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导演韩蕾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虽然时间很短,但还是体会到她作为一位中国体制内的纪录片导演的那种执着与无奈。新锐,这个词也许并不适合韩蕾。我更愿意用“敏锐”来形容她,倘若不然,一位固守陈规的导演是无法细密觉察并根据国际观众的不同口味而去创作的。倘若不然,她也不会被Discovery的新锐导演计划选中,让世界上更多的观众了解到我们这个泱泱大国里发生的一些快乐的小事。
问女士年龄总不是件太礼貌的事情,但韩蕾确实是六位新锐导演里年纪最长的一位。这也足以说明她是一位有着自己特别想法的纪录片导演。说到自己的获奖作品《民膳汤包》,她向记者介绍到:“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传统上那种纪实跟拍的纪录片。在广州纪录片大会的”Di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研习会上,他们把这些作品界定为‘纪实专题’。“一直以来,国内的纪录片导演追求的是一种跟拍感更浓厚的风格,而Discovery的纪录片则比较喜欢运用大量的解说,来增加信息量,以易于不同地区的观众了解陌生的背景:同时非常讲究节奏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很有趣,在题材的选择上,Discovery非常注重观众的口味。所以这部纪录片也具有很多吸引观众的娱乐性的元素。
《民膳汤包》讲述了江苏靖江一位74岁的老人陈士荣所经营的汤包饭店的故事。看影片花絮的时候正值饭点,人也不禁觉得饥饿起来。当记者问韩蕾是如何选择这个题材的时候,她说。说来有趣。报这个题材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去过靖江这个地方,也没有见过这位陈士荣老人。在上报题材之前,韩蕾做了长时间细致的观察,她发现Discovery的观众群体对于中国的美食是非常关注的。在国内,很少有人想要去拍摄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因为中国正处在重大的变革时期,很多纪录片导演更愿意去挖掘一些厚重的题材从而忽略美食这个题材。韩蕾正是观察到了这一点,开始酝酿选题。“这个选题跟我以往拍摄的选题又不太一样,以往拍纪录片可能是由于一些题材打动了我,我便去了解它,如果我认为它可以拍成一个纪录片我就会跟拍下去。而这次不一样,这次我首先圈定了题材的范围――美食,然后我再在网上搜索关于美食的趣事,从而找到了汤包的故事。”在韩蕾眼里,陈士荣是一个反差很大的人物,他做着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去做的事情,观念也非常新颖。他虽然烹制的是传统小吃,但是他运用的是国际的管理理念。他没有学过做汤包,开餐饮店还是六十多岁才进这一行的。这正是一个好的纪录片人物所必备的要素。说到这儿,韩蕾向记者介绍了报名时候的小插曲,“那天我报名的时候看到网页上写着某年某月某日的下午五点结束报名,而我发完报名邮件的时候已经是五点零一分了。可能是我的电脑的时间稍微快了点,总之最后还是赶上了报名并接到了入围提案的电话。”
《民膳汤包》是一部很好看的纪录片,但是韩蕾坦言拍摄的时候还是挺辛苦的。在六部新锐导演计划支持的纪录片作品中,其他的纪录片都有很好的一个故事链,而这部作品的题材很散,很常态。拍纪录片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题材的拍摄难度是非常大的。主人公陈士荣每天经营着他的汤包店,日复一日,怎么样才能拍出一些故事来呢?Discovery的纪录片一般都有自己讲故事的风格,为了适应这种架构,韩蕾费了很多功夫“最需要下功夫的就是怎样用电视化的手法把一些抽象的东西体现到屏幕上。”片中有一个介绍汤包有多少道褶的细节,当时韩蕾的指导老师跟她说,这个细节的处理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能用解说,二是不能用采访,这就是Discovery娱乐化的手段。韩蕾经过思考,最后顺利地处理了这个细节。有一家人带着孩子来吃汤包,孩子们看到汤包里面有很水,非常好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于是他们来到后厨。发现大厨们在飞快地捏着汤包,他们仔细地数,但是没有一个孩子能准确数出包子的褶子,于是,他们问大厨正宗的汤包有多少道褶,最终得到答案――33道。这部纪录片前期大概用了半年的拍摄时间,经过粗剪后拿到新加坡进行了后期制作。到目前,该片已经在亚太区的Discovery探索频道和我国26个省、直辖市电视台的《探索》栏目播出。
从前几年开始,中国的纪录片一直面临着来自娱乐节目的冲击。韩蕾告诉记者:“我的很多朋友,他们在很多主流媒体,省级卫视里都是制作纪录片的中坚力量。我经常会听到很悲痛的消息就是他们告诉我,他们那个部门被撤销了,不再做纪录片了。转而制作一些娱乐节目,或者是制作一些看似是纪实风格但内容相对无聊的民生类节目来提高收视率。”韩营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纪录片现状大概分两部分,一部分纪录片节目被娱乐节目取代,而还有一些像上海纪实频道这样的媒体在坚持,默默地走着纪录片创作的道路,这是非常难得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有一些资金比较雄厚的电视台恢复了一些纪录片的栏目。可喜的是,为了跟国际接轨,体制内的纪录片制作已经开始向***制片人开放。韩蕾介绍说“上海纪实频道已经与五位***制片人签署了合同,委托其制作纪录片节目。我也了解到其他一些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会外包出去做,这样的话慢慢的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就会真正有一点国际市场的味道了。”
