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根据结构形式来译释语义,常常会造成内容偏颇或含义丢失。本文围绕V+ing形式,立足于实证分析,对结构形式中的隐含语义进行了探索,旨在对V+ing形式的使用有更全面地认识。
[关键词]V+ing 结构形式 隐含语义 实证分析
一、引言
仅限于语法结构层面的分析,有时难以解决传统英语中无法解释的问题,或者丢失了结构形式中所隐含的潜在语义。本文针对V+ing形式,遴选出一些具体用法,在深层次上对V+ing形式作了思考,分析了其潜在的语义特征,旨在促进对V+ing形式的使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关于V+ing形式的困惑
本文中所指的V+ing形式,是指非谓语动词中的V+ing形式,包括动名词和现在分词,而动名词又有与名词化的动名词之间的区别,V+ing形式用作动名词或现在分词,这两大功能之间常有一些重叠或混乱,故往往难以、也不必要做出有效的区别,因此,本文统称为V+ing形式。在语法结构层面,对于V+ing形式一直存有一些问题,如概念界定重叠、混乱甚至矛盾;有些用法难以自圆其说;结构上的成分分析死套辞书提出的句型等,如:They found the story amusing.和I dislike him telling lies.两句中,“amusing”和“telling lies”在性质上完全对等吗?对于一些结构和用法,简单地归纳为“惯用法、非正式体、口语化、特殊情况等”。只有从语义层面来分析,吃透潜在语义特征,作文或译释才能到位。
三、实证分析和语义理解
1. V+ing复合结构中逻辑主语的形式
传统语法认为在正式文体中,V+ing复合结构中逻辑主语一律用所有格(除了因为结构上的原因,无法用所有格而外),否则,就是“非正式、口语化、不庄重、随便”,但又因例外众多,最后的结论是“总之,V+ing复合结构中逻辑主语到底用什么格,这主要是由习惯用法以及句子结构的需要而决定的”,显得模糊且勉强,为何不从语义层面进行一下分析呢?
例如:Father agreed to me becoming an engine-driver.此处用宾格“me”,潜在的语义为;可能是我已经做了火车司机之后父亲不反对,也可能是父亲同意我将来做火车司机。笔者从《新编大学英语》1-3册共36个单元中挑出18处素材,限于篇幅,此处只选3处进行分析。What struck me about this encounter was not the wealthier man helping out the less fortunate one. It was the homeless man stopping to thank him despite being desperate to escape a room full of disapproving people (Unit Two, Book Three)。是什么深深地触动我,是the homeless man和stopping to thank两者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别人帮你开门,你停下来说声谢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这样的一位homeless man,处于这样的境地,仍能不忘停下来说声谢谢,这才深深触动了我。此处逻辑主语以通格而非所有格形式,更能体现出struck行为的两个施事主体要素:the homeless man(他的人格、品德)和行为(stopping to thank),显然,这其中的语义要比所有格形式的语义更深层、更广阔。My favorite example is the story of three elderly gentlemen traveling by train in English./ Countless women have related stories of Tyson asking them for sexual favors and then…既然是故事,那就是关于什么人,正在做什么事…。逻辑主语以上述形式呈现,显然比用所有格形式更能突出故事正在发生的生动性和逼真性。
2.用that分句或用V+ing形式
Dixon, R.M.W指出,A THAT complement essentially refers to some activity or state as a single unit, without any reference to its inherent constitution or time duration. In contrast, an ING complement refers to an activity or state as extended in time, perhaps noting the way it unfolds.
3.V+ing形式中的隐含被动态度
用不定式其含义往往带有主动的意向或有意识地选择去做事,而V+ing形式则用来表达一种对其所表述的行为的喜爱(或厌恶)的比较被动的态度,由此可解释乐观类动词通常跟不定式,而悲观类动词多用V+ing形式,如: I love to have (dislike having) a big party with many friends.
4.V+ing形式的共时特征
何以解释He imagined to be blind.为病句,而要用He imagined being blind.类似的还有“fancy, feel like”用法等。不难看出,He imagined being blind中存在着V+ing形式的共时特征,“imagine”和“being blind”之间只能是共时发生的。又如:I feel like going for a walk.这里,“like+V+ing”可以指一个随后的行为(当like与feel合起来时)。但是,即使在这里,补语所含的时间与“现在”还是不无关联。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这是指对将来行为的现在态度。
四、结束语
不同的语言结构,具有不同的语义功能,某些使用倾向已不再是“惯用法”可以摆平的,许多使用倾向有语义规律的支撑。因此,从结构形式表层挖掘潜在语义,通过分析潜在语义来理解语法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L•G•亚历山大.郎曼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王道发.英语非谓语动词用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Dixon, R.M.W.A New Approach to English Grammar, on Semantic Principl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吴国良.现代英语句法与语义[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结构形式中隐含语义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