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与认同

[摘要]基于对广西南丹县白裤瑶地区调查基础上。通过对白裤瑶的民族认同意识、传统伦理规范、传统信仰、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等方面进行考察来探讨白裤瑶传统文化堆系与认同现状。通过对白裤瑶民族的文化分离感、自我疏离感、社会孤独感等方面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解构痕迹与认同危机。提出保护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和增强认同感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变迁;文化认同;白裤瑶

[作者简介]邱仁富,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44

[中圈分类号]G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04―06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因其男子穿及膝的白色裤子为显著特征,人口约3万余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和八圩瑶族乡,部分散居于河池市拔贡乡和贵州荔波县瑶山乡。白裤瑶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最完整的少数民族之一,素有“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的美誉。为了更好地了解白裤瑶的民族文化特征、变迁状况、认同状况,笔者于2007年7月到广西南丹县白裤瑶里湖瑶族乡和八圩瑶族乡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文化调查,主要通过问卷、个别深度访谈和集体交谈相结合、参观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等方式对白裤瑶民族进行初步调查。调查发现,白裤瑶是保持传统民族文化比较完整的民族,民族认同感极高。然而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白裤瑶的文化传统逐渐受到冲击,传统的风俗习惯逐渐遭到解构,文化认同衍生许多不确定因素。文化认同的危机开始在白裤瑶地区蔓延,增强白裤瑶的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文化保护将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白裤瑶传统文化维系与认同现状

白裤瑶的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虽然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变迁和历史沧桑,白裤瑶民族的文化传统内核至今仍然比较好地得到保护,其根源于白裤瑶的强烈民族认同意识、传统伦理规范的继承,传统信仰、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的维系等。主要表现如下:

(一)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白裤瑶的民族认同意识主要是表现在传统服饰文化的维系、传统农耕文化的维系和传统居住文化的维系等。

1.传统服饰文化的维系。白裤瑶的服饰是彰显民族身份认同的最显著特征,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判断是否是本民族成员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许多民族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民族服饰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都习惯穿民族服装,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民族群众。“白裤文化对白裤瑶的发展进程起着主导地位,并决定着白裤瑶与其他瑶族支系在、生产条件、性格心理上的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构成白裤瑶文化的特征。”笔者调查发现,白裤瑶的民族服装认同率是最高的,大多数白裤瑶群众都认同本民族的服装,认为穿自己辛勤劳动制作的衣服好。以穿本民族的服装感到自豪。穿上自己做的衣服更加能够凸现自己能干和手巧,要知道一个连本民族的衣服都不懂制作的适龄姑娘往往在白裤瑶地区被视为是笨拙的。因此,很多年轻的姑娘在家都喜欢制作本民族服装,这是她们去相亲的必备条件之一。

然而,很多人对本民族的服饰内涵很难说出所以然来。大部分的中年人、包括一些老年人对本民族服装的***案是什么含义说不清楚(因为白裤瑶民族长期缺少文字记载,服装的制作、***案的绣制往往是通过口头上流传的),***案的很多含义已经失传。关于白裤瑶的服饰***案说法不一,有的老人认为是根据“盘王失印”和“五指血手印”制作而成的,即白裤瑶祖先们在与莫氏壮族土司的战争失败后留下的伤痕。而有学者认为:“白裤瑶服饰***案,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和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盘王失印’与‘五指血手印’,是白裤瑶支系留着他们原始文明的遗迹,是进入岭南,迁居南丹大寨之前,而不是定居大寨之后与莫氏壮族土司斗争失败才出现的。”不管如何,目前白裤瑶民族对本族服装的认同源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民族心理情结,在一定意义上说,维系民族传统服饰是对祖先的尊重,易言之,民族服饰是祖先所创制的,尊重祖先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在一定意义上是白裤瑶祖先崇拜的重要内容之一。

