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被盗很难见其原貌,但它却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这里在汉代必定是一个重要聚居区。生活用具表明,人们已在这时定居,房屋模型和仓廪模型更给人一种提示,而大量的砖头瓦块更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清镇、平坝、安顺一带,汉墓成群,是两汉时期汉族移民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1971年,安顺宁谷公社大寨大队农民,在兴修水利和耕种田土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坍毁的石室墓后,当时还出土了一些汉代器物和钱币,于是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贵州安顺宁谷发现东汉墓》的文章。经过普查,在宁谷公社大寨大队所属的七八个村都有汉墓,共120多座,不但有东汉墓,还有大量西汉墓。此后进行了几次发掘,共清理墓葬22座。结果叫人有些失望,许多汉墓中的文物都被盗走,仅出土器物120件、货币600余枚。陶器中有房屋模型、仓廪模型及日常用具,铁器有三脚架、铁斧及刀剑,铜器有铜镜、摇钱树片、圆盘形贴金片及铜斧,铜铣等,钱币有五铢、大泉五十、货泉、剪轮五铢、中钱三十。1982年,经贵州省人民***府批准,宁谷汉墓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被盗很难见其原貌,但它却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这里在汉代必定是一个重要聚居区。生活用具表明,人们已在这时定居,房屋模型和仓廪模型更给人一种提示,而大量的砖头瓦块更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1994年和1996年,贵州省文物考古所在这里进行了两次抢救性的发掘,“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了建筑遗址和陶窑遗址,有了新的突破。这样的古遗址在西南和全国并不多见,对研究两汉经营“西南夷”地区有重要意义。2006年,***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有20项33处,安顺宁谷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引起关注的是宁谷镇龙泉寺附近的建筑遗址,总面积9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实为罕见。经过钻探,在已发掘的21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八个文化层,尽管二层和三层已被扰乱,但四至八层可以肯定是汉代文化层。人们在第三层和第五层发现了5条水沟,又在三、五、八层发现了6个用火的灰坑,还有若干陶器残片,说明这里曾存在一片村落,即《史记・西南夷传》所说的“耕田,有邑聚”。遗址中发现了木牍、木楔和木枋等建筑构体,木质器物上还有明显的刀凿痕迹。又发现为数颇多的绳纹瓦和筒瓦,发现车轮纹瓦当和云纹瓦当,有一种瓦当上印刻着“长乐未央”的字样。事情非常清楚,这里的人已修建了木结构房屋,使用了瓦和瓦当。人们不禁要问,盖房屋的瓦从何而来?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笨重、易碎的瓦,不可能由遥远的地方运来,可能是在本地生产。
就在龙泉寺建筑遗址的南边,大约1公里处,发现了一个上苑瓦窑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布在东、西两个台地上。遗址中的主体建筑是陶窑,一共5座。陶窑建造在原生土上,窑址的平面呈长方形,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及窑顶五部分组成。窑长2.8米,宽1.4―2.2米,现存窑壁残高0.64―0.72米。窑门及窑顶已经坍塌,窑室四壁用细泥掺砂子拍紧抹平,壁外有烧红的土。在窑址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砖瓦,有绳纹板瓦和筒瓦残片,还有少量几何纹花砖。这些遗物证实,砖瓦是本地所产,他们可以构筑陶窑,可以制作瓦片和砖块,可以掌握火候,把它们烧制成如同内地一样的砖瓦。
宁谷的建筑遗址和陶窑遗址告诉我们,随着汉***的步履,有一批汉族移民在这里居住下来,他们把巴、蜀等地较高的生产技术带到这个地方,按他们原先的生产方式进行开发,开阡陌,修水渠,构建房屋和村落。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死后就埋在村落附近,成群的古墓就是他们安息的地方。宁谷的汉墓群并不是孤立的,往东有清镇、平坝汉墓,往西有兴仁、兴义汉墓。
安顺为“黔之腹,滇之喉”,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在此驻***、屯田是理所当然的。根据史家推测,汉代的郡地跨滇、黔,郡太守驻地很可能就在安顺一带。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集》就把郡的治所标注在安顺地区,即且兰县。当然,这仅是根据史料推断的“假定点”,最终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