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无处不在
牛津是中古时期,泰晤士河上的重要渡口。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因而取名牛津。关于牛津城的建立,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8世纪,有一个名叫费莱兹怀德的撒克逊女王,她曾祈求上帝救助她生病的丈夫,许愿建一座修道院来报答。于是,就有了泰晤士河畔的修道院。后来在这个修道院墙外,逐步形成了牛津城,并不断扩展。
从伦敦的帕丁顿(Paddington)火车站搭火车到牛津市,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当你走出火车站,迎接你的是一派繁荣的景象: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应接不暇的出租车,矗立在牛津市中心的地标建筑老牌连锁百货店德本汉姆(Debenhams)。
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就隐匿在这一片繁荣的街景中。当你漫步于牛津街头,如果问牛津大学在哪里,回答将是“牛津大学无处不在。”这是牛津大学的独特之处,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牛津大学的历史要早于这座城市,大学的发展孕育了这座城市,城市的发展又反过来给大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所以牛津大学和牛津市是相辅相成,无法分割的。这也就是牛津大学没有校门的缘故。如果你想在牛津大学校门前合影留念,那就要无功而返了。
如若以德本汉姆百货作为地标,一路向西,可以看到位于特尔街创建于 1314 年的埃克塞特学院(Exeter College)、1427 年创建的林肯学院(Lincoln College),然后是宽街(Broad Street)上创建于1263年更古老的巴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高街(High Street)上创立于1458年的莫德琳学院(Magdalen College)。在整个牛津城,有创建于不同年代的大大小小 44所学院,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牛津大学。英国人有句民谚:"Pass though the Oxford city,enter history just as."(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
12世纪之前,英国没有大学,学者们都是去法国或其他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相传当时的英格兰国王与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国国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还有一种说法是,法国国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论如何,这些英国学者从巴黎回国了。由于当时的亨利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城,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他们聚集于此,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从那个时代开始,自由的辩论之风便在牛津盛行。
What do you think
正如我国史学家钱乘旦先生所说:“英国作为一个与欧洲大陆一水之隔的小国,在法国诺曼底公爵登陆之前,在世界闻名的边缘悄悄地生存了一千多年。但是,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之时,英国以崭新的姿态领先进入了一种新的文明,创造了让世界为之震撼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以致后来所有的国家都跟在它的后面。”牛津大学亦是如此,它成为了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的楷模。
长久以来,提到牛津大学人们自然就会将其与剑桥大学联系在一起。而在英文里也专门有一个词:Oxbridge(牛桥)。两所大学的差别并不大,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不必刻意就可以找到的。有人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做了分析,牛津大学会问:“What do you think?”,剑桥大学会问:“What do you know?”
What do you think,你怎么想,你怎么认为,都是在以“自我”为中心,追随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他人的指导与传授上。这种自由教育思想的理念注定成为牛津人多年来始终坚守的信条,牛津大学也正因此被冠以世界顶尖学府的称号。
自由教育思想源于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和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教育思想作过论述。虽然他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主张教育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本身,而不应该有其他功利主义的目的。
到19世纪时,这种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自由教育思想已成为牛津大学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种思想的深刻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毕业于牛津大学并担任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院士的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认为,自由教育的核心是心智的训练,是心灵的普遍培养,这是大学最为根本的特性和本质。在纽曼看来,人类的心智在未经训练之前是粗糙的、不成熟的和幼稚的,因此,心智和身体一样需要培养。经过良好培养的心智在人的身上会表现为清晰的思想、理性、公正、自制等。这就好比在《大学》一书中,开篇便提出了儒家学派的教育宗旨及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牛津人
牛津大学在过去的 9 个世纪中,一直安静地矗立在这片泰晤士河谷的腹地,培养了 6 位英国国王、26位英国首相、多位外国***府***、4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学者,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培根、天文学家哈雷、英国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和我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等。
1942年,正值二战中期,17岁的玛格丽特找到牛津大学校长,想要报考牛津大学化学系。校长看过她的简历,皱着眉说:“你连一节拉丁语课都没上过,怎么可能考取呢?(1960年前,考生报考牛津大学需要懂拉丁语。)”玛格丽特说:“拉丁语我可以突击学习!”校长摇摇头,又说:“你高中还差一年毕业,必须等到明年再报考!”玛格丽特信心十足:“我可以申请跳级呀!”校长勉强答应让她试试。
回家后,玛格丽特起早贪黑地学习拉丁语和化学。3个月后,她通过了跳级考试,又有惊无险地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于出身贫寒,玛格丽特在牛津大学的日子很拮据,幸运的是她得到了导师多萝西・霍奇金(英国化学家)的帮助,从一个自我封闭、不擅交际的小女孩很快变成了活跃在学校各个角落的积极分子。
玛格丽特的全名叫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后改从夫姓、更名为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她就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有人问撒切尔夫人,“作为第一位女首相和第一位科学家出身的首相,哪一样更加令您自豪?”“哦,科学家出身的首相,绝对是科学家出身的首相。”她脱口而出,没有一丝迟疑。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是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653年,18岁的胡克进入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作为工读生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颇有才华的科学界人士,并顺利成为波义耳(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实验室中的一员。由于他的才能,1663年他被选为皇家学会正式会员。学会的工作条件使他在当时自然科学的前沿,如机械仪器改制、弹性、重力、光学,乃至生物、建筑、化学、地质等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直到现在人们依然认为,能够就读牛津大学,是一种荣誉,有人以此为“牛”。对青年学生来说,进牛津读书,是光荣之路。对英国社会来说,除光荣之外,就读牛津还是通向最高权力重要而又充满希望的途径。
一位曾在牛津大学神学院读过书的英国人这样感叹道:“牛津不仅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还是一部历史悠久的史书,人们可以看见英国几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教育史的一些缩影。”因此,“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泰晤士河谷地的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