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兔文化是我国动物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兔文化的内涵和兔的意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扩展。兔子从最初的写实形象变成生殖崇拜的对象,并逐步与崇月文化相融合,其文化内涵不断衍生扩展。关于兔子的典故诗歌记载也丰富了兔文化内涵。
关键词:兔文化;内涵演变;生殖崇拜;神话形象;诗歌形象
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丰富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有关兔子的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或者是有关兔的诗歌描写都数不胜数。兔子从野生动物走入人类的文化生活当中,并走上神坛,成为先民的崇拜对象。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兔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
1 以自然写实为主的兔文化
我国兔文化来源已久。建子龙、任战***[1](2014)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兔形玉器最早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以兔为题材雕刻成的玉器。”出土文物中的兔子造型或卧或立,有的是祭祀所用器具,有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配饰,造型多古朴可爱。各朝代的兔形玉器文物中,兔形象随着雕刻技术和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是简单古朴的造型还是后期工整端丽的兔形象,都是写实性的兔子,反映了先民认识世界时最朴素的思维方式。
写实的兔形象除了在玉器、陶器等生活用具中出现之外,在绘画作品中也常有其身影。汉代多处壁画,如山东宋山小石祠东壁画像,嘉祥武氏祠汉石画像等,都出现了兔的形象。在其他著名绘画作品,如北宋崔白《双喜***》、明代张路《苍鹰逐兔***》、清代沈铨《雪中游兔***》以及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双兔***》等,都对兔子外形柔弱优美的姿态加以细致描绘。
2 作为生殖崇拜的兔文化
原始社会对兔子的刻画和崇拜起源于生殖崇拜。兔子是自然界中生殖能力极强的物种。远古时期的人类族群生产力低下,人口数目和劳动力质量成为一个部落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内容。东汉班固在《尔雅》中记载:“兔子曰娩”。出于对繁衍后代的强烈需求,兔子凭借其强大的繁衍能力成为了先民眼中生殖的代表。
对兔子的生殖崇拜文化至今保留在民间习俗之中。人们在布置洞房时所贴的窗花上多有蛇盘兔、鹰抓兔等形象,就是暗喻男女之间阴阳结合,并祈盼女性能多子多孙。巴娄[2](2011)在介绍苗族兔文化中也提到,因为兔子繁殖能力强,故而苗族民间多选择兔年娶媳妇、修房子,以求多子多孙、兴旺发达。苗族村民制作的各类饰品中也多有兔子的形象。
3 走上神坛的兔文化
兔子走上神坛则是受到崇月文化的影响。崇月文化是我国古代中一种影响深厚且绵延已久的文化类型。月亮代表了先人对人口繁衍的追求和长生不老的期冀,这和先人对兔子崇拜的内容正好相符。
汉代道家兴盛,养生修炼、追求长生不老是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道家认为月亮上藏有长生不老的药,而兔子自然就承担了捣药的职责。“玉兔捣药”这一形象在文物资料中也经常出现。傅玄在《拟天问》中更是直接写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民间传有“白兔寿千岁”的说法,也就是由此而来。宋书《符瑞志》记载“王昔德盛则赤兔现,王者敬耋则白兔现”,白色的兔子变成为了祥瑞的征兆。
兔文化与崇月文化的融合还体现与“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合中。嫦娥奔月神话中并未提到玉兔这一形象,而后期的神话故事中玉兔却一直成为嫦娥身边的宠物。嫦娥奔月与玉兔捣药都与月亮有关,在坊间故事流传中,两个故事便逐渐合二为一了。
4 诗歌典籍中兔文化
与兔有关的诗歌典籍最早可追溯到《诗经》。《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经・小雅・巧言》:“跃跃赐茫遇犬获之。”这表明兔子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人们饮食生活的一部分。此外,《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都刻画了“狡兔”形象。李贵生[3](2010)指出,“狡”本意是迅疾,“狡兔”指的是跳跃迅疾的兔子。较为著名的描写兔子的句子当属《木兰辞》中名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人早期对兔子的刻画主要以对其自然属性刻画为主,并没有突出其象征意义。
在后期文学创作中,兔形象在经过艺术家们的提炼加工后,成为高度抽象概括的文学兔形象。《古怨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后以白兔喻弃妇。白居易《中秋月》“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以兔喻月亮。苏拯《狡兔行》:“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诗人借兔子表达对贫苦的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兔为主题的诗歌在历史中不计其数,韩愈《毛颖传》、梅尧臣《永叔白兔》、秦观《放兔行》、赵孟\《兔》等等文学大家都曾借兔抒情。兔意象成为诗歌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5 兔文化内涵演变脉络
兔文化的演变发展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
一是延续着早期的写实文化,着重对兔的自然属性进行刻画。兔子性格温顺,外表形象可爱以及兔子善于奔跑等生理属性,都是文学创作中描绘的内容。在玉器、陶器以及绘画作品,兔子多是以其自然形象出现。而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艺术创作者们大多借由兔子的外形或者习性等,托物言志,抒发内心感受。
另一个方向则是沿着神话传说发展。兔子或以捣药形象出现,或成为月亮的代表,与嫦娥相伴。兔成为人类生殖崇拜的对象,代表了吉祥如意,寄托着人们对繁衍生殖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神的形象。这一类的兔文化在今日的民俗文化中占有较大成分。
兔文化的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它受到当时文化思想潮流的影响,融入了当时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兔文化的内涵并不局限与历史,它是现代社会中依旧存在的文化内容,并将伴随时展不断延伸。
6 结语
兔文化融入在我们数千年文化之中,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尽管在今日的兔文化中,信仰的成分已经逐步减少,但是兔子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并凭借其可爱乖巧的造型,依旧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建子龙,任战***,高玉琪.中国古代兔文化[J].中国兔业,2014(3)
[2] 巴娄.苗族的兔文化[J].理论与当代,2011(1)
[3]李贵生.也说“狡兔”[J].语文学刊,2010(3)
作者简介
廖静(1991-),女,壮族广西柳州柳江县,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兔”文化内涵历史嬗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