2.传统农耕文化的维系。维系了上千年的牛耕时代在白裤瑶至今没有终结。而且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白裤瑶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里,居住在半山腰或山顶上,传统牛耕文化至今仍然没有改变。他们传承着传统的农业操作,依时令而耕种、收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黄豆、大米、棉花、油料等。白裤瑶的自然经济状态保持得比较好。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方式至今仍然得到传承。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家庭基本上都保留有纺纱机、织布机、辗谷机等,自己的衣食基本上自己解决。他们生产的粮食、衣服等大部分是供自己家庭享用,主要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生产生活等。虽然收入都普遍偏低,但他们对自己的目前生活状态表示比较满意。调查数据显示,个体月收入低于500元的约占66.7%,月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的约占22.2%。月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约占7.4%,月收入达1500元以上的约占3.7%。或许是自然经济的安逸生活造就了他们对传统牛耕文化的眷恋,在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这种文化能够维系多久?这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

3.传统居住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化、丧葬文化的维系。在白裤瑶地区,基本上是维系传统的居住文化,大部分民族群众居住在深山老林的半山腰或山顶上,以土屋瓦房或A字型的草房为主要建筑。最具有建筑特色的是谷仓,维系了上百年的谷仓文化至今仍然在白裤瑶的村落四处可见,每家每户屋旁边都建有一个小小的谷仓。白裤瑶的谷仓与其他民族不一样,谷仓不是建在屋内而是建在屋外(据说是白裤瑶的社会风气极好,从来没有偷盗事件发生)。谷仓体积不大,比屋小许多,是用来储存粮食之用,是用木材、竹竿、茅草等建成、设置精密。仓顶成A字型,底下用四根圆柱支撑。古老的谷仓具有独特的防雨、防鼠、防盗、防火等功能。

陀螺文化是白裤瑶的独特文化。打陀螺是白裤瑶的传统活动之一,具有御寒、社交、娱乐等重要功能。打陀螺是白裤瑶群众的爱好,几乎人人会打,技艺精湛。陀螺是用木头制作,碗口大,托顶刻着许多花纹,并用长绳绕起,拉着绳子用力一劈,陀螺就在地上打转。陀螺传说是白裤瑶祖先为了御寒而创立的一项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乡村集会、过年过节、集市比赛的重要活动项目之一,谁把陀螺劈得最猛、让陀螺转得最久。谁就是陀螺的赢家,受到年轻姑娘们的赞扬。打陀螺同时也是青年男女们结交朋友、认识新人、寻找配偶的重要载体。

白裤瑶自古以来就有铜鼓崇拜的传统,白裤瑶的铜鼓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白裤瑶民族之象征。白裤瑶把铜鼓当作一种神器,认为铜鼓具有铜鼓神,一般的村落都需要铜鼓神来庇护。因此,在

白裤瑶,铜鼓的存在就有深厚的文化根基,铜鼓的使用也显得十分神圣。据有关数据显示。“南丹县境内的白裤瑶铜鼓,共有311面(其中里湖229面,八圩80面,小场2面)。南丹县白裤瑶人口为27900余人,依次计算,白裤瑶平均每89人中即有一面铜鼓,其铜鼓密度之高居国内外当今使用铜鼓民族之首”。铜鼓文化的维系主要靠一种信仰和崇拜,其表现形式往往与安葬文化交织在一起。在白裤瑶地区不是随时或随便都敢使用铜鼓,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够使用,并且必须在祭鼓仪式之后才能使用。“丧葬活动至今仍然是白裤瑶铜鼓最主要的使用场合。”白裤瑶认为,“丧事打铜鼓是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使死者安然进入阴间,登上天堂,消遥自在”。丧葬是白裤瑶群众集体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独特的是,在隆重的丧葬活动里包含着多种活动,丧葬不仅仅是对死者的哀悼,同时也是青年男女物色对象的重要场合。据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陆朝金副馆长介绍。丧葬当天,很多附近乡里的青年男女前来参观,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边观看葬礼边寻找对象,并且是女性占主动地位,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跟他对唱情歌并逐渐离开葬礼去偏僻的地方约会。易言之。白裤瑶的丧葬文化蕴涵并催生其他文化的生成。

(二)传统伦理范式的维系。白裤瑶民族具有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成为维系人们日常生活、家庭和谐、民族重要活动的道德标杆。白裤瑶的传统伦理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对个体修身而言;二是对外部社交而言。

