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莺莺传》为源头,简述《西厢记》的流变过程。其中以唐代元稹的《莺莺传》、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为主线,从题材、主题、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探究《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并阐述其意义。
关键词:西厢记 流变 题材 主题 人物形象
《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成名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巅峰之作。不管是文学脚本还是舞台演出,七百多年来都备受追捧。从后世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我们便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如朱权曾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述委婉,深得骚人之趣”,贾仲明“作词章,风韵美,土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从这些言简意赅的评论里,我们就不难看出,《西厢记》及其作者在当时所受到的尊崇和在文坛曲艺界的至高地位。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西厢记》的语言、人物、情节、环境等均具有典型性和研读性,是典型和意蕴均具备的上乘佳作。
《西厢记》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作者的天赋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敏感而细腻的心思。同样,任何艺术的成功都离不开前人的心血和建树。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技术如是,文学艺术亦如是。
众所周知,《西厢记》的故事源头起源于元稹的《莺莺传》。《莺莺传》是唐代的一部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后来很多文艺作品都源于此,如北宋秦观、毛滂根据《莺莺传》的故事各写了歌舞曲《调笑转踏》,稍后的赵令畴用鼓子词形式写了《商调蝶恋花》、到了南宋,“说话”有了《莺莺传》名目,杂剧有了《莺莺六幺》、金元时有院本《红娘子》、南戏《张珙西厢记》、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明代有李日华的《南西厢》、陆采的《南西厢》、清代有金圣叹评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等。在西厢故事的演进中,《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西厢故事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如果说莺莺传是西厢故事的本源的话,西厢记诸宫调则是西厢故事的推波助澜者,而西厢记则是西厢作品的登峰造极者。它们分别在唐人小说、金代说唱文学和元杂剧领域里占有无可争议的地位,在文学史上交相辉映。本文将从这三个重要的阶段,分析其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试浅谈《西厢记》的流变及意义。
一、题材
《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在元稹的戏文中,张生和莺莺以悲剧收场。故事发生在唐德宗贞元年间,男主人公张生,知书达理,风度翩翩。年二十三尚未娶妻。他东游蒲州,寓居普救寺。巧逢崔莺莺随母亲郑氏亦借住寺中。适逢兵乱,张生求友保护,郑氏一家才幸免于难。乱定,郑氏宴张生,命其女莺莺出谢,张一见倾心,但莺莺贞慎自持,张没有机会表达爱慕之情。后得婢女红娘相助。待月于西厢。两人偷结良缘。张生牵于功名,入京应试。翌年,张生落第,滞留长安,寄书莺莺致意。莺莺复信,情词哀婉缠绵。张生将信公之于众,小说结尾,写张生在女人祸水思想的影响下,忍情地与莺莺分手,一年后,女婚男娶,各有所归。张生以旧见莺莺,为莺莺所婉谢。小说最后看似无情却有情,有情却又不得善终的结局,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也为后世的再创作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董西厢》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改动,尤其是对故事的结尾做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也更加曲折和复杂。将不足三千字的传奇小说,改成了五万多字的说唱艺术。故事情节如下:张生在普救寺对莺莺一见钟情,于是借故寓居僧舍,遇孙飞虎逼亲,老夫人以将莺莺嫁与张生为条件,让张生搬兵救援,退兵后老夫却以莺莺已许配表兄郑恒为名赖婚。张生求之不得,竞相思成疾,莺莺感其用情至深,在红年的帮助下竞以身相许。老夫人察觉后,红娘劝其息事宁人,老夫人思虑再三,许嫁张生,然孝服未满,不能完婚。试期近,张生赶考,因病延误一年,次年得中进士第三名,捎书信告诉莺莺,待御笔除授之后,告假完婚。郑恒先至,诈言张生已娶卫吏部之女为妻。老夫人恼怒,令郑恒择日与莺莺成婚。张生至,无奈,欲与莺莺同死,众人劝,于是连夜携往杜确处求助。真相大白,郑恒无颜,坠阶而死。杜确主婚,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西厢记诸宫调》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元稹的《莺莺传》做了剧情上的再创造。使之成为了一几乎与全新的剧本。从剧情到人物性格设置到主题都做了全新的演绎,为王实甫的再创造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蓝本。
