。汪强常在小岗采访,发现村小学办学条件太差,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仅有一间教室和一名教师。1997年,汪强兼任《滁州日报》的广告部主任,因他超额完成任务,报社奖励他6000元奖金。汪强分文未留,全部捐献给了小岗小学。在他带动下,经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次年10月,一所投资50万元的现代化小岗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
30年来,汪强爱小岗付出的太多了。自己吃尽辛苦不讲,胶卷和来往的路费绝大部分都是他自掏的腰包;1998年9月22日,汪强刚从小岗采访回滁州,得知有重要任务需返回小岗,他接到电话,顾不上吃午饭,又调头返回百里之外的小岗。原来是时任***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小岗村。***在小岗村前后仅有45分钟,但是他与小岗人在一起的欢乐情景,笑容举动,全都进入了汪强的镜头之中。为了全面真实地记录小岗村的变迁,汪强自费购置了一台小型采访车、一部手提电脑、两部摄像机,先后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名记者与“小岗村”30年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