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遗址公园在我国的发展,对遗址公园建设中通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误区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遗址公园建设中需采取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遗址公园 遗址保护 程式化
考古遗址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已被损坏,只保留下残存的实体或区域”。遗址保护工作发源于19世纪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遗址保护工作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并逐步成熟的时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遗址保护研究机构和组织在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公布了一系列宣言、,有力推动了遗址保护实践工作的开展。针对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欧洲最早提出了遗址公园的模式,随后这一保护模式迅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美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国家根据本国遗址的特点和国情建设了各具特点的遗址公园,在遗址保护工作中进行了多种角度的探索和尝试。虽然各国在遗址公园建设理念和做法上有着诸多的差异,但这一方法对于保护并展示遗址本体和环境、缓解遗产保护与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我国引入遗址公园的概念至今已有约30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后,遗址公园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遗址公园建设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在近年的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遗址公园建设活动对遗址构成破坏
一些地方在建设遗址公园时,忽视了城市休闲公园或主题公园与考古遗址公园的差异性,背离了遗址公园建设的初衷。以号称“世界遗址保护东方典范”的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大明宫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大明宫遗址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通常由地方***府主导建设,西安市在大明宫的遗址核心区建设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目标为“打造中国最大的露天古代宫廷文化遗址博物馆”、“基本还原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在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问题。首先,遗址公园建设主导方在缺乏文物保护人员参与的背景下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遗址展示工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开展工程建设必须经国家文物局审批,而“大明宫遗址内有十几项工程,其中只有三项经过有关文物单位批准”,文物部门在建设过程中数次干涉无果,考古专家张忠培先生对此非常不满。
缺乏考古成果支撑的展示工程建设方案不但缺乏历史依据,而且会对遗址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西安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屡建屡废,历经千余年的变迁,大明宫建筑基址也未遭到大的破坏,遗址区地形也未发生大的改变;而在遗址公园建设中,太液池附近的地下博物馆建设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下部的历史遗存形成破坏,直接影响遗址考古信息的完整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未来大明宫考古工作如何进行?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考古专家徐苹芳先生对此非常痛心。其次,缺乏历史依据的复原建设不但对遗址信息真实性的表达形成误导,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公园建设方在遗址本体上进行了大量楼台的复原工程,有的是根据历史文献和遗址考古资料设计的复原想象***重建的木构建筑,有的是没有依据凭空臆想的框架式构筑物,而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些复原工程在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尚未完工即将开园时却被拆除,公园建设管理方的解释是“为了丝绸之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而易地重建”,这些复原展示工程为何刚建即拆暂不多做评论,单是这一建一拆产生的巨大资源浪费和社会负面影响,就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反思。此外,为实现遗址公园生态功能而大面积种植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做法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同于城市休闲公园,遗址公园是对历史研究和考古成果的阐释,遗址公园要展示的对象不仅是遗址本体,还有与遗址相关联的历史环境,暂且不提深根系的乔木树种会对遗址造成破坏,仅是大规模的绿化建设形成的新的空间格局就会对遗址的空间秩序造成强烈的干扰。
(二)考古遗址公园的程式化
由于我国的遗址公园建设仍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尚未建立专门的考古遗址公园营造机构和专业人员体系,目前的公园建设通常按工程专业进行分工,例如公园绿化和景观部分的工作通常由园林公司承担完成。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他们不但熟练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标准、规范和要求,而且具备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快速推动工程的进度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园林公司设计人员通常为园林或景观专业,所受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是建立在西方园林理念的基础上的,普遍缺乏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由于地方***府在***绩观的影响下追求遗址公园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导致多数遗址公园的设计方案通常无法实现相关专业间充分的沟通,园林景观专业设计人员在城市公园设计经验指引下,以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规则几何形构***、中轴线或中心对称、大面积草坪、修剪整齐划一的乔木林带等元素来构建遗址公园。这种“千园一面”的景观风貌忽视了不同类型和时期的考古遗址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忽视了中国古代园林营造中追求自然意境、步移景易、借景、对景、小中见大的传统,形成了各遗址公园风格特点似曾相识的程式化的状态,就像是欣赏整容医院出品的美女,即使再漂亮也难免产生审美疲劳。