1.对个体修身而言,白裤瑶民族有讲究“忠”、“孝”、“礼”、“让”的传统。白裤瑶的“忠”主要表现为夫妻之间的忠。白裤瑶自古以来就有一夫一妻制的传统,崇尚一夫一妻制度,婚姻关系的“忠”是要求夫妻之间的相互忠诚,即妻对夫忠、夫对妻忠。虽然白裤瑶的女子结婚前是很自由的,但结婚后往往受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即维系男人的权威和爱情。曾经也有纳妾的现象,但属于个别现象,主要是为了增加劳动力或延续香火(并非出于男子花心),并且纳妾首先要妻子同意才行,与汉族的纳妾行为不一样。“孝”是白裤瑶家庭伦理的核心。白裤瑶是一个非常讲究尊老的民族,白裤瑶的孝本质不是“父为子纲”的孝,而是子女发自内心的孝,是对长辈孝顺,使老有所终,这与白裤瑶的祖先崇拜有一定的关系。要获得祖先的保佑必须对老人孝顺,白裤瑶至今仍然维系着一种“油窝”体制,成为村寨的潜规则。如果有子女不孝顺父母。本家族的其他成员会集体供老,并对该不肖子孙进行鄙视,与之断绝家族关系,即驱逐出家族之列(古代是驱逐出寨)。

尚“礼”、“让”也是白裤瑶个体修身的优良传统。“礼”是人伦的根本,“让”为待人之道。讲究“礼”、“让”是白裤瑶为人的道德基石。由于白裤瑶没有私塾教育的传统,也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白裤瑶的伦理道德主要是在家庭里学习,即长辈对晚辈的熏陶和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子女从小就接受父母关于礼仪的熏陶和教养,要求他们长幼谦让、尊老爱幼、礼让三分、礼貌待人、热情好客、谦逊和气、乐于助人、同甘共苦等。这些家庭教育对子女的社会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2.对外部社交而言,白裤瑶民族具有恋爱自由、讲究信义的传统。恋爱自由是白裤瑶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是白裤瑶民族最能够体现其社交特征的方面,其核心是“玩表”。所谓的“玩表”就是指未婚的适龄男女(一般是十四五岁之后),可以通过各种场合物色自己的对象,他们可以在山村野外里谈情说爱、过夜,女性可以随意把自己的意中人带回自己的闺房过夜(男子黄昏时来,破晓离开)而不受父母干涉,并且彼此双方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在白裤瑶民族内部,“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之间的玩表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但只要还没有结婚,两之间的关系无论多么牢固,交往多久,彼此都不存在任何权利,也不承担任何义务”,“男女青年未婚之前,既可以与一个固定的对象玩表,也可以同时与几个对象玩表,有婚前与十多个情人玩表的现象。如果一个姑娘到了玩表的年龄还没有情人,父母亲就会认为她没有本事,旁人也会嘲笑她太笨,这样的人在其民族内部是遭受歧视的,无论她走到哪里,也无法逃避社会对她的非议”。白裤瑶的恋爱自由正体现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对象,追求自己的幸福。诚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白裤瑶存在古代群婚制度的痕迹。

讲究信义是白裤瑶群众社会交往的基本规范。白裤瑶群众大多纯朴、敦厚、老实,在他们心目中,讲究信仰是人本来就应该拥有的品质,对那些背弃信义之人,本寨人十分厌恶。

(三)传统信仰的维系。白裤瑶有很多的信仰崇拜,包括祖先崇拜、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等。祖先崇拜在白裤瑶的信仰中占有积极重要的地位,白裤瑶群众认为他们的祖先经历了无数的灾难才生存下来,给白裤瑶留下的一切都是祖先辛勤奋斗的结果。因此,对祖先的崇拜异常重要,每逢瑶寨有重要活动、时节都需要祭祀,供奉祖先。自然崇拜源于自然***腾,白裤瑶常年与自然界共生,认为万物有灵,“在白裤瑶胞的观念形态中,世上生物都有灵,死物有魂,人类就生活在神灵的世界中”。他们认为树木、山水、动物等都有神灵,可以保护平安、预测未来。如很多瑶寨门前都有苍天古树,被认为是有神灵;如碰到蛇进屋或晚上听到奇怪动物的叫声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需要请“鬼师”驱邪。鬼神崇拜在白裤瑶是极为普遍的,妇孺皆知。“鬼师”在白裤瑶基本上是成了一种潜在的职业,成为瑶胞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生病请鬼师“蛋卜”,葬礼、驱魔、降妖、算命等都需要“鬼师”。