纪录片是最能够体现个人创作价值的影像创作形式,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很想做纪录片。但是拍摄纪录片是非常需要实践经验的,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韩蕾坦言:“我经常说,每拍一部影片就像攀登一座新的山峰。上一部作品的成功经验往往就是下一部作品失败的原因。”面对国内众多有志成为纪录片制作人、导演的年轻人,韩蕾鼓励他们说:“想要成功的迈出第一步,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多看好的纪录片;二是要跟随好的纪录片导演拍摄作品,从中汲取经验。积累经验提高观察能力和预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韩蕾还提到,作为一个年轻的纪录片人,首先要学会“聆听”,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先放一放,从而真正的了解对方,了解现实的情况。这样才能把纪录片拍好。
这次跟Discovery的合作,让韩蕾更加体会到中外纪录片产业的差别。她告诉记者,中国的纪录片产业跟外国相比缺少基金,而国外有很多纪录片的基金。并且,电影节和电视台是两个圈子,很多国内的纪录片作品在国际影展上获了奖但在电视台的播出率却并不高,这是缘于电影节的选片理念偏向于艺术风格的突破,个性化等等。而电视台的买家则会更关注纪录片的收视率会怎样。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如何在产业化的创作环境下拿到资金? 那就一定要在创作之前考虑到你的买家,电视台和电影节的需求不一样,欧洲纪录片市场和北美纪录片市场的需求又不一样。韩蕾说:“由于中国纪录片人各自所处的创作阶段及目标不同,所以每个个体需要改进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而普遍存在的就是讲述方式的问题。”韩蕾说改变讲述方式也是她当初报名参加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的初衷之一。因为很多国外片商都反应不太能接受中国纪录片的讲述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讲述方式不好。我很认同韩蕾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已经讲了五千年的故事了,这足以证明我们的讲故事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为了寻求到国外的纪录片资金,我们不得不改变自己惯常的叙述方法,这虽然是一种尴尬,也应该是激励中国纪录片人努力改善中国纪录片产业环境的那道头顶黄粱吧。关于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
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最初于1995年在欧洲首次推出,当时制作了获奖作品系列专辑《亡命追缉令》,聚焦于生活在英国社会边缘的人群。该计划于2000年g月首次登陆亚太区,澳大利亚制作的系列专辑《南方新视野》展映了六部纪录片,重点报道了当代澳大利亚人的激情与困惑。2001年12月,系列专辑新锐导演精选:亚洲新展望在亚洲播出,反映了六个不同亚洲地区的传统和文化以及现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冲击。
2002年,六部由中国新锐导演制作的纪实短片新锐导演精选:中国新展望在亚洲地区首映。2004年,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在中国再度推展“新锐导演计划”,为崭露头角的中国导演提供机会,以展示才华、获取经验,并为本地区赢得声誉。2005年,是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第三次落户中国,创下了该计划连续三年在同一个国家举办的先例。
2006年,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首度联手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共同于2006年10月10日启动。Discovery探索频道秉承一贯的风格,结合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出了“素描中国”的主题。要求导演讲述六个“真实”的故事。其主人公虽平凡却不乏魅力,更有非比寻常的成就。他们的成就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覆盖各行各业,包括科技、环保、文化、艺术、教育、商业……这六幅“素描”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的人文和社会面貌,充分反映当代中国令世人震惊的飞速崛起。该计划力求将一幅真实的现代中国***景,展现给Oiscovery探索频道遍布全球的观众。最后拍摄完成的六部纪录片于2007年12月14日开始陆续播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韩蕾 在Discovery讲中国人的故事