(三)遗址公园的商业化、娱乐化
为了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的地方***府对遗址公园的功能和定位进行了扩展,增加民众休闲、娱乐、购物的空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各地方***府经济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方式。为增加游客滞留时间、引导消费,某汉墓遗址周边建设了仿古建筑商业区,建筑材料以现代钢筋水泥为主,建筑结构根据商业功能需要设计,建筑装饰风格混杂,既有汉唐建筑元素符号,又具备明清建筑装饰特点,是“四不像”建筑的典型实例。商业区主要以文化服务为主,汉代是我国***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文化内涵丰富,可资开发的文化旅游纪念品类丰富,但这里经营的旅游纪念品缺乏自身的特点,像国内所有仿古街市一样充斥着假冒和伪劣的玉石、书画等,商品同质化严重且品质低劣。商业区旁边还建造了儿童游乐场,设立了电动基础设施和淘气堡,形成了繁闹的街市氛围。这一做法没有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先祖陵墓的敬畏之情,使本应庄严肃穆的陵区变成了喧嚣的娱乐场所,不但破坏了遗址应有的历史环境,无法全面、真实地宣传和阐释遗址信息,还降低了游客的参观体验,无法实现通过文化遗产的展示来宣传历史文化知识、陶冶情操的功能。
二、对遗址公园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遗址公园建设是直接施加在遗址上的扰动活动,对遗址安全的影响很大,必须谨慎而行。遗址公园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遗址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而对遗址进行全面的保护必须成为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可能会对遗址造成伤害的行为必须严格禁止。有观点认为,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的唯保护论而忽视遗址的展示与利用不是正确对待历史遗产的方式;而对遗址进行大胆的展示策划,使不具备历史与考古知识的普通观众对灿烂的文化遗产有大致的概念性的认识,才是阐释遗址文化内涵的有益尝试。遗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对遗址本体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因此建设中应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直接施加在遗址上的干预措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在保证遗址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地策划展示工程,遗址核心区或遗存分布密集区宜采用遗址原貌展示或标识展示,尽量避免在遗址原址上重建建筑物。如需直观性地展示遗址上部建筑原貌的,可考虑在博物馆中设置实景沙盘、三维模型视频或激光幻影成像技术。
在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地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设计团队中除景观园林专业人员外,还应保证有考古、建筑历史、文物保护、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景观设计要以遗址区建筑考古和相关历史环境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在考古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策划,使展示和绿化工程与遗址自身的类型和氛围相得益彰,营造出环境宜人的公共文化空间,且避免造成与其他遗址公园或城市休闲公园的景观风貌特征混淆不清。
三、结束语
遗址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共同财富。遗址公园的运营要突出公益性,要注重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销售,应与专业的文化营销设计公司合作,开发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及与遗址文化、出土文物或遗迹相关的精美纪念品,避免商品的相似性。针对遗产地旅游区商铺经营品种单一、竞争激烈、商户为降低成本而造成商品品质低劣化的问题,可根据参观游客的数据统计,测算并设置数量适宜的纪念品特许专营店,在充分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的前提下保障商品的知识产权和品质。对于距遗址区较近区域的产业布局,可依托遗址的文化内涵引入设计、创意、研究等对环境品质要求较高的文化产业,营造安静、清洁的环境氛围,避免设置商业、游乐等产业,以免形成喧闹繁杂的市井环境。
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在各自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且目前正处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比起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更具复杂性。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者们应在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基础上,坚持考古研究先行,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谨慎地进行展示策划,实现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Z]. 1972.
[2] 周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历史和现实的交融[J].中国文化遗产,2009(04).
[3] 李春林.唐大明宫遗址的历史底蕴和保护的若干问题[J].理论导刊,2009(1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