(四)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的维系。如果说白裤瑶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那么白裤瑶就积淀了深厚的原始和谐思想。白裤瑶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民族,原始的和谐思想至今成为维系瑶寨社会秩序的重要标杆。白裤瑶虽然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但在社会秩序方面却显得十分和谐。一则白裤瑶胞对自己的生活总是充满幸福感,即首先在心灵上是和谐的。心灵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正如柏拉***所阐述的,“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白裤瑶胞的心灵上是善良的,是追求善的,心灵上的和谐奠定了白裤瑶的社会秩序安定和谐的基础。二则白裤瑶胞勤劳、诚实、谦让、不偷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调查访谈得知,白裤瑶地区最近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偷盗的事件。从谷仓的设置或许可以反映出白裤瑶地区的良好社会秩序。同时,在白裤瑶胞看来偷盗是极为可耻的行为,是背叛祖先的恶习。他们宁愿借粮食(哪怕是十年还清)也不偷盗。白裤瑶也很少发生纠纷,即使有分歧也可以通过“油窝”来化解内部矛盾。在白裤瑶看来所有的白裤瑶胞都是兄弟姊妹,彼此谦让、包容、互助、大度,如果有人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发生矛盾会被族里看不起,会被认为小气鬼而受到鄙视。这是一个民族的人格精髓,它决定了该民族的行事风格和气派。三

则白裤瑶的贫富差距不大,由于白裤瑶经济不发达,基本上都是小农经济,大家都住土屋瓦房,贫富差距不大,生活比较安逸。

事实上,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没有外来文化的诱惑,白裤瑶的文化框架是极为稳固和有序的,社会的安定和谐的链条是无法打开的。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白裤瑶的传统文化悄然发生某些变化。文化变迁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文化认同危机也就成为白裤瑶民族的重要话题。

二、文化全球化下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解构痕迹与认同危机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古老的民族开始苏醒,放眼看世界。一些年轻的白裤瑶胞开始走出瑶寨,他们到外地读书、打工、做生意等,接触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和绚丽多姿的多元文化,不断吸收外部的先进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等。同时,外来文化也逐渐开始进入白裤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安宁开始被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文化系统开始遭到解构,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开始发生裂痕。

(一)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解构痕迹。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白裤瑶的文化观念、道德范式、生活态度等方面发生悄然的改变。

1.文化观念的解构是白裤瑶传统文化裂痕的根本。白裤瑶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单纯的原始的文化系统,这种文化系统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或许是白裤瑶深居在大瑶山之中,有着天然的生态屏障,或许是本民族强烈的文化观念及高傲感,人为地阻隔了白裤瑶文化与外界的联系。以通婚为例。传统的白裤瑶具有不与外族通婚的文化观念,与外族通婚会遭到本族的阻挠、讽刺和轻视。然而,随着白裤瑶青年外出读书、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不与外族人通婚的观念逐渐被解构,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生活,而非民族观念。目前白裤瑶瑶寨基本接受了白裤瑶与外族通婚的现象,族外通婚的现象也逐渐普遍,只有一批老人比较难以接受。传统的文化观也逐渐失去了核心价值作用,许多白裤瑶胞都开始接受并采纳其他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的缺口一旦被打开,白裤瑶的文化价值观、生活观的解构也就无法避免。