《王西厢》对《董西厢》的内容方面,做了很好的继承,但更趋于完善和成熟。大的剧情框架虽然保留下来,但是《王西厢》之所以成为大家最为认可的作品。必然有其过人之处。首先在情节上,王实甫对《董西厢》做了一定的删减和再创作,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董西厢》共八卷。其中第二卷中大量篇幅写寺院的法聪和尚如何对抗孙飞虎,并有大量战争场景的描写。让人有喧宾夺主之感,脱离了主题。《王西厢》全书一共分为五本。修去了许多《董西厢》中显得赘余和不合情理的部分。使结构更加严谨。成为作品的亮点之。其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王西厢》对崔莺莺和张生做了细腻的打磨和再创造。使其成为含蓄矜持却又渴望爱情的大家闺秀和爱情至上的痴情种。为最后两人突破封建枷锁的重重阻挠,得以修成正果而倍感欣慰。《董西厢》中的张生虽然也渴望爱情,但还是割舍不下功名。并不像《王西厢》中见到莺莺后,便要长住普救寺,只要美人不要江山。另外《董西厢》中的张生并不单纯可爱,甚至有些官僚和世俗,而莺莺的塑造也并无大家闺秀之感,毫无矜持含蓄之美。更多的是少女怀春的人之常情,忽略了人物身份的定位。另外,在语言上,《董西厢》和《王西厢》语言都是用词的典范,都极为讲究。但是《董西厢》的文风更为严谨正式。表达出来的感情更是直白可观。而《王西厢》的语言更加凝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更符合剧本的主题。
如同样是写长亭送别,《董西厢》原文摘取如下:
[仙吕调][恋香衾]苒苒征尘动行陌,杯盘取次安排。三口儿连发聪,外更别无客。鱼水似夫妻正美荡,被功名等闲离拆。然终须相见,奈时下难捱。君瑞啼痕污了衫袖,莺莺粉泪盈腮。一个止不定长吁,一个顿不开眉黛,君瑞道“闺房里保重”莺莺道“路途上宁耐”。两边的心绪,一样的愁怀。
再看《王西厢》中是如何描写的。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迪迪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的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魇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东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栖栖惶惶的寄。
从这两则从原著中摘录的片段可以看出。同样是写离愁别绪,同样是写难舍难分,《董西厢》中“闺房里保重”,“路途上宁耐”都是十分正式的语言,严肃而诚恳。《王西厢》写出了别离时细腻的心情,诗一样的语言。却又通俗易懂。用的都是生活语言。尤其是上则[叨叨令]中,运用许多重叠的词。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语气,经过提炼加工,不再是俗气,而是文雅,显得通俗易懂。使人一看就能体会出彼此留恋不舍却又非离不可的烦闷心情。
二、主题
《莺莺传》的主题历来是学术热点,这与“张生即元稹自寓说”有脱不了的关系,元稹本人风流不羁,穿梭于各种风月之所。也曾写下“曾经桑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让人感慨其用情至深,可自己的风流生活却也未曾打住。这也是为什么元稹虽在文学造诣上颇有成就,却往往让人不齿的原因之一,给人留下伪善之感。言归正传,我们在分析《莺莺传》的主题时,不管张生最后舍弃莺莺的原因有何其之多,何其之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张生在爱情和功名之间。最终选择了功名和前途。虽然当初的相爱发乎情,却未止乎礼,两人私下结合后,爱情的走向反而不明朗。有的学者指出,这可能与崔莺莺的主动献身有关。打破了张生对于莺莺的爱慕和疼惜之感。也注定了两人只是露水夫妻,莺莺不可能得到名分。这一看法倒也值得借鉴。不过最后张生自己透露舍弃莺莺的原因,竟是“女人祸水的尤物论”,并且作者称之为“善补过”,这就让这部以爱情为主线的传奇小说蒙上了厚重的封建色彩,大有作者为张生辩解之嫌疑,也透漏了作者的主题倾向和态度。
《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将“始乱终弃”的悲剧变成了“大团圆”的喜剧。中间的过程复杂和曲折,更让人感知爱情的来之不易。在封建社会中,“私奔”和“私定终身”原是违反妇道和孝道的大不敬之举,但却得到了作者的赞同和褒扬,故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爱情的肯定和支持,歌颂莺莺的反叛行为,反对封建礼教的态度。不过,《董西厢》的主题更“个体化”或者“阶级化”。他赞同“门当户对”的爱情,包括张生在受到崔母阻挠时。他也觉得“功名世所甚重。背而弃之,贱丈夫也”,于是“发策决科”去了。之所以说《董西厢》的爱情强调“个体化”或“阶级化”。是因为作者表达了“冷才爱色的才子佳人”情结,而所说的“报德”“功名”之事,也削弱了原本积极纯粹的主题。
而《王西厢》发出的“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呼声。让这部作品的主题较之《董西厢》变的更有“普世价值”。通过对人物的重新再塑造,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更纯粹,两人是因为相爱才在一起,而不是所谓的“报德”之故。如此这般,便净化了两人爱情的根源。两人的爱情之路越是艰辛,就越突出了爱情的伟大。封建礼教阻挠的越强烈。两人如履薄冰的爱情便愈加珍贵。而爱情战胜封建礼教的“大团圆”的结尾。就是作者对崔张爱情的支持,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的鲜明态度。
