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娟(1984.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服饰设计与工程
摘 要:研究了日本著名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首先从“耻感文化”、“重实用”、“纤细悲怆”与“物哀美”等方面介绍了日本的民族文化特征,并分析了其对三宅一生设计的影响;其次结合服装造型和面料要素进行审美文化解读,认为三宅一生的设计作品集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一体,达到了“和谐统一”审美追求。
关键词:三宅一生;审美文化;造型设计;面料设计
Abstract:Studied the famous Japanese fashion designer Issey Miyake,first from“shame culture”,“the practical”,“slim Pathetique”and“Sorrow for the United States”and introduces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Japan,and analyzed their Issey Miyake design influence;secondly costumes and fabrics combine elements of aesthetic culture interpretation that Issey Miyake design Portfolio natural beauty,ecological beauty,beauty technology integration,to achieve a“harmonious unity”aesthetic pursuit.
Key words:Issey Miyake;aesthetic culture;design;fabric design
1、引言
日本服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作为东方艺术的最佳诠释者,有着对服装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1963年三宅一生举办第一场服装秀“布与石之诗”;20世纪80年代三宅一生推出设计作品“一身褶”;20世纪90年代推出“我要皱褶”系列服装,也标志着“我要褶皱”品牌的诞生;之后的两年三宅一生传承了一块布的精神,利用电脑的先进技术制作出无需缝制,可以由穿着者自己变换造型的服装。众所周知,审美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的设计中审美意识的产生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文化特征、社会习俗,从构架服装主体的造型结构,到体现款式基本要素的面料,都能在他的设计中发现强大的审美内涵。
2、日本民族文化及其对三宅一生的设计影响
(1)“耻感文化论”对三宅一生服饰设计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写到:“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他被公开嘲笑或拒绝,或者是因为他幻想着自己被嘲笑无论是哪种情况,羞耻都是有效的制裁手段。”[1]她指出:与罪相比,(此处的罪指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原罪思想”)日本人更重视耻,并称其为“耻感文化”。表现在服装上是服饰与人的和谐统一,展示庄重的、安定平和的美感。三宅一生用“褶皱”打破了服装对人体的束缚,他是以东方的审美理念为标准,对传统的东方服饰宽衣、含蓄、舒适的造型特征进行夸大,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具有东方审美观念又有时尚感的服饰设计。
(2)“重实用”的文化心理对三宅一生服饰设计的影响
王家骅在《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中这样写道:“日本人比之理智更重视直觉,比之理论更重视实用。”受日本儒学的影响,日本人形成了“即物主义”的性格,日本的宗教观也反映了日本人“实用主义”的性格特点。
三宅一生的设计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实用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设计的服饰可以同时适合很多场合穿着,如晚宴穿着的服装生活中也可以穿着,可以根据场合的需要来增减服装,来满足穿着者的需求;其次实用性还表现在服饰的保养上,收藏方式简单、无需熨烫、易洗快干等,实用性极强。
(3)“纤细悲怆”与“物哀美”的哲学理念对三宅一生服饰设计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揭示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1]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苦难、残缺、死亡有一种偏激的热爱,这种悲怆审美成为日本人审美文化的主体。另外,受日本佛教“无常观”影响下的日本人还有一种“哀美”的审美意识。
三宅一生的作品同样受到这两种审美观的影响。他的服饰作品通常看上去是外形简约,但却蕴含着深刻的精神性。在色彩上虽用色丰富,但多用冷色调,对黑、灰等晦涩色彩的偏爱,作品较为消极阴郁,充满神秘气息。有一种独特的“物哀”的审美内涵。
3、三宅一生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审美文化
服装造型是服装的骨架。三宅一生借鉴东方的制衣技术、包裹缠绕的立体裁剪技术以及日本和服制作技术三大方面,融合于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在造型上,开创了服装设计上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
三宅一生的解构主义风格给了我们另一种服装视角,即:服装不应是束缚。他用褶皱突破了服装对身体的规定,同时也打破了服装的传统结构,着装后体现一种随意感和立体感。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一书中谈到的:“毕达哥拉斯派和新柏拉***派都认为‘小宇宙’(人)与‘大宇宙’相对应,人心里本来有内在的和谐或美,碰到外界的和谐或美,‘同声相应’,所以才爱好它,才产生美感。”[2]三宅一生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东方服饰美的内涵,同时也蕴含着不容忽视的时尚美,在服装造型上展示着极强的“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
4、三宅一生服装面料设计中的审美文化
面料是服装设计三大要素之一,在设计中同样值得推敲与运用。王旭晓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写到:“各种天然材质具有迥然不同的质感特点,会引起人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不同质感特点都会引起人的美感。”[3]在他的“一块布”系列设计中,面料均采用天然的,整体服装与大自然贴近,具有极强的自然美、生态美的美学内涵。只有人与万物相互关照,相互生产的世界才是美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三宅一生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阐释。三宅一生将自古代流传至今小的传统织物,应用了现代科技,创造出独特而不可思议的织料和服装,体现了服装设计中的技术美。
5、结语
服装的生命在于其背后所蕴涵的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以及服装本身的灵魂设计。三宅一生的作品被誉为“东方服装艺术的一面旗帜”,作品以“形”传“神”,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审美文化内涵的,从而创造出民族审美文化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典范。(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 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1).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3] 王晓旭.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宅一生服饰设计及其审美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