2.白裤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范式的解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白裤瑶的风俗习惯、生活观念逐渐发生的改变。电视、电话、收音机逐渐走进白裤瑶胞的家庭,成为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许多年轻人也不太经常穿白裤瑶的服装,开始穿上汉族的服饰甚至是非常流行的服饰,这种现象在白裤瑶家庭里得到接受。单亲家庭、隔代扶养、孤儿等现象的浮现使得白裤瑶传统文化的作用开始退化。更可怕的是,“”的魔掌已经开始伸向这块宁静的土地,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的传单、报纸、书籍等在广西南丹县里湖圩出现,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渐淡化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梦想一夜之间成为富翁,这种心态在里湖圩有一定的市场。个别的村寨也出现过相关的资料,这说明在这古老民族的土地上正悄然地发生巨大的文化变迁。

(二)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解构导致两种后果:一是白裤瑶胞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质疑;二是白裤瑶文化认同的异化。认同危机的产生将无法避免。

1.白裤瑶胞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质疑。由于文化分离感、自我疏离感、社会孤独感等,从而导致瑶胞文化认同困惑的产生和质疑。所谓文化分离感是指称母体文化而言的,是指“个体因环境的变迁而引发的对母体文化的一种疏远的感觉”。文化的变迁使得许多白裤瑶胞容易感觉传统文化约束力的乏力,外来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适用性,因而在外打工、读书、上班的年轻人往往认同外来文化高于本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上更加表现出“现代化”的模样。因此,文化分离感就由此而生,文化分离感越强则表明离本民族文化传统越远;反之亦然。文化分离感容易导致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我分离感的衍生。即“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存在某种差距,因而使个体对自我及其行为产生陌生的感觉”,现实中的个体往往与理想中的个体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完全相分离,甚至是“二律背反”。当白裤瑶的传统观念与外界观念相碰撞的时候,白裤瑶胞的个体理想往往在这个大碰撞中失去定位,身处异质的文化背景下,要寻求同一个理想是十分艰难的。所以,有的人就会感觉到自己行为的陌生性,甚至在一些行为与白裤瑶传统文化完全背离的情况下,这种自我分离感就越显得明显。导致了一部分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困惑,即在原来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与外面的文化世界极为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等。他们在外界多样性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游离。经常产生困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困惑,也对外界文化产生困惑,自我认同的危机不断增加,社会孤独感就油然而生。

2.白裤瑶文化认同的异化。主要表现在白裤瑶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难以维系,而封建迷信却有超强的生命力的“怪异认同”现象。“怪异认同”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隐退、弱化;二是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并非是社会主流先进文化占主导、而是亚文化占主导地位;三是对封建迷信的认同依然十分稳固。换言之,外来文化中的亚文化逐渐代替白裤瑶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成为瑶胞认同的一个趋势。在白裤瑶地区可以非常奇妙地发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白裤瑶一些传统逐渐失去瑶胞的认同,传统的优秀道德、民族习俗逐渐淡化,白裤瑶的民族特征也逐渐模糊。然而,封建迷信确有超强的生命力存在,至今仍然在白裤瑶胞心中占据神圣的地位,占卜、算命、鬼师、巫婆在白裤瑶胞心里是极为稳固的,有的人生病是先找鬼师而非医院。很多白裤瑶胞认为,一个人生病是因为有鬼作怪,或中邪,或被什么东西粘上,或缺“阴粮”。需要找“鬼师”来“蛋卜”、驱魔除妖,或按照“鬼师”的指示去添“阴粮”。这种“异化认同”使得白裤瑶胞的认同危机空前增加。

三、保护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认同的建议

白裤瑶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空前增加使得保护白裤瑶传统优秀文化和增强认同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新时期,保护白裤瑶民族文化和增强文化认同,必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推进白裤瑶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白裤瑶地区的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

(一)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推进白裤瑶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基础。解决民族的一切问题关键在于发展,一切民族的发展最根本是要靠发展经济。保护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最根本的是要发展民族经济。让白裤瑶胞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当前白裤瑶民族仍然生活在比较贫瘠的深山,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道路交通极为不便、饮水比较困难、住房陈旧不堪、危房仍然存在。***府要积极采取扶贫措施,加大扶贫力度推进白裤瑶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让民