三、人物形象
《莺莺传》三千余字,主要人物就是崔莺莺和张生。次要人物就是老夫人和红娘,在《董西厢》中又加入了法聪、杜确、孙飞虎等人,到了《王西厢》中,红娘成了主要人物,甚至有她大段的主唱。现以崔莺莺和张生为例,谈谈人物形象的流变。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的具体身份,历来争论颇多,有学者认为是崔鹏之女。有人认为是胡姬,也有人说是烟花女子。在此,我们不做考证和分析,重点关注崔莺莺的性格和情感。不管莺莺身份如何,但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丽、满腹诗书、端庄自重的女子,正因为饱读诗书所以对于封建礼教深谙于心,但又有着对于青春和爱情的美好期待和热烈向往。所以她时而冷漠,时而热情就不难解释了。当她最后被张生抛弃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怨恨,“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足可看出这是个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逆来顺受的女子形象。
而张生就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形象。他对莺莺一见钟情,百般追求。红娘劝其按照正常程序求婚时。他却表示三媒六聘,时间太久,自己相思成疾,不能再等。中唐时期,正是儒教复兴的时候,强调“礼”,作为一个读书人说出这番话,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若说是太爱莺莺所致,吾认为不然,与其说是爱莺莺。倒不如说更爱自己。后来两人相好一月之余,面对功名和爱情,张生毫选择了功名,舍弃了莺莺。这里的张生是个十足的封建仕途观念的维护者。包括到最后,张生婚后屡次要拜访莺莺,求之不得,便拿莺莺以前写与自己的诗文与众人观看,说自己忘不了莺莺是“德不足难以胜妖孽”。声称自己断了和莺莺的联系实属“改过”,并得到众人的认可。足见当时读书人的普遍价值观念。
到了《董西厢》中,张生的人物改变颇大,他不再是始乱终弃的负心汉。而是为了爱情可以自杀的读书人。虽然也认为功名重要,但爱情同样不可舍弃。董解元成功的将张生塑造成了一个情痴。一个对爱情执着的读书人。但是这里的张生有些软弱,行动力不够强。比如因为爱情求之不果,便动不动要自杀。除此之外,他还是世俗和矛盾的结合体,在对莺莺追求不得的情况下,他甚至提出要和红娘在一起的念头,除了爱情之余。他性格上的缺点也很明显。让这个人物看似多了些烟火味,却少了纯粹之美感。
而莺莺由一个身份不定的软弱女子。变成了已有未婚夫的相国千金,面对爱情,她虽然含蓄、嗔怒,但是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冲动。她在半推半就中主动、大胆的追求和保护自己的爱情。在张生要离开之时,也是万般嘱咐莫要辜负,主动性更强。叛逆主动的个性表现鲜明。
在《王西厢》中,张生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它着力刻画张生的痴傻和爱情至上。爱情成了他一切行动和选择的动力,包括上京赶考也是为了和莺莺在一起,是被动的去赴考。这里的张生勇敢、坚定、不屈不挠,他对爱情的态度,可谓“至诚”。除了对爱情的态度外,较之《董西厢》,这里的张生更为单纯。比如在出兵普救寺一出中,在《董西厢》中写道,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抢莺莺。张生非但不帮忙。还讥笑众人无退兵之策,法本大师请张生相救崔相国家眷。张生却说:“夫人与我无恩,崔相与我无旧。素不往来。救之何益?”老夫人亲自“以礼见生”,哭着求张生设法退敌。张生云:“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除却乱***,存的伽蓝,面那种僧祸害:你一行家眷,须到三十五口,大小不叫伤着一个。恁时节,便休却外人般待我?”这才迫使老夫人不得不许诺:“是何言也?不以见薄为辞,祸灭身安。继子为亲!”张生这才请白马将***解了兵围。而在《王西厢》中,张生是自愿前来帮相国家眷解兵围的。并无如此傲慢的态度,而且是老夫人事先定下“能退兵者以莺莺为妻”,而非被迫许亲。这便让张生的人物形象可爱又可敬。
结语
《西厢记》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剧本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不管是从剧本结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都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莺莺传》作为源头,中间经历了无数文人骚客,各种体裁形式的传承和再创造。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研究之广泛无一不让人赞叹。七百多年来,人们争相传诵与演绎,丰富了民间艺术生活。繁荣了戏曲理论与创作的知识宝库。对后世的影响延宕至今。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王实甫.牡丹亭西厢记[M].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
[2]田同旭.《元杂剧通论(上册)》[M].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建均.读西厢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4]宋瑞斌.论王实甫《西厢记》对《莺莺传》和《西厢记诸宫调》的继承和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简述《西厢记》的流变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