族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才有物质保证。

(二)大力发展白裤瑶地区的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是支撑。白裤瑶民族文化的保护与认同需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造就一大批的民族知识分子和民族干部。1980年10月9日。***和国家民委颁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和繁荣发展,需要大批建设人才,必须发展各类学校教育。”发展白裤瑶地区的民族教育是推进民族认同的根本,必须继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扶贫攻坚战略,大力推进“扫盲工程”、“对口扶贫支教工程”等建设,让白裤瑶的群众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音乐、舞蹈、节日、习俗、道德等,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和认同感。培养一大批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民族队伍和干部,作为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中坚力量,也是白裤瑶民族文化认同的表率和载体。充分发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功能,提升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开发力度及濒临灭绝文化的保护能力等,不断整理、保护白裤瑶的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民族文化生态建设。

(三)大力推进白裤瑶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是保障。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发展,保护白裤瑶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靠发展,即不断发展白裤瑶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而推进白裤瑶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白裤瑶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民族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让世界更加了解白裤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也推进白裤瑶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在多元文化汇聚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基因,不断革除陈旧的文化因素,适用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大力开发白裤瑶民族服饰产业,推进白裤瑶民族服装、装饰品等产业发展。当前白裤瑶的服装制造仍然处在自然发展状态,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缺乏市场意识。白裤瑶的民族服饰及其装饰品制作精美、风格独特,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推进白裤瑶民族服饰的产业化进程是保护白裤瑶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举措,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让白裤瑶群众切实感受到本民族服饰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四)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是重要发展路径。文化的认同源于文化本身的自信心。增强白裤瑶文化的认同必须首先要确立文化自信心。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正视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积极参加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而非消极地应对甚至是保守退却。新时期,发展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要积极与社会先进文化相适应,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因此,必须要积极吸收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不断革新白裤瑶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的文化,进行“文化健身”。积极吸收科学文化因素,逐渐摒弃传统的封建迷信,在科学的文化视野中推进白裤瑶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积极开展与先进文化的交流互动,促进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合作、协调发展,推动白裤瑶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变迁与认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化变迁与认同

学习

小心冰箱里的嗜冷菌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小心冰箱里的嗜冷菌,内容包括冰箱如何消灭嗜冷菌,冰箱里面的嗜冷菌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嗜冷菌嗜冷菌是一类菌的总称,一般在O~20℃之间最适宜生长,由于这个温度段与其他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段相比要低很多,所以得名嗜冷菌。也就是

学习

散打摔法技术分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散打摔法技术分析,内容包括散打拳法腿法摔法合集,中国散打摔法26绝技。散打中摔法是一种将力量、速度和技巧等融合在一起的复合技术。“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搏击理念就突出说明了在散打贴身的近距离对抗中摔法的重要性。远距

学习

简述《西厢记》的流变及意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简述《西厢记》的流变及意义,内容包括西厢记故事题材的流变,西厢记的发展流变过程。本文以《莺莺传》为源头,简述《西厢记》的流变过程。其中以唐代元稹的《莺莺传》、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

学习

关于绍兴古街区历史足迹的调查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绍兴古街区历史足迹的调查,内容包括绍兴西小路历史街区,绍兴越子城历史街区。【摘要】历史古街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城在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建筑群体,它完善保存了这座古城各朝展延续过程的历史信息

学习

安顺宁谷遗址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安顺宁谷遗址,内容包括安顺宁谷古牂牁郡遗址图,安顺宁谷有什么名胜古迹。古墓被盗很难见其原貌,但它却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这里在汉代必定是一个重要聚居区。生活用具表明,人们已在这时定居,房屋模型和仓廪模型更给人一种提示,而

学习

“药名诗”的文趣

阅读(28)

中草药的名字多半依样凭性状志寓意,与孩童们的起名字近似,往往具有文化意趣。唐《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即有以药名诗打趣的内容:“妻遂作药名诗问曰:‘妾是仵茄之妇细辛,早仕于梁,就礼未及当归,使妾闲居独活。藁茛姜芥,泽泻无怜,仰叹槟榔,何时远

学习

守护天使范文精选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守护天使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守护天使简短范文,守护天使获奖征文。守护天使篇1――舒婷没有人知道这是怎样的一段感情,没有轰轰烈烈的邂逅,亦没有肉麻的情话,一切都似流水一般,自然地流淌着。其实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的一杯茶,轻啜一

学习

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分析,内容包括小浪底泄洪冲刷黄河下游河床,小浪底水库多少年被泥沙淤积。作者简介:刘志刚(1989—),男,汉族,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栾正伟(1990—),男,汉族,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学习

为了一盘本分的爆肚儿

阅读(19)

“手艺一直都在,味道也一直留在人的记忆里,唯一失传的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把它再重新办起来。现在缺的就是这个。”一盘爆肚,一百年冯梦涛,金生隆爆肚第四代传人。从1998年开始,他从叔叔手里接过自家的店之后,将近20年的时间,坚持用从祖辈传下来

学习

小议“天价茶”

阅读(36)

龙井茶珍贵如黄金,一斤茶叶拍出十几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前不久,龙井茶再次上演疯狂:一斤钱塘龙井被拍卖出11万元。靠“凡勃伦效应”制造商业奇迹是中国茶业一贯的手法,屡试不爽,拥趸者层出不穷。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认为,商

学习

破解传销的心理陷阱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破解传销的心理陷阱,内容包括揭秘传销100问书,传销解密100问。说起传销,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可当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陷入传销魔窟的时候,我们才惊呼:传销怎么离我们这么近?现在上至繁华的大都市,下至穷乡僻壤的小县城,都能

学习

移动通信终端控制的采摘机器人设计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移动通信终端控制的采摘机器人设计,内容包括采摘机器人软件设计流程图,自动采摘机器人设计报告。以采摘机器人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设计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移动控制终端与采摘机器人之间的网络通信,并进行软

学习

新月应该是什么方向?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新月应该是什么方向?,内容包括新月用什么文章介绍,新月许愿方向。讲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丰子恺先生有幅漫画,画面是一把茶壶、一轮弯月。画中还题了几句话:“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整幅画面非常简洁,意境颇佳。可是有

学习

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关系论述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关系论述,内容包括桥梁的规划设计内容,桥梁与结构设计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桥梁建设也愈发的频繁,由此也就带来了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之间的关系讨论。不同

学习

中国“兔”文化内涵历史嬗变研究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兔”文化内涵历史嬗变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兔的文化意义,兔的历史文化。兔文化是我国动物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兔文化的内涵和兔的意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扩展。兔子从最初的写实形象变成生殖崇拜的对象,并逐步与

学习

凉山彝族民间命名习俗与文化蕴涵

阅读(25)

【摘要】少数民族的姓名,蕴含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本论文从凉山彝族姓名的命名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心理、民族传统观念及民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对凉山彝族姓名中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关键词】凉山彝族;命名;文化中国五十六个民

学习

龙江优秀精神与高校文化建设

阅读(25)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文化自知力和文化自信心。龙江优秀精神在推动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同时也为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大学文化建设载体。高校要通过寻求精神资源与大学教育的契合

学习

中国与墨西哥古代文化的联系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与墨西哥古代文化的联系,内容包括墨西哥文化和习俗,墨西哥中国文化艺术。中国和墨西哥两国虽然远在太平洋的两岸,但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来看,美洲大陆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在墨西哥的出现,实际上是中国殷商文明传播到

学习

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及其文化影响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及其文化影响,内容包括简述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及其影响,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什么。从1609年开始,伽利略自制了一系列不同性能的望远镜,在这之后的三年中,他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作出了许多惊人的发现,其中包括:木

学习

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内容包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诵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而当前的小学生诵读经典

学习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内容包括对社会认同理论的看法,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Tajf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解释群体行为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从社会认同的界定、结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等

学习

世界至德 传承文化

阅读(23)

构建和谐社会传播东方文化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是世界性的华人联宗组织,1976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基本成员是由世界各地的“三堂”姓氏之宗亲组成。“三堂”,即“至德堂”五姓:吴、周、蔡、曹、翁;“济阳堂”三姓:蔡、辛、柯;“六桂堂”六姓